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与建议

限定检索结果

文献类型

  • 1,396 篇 期刊文献
  • 112 篇 会议

馆藏范围

  • 1,508 篇 电子文献
  • 0 种 纸本馆藏

日期分布

学科分类号

  • 1,400 篇 理学
    • 1,348 篇 大气科学
    • 44 篇 海洋科学
    • 19 篇 生态学
    • 5 篇 化学
    • 5 篇 地质学
    • 4 篇 地理学
    • 3 篇 数学
    • 3 篇 地球物理学
    • 3 篇 系统科学
  • 72 篇 工学
    • 16 篇 控制科学与工程
    • 16 篇 环境科学与工程(可...
    • 11 篇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 10 篇 电气工程
    • 9 篇 土木工程
    • 9 篇 测绘科学与技术
    • 9 篇 软件工程
    • 8 篇 安全科学与工程
    • 7 篇 仪器科学与技术
    • 7 篇 水利工程
    • 5 篇 农业工程
    • 3 篇 地质资源与地质工...
    • 3 篇 城乡规划学
  • 49 篇 农学
    • 25 篇 农业资源与环境
    • 15 篇 植物保护
    • 12 篇 作物学
    • 6 篇 园艺学
  • 16 篇 管理学
    • 11 篇 管理科学与工程(可...
    • 4 篇 公共管理
  • 7 篇 教育学
    • 7 篇 教育学
  • 5 篇 经济学
    • 3 篇 应用经济学
  • 2 篇 医学
  • 1 篇 法学
  • 1 篇 艺术学

主题

  • 76 篇 青藏高原
  • 72 篇 数值模拟
  • 47 篇 年代际变化
  • 37 篇 降水
  • 35 篇 年际变化
  • 31 篇 pm2.5
  • 30 篇 wrf模式
  • 30 篇 资料同化
  • 29 篇 暴雨
  • 27 篇 夏季降水
  • 26 篇 大气环流
  • 24 篇 气候变化
  • 23 篇 气溶胶
  • 23 篇 飑线
  • 23 篇 南亚高压
  • 22 篇 水汽输送
  • 21 篇 电荷结构
  • 21 篇 热带气旋
  • 21 篇 enso
  • 20 篇 集合预报

机构

  • 1,457 篇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
  • 41 篇 中国科学院大气物...
  • 41 篇 南方海洋科学与工...
  • 41 篇 中国气象科学研究...
  • 37 篇 中国科学院大学
  • 33 篇 气象灾害教育部重...
  • 32 篇 浙江大学
  • 27 篇 南京大气科学联合...
  • 25 篇 南京大学
  • 22 篇 江苏省气候中心
  • 20 篇 江苏省气象台
  • 20 篇 国家气象中心
  • 20 篇 中国科学院大气物...
  • 19 篇 国家气候中心
  • 19 篇 中国科学院大气物...
  • 19 篇 中国科学院大气物...
  • 17 篇 成都信息工程大学
  • 16 篇 江苏省气象科学研...
  • 15 篇 中国气象科学研究...
  • 12 篇 国防科技大学

作者

  • 87 篇 沈新勇
  • 72 篇 闵锦忠
  • 64 篇 shen xinyong
  • 55 篇 陈海山
  • 53 篇 min jinzhong
  • 50 篇 管兆勇
  • 50 篇 chen haishan
  • 49 篇 江志红
  • 49 篇 智协飞
  • 44 篇 徐海明
  • 41 篇 周顺武
  • 41 篇 李栋梁
  • 40 篇 朱彬
  • 39 篇 guan zhaoyong
  • 36 篇 zhi xiefei
  • 35 篇 张文君
  • 35 篇 王黎娟
  • 32 篇 张其林
  • 32 篇 jiang zhihong
  • 32 篇 陈耀登

