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与建议

限定检索结果

文献类型

  • 180 篇 期刊文献
  • 27 篇 会议

馆藏范围

  • 207 篇 电子文献
  • 0 种 纸本馆藏

日期分布

学科分类号

  • 180 篇 理学
    • 172 篇 大气科学
    • 5 篇 生态学
    • 2 篇 物理学
    • 2 篇 化学
    • 1 篇 地球物理学
    • 1 篇 地质学
  • 26 篇 工学
    • 8 篇 土木工程
    • 7 篇 电气工程
    • 7 篇 环境科学与工程(可...
    • 7 篇 安全科学与工程
    • 5 篇 控制科学与工程
    • 4 篇 仪器科学与技术
    • 3 篇 测绘科学与技术
    • 2 篇 电子科学与技术(可...
    • 1 篇 力学(可授工学、理...
    • 1 篇 信息与通信工程
    • 1 篇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 1 篇 建筑学
    • 1 篇 航空宇航科学与技...
    • 1 篇 农业工程
    • 1 篇 软件工程
  • 4 篇 农学
    • 4 篇 农业资源与环境
  • 3 篇 管理学
    • 3 篇 管理科学与工程(可...
  • 1 篇 教育学
    • 1 篇 教育学

主题

  • 21 篇 气溶胶
  • 21 篇 pm2.5
  • 19 篇 电荷结构
  • 17 篇 数值模拟
  • 10 篇
  • 9 篇 南京
  • 8 篇 wrf-chem
  • 8 篇 水溶性离子
  • 7 篇 气象条件
  • 6 篇 气溶胶光学厚度
  • 6 篇 闪电定位
  • 6 篇 来源解析
  • 6 篇 雷电电磁场
  • 5 篇 气象要素
  • 5 篇 垂直分布
  • 5 篇 aod
  • 5 篇 长江三角洲
  • 5 篇 臭氧
  • 5 篇 有机碳
  • 4 篇 元素碳

机构

  • 205 篇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
  • 9 篇 云南电力试验研究...
  • 7 篇 云南电网有限责任...
  • 6 篇 杭州市环境监测中...
  • 5 篇 国家卫星气象中心
  • 5 篇 云南电网有限责任...
  • 5 篇 中国气象科学研究...
  • 4 篇 福建省气象科学研...
  • 3 篇 厦门市气象局
  • 3 篇 青岛市气象灾害防...
  • 3 篇 国防科技大学
  • 3 篇 中国人民解放军32...
  • 3 篇 贵州省山地环境气...
  • 3 篇 西北师范大学
  • 3 篇 中国气象科学研究...
  • 3 篇 中国科学院大气物...
  • 3 篇 辽宁省人工影响天...
  • 3 篇 中国气象局大气化...
  • 2 篇 中国气象局北京城...
  • 2 篇 蚌埠市气象局

作者

  • 28 篇 朱彬
  • 27 篇 谭涌波
  • 24 篇 张其林
  • 23 篇 安俊琳
  • 21 篇 zhu bin
  • 18 篇 tan yongbo
  • 18 篇 于兴娜
  • 17 篇 郭凤霞
  • 17 篇 赵天良
  • 14 篇 shi zheng
  • 13 篇 zhang qilin
  • 13 篇 师正
  • 12 篇 王红磊
  • 11 篇 马晓燕
  • 10 篇 guo fengxia
  • 10 篇 郑天雪
  • 9 篇 wang lei
  • 9 篇 王俊秀
  • 9 篇 鲍艳松
  • 9 篇 zheng tianxue

