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与建议

限定检索结果

文献类型

  • 1,397 篇 期刊文献
  • 112 篇 会议

馆藏范围

  • 1,509 篇 电子文献
  • 0 种 纸本馆藏

日期分布

学科分类号

  • 1,401 篇 理学
    • 1,348 篇 大气科学
    • 44 篇 海洋科学
    • 19 篇 生态学
    • 6 篇 化学
    • 5 篇 地质学
    • 4 篇 地理学
    • 3 篇 数学
    • 3 篇 地球物理学
    • 3 篇 系统科学
  • 73 篇 工学
    • 17 篇 环境科学与工程(可...
    • 16 篇 控制科学与工程
    • 11 篇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 10 篇 电气工程
    • 9 篇 土木工程
    • 9 篇 测绘科学与技术
    • 9 篇 软件工程
    • 8 篇 安全科学与工程
    • 7 篇 仪器科学与技术
    • 7 篇 水利工程
    • 5 篇 农业工程
    • 3 篇 地质资源与地质工...
    • 3 篇 城乡规划学
  • 49 篇 农学
    • 25 篇 农业资源与环境
    • 15 篇 植物保护
    • 12 篇 作物学
    • 6 篇 园艺学
  • 16 篇 管理学
    • 11 篇 管理科学与工程(可...
    • 4 篇 公共管理
  • 7 篇 教育学
    • 7 篇 教育学
  • 5 篇 经济学
    • 3 篇 应用经济学
  • 2 篇 医学
  • 1 篇 法学
  • 1 篇 艺术学

主题

  • 76 篇 青藏高原
  • 72 篇 数值模拟
  • 47 篇 年代际变化
  • 37 篇 降水
  • 35 篇 年际变化
  • 31 篇 pm2.5
  • 30 篇 暴雨
  • 30 篇 wrf模式
  • 30 篇 资料同化
  • 27 篇 夏季降水
  • 26 篇 大气环流
  • 24 篇 气候变化
  • 23 篇 气溶胶
  • 23 篇 飑线
  • 23 篇 南亚高压
  • 22 篇 水汽输送
  • 21 篇 电荷结构
  • 21 篇 热带气旋
  • 21 篇 enso
  • 20 篇 集合预报

机构

  • 1,458 篇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
  • 41 篇 中国科学院大气物...
  • 41 篇 南方海洋科学与工...
  • 41 篇 中国气象科学研究...
  • 37 篇 中国科学院大学
  • 33 篇 气象灾害教育部重...
  • 32 篇 浙江大学
  • 27 篇 南京大气科学联合...
  • 25 篇 南京大学
  • 22 篇 江苏省气候中心
  • 20 篇 江苏省气象台
  • 20 篇 国家气象中心
  • 20 篇 中国科学院大气物...
  • 19 篇 国家气候中心
  • 19 篇 中国科学院大气物...
  • 19 篇 中国科学院大气物...
  • 17 篇 成都信息工程大学
  • 16 篇 江苏省气象科学研...
  • 15 篇 中国气象科学研究...
  • 12 篇 国防科技大学

作者

  • 87 篇 沈新勇
  • 72 篇 闵锦忠
  • 65 篇 shen xinyong
  • 55 篇 陈海山
  • 53 篇 min jinzhong
  • 50 篇 管兆勇
  • 50 篇 chen haishan
  • 49 篇 江志红
  • 49 篇 智协飞
  • 44 篇 徐海明
  • 41 篇 周顺武
  • 41 篇 李栋梁
  • 40 篇 朱彬
  • 39 篇 guan zhaoyong
  • 36 篇 zhi xiefei
  • 35 篇 张文君
  • 35 篇 王黎娟
  • 32 篇 张其林
  • 32 篇 jiang zhihong
  • 32 篇 陈耀登