语言

  • 1,508 篇 中文
检索条件"机构=南京信息工程大学气象灾害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气象灾害预报预警与评估协同创新中心"
1508 条 记 录,以下是11-20 订阅
排序:
南大西洋副热带偶极子的统计特征及其与ENSO的关系
收藏 引用
大气科学学报 2025年 第2期48卷 255-266页
作者: 王晓红 官元红 王曰朋 吴香华 李兴钰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数学与统计学院 江苏南京210044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江苏省应用数学中心 江苏南京210044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气象灾害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气象灾害预报预警与评估协同创新中心 江苏南京210044
利用逐月Hadley Center海表面温度、NCEP/NCAR海表面风场和海平面气压等资料,探讨了南大西洋副热带海表面温度的特征及其与ENSO(El Ni1o-Southern Oscillation)的关系。结果表明:1)在北半球冬季,南大西洋副热带海表面温度异常的EOF(empi...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云南省区域性短时强降水时空分布及其分类天气系统特征
收藏 引用
大气科学学报 2025年 第1期48卷 122-135页
作者: 郭志荣 谭桂容 段玮 杨素雨 姜清华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气候系统预测与变化应对全国重点实验室/气象灾害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气象灾害预报预警与评估协同创新中心 江苏南京210044 云南省气象科学研究所 云南昆明650034 云南省气象台 云南昆明650034 国家海洋环境预报中心 北京100081
山地复杂地形地貌叠加特殊的地理位置使得短时强降水成为云南省发生频率较高的一种强对流天气,常引发自然灾害。基于中国气象局陆面数据同化系统(CMA Land Data Assimilation System,CLDAS)产品提供的2008—2022年0.0625°×0.0...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碳中和情景下我国CO_(2)与O_(3)前体物协同减排特征分析
收藏 引用
中国环境科学 2025年 第4期45卷 2230-2239页
作者: 金宇翔 侯雪伟 洪蕾 赵天良 周逸超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 气象灾害预报预警与评估协同创新中心气象灾害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气候与环境变化国际合作联合实验室中国气象局气溶胶与云降水重点开放实验室江苏南京210044 生态环境部南京环境科学研究所 江苏南京210000
基于中国未来排放动态评估模型(DPEC)预估的排放清单,分析了碳中和情景下二氧化碳(CO_(2))、挥发性有机物(VOCs)和氮氧化物(NO_(x))的人为排放时空变化特征,并与共享社会经济路径(SSP)中两个SSP1情景进行对比.研究结果表明,在DPEC碳中...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长三角地区近地层臭氧高值特征及其成因分析
收藏 引用
环境化学 2025年 第3期44卷 876-889页
作者: 牟显金赞 侯雪伟 朱小东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气象灾害预报预警与评估协同创新中心气象灾害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气候与环境变化国际合作联合实验室中国气象局气溶胶与云降水重点开放实验室 中国气象局大气化学重点开放实验室
为研究长三角地区近地层臭氧污染现状及成因,对2018年3月1日至2021年2月28日三年间环境空气质量数据中的臭氧、二氧化氮和同期欧洲中期天气预报中心全球气候第五代大气再分析数据(ECMWF ERA5)进行了深入分析,结果表明,2018年至202...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东北冻雨成因和预警模型研究
收藏 引用
地球物理学报 2025年 第5期68卷 1598-1614页
作者: 多奕霖 黄艳艳 张杰 赵钱飞 张大鹏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气候系统预测与变化应对全国重点实验室/气象灾害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气象灾害预报预警与评估协同创新中心 南京210044 南方海洋科学与工程广东省实验室(珠海) 广东珠海519080 大连市气象台 辽宁大连116000
2020年11月18—19日东北分地区发生了罕见的冻雨,对内蒙古东南和吉林省中地区造成了严重冰冻灾害.本文利用逐日和逐小时再分析资料,从环流形势、物理量场、天气系统等方面对此次过程进行了综合分析,并建立了东北冻雨预警模型.在...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我国华北盛夏强降水频次的统计预报模型
收藏 引用
中国科学:地球科学 2025年 第1期55卷 157-170页
