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与建议

限定检索结果

文献类型

  • 99 篇 期刊文献
  • 1 篇 会议

馆藏范围

  • 100 篇 电子文献
  • 0 种 纸本馆藏

日期分布

学科分类号

  • 91 篇 理学
    • 88 篇 大气科学
    • 1 篇 物理学
    • 1 篇 化学
    • 1 篇 海洋科学
    • 1 篇 地球物理学
    • 1 篇 地质学
  • 13 篇 工学
    • 6 篇 电气工程
    • 3 篇 土木工程
    • 3 篇 安全科学与工程
    • 2 篇 电子科学与技术(可...
    • 2 篇 控制科学与工程
    • 1 篇 动力工程及工程热...
    • 1 篇 信息与通信工程
    • 1 篇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 1 篇 航空宇航科学与技...
    • 1 篇 城乡规划学
    • 1 篇 软件工程
  • 3 篇 管理学
    • 3 篇 管理科学与工程(可...
  • 2 篇 农学
    • 1 篇 作物学
    • 1 篇 农业资源与环境
  • 1 篇 经济学
    • 1 篇 应用经济学

主题

  • 11 篇 青藏高原
  • 7 篇 数值模拟
  • 4 篇 pm2.5
  • 4 篇 相对湿度
  • 3 篇 agrawal耦合模型
  • 3 篇 气候变化
  • 3 篇 cmip5
  • 3 篇 雷电电磁场
  • 3 篇 多上行先导
  • 3 篇 极端降水
  • 3 篇 中国东部
  • 2 篇 热浪
  • 2 篇 黑碳气溶胶
  • 2 篇 气候预测
  • 2 篇 变化趋势
  • 2 篇 暴雨
  • 2 篇 霾污染
  • 2 篇 梅雨
  • 2 篇 wrf模式
  • 2 篇 相关分析

机构

  • 99 篇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
  • 25 篇 中国气象科学研究...
  • 11 篇 云南电力试验研究...
  • 10 篇 中国气象科学研究...
  • 9 篇 云南电网有限责任...
  • 6 篇 中国科学院大学
  • 5 篇 云南电网有限责任...
  • 4 篇 复旦大学
  • 4 篇 南方海洋科学与工...
  • 3 篇 中国气象局国家气...
  • 3 篇 无锡学院
  • 3 篇 中国气象科学研究...
  • 3 篇 重庆市气象科学研...
  • 3 篇 丹东市气象局
  • 3 篇 中国气象科学研究...
  • 2 篇 中国气象局地球系...
  • 2 篇 中国科学院空天信...
  • 2 篇 江苏省电力公司电...
  • 2 篇 兰州中心气象台
  • 2 篇 南京大学

作者

  • 16 篇 张其林
  • 11 篇 wang lei
  • 11 篇 zhang qilin
  • 11 篇 王磊
  • 5 篇 谭涌波
  • 5 篇 于振国
  • 5 篇 tan yongbo
  • 5 篇 沈新勇
  • 5 篇 张金波
  • 5 篇 yu zhenguo
  • 5 篇 zhang jinbo
  • 4 篇 shen xinyong
  • 4 篇 游庆龙
  • 4 篇 马红云
  • 4 篇 南素兰
  • 4 篇 bao yan
  • 4 篇 侯文豪
  • 4 篇 wang chao
  • 4 篇 王超
  • 4 篇 罗京佳