语言

  • 1,509 篇 中文
检索条件"机构=南京信息工程大学气象灾害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南京信息工程大学气象灾害预报预警与评估协同创新中心"
1509 条 记 录,以下是51-60 订阅
排序:
1991和1994年南京夏季降水异常与副热带东北太平洋海温异常的联系及成因
收藏 引用
大气科学学报 2019年 第4期42卷 552-561页
作者: 胡杨 金大超 米热阿衣·台来提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气象灾害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气象灾害预报预警与评估协同创新中心
利用1979—2015年降水观测资料、海表温度资料及NCEP/NCAR再分析资料,研究了南京夏季降水的时间变化规律,发现南京夏季降水具有明显的年际和年代际变化特征,且总体呈增多趋势。1991年南京夏季降水为极端正异常年份,距平为343.92mm;1994...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夏季北大西洋海温异常与长江流域极端高温日数年际变化关系的年代际减弱
收藏 引用
大气科学学报 2024年 第6期47卷 881-891页
作者: 蒋圆圆 李忠贤 倪东鸿 彭丽霞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气象灾害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气象灾害预报预警与评估协同创新中心 江苏南京210044
基于1961—2020年Hadley海温资料、CN05.1逐日最高气温资料和NCEP/NCAR再分析资料,利用奇异值分解(singular value decomposition,SVD)和回归分析等统计方法,研究了夏季北大西洋海温异常与长江流域极端高温日数年际变化关系的年代际变...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大气环流及北大西洋海温对我国南方冬季寒潮频次异常的可能影响
收藏 引用
高原气象 2024年 第6期43卷 1475-1492页
作者: 姜峰 李丽平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气象灾害预报预警与评估协同创新中心/气象灾害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江苏南京210044
利用国家气象信息中心提供的1980-2022年日最低温度站点资料、NCEP/NCAR逐月再分析资料和NOAA逐月海表温度(Sea Surface Temperature,SST)资料,采用了EOF、一元线性回归和T-N波作用通量等方法,分析了南方冬季寒潮频次的主要异常时空特...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两种动力控制变量对比分析及其对台风同化和预报的影响
收藏 引用
大气科学学报 2019年 第6期42卷 916-925页
作者: 卢长浩 陈耀登 孟德明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气象灾害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气象灾害预报预警与评估协同创新中心
目前常用的流函数-势函数(ψ-χ)和水平风分量(U-V)两种动力控制变量方案分别被认为适用于大尺度同化和对流尺度同化,而两种方案在台风尺度同化中的具体特征及其对台风预报的影响尚未明确。基于WRF-3DVarDA系统,分析不同动力控制变量方...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TraCE-21ka的模拟评估及误差分析
收藏 引用
大气科学学报 2023年 第5期46卷 790-800页
作者: 于天雷 程军 郭品文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气象灾害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气象灾害预报预警与评估协同创新中心 江苏南京210044
TraCE-21ka是全球首个利用全耦合模式针对末次盛冰期(LGM)至今气候演变的瞬变模拟。利用现代再分析资料和历史特征时期重建的连续冻土边界对TraCE-21ka模拟做了评估。结果表明TraCE-21ka能够较好地模拟现代半球尺度环流和降水的空间形态...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2017年秋季长春市PM2.5中多环芳烃的污染来源及健康风险评价
收藏 引用
环境科学 2020年 第2期41卷 564-573页
作者: 张艺璇 曹芳 郑涵 张东东 翟晓瑶 范美益 章炎麟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应用气象学院 气候与环境变化国际合作联合实验室大气环境中心南京210044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气象灾害预报预警与评估协同创新中心 气象灾害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南京210044
本研究采集了长春市2017年秋季大气中的PM2.5样品共30个,采用气相色谱质谱仪(GC-MS)分析了样品中17种多环芳烃(polycyclic aromatic hydrocarbons,PAHs)的浓度和组成特征,运用比值法和主成分分析法确定PAHs的污染来源,并通过计算苯并(a...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基于UTCI指数的1980-2019年中国夏季人体舒适度变化特征分析
收藏 引用
气候变化研究进展 2022年 第1期18卷 58-69页
作者: 林卉娇 马红云 张弥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气象灾害预报预警与评估协同创新中心/气象灾害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南京210044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 南京210044 南京大学 南京210023
基于ERA5-HEAT再分析资料中的通用热气候指数(UTCI)数据,利用旋转经验正交函数(REOF)方法将我国划分为8个区,分别为长江、华南、华北、西北、东北、北疆、南疆和西地区。分析了1980—2019年我国夏季不同地区人体舒适度的变化特征,并...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MJO对2020年夏季中国东持续性降水的维持作用
收藏 引用
大气科学 2024年 第3期48卷 1157-1172页
作者: 赵起帆 周洋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气象灾害预报预警与评估协同创新中心/南京信息工程大学气象灾害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大气科学学院 南京210044
本文利用美国NOAA的CMORPH降水和NCEP的CFSv2再分析资料、欧洲中心ERA-5再分析数据、Wheeler和Hendon的MJO指数等资料和敏感性数值试验分析了MJO对2020年夏季中国东持续性降水的影响机制。通过相关、回归、波源分析等方法发现:(1)与...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SST年循环对ElNio事件局地海气过程的影响
收藏 引用
海洋学报 2016年 第1期38卷 56-68页
作者: 李海燕 张文君 何金海 王亚兰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气象灾害预报预警与评估协同创新中心气象灾害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江苏南京210044
利用Hadley中心逐月海表温度、欧洲中心ERA-40的10m风场及CMAP降水资料探讨了年循环对热带太平洋El Nio海气相互作用过程的影响。尽管El Nio对应的海表温度异常主要出现在赤道东太平洋,经向上呈南北对称分布,然而其对应的大气响应在...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春夏季节黄河气旋经渤海发展时影响因子对比研究
收藏 引用
气象 2015年 第9期41卷 1068-1078页
作者: 苗春生 宋萍 王坚红 牛丹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气象灾害预报预警与评估协同创新中心/气象灾害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南京210044
利用2008—2012年台站资料、NCEP(National Centers for Environ-mental Prediction)-FNL(Final Operational Global Analysis)1°×1°再分析资料,将近5年经过渤海持续发展的黄河气旋分为夏季型和春季型,采用动态合成法对...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