作者: 蒋顺莉 韩婷婷 周昕 王会军 尹志聪 宋晓蕾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气象灾害预报预警与评估协同创新中心 气象灾害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南京210044 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 竺可桢-南森国际研究中心北京100029 南方海洋科学与工程广东省实验室(珠海) 珠海519080
近年来,我国华北地区强降水频发,造成了巨大的经济损失和人员伤亡.然而,目前对于强降水的短期气候预测水平十分有限.因此,本文基于3个独立的预测因子——前期2月印度洋海温(SST_IO)、2月北亚积雪深度(SDE_NA)和5月华北融雪(MSDE_NC),利...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基于机器学习融合模型的中国气候季节预测
收藏 引用
中国科学:地球科学 2025年 第5期55卷 1526-1541页
作者: 钱丹未 黄艳艳 王会军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气候系统预测与变化应对全国重点实验室/气象灾害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气象灾害预报预警与评估协同创新中心 南方海洋科学与工程广东省实验室(珠海) 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竺可桢-南森国际研究中心
中国气象灾害频发,有效的季节预测对于做好防灾减灾和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规划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设计了一种基于气候大数据集并结合传统统计预测经验的机器学习融合模型(Y-model),旨在提升季节预测能力,并且挖掘潜在的预测因子. Y-mo...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基于“星-空-地-流”数字化融合的工业设施碳计量方法学研究
收藏 引用
气候变化研究进展 2025年 第2期21卷 236-245页
作者: 黄建 章振 冯蕾 郑明月 李莘莘 李文怡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气象灾害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气候与环境变化国际合作联合实验室/气象灾害预报预警与评估协同创新中心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大气物理学院 中新城镇化(北京)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中国电子信息产业发展研究院 中国科学院空天信息创新研究院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法学与公共管理学院
碳计量是开展碳排放双控管理、实现“双碳”目标的基础性手段,工业碳排放占比仍较高,工业碳排放的结构与特征决定了应进一步加强工业设施碳计量体系的科学性与有效性。当前工业设施碳计量方法学存在如下不足:碳核算方法仍占主导,但...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基于FY-3E/HIRAS的大气温湿廓线神经网络反演方法
收藏 引用
激光与光电子学进展 2025年 第7期 122-131页
作者: 邹依珂 吴莹 马靖雯 黄媛媛 宁景辉 付琪嘉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气象灾害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气象灾害预报预警与评估协同创新中心
基于极轨卫星FY-3E搭载的红外高光谱大气垂直探测仪(HIRAS)的观测值,采用反向传播神经网络法,在华东区域开展大气温度、相对湿度垂直廓线反演研究,构建大气温湿度反演模型,并进行参数优化,得到反演精度较高的网络模型配置,以及...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中国极端天气气候研究——“地球系统与全球变化”重点专项项目2024年度最新进展
收藏 引用
大气科学学报 2025年 第2期48卷 177-206页
作者: 陈海山 张耀存 张文君 尹志聪 陈国森 华文剑 黄丹青 况雪源 刘芸芸 马红云 施宁 孙善磊 魏江峰 赵海坤 张杰 韩婷婷 李文铠 桑英涵 王润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气候系统预测与变化应对全国重点实验室/气象灾害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气象灾害预报预警与评估省部共建协同创新中心 江苏南京210044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大气科学学院 江苏南京210044 南京大学大气科学学院 江苏南京210093 国家气候中心气候系统预测与变化应对全国重点实验室/中国气象局气候变化研究重点实验室 北京100081 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灾害天气科学与技术全国重点实验室/青藏高原气象研究所 北京100081
围绕“地球系统与全球变化”重点专项项目“中国极端天气气候事件的形成机理及其预测和归因”2024年度主要进展,从极端事件变化的观测事实、环流特征与动力学机理,海洋关键过程与海气相互作用机理,海洋过程对极端天气气候的影响,陆面过...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