语言

  • 100 篇 中文
检索条件"机构=南京信息工程大学气象灾害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气象灾害预报预警与评估协同创新中心/气候与应用前沿研究院"
100 条 记 录,以下是31-40 订阅
排序:
长三角城市群夏季高温对未来全球增暖的响应
收藏 引用
气象科学 2021年 第3期41卷 285-294页
作者: 王莹 马红云 李海俊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气象灾害预报预警与评估协同创新中心/气象灾害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大气科学学院气侯与应用前沿研究院(ICAR) 南京210044 江西省气象局 南昌330000
选取中国东长江三角洲城市群区域作为研究对象,采用中国区域最新的土地覆盖资料ChinaLC,利用中尺度气象模式WRF(Weather Research and Forecasting Model)对国际耦合模式比较计划第五阶段(CMIP5)中CESM(Community Earth System Model...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闪电产生氮氧化物对青藏高原臭氧低谷形成的影响
收藏 引用
大气科学 2019年 第2期43卷 266-276页
作者: 郭凤霞 穆奕君 李扬 王曼霏 黄兆楚 曾凡辉 廉纯皓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气象灾害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气候与环境变化国际合作联合实验室/气象灾害预报预警与评估协同创新中心/中国气象局气溶胶与云降水重点开放实验室 南京210044 广西壮族自治区环境保护科学研究院 南宁530022
为了进一步了解青藏高原闪电的产生氮氧化物(LNO_x)经由光化学反应对O_3浓度变化及夏季O_3低谷形成的可能影响,本文利用2005~2013年由OMI卫星得到的对流层NO_2垂直浓度柱(NO_2 VCD)、O_3总浓度柱(TOC)和O_3廓线以及星载光学瞬变探测器...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全球变暖1.5℃和2℃阈值时青藏高原气温的变化特征
收藏 引用
气候变化研究进展 2019年 第2期15卷 130-139页
作者: 吴芳营 游庆龙 谢文欣 张玲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气象灾害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气候与环境变化国际合作联合实验室/气象灾害预报预警与评估协同创新中心 南京210044 复旦大学大气与海洋科学系/大气科学研究院 上海200438
利用国际耦合模式比较计划第5阶段(CMIP5)中的21个气候模式的RCP4.5和RCP8.5情景预估结果,分析了全球变暖1.5℃和2℃阈值时青藏高原气温年和季节的变化特征。结果表明,对应1.5℃和2℃全球变暖,青藏高原变暖幅度明显更大,就整体而言,在RC...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动态植被模型对青藏高原植被的模拟检验
收藏 引用
高原气象 2023年 第2期42卷 333-343页
作者: 鲍艳 王玉琦 南素兰 俞淼 无锡学院 江苏无锡214105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气象灾害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气候与环境变化国际合作联合实验室/气象灾害预报预警与评估协同创新中心 江苏南京210044 丹东市气象局 辽宁丹东118000 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灾害天气国家重点实验室所 北京100081
动态植被模型是研究植被变化对气候反馈和影响的重要模型工具。本文对耦合了动态植被(Dynamic Vegetation,DV)和碳氮(Carbon and Nitrogen,CN)模型的NCAR陆面过程模式CLM4.5(Community Land Model version 4.5)对青藏高原(以下简称高原...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大气粒子散射相函数的参数化方案比较及其改进
收藏 引用
气象学报 2016年 第5期74卷 784-795页
作者: 刘琨 张峰 吴琨 周秀骥 张华 刘仁强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气象灾害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气候与环境变化国际合作联合实验室/气象灾害预报预警与评估协同创新中心 南京210044 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灾害天气国家重点实验室 北京100081 中国气象局国家气候中心气候研究开放实验室 北京100081
大气粒子散射相函数的参数化是大气辐射传输参数化的重要组成分。文中全面比较了大气粒子的HenyeyGreenstein(HG)方案和双Henyey-Greenstein(DHG)方案,并在四流球谐函数展开累加法中,应用这两种相函数参数化方案计算气溶胶、云、霾粒...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模式降水与温度预报的不一致性特征
收藏 引用
应用气象学报 2018年 第3期29卷 321-332页
作者: 郭达烽 段明铿 夏旻惠 陈翔翔 江西省气象台 南昌330046 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灾害天气国家重点实验室 北京100081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气象灾害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气候与环境变化国际合作联合实验室/气象灾害预报预警与评估协同创新中心 南京210044
为探讨模式产品预报不一致性问题,利用2015年11月-2016年10月业务中常用的GQEC,GQJP及T639模式的12 h降水、2 m温度网格产品,采用跳跃指数定量计算方法,研究了产品在不同区域内跳跃指数变化与预报不一致性问题。结果表明:产品多日平均...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青藏高原植被对未来气候变暖的反馈
收藏 引用
高原气象 2023年 第3期42卷 553-563页
作者: 鲍艳 王玉琦 南素兰 俞淼 无锡学院 江苏无锡214105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气象灾害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气候与环境变化国际合作联合实验室/气象灾害预报预警与评估协同创新中心 江苏南京210044 丹东市气象局 辽宁丹东118000 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灾害天气国家重点实验室所 北京100081
本文使用NCAR的公共陆面过程模型CLM4.5-CNDV对21世纪末青藏高原(以下简称高原)植被的变化趋势和时空分布进行了预测,以研究高原植被对未来气候进一步变暖的反馈。模式大气驱动数据基于“美国大气科学研究中心”NCAR/NCEP历史时期的气...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广州塔闪电光谱特性分析
收藏 引用
光学学报 2023年 第12期43卷 335-345页
作者: 王雪娟 王海通 化乐彦 吕伟涛 陈绿文 马颖 齐奇 武斌 许伟群 杨静 张其林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气象灾害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气候与环境变化国际合作联合实验室气象灾害预报预警与评估协同创新中心中国气象局气溶胶与云降水重点开放实验室江苏南京210044 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灾害天气国家重点实验室 北京100081 中国气象局广州热带海洋气象研究所 广东广州510641 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 中层大气和全球环境探测重点实验室北京100029
利用广州高建筑物雷电观测站获得的600 m高广州塔上一次闪电3个回击放电过程的光谱资料,详细分析了广州塔上闪电光谱随时间的演化和随高度的变化特性,并通过对比实测的一组氮原子(NI)[856.8 nm, 859.4 nm, 862.9 nm]多重态的谱线强度比...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ECMWF全风速场集合预报结果的偏差订正与预报不一致性分析
收藏 引用
大气科学学报 2019年 第3期42卷 360-369页
作者: 任晨辰 段明铿 南京信大气象科技有限公司 江苏南京210044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气象灾害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气候与环境变化国际合作联合实验室/气象灾害预报预警与评估协同创新中心 江苏南京210044 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灾害天气国家重点实验室 北京100081
采用卡尔曼滤波类型自适应误差订正法和滑动自适应权重法,对2012年夏季ECMWF10m全风速场集合预报结果进行偏差订正,对订正前后的预报结果进行评估,并通过Jumpiness指数对预报结果订正前后的预报不一致性特征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卡尔曼...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CRA资料对一次江淮暴雨过程模拟效果的评估
收藏 引用
气象科学 2023年 第1期43卷 59-68页
作者: 杨春 马怡轩 庄潇然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气象灾害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气候与环境变化国际合作联合实验室/气象灾害预报预警与评估协同创新中心 南京210044 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 北京100081 江苏省气象台 南京210044
利用中尺度模式WRF v4.1,分别以中国第一代全球大气/陆面再分析产品CRA、欧洲ECMWF的ERA5和美国NCEP的FNL作为初始场,对2013年7月4—6日江淮地区一次持续性暴雨过程进行了模拟试验。分析可知,此次暴雨过程是在东北冷涡、江淮切变线和西...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