语言

  • 207 篇 中文
检索条件"机构=南京信息工程大学气象灾害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气候与环境变化国际合作联合实验室/气象灾害预报预警与评估协同创新中心/中国气象局气溶胶与云降水重点开放实验室"
207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订阅
排序:
长三角地区近地层臭氧高值特征及其成因分析
收藏 引用
环境化学 2025年 第3期44卷 876-889页
作者: 牟显金赞 侯雪伟 朱小东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气象灾害预报预警与评估协同创新中心气象灾害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气候与环境变化国际合作联合实验室中国气象局气溶胶与云降水重点开放实验室 中国气象局大气化学重点开放实验室
为研究长三角地区近地层臭氧污染现状及成因,对2018年3月1日至2021年2月28日三年间环境空气质量数据中的臭氧、二氧化氮和同期欧洲中期天气预报中心全球气候第五代大气再分析数据(ECMWF ERA5)进行了深入分析,结果表明,2018年至202...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碳中和情景下我国CO_(2)与O_(3)前体物协同减排特征分析
收藏 引用
中国环境科学 2025年 第4期45卷 2230-2239页
作者: 金宇翔 侯雪伟 洪蕾 赵天良 周逸超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 气象灾害预报预警与评估协同创新中心气象灾害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气候与环境变化国际合作联合实验室中国气象局气溶胶与云降水重点开放实验室江苏南京210044 生态环境部南京环境科学研究所 江苏南京210000
基于中国未来排放动态评估模型(DPEC)预估的排放清单,分析了碳中和情景下二氧化碳(CO_(2))、挥发性有机物(VOCs)和氮氧化物(NO_(x))的人为排放时空变化特征,并与共享社会经济路径(SSP)中两个SSP1情景进行对比.研究结果表明,在DPEC碳中...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气溶胶对雷暴电过程影响的数值模拟研究
收藏 引用
地球物理学报 2017年 第8期60卷 3041-3050页
作者: 谭涌波 马肖 向春燕 夏艳羚 张鑫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气象灾害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气候与环境变化国际合作联合实验室气象灾害预报预警与评估协同创新中心中国气象局气溶胶与云降水重点开放实验室 南京210044
本文在已有的三维雷暴起、放电模式中加入了一种经典的气溶胶活化参数化方案,结合一次长春雷暴个例,进行了雷暴起放电数值模拟试验.研究显示气溶胶浓度改变对雷暴微物理、起电及放电过程都有重要影响.结果表明:(1)污染型雷暴中...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长江三角洲冬季电厂排放对大气污染的影响
收藏 引用
中国环境科学 2018年 第9期38卷 3288-3297页
作者: 沙桐 马晓燕 王健颖 贾海灵 胡亚男 田蓉 管奇坤 李若琳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气象灾害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气候与环境变化国际合作联合实验室气象灾害预报预警与评估协同创新中心中国气象局气溶胶与云降水重点开放实验室江苏南京210044
分析了长江三角洲地区电厂排放的基本特征并利用WRF-Chem模拟冬季大气污染状况,研究了冬季电厂排放主要污染物的特征及其对空气质量的影响,结果显示,长三角电厂排放的主要大气污染物为SO_2、NOx及PM_(2.5),2010年排放量可分别达到826.8...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北京春季大气气溶胶光学特性研究
收藏 引用
中国环境科学 2016年 第6期36卷 1660-1668页
作者: 吕睿 于兴娜 沈丽 于超 朱俊 夏航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 气象灾害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气候与环境变化国际合作联合实验室气象灾害预报预警与评估协同创新中心中国气象局气溶胶与云降水重点开放实验室江苏南京210044
为了解北京春季气溶胶光学特性,利用AERONET Level 2.0数据资料研究了2010~2014年北京市春季大气气溶胶光学参数,以晴空作为背景,比较分析了春季及沙尘期间大气气溶胶光学性质的差异.研究发现,北京春季与沙尘期间粗粒子消光占总消光的28...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南京青奥会期间不同天气条件下大气气溶胶中水溶性离子的分布特征
收藏 引用
环境科学 2016年 第12期37卷 4475-4481页
作者: 师远哲 安俊琳 王红磊 邹嘉南 王俊秀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 气象灾害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气候与环境变化国际合作联合实验室气象灾害预报预警与评估协同创新中心中国气象局气溶胶与云降水重点开放实验室南京210044
为研究青奥会期间不同天气条件下水溶性离子粒径分布特征,使用β射线测尘仪、安德森9级采样器和IC型离子色谱分析仪对南京2014-08-06~2014-09-04的PM_(2.5)、水溶性离子进行观测分析.将观测期间划分为晴天、雨天和阴天这3种天气类型.PM_...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长江三角洲初冬一次重污染天气成因分析
收藏 引用
中国环境科学 2018年 第11期38卷 4001-4009页
作者: 翟华 朱彬 赵雪婷 潘晨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 气象灾害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气候与环境变化国际合作联合实验室气象灾害预报预警与评估协同创新中心中国气象局气溶胶与云降水重点开放实验室江苏南京210044
利用站点气象和PM_(2.5)资料以及NCEP的全球再分析数据集研究了2015年12月17~28日长江三角洲地区一次重污染天气过程.结果表明:地面弱气压场是此次污染事件发生发展的主要天气背景,而冷空气带来的大风使PM_(2.5)浓度迅速下降,有效清除...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南京北郊不同大气污染程度下气溶胶化学组分特征
收藏 引用
环境科学 2017年 第12期38卷 4932-4942页
作者: 张程 于兴娜 安俊琳 朱彬 林梦凡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 气象灾害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气候与环境变化国际合作联合实验室气象灾害预报预警与评估协同创新中心中国气象局气溶胶与云降水重点开放实验室南京210044
为了解不同大气污染程度下大气细颗粒物中水溶性化合物和含碳物质的污染特征,使用瑞士万通850 professional IC型色谱仪和Model 2001热光碳分析仪分别对2015年南京北郊冬季清洁、轻/中度污染和重度污染程度下的水溶性离子、OC(有机碳)和...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长江三角洲地区大气污染过程分析
收藏 引用
中国环境科学 2018年 第2期38卷 401-411页
作者: 邓发荣 康娜 Kanike Raghavendra Kumar 胡康 蒋永成 于兴娜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 气象灾害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气候与环境变化国际合作联合实验室气象灾害预报预警与评估协同创新中心中国气象局气溶胶与云降水重点开放实验室江苏南京210044
针对2015年和2016年12月2个月的4次污染过程,利用中分辨率成像光谱仪(MODIS)Terra卫星的气溶胶光学厚度(AOD),Angstrom波长指数(AE)气溶胶数据,并结合PM_(2.5)和PM_(10)的浓度以及比值变化分析,发现以PM_(2.5)为代表的人为因素产生的细...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南京北郊黑碳气溶胶污染特征及影响因素分析
收藏 引用
环境科学 2016年 第9期37卷 3280-3289页
作者: 肖思晗 于兴娜 朱彬 何镓祺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气象灾害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气候与环境变化国际合作联合实验室气象灾害预报预警与评估协同创新中心中国气象局气溶胶与云降水重点开放实验室南京210044
利用2015年1~10月黑碳小时平均质量浓度、PM2.5浓度、污染气体及常规气象观测资料,对南京北郊黑碳气溶胶的时间序列演变特征、污染特征及其影响因子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观测期间南京北郊黑碳浓度均值为(2 524±1 754)ng·m^(-...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