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与建议

限定检索结果

文献类型

  • 795 篇 期刊文献
  • 60 篇 会议

馆藏范围

  • 855 篇 电子文献
  • 0 种 纸本馆藏

日期分布

学科分类号

  • 791 篇 理学
    • 759 篇 大气科学
    • 21 篇 海洋科学
    • 12 篇 生态学
    • 5 篇 化学
    • 3 篇 数学
    • 2 篇 物理学
    • 2 篇 地球物理学
    • 2 篇 地质学
    • 2 篇 系统科学
  • 54 篇 工学
    • 13 篇 环境科学与工程(可...
    • 10 篇 电气工程
    • 9 篇 控制科学与工程
    • 8 篇 土木工程
    • 7 篇 测绘科学与技术
    • 7 篇 安全科学与工程
    • 6 篇 仪器科学与技术
    • 6 篇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 5 篇 水利工程
    • 5 篇 软件工程
    • 4 篇 农业工程
    • 2 篇 电子科学与技术(可...
    • 2 篇 信息与通信工程
    • 2 篇 化学工程与技术
    • 2 篇 航空宇航科学与技...
    • 2 篇 城乡规划学
  • 20 篇 农学
    • 11 篇 农业资源与环境
    • 5 篇 作物学
    • 5 篇 植物保护
  • 7 篇 管理学
    • 6 篇 管理科学与工程(可...
  • 5 篇 教育学
    • 5 篇 教育学
  • 1 篇 经济学

主题

  • 43 篇 青藏高原
  • 39 篇 数值模拟
  • 30 篇 pm2.5
  • 25 篇 年际变化
  • 24 篇 年代际变化
  • 21 篇 气溶胶
  • 20 篇 资料同化
  • 19 篇 电荷结构
  • 19 篇 大气环流
  • 18 篇 飑线
  • 18 篇 降水
  • 16 篇 暴雨
  • 15 篇 台风
  • 15 篇 气候变化
  • 15 篇 wrf模式
  • 14 篇 南京
  • 14 篇 南亚高压
  • 13 篇 水溶性离子
  • 13 篇 夏季降水
  • 13 篇 enso

机构

  • 841 篇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
  • 31 篇 浙江大学
  • 29 篇 南方海洋科学与工...
  • 28 篇 中国科学院大气物...
  • 23 篇 中国科学院大学
  • 21 篇 中国气象科学研究...
  • 15 篇 国家气象中心
  • 14 篇 国家气候中心
  • 13 篇 江苏省气象台
  • 13 篇 中国科学院大气物...
  • 11 篇 云南电力试验研究...
  • 11 篇 中国气象局沈阳大...
  • 11 篇 中国科学院大气物...
  • 11 篇 高原与盆地暴雨旱...
  • 10 篇 南京大学
  • 10 篇 中国气象科学研究...
  • 9 篇 江苏省气象科学研...
  • 9 篇 云南电网有限责任...
  • 7 篇 上海市气候中心
  • 7 篇 国防科技大学

作者

  • 70 篇 沈新勇
  • 34 篇 周顺武
  • 30 篇 李小凡
  • 29 篇 朱彬
  • 29 篇 张其林
  • 28 篇 江志红
  • 27 篇 谭涌波
  • 27 篇 安俊琳
  • 26 篇 管兆勇
  • 24 篇 李栋梁
  • 22 篇 郭栋
  • 22 篇 许冬梅
  • 21 篇 陈耀登
  • 20 篇 陈海山
  • 19 篇 王黎娟
  • 19 篇 闵锦忠
  • 19 篇 沈菲菲
  • 18 篇 章炎麟
  • 18 篇 赵天良
  • 18 篇 于兴娜

