咨询与建议

限定检索结果

文献类型

  • 142 篇 期刊文献
  • 6 篇 会议

馆藏范围

  • 148 篇 电子文献
  • 0 种 纸本馆藏

日期分布

学科分类号

  • 95 篇 理学
    • 81 篇 大气科学
    • 6 篇 地理学
    • 6 篇 生态学
    • 2 篇 地球物理学
    • 1 篇 天文学
    • 1 篇 地质学
  • 52 篇 工学
    • 22 篇 水利工程
    • 13 篇 测绘科学与技术
    • 12 篇 环境科学与工程(可...
    • 8 篇 地质资源与地质工...
    • 5 篇 仪器科学与技术
    • 5 篇 控制科学与工程
    • 5 篇 土木工程
    • 5 篇 农业工程
    • 3 篇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 3 篇 安全科学与工程
    • 2 篇 交通运输工程
    • 2 篇 软件工程
    • 1 篇 力学(可授工学、理...
  • 22 篇 农学
    • 15 篇 农业资源与环境
    • 4 篇 畜牧学
    • 3 篇 作物学
    • 3 篇 草学
    • 2 篇 林学
  • 4 篇 经济学
    • 3 篇 应用经济学
    • 1 篇 理论经济学
  • 3 篇 管理学
    • 2 篇 农林经济管理
  • 2 篇 法学
    • 2 篇 社会学
    • 1 篇 政治学
  • 1 篇 教育学
    • 1 篇 教育学
  • 1 篇 医学
  • 1 篇 艺术学

主题

  • 13 篇 数值模拟
  • 8 篇 时空变化
  • 7 篇 气候变化
  • 6 篇 中国
  • 5 篇 重现期
  • 5 篇 干旱
  • 5 篇 遥感
  • 4 篇 modis
  • 4 篇 城市内涝
  • 4 篇 共享社会经济路径...
  • 4 篇 人口暴露度
  • 3 篇 水文干旱
  • 3 篇 气溶胶
  • 3 篇 高建筑物
  • 3 篇 wrf模式
  • 3 篇 遥感降水
  • 3 篇 预估
  • 3 篇 影响因素
  • 3 篇 起伏地形
  • 3 篇 夏季降水

机构

  • 142 篇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
  • 16 篇 中国气象局国家气...
  • 15 篇 中国科学院新疆生...
  • 15 篇 中国科学院大学
  • 10 篇 中国科学院南京地...
  • 10 篇 中国科学院地理科...
  • 7 篇 北京师范大学
  • 7 篇 华东师范大学
  • 6 篇 中国气象科学研究...
  • 6 篇 水利部水文气象灾...
  • 5 篇 福建师范大学
  • 5 篇 江苏省气象科学研...
  • 5 篇 南京大学
  • 5 篇 中国科学院新疆生...
  • 4 篇 中国科学院南京地...
  • 4 篇 气象灾害省部共建...
  • 4 篇 宁波大学
  • 4 篇 南京师范大学
  • 4 篇 河北省气象灾害防...
  • 4 篇 湖南省气候中心

作者

  • 17 篇 姜彤
  • 16 篇 jiang tong
  • 16 篇 薛丰昌
  • 16 篇 王艳君
  • 15 篇 苏布达
  • 11 篇 xue fengchang
  • 9 篇 胡正华
  • 8 篇 wang yanjun
  • 8 篇 su buda
  • 7 篇 陶辉
  • 7 篇 黄金龙
  • 7 篇 肖启涛
  • 7 篇 jing cheng
  • 7 篇 景丞
  • 6 篇 hu zhenghua
  • 6 篇 谭涌波
  • 6 篇 tao hui
  • 6 篇 翟建青
  • 6 篇 张义军
  • 6 篇 wang yan-jun

