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与建议

限定检索结果

文献类型

  • 801 篇 期刊文献
  • 60 篇 会议

馆藏范围

  • 861 篇 电子文献
  • 0 种 纸本馆藏

日期分布

学科分类号

  • 797 篇 理学
    • 764 篇 大气科学
    • 21 篇 海洋科学
    • 12 篇 生态学
    • 5 篇 化学
    • 3 篇 数学
    • 3 篇 地球物理学
    • 2 篇 物理学
    • 2 篇 地质学
    • 2 篇 系统科学
  • 54 篇 工学
    • 13 篇 环境科学与工程(可...
    • 10 篇 电气工程
    • 9 篇 控制科学与工程
    • 8 篇 土木工程
    • 7 篇 测绘科学与技术
    • 7 篇 安全科学与工程
    • 6 篇 仪器科学与技术
    • 6 篇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 5 篇 水利工程
    • 5 篇 软件工程
    • 4 篇 农业工程
    • 2 篇 电子科学与技术(可...
    • 2 篇 信息与通信工程
    • 2 篇 化学工程与技术
    • 2 篇 航空宇航科学与技...
    • 2 篇 城乡规划学
  • 20 篇 农学
    • 11 篇 农业资源与环境
    • 5 篇 作物学
    • 5 篇 植物保护
  • 7 篇 管理学
    • 6 篇 管理科学与工程(可...
  • 5 篇 教育学
    • 5 篇 教育学
  • 1 篇 经济学

主题

  • 44 篇 青藏高原
  • 40 篇 数值模拟
  • 30 篇 pm2.5
  • 25 篇 年际变化
  • 24 篇 年代际变化
  • 21 篇 气溶胶
  • 20 篇 资料同化
  • 19 篇 电荷结构
  • 19 篇 大气环流
  • 18 篇 飑线
  • 18 篇 降水
  • 16 篇 暴雨
  • 15 篇 台风
  • 15 篇 气候变化
  • 15 篇 wrf模式
  • 14 篇 南京
  • 14 篇 南亚高压
  • 13 篇 水溶性离子
  • 13 篇 夏季降水
  • 13 篇 enso

机构

  • 847 篇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
  • 31 篇 浙江大学
  • 29 篇 南方海洋科学与工...
  • 28 篇 中国科学院大气物...
  • 26 篇 中国科学院大学
  • 21 篇 中国气象科学研究...
  • 15 篇 国家气象中心
  • 14 篇 国家气候中心
  • 13 篇 江苏省气象台
  • 13 篇 中国科学院大气物...
  • 12 篇 中国科学院大气物...
  • 11 篇 云南电力试验研究...
  • 11 篇 中国气象局沈阳大...
  • 11 篇 南京大学
  • 11 篇 高原与盆地暴雨旱...
  • 10 篇 中国气象科学研究...
  • 9 篇 江苏省气象科学研...
  • 9 篇 云南电网有限责任...
  • 7 篇 上海市气候中心
  • 7 篇 国防科技大学

作者

  • 70 篇 沈新勇
  • 34 篇 周顺武
  • 30 篇 李小凡
  • 29 篇 朱彬
  • 29 篇 张其林
  • 29 篇 江志红
  • 27 篇 谭涌波
  • 27 篇 安俊琳
  • 26 篇 管兆勇
  • 24 篇 李栋梁
  • 22 篇 郭栋
  • 22 篇 许冬梅
  • 21 篇 陈耀登
  • 20 篇 陈海山
  • 19 篇 王黎娟
  • 19 篇 闵锦忠
  • 19 篇 沈菲菲
  • 18 篇 章炎麟
  • 18 篇 赵天良
  • 18 篇 于兴娜