语言

  • 855 篇 中文
检索条件"机构=南京信息工程大学气象灾害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气候与环境变化国际联合实验室/气象灾害预报预警与评估协同创新中心"
855 条 记 录,以下是621-630 订阅
排序:
北半球平流层极涡崩溃早晚的环流特征及其对5月南亚降水的影响
收藏 引用
气象科学 2017年 第6期37卷 718-726页
作者: 沈熙 徐海明 胡景高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气象灾害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气候与环境变化国际合作联合实验室/气象灾害预报预警与评估协同创新中心 南京210044
本文采用1979—2014年NCEP/NCAR月平均再分析资料、CMAP和GPCP月平均降水资料,分析了北半球平流层极涡崩溃早晚的环流特征及其与南亚降水的关系。结果表明,北半球平流层极涡崩溃时间存在明显的年际变化特征。极涡崩溃偏早(偏晚)年,自3...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基于非齐次隐马尔可夫降尺度方法的江淮流域夏季日降水量变化的未来预估
基于非齐次隐马尔可夫降尺度方法的江淮流域夏季日降水量变化的未...
收藏 引用
第五届区域气候变化监测与检测学术研讨会
作者: 郭莲怡 江志红 丁梅 陈威霖 李肇新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气象灾害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气候与环境变化国际联合实验室/气象灾害预报预警与评估协同创新中心 南京210044 马鞍山气象局 马鞍山243000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气象灾害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气候与环境变化国际联合实验室/气象灾害预报预警与评估协同创新中心 南京210044 法国科研中心动力气象实验室 巴黎法国
引入非齐次隐马尔可夫模型(Nonhomogeneous Hidden Markov Model,NHMM)统计降尺度方法,考察 BCC-CSM1.1(m)、IPSL-CM5A-MR、MPI-ESM-MR模式及模式集合对江淮流域夏季日降水量的降尺度模拟能力,在此基础上,进行RCP4.5情景下江淮流域夏季...
来源: 评论
青藏高原春季地表感热特征及其对中国东夏季雨型的影响
收藏 引用
高原气象 2017年 第1期36卷 13-23页
作者: 张长灿 李栋梁 王慧 戴逸飞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气象灾害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气候与环境变化国际合作联合实验室/气象灾害预报预警与评估协同创新中心 南京210044
利用青藏高原70个常规气象站地面观测资料结合卫星遥感观测的归一化差值植被指数(NDVI)数据集计算的1982-2012年逐月地表感热通量资料和1951-2012年国家气候中心160个站的夏季降水资料,以及NCEPⅠ再分析数据集,通过EOF、SVD等数理统计...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欧亚中高纬冬季地表感热异常与中国西北东夏季降水的可能联系
收藏 引用
高原气象 2017年 第3期36卷 675-684页
作者: 庞雪琪 李栋梁 姚慧茹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气象灾害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气候与环境变化国际合作联合实验室/气象灾害预报预警与评估协同创新中心 南京210044
利用1979—2012年NCEP/DOE月平均地表感热通量再分析资料、西北东156站夏季降水日资料,分析了欧亚大陆中高纬(61°N—67°N,53°E—68°E)冬季地表感热通量对我国西北东夏季降水的影响。结果表明,当欧亚大陆中高纬...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2015年10月南京霾污染过程分析
收藏 引用
环境科学研究 2017年 第12期30卷 1832-1840页
作者: 康娜 胡康 Kanike Raghavendra Kumar 曹晓云 邓发荣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 气象灾害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气候与环境变化国际合作联合实验室气象灾害预报预警与评估协同创新中心中国气象局气溶胶与云降水重点开放实验室江苏南京210044
为探讨南京秋季霾污染过程发生的主要影响因素,利用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太阳光度计观测霾污染发生天气下AOD(aerosol optical depth,气溶胶光学厚度)数据,计算AE440-1020(ngstr9m Exponent,波长指数)以及a2(光谱曲率),结合CALIPSO(Cloud-...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大气中多尺度相互作用的研究进展
收藏 引用