语言

  • 148 篇 中文
检索条件"机构=南京信息工程大学气象灾害地理信息工程实验室"
148 条 记 录,以下是61-70 订阅
排序:
飑线回波结构与环境风垂直切变的关系
收藏 引用
科学技术与工程 2016年 第8期16卷 18-26页
作者: 韩颂雨 魏鸣 张蕾 中国气象局气溶胶与云降水重点开放实验室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南京210044 华东师范大学地理信息科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上海200241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气象灾害预报预警与评估协同创新中心 南京210044 安徽省公共气象服务中心 合肥230000
为研究春季和夏季的环境风垂直切变对飑线结构的影响,结合雷达、卫星及探空资料,重点分析了2014年7月27日浙江宁波地区飑线过程的天气背景和不稳定能量垂直结构特征,揭示了产生飑线天气的先兆信息。为进一步研究飑线的回波结构与环境风...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水稻气候品质定量化认证模型构建——以宁夏吴忠市灌区水稻为例
收藏 引用
江苏农业科学 2020年 第21期48卷 110-115页
作者: 戈晓峰 薛丰昌 姬菲菲 张嫣然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气象灾害地理信息工程实验室 江苏南京210044 宁夏回族自治区吴忠市气象局 宁夏吴忠751100
农产品气候品质认证是指气候条件对农产品品质影响的优劣等级的评定,传统技术方法主要依据经验及历史数据对农产品生长气候条件进行定性化评分认证。以宁夏吴忠市灌区水稻为例,以历史气候数据作为参考背景,构建水稻品质气象条件适宜性...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DEM栅格单元大小对汇水区提取的影响研究
收藏 引用
科技通报 2019年 第3期35卷 18-25页
作者: 薛丰昌 唐步兴 黄敏敏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地理与遥感学院 南京210044 气象灾害省部共建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南京信息工程大学) 南京210044
汇水区是分布式水文地表积涝模拟的基本单元,汇水区划分的精确性对暴雨积涝模拟具有重要意义。利用水文分析工具进行研究区汇水区提取时,由于DEM栅格单元大小不同,汇水区划分空间分布精确性不同。为了研究DEM栅格单元大小对汇水区划分...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水分再循环计算模型的研究进展及其展望
收藏 引用
地球科学进展 2020年 第10期35卷 1029-1040页
作者: 李修仓 姜彤 吴萍 中国气象局国家气候中心/气候研究开放实验室 北京100081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气象灾害预报预警与评估协同创新中心/灾害风险管理学院/地理科学学院 江苏南京210044
水分再循环是蒸发的水汽以降水的形式再次返回本地的过程,是水文大循环的重要组成部分。回顾了水分再循环基础理论的发展过程,系统地梳理了国内外3类水分再循环研究方法,分析了不同箱式分析模型边界条件和假设条件的异同,对比了水汽追...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遥感降水产品对黄河源区水文干旱特征的模拟性能分析
收藏 引用
干旱区地理 2023年 第7期46卷 1063-1072页
作者: 成硕 李艳忠 星寅聪 于志国 王渊刚 黄曼捷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水文与水资源工程学院 江苏南京210044 水利部水文气象灾害机理与预警重点实验室 江苏南京210044 中国科学院新疆生态与地理研究所 新疆乌鲁木齐830011
遥感降水产品为稀缺资料地区水文气象灾害机理与预警研究提供了重要的数据资料,但不同遥感降水产品的性能存在较大区域异质性。利用遥感降水产品开展水文气象相关的研究和应用前,需要对其性能进行综合评估。基于此,以稀缺资料的黄河源...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多源遥感降水产品在西北干旱区的气象干旱性能评估
收藏 引用
干旱区地理 2024年 第4期47卷 549-560页
作者: 黄曼捷 李艳忠 王渊刚 于志国 庄稼成 星寅聪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水文与水资源工程学院 江苏南京210044 水利部水文气象灾害机理与预警重点实验室 江苏南京210044 中国科学院新疆生态与地理研究所 新疆乌鲁木齐830011
多源遥感降水产品在气象站点稀少或分布不均地区的干旱监测方面,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比如地处中国西北的干旱区。选择5套典型遥感降水产品(PERSIANN、CHIRPS、CMORPH、TMPA和MSWEP),基于标准化降水蒸散指数(SPEI),评估了降水产品在3...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东北三江平原地区生物质燃烧对PM_(2.5)中WSOC吸光能力的影响
收藏 引用
生态环境学报 2019年 第3期28卷 523-530页
作者: 翟晓瑶 曹芳 张世春 杨笑影 章炎麟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气候与环境变化国际合作联合实验室大气环境中心 江苏南京210044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气象灾害预报预警与评估协同创新中心/气象灾害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江苏南京210044 中国科学院东北地理与农业生态研究所 吉林长春130102
生物质燃烧排放大量具有光吸收能力的水溶性有机碳(Water-Soluble Organic Carbon,WSOC),对空气质量、气候变化和人体健康均有重要影响。为了研究东北地区生物质燃烧对气溶胶光吸收特性的作用,于2013年5月-2014年1月采集三江平原的PM_(2...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基于Google Earth和MODIS陆地数据的农林地转换对地表温度的影响——以长江中下游及毗邻地区为例
收藏 引用
地理科学进展 2019年 第5期38卷 698-708页
作者: 赵彩杉 曾刚 张丽娟 张学珍 哈尔滨师范大学寒区地理环境监测与空间信息服务黑龙江省重点实验室 哈尔滨150025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气象灾害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南京210044 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中国科学院陆地表层格局与模拟重点实验室 北京100101
揭示耕地与林地转换对地表温度的影响对于认识人类活动的气候与环境效应具有重要意义。基于卫星遥感数据的统计分析是揭示土地利用/覆盖变化对地表温度影响的重要手段。但是,在景观破碎度较高地区,混合像元问题成为使用这一技术手段的...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不同时间尺度农田蒸散影响因子的通径分析
收藏 引用
中国农业气象 2017年 第4期38卷 201-210页
作者: 张雪松 闫艺兰 胡正华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气象灾害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江苏省农业气象重点实验室/气象灾害预报预警与评估协同创新中心 南京210044 中国科学院大学 北京100049 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生态系统网络观测与建模重点实验室 北京100101
基于2011-2015年冬小麦农田实测大型称重式蒸渗仪数据及农业气象观测数据,分析不同时间尺度农田蒸散量的分布特征,并利用通径分析方法对各时间尺度农田蒸散的影响因子进行辨识。结果表明:(1)冬小麦开花-乳熟期典型晴天小时尺度蒸散呈单...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中国东南部人口中暑风险暴露度空间演变特征及其驱动因素
收藏 引用
地理研究 2023年 第8期42卷 2121-2134页
作者: 黄曼捷 李艳忠 白鹏 于志国 余文君 陈婷婷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水文与水资源工程学院 南京210044 水利部水文气象灾害机理与预警重点实验室 南京210044 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中国科学院陆地水循环及地表过程重点实验室 北京100101
极端高温事件的频发引发了一系列与热相关的疾病,并严重威胁着人类的生命安全,其中中暑就是最具代表性的一种。本文利用1990—2019年逐日最高气温、平均湿度和7期人口空间分布网格数据集,分析中国东南部近30年人口中暑风险暴露度的时空...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