语言

  • 861 篇 中文
检索条件"机构=南京信息工程大学气象灾害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气象灾害预报与评估协同创新中心/气候与环境变化国际联合研究实验室"
861 条 记 录,以下是161-170 订阅
排序:
京津冀平原区冬季大气环境容量变化:观测与预估
收藏 引用
气象科学 2024年 第2期44卷 210-221页
作者: 王欣彤 周波涛 韩振宇 胡跃鹏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气象灾害预报预警与评估协同创新中心/气象灾害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气候与环境变化国际合作联合实验室 南京210044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大气科学学院 南京210044 国家气候中心 北京100081
本文基于ERA5再分析数据,探究了京津冀地区冬季大气环境容量(Atmosphere Environmental Capacity,AEC)的时空变化特征以及相关影响因子。结果表明,冬季AEC在京津冀地区表现为西南低,北高的分布特征,其低值集中在平原区。京津冀平原...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基于自动识别的近三十年华北地区冬季冷锋活动异常及其可能成因
收藏 引用
气象学报 2022年 第5期80卷 721-731页
作者: 秦育婧 冯梦茹 卢楚翰 何书雅 李丽平 胡春丽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气象灾害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气候与环境变化国际合作联合实验室/气象灾害预报预警与评估协同创新中心 南京210044 江苏省常州市金坛区气象局 常州213200 辽宁省生态气象和卫星遥感中心 沈阳110166
利用1989-2018年ERA5再分析资料,使用适用于欧亚大陆的冷锋两步客观识别算法,得到冬季冷锋活动数据集。在此基础上,分析了近30年来华北地区冬季冷锋的活动特征,并讨论了冷锋活动异常的可能成因。结果表明:(1)华北地区是东亚大陆上冬季...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CMIP5模式对AMO与PDO模拟评估及未来预估
收藏 引用
大气科学学报 2021年 第3期44卷 473-484页
作者: 宋晗 刘鹏 陶丽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气象灾害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气象灾害预报预警与评估协同创新中心/气候与环境变化国际合作联合实验室 江苏南京210044
利用1880—2009年海表温度(Sea Surface Temperature,SST)观测资料以及耦合模式比较计划第五阶段(Coupled Model Intercomparison Project phase 5,CMIP5)中4种情景(piControl、historical、RCP2.6、RCP4.5)下的模拟资料,通过资料对比,...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基于热带印-太海温异常主要模态的夏季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预测模型构建
收藏 引用
大气科学学报 2021年 第3期44卷 405-417页
作者: 钱代丽 管兆勇 徐菊艳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气象灾害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气象灾害预报预警与评估协同创新中心/气候与环境变化国际合作联合实验室 江苏南京210044
利用1981—2018年国家气候中心的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Western Pacific Subtropical High,以下简称“西太副高”或“WPSH”)特征指数、美国国家海洋和大气管理局海表温度、美国气候预测中心NINO3.4指数资料,对热带印-太海洋海温异常(Sea ...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2014年夏季长江流域持续性低温的大尺度环流异常
收藏 引用
大气科学学报 2021年 第5期44卷 795-803页
作者: 杜雪婷 陆尔 赵玮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气象灾害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气候与环境变化国际合作联合实验室/气象灾害预报预警与评估协同创新中心 江苏南京210044
采用中国地面站气温逐日观测资料、NOAA全球逐日海表温度资料,及NCEP/NCAR的全球日均再分析资料,研究了2014年持续性低温的三维结构及大尺度环流异常。结果表明,2014年的低温异常,除了在陆地上区域性地出现在长江流域,还以大尺度带状的...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冷涡背景下东北地区短时强降水统计特征
收藏 引用
高原气象 2021年 第3期40卷 510-524页
作者: 陈相甫 赵宇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气象灾害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气象灾害预报预警与评估协同创新中心/气候与环境变化国际合作联合实验室 江苏南京210044
利用2011-2020年6-8月全国2400个地面自动站观测的逐小时降水资料和常规观测,结合美国NCEP/NCAR 1°×1°的6 h间隔再分析资料,基于站点统计了冷涡背景下东北地区短时强降水的时空分布特征。然后着眼降水落区,基于冷涡位置...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近海台风对“21·7”河南极端暴雨过程水汽通量和动、热力条件影响的模拟
收藏 引用
大气科学 2022年 第6期46卷 1577-1594页
作者: 饶晨泓 毕鑫鑫 陈光华 喻自凤 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云降水物理与强风暴重点实验室 北京100029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气象灾害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气候与环境变化国际合作联合实验室/气象灾害预报预警与评估协同创新中心 南京210044 中国科学院大学 北京100049 中国气象局上海台风研究所 上海200032
本文利用WRF模式对近海台风“烟花”及“查帕卡”影响2021年7月19日至21日河南极端暴雨的过程进行数值模拟。控制试验(CTL)对台风路径、强度、大尺度环流形势,以及河南暴雨的强度和空间分布型等均给出合理的模拟,基本再现了本次河南极...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高矮建筑物多上行先导连接过程的数值模拟
收藏 引用
应用气象学报 2022年 第1期33卷 80-91页
作者: 雷艺楠 谭涌波 余骏皓 郑天雪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气象灾害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气候与环境变化国际合作联合实验室/气象灾害预报预警与评估协同创新中心/中国气象局气溶胶与云降水重点开放实验室 南京210044 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灾害天气国家重点实验室/雷电物理和防护工程实验室 北京100081
运用改进后的三维多先导模型,允许高矮建筑物上均可以始发上行先导,对多次地闪的连接过程进行模拟。结果表明:矮建筑物始发上行先导和被击中的概率较小,高建筑物对矮建筑物上行先导的始发具有较明确影响。建筑物间的高度差是影响上述连...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西北太平洋热带气旋频数异常与五类主要大尺度环流型的关系
收藏 引用
大气科学学报 2022年 第1期45卷 30-39页
作者: 周伟灿 张小雨 赵海坤 沈新勇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气象灾害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气候与环境变化国际合作联合实验室/气象灾害预报预警与评估协同创新中心 江苏南京210044 武警陕西省总队 陕西西安710000 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云降水物理与强风暴重点实验室 北京100029
利用Yoshida and Ishikawa(2013)提出的一套客观分类方法对1979—2013年夏季(5—10月)共796个热带气旋(Tropical Cyclone,TC)生成前的大尺度环流背景场进行了分型,主要包括了季风切变线型(monsoon Shear Line,SL)、季风涡旋区(monsoon G...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地闪三维随机模型的改进及多上行先导的数值模拟研究
收藏 引用
气象学报 2022年 第6期80卷 999-1008页
作者: 林雨荷 谭涌波 余骏皓 樊佳乐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气象灾害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气候与环境变化国际合作联合实验室/气象灾害预报预警与评估协同创新中心/南京信息工程大学中国气象局气溶胶-云-降水重点开放实验室 南京210044 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灾害天气国家重点实验室/雷电物理和防护工程实验室 北京100081
为了探讨地闪连接过程中多上行先导的起始与发展,考虑到光学观测事实及雷暴电场环境,本研究在已有多上行先导三维随机参数化方案的基础上,植入背景电场模块并改进上、下行先导模块。基于新模型开展大量敏感性试验,结果如下:(1)新模型模...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