暴雨灾害 2018年 第3期37卷 197-203页
作者: 沈新勇 沙莎 刘靓珂 李小凡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气象灾害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气候与环境变化国际合作联合实验室/气象灾害预报预警与评估协同创新中心 南京210044 上海海洋气象台 上海201306 浙江大学地球科学学院 杭州310027
大气运动的形式多种多样,大气中存在多种尺度的天气系统,大气中多尺度相互作用成为近几十年来关注的热点问题。该文对大气多尺度作用的研究进行了总结和回顾。目前,多尺度相互作用的研究主要集中在E-P通量、波包理论和大气能量学等方面...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应用同位素技术对华北平原南重工业污染城市徐州冬季大气含氮气溶胶来源进行定量解析
应用同位素技术对华北平原南部重工业污染城市徐州冬季大气含氮气...
收藏 引用
第七届全国环境地球化学大会
作者: 范美益 章炎麟 林煜棋 常运华 曹芳 张雯淇 鲍孟盈 刘晓妍 翟晓瑶 林昕 宋文怀 赵祝钰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气候与环境变化国际合作联合实验室大气环境中心 江苏南京 210044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气象灾害预报预警与评估协同创新中心//气象灾害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本研究选取华北平原南地区污染最严重的典型工业城市徐州为研究对象,分析其冬季和夏季大气气溶胶中细颗粒物(PM2.5)的化学组分,主要包括水溶性离子(WSⅡs)、总氮(TN)及稳定氮同位素值(δ15N)并利用 ISORROPIA-Ⅱ 模型计算气溶胶液...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冬季临安大气本底站气溶胶来源解析及其粒径分布特征
收藏 引用
环境科学 2017年 第10期38卷 4024-4033页
作者: 施双双 王红磊 朱彬 林旭 郭婷 沙丹丹 蒋琳 张玉欣 师远哲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气象灾害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气候与环境变化国际合作联合实验室气象灾害预报预警与评估协同创新中心中国气象局气溶胶与云降水重点开放实验室 南京210044 杭州市环境监测中心站 杭州310007 蚌埠市气象局 蚌埠233040
利用宽范围粒径谱仪(WPS)、EMS系统、KC-120H中流量采样器、850professional IC型离子色谱分析仪和热/光碳分析仪(DRI2001A)分别观测了临安大气本底站2015年1月9~31日10 nm^10μm气溶胶数浓度粒径分布、常规污染气体浓度、PM_(2.5)浓度...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北半球冬季不同PNA和NAO配置与中国降水的联系
收藏 引用
高原气象 2018年 第5期37卷 1264-1276页
作者: 王博 饶建 王华曌 生宸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气象灾害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气候与环境变化国际合作联合实验室/气象灾害预报预警与评估协同创新中心 江苏南京210044 甘肃省武威市古浪县气象局 甘肃古浪733100 南京大学大气科学学院 江苏南京210023 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大气科学与地球流体力学数值模拟国家重点实验室 北京100029 中国科学院大学 北京100049
使用NCEP/NCAR再分析资料、GPCC(Global Precipitation Climatology Centre)降水资料和中国气象局台站降水资料,系统研究了冬季太平洋-北美型遥相关(Pacific-North America,PNA)和北大西洋涛动(North Atlantic Oscillation,NAO)在年际...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嘉兴市不同天气条件下大气污染物和气溶胶化学组分的分布特征
收藏 引用
环境科学 2017年 第9期38卷 3594-3604页
作者: 王红磊 沈利娟 唐倩 吕升 田旭东 李莉 张孝寒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气象灾害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气候与环境变化国际合作联合实验室气象灾害预报预警与评估协同创新中心中国气象局气溶胶与云降水重点开放实验室南京210044 嘉兴市环境保护监测站 嘉兴314000 浙江省环境监测中心 杭州310000
为研究不同天气条件下大气污染物(PM_(2.5)、PM_(1.0)、SO_2、NO_2、O_3和CO)和气溶胶化学组分的污染特征,分别使用SHARP-5030监测仪、热电EMS系统、气溶胶化学成分在线监测仪(ACSM)和宽范围颗粒粒径谱仪(WPS)对嘉兴市2015年5月1~31日P...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