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与建议

限定检索结果

文献类型

  • 1,396 篇 期刊文献
  • 112 篇 会议

馆藏范围

  • 1,508 篇 电子文献
  • 0 种 纸本馆藏

日期分布

学科分类号

  • 1,400 篇 理学
    • 1,348 篇 大气科学
    • 44 篇 海洋科学
    • 19 篇 生态学
    • 5 篇 化学
    • 5 篇 地质学
    • 4 篇 地理学
    • 3 篇 数学
    • 3 篇 地球物理学
    • 3 篇 系统科学
  • 72 篇 工学
    • 16 篇 控制科学与工程
    • 16 篇 环境科学与工程(可...
    • 11 篇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 10 篇 电气工程
    • 9 篇 土木工程
    • 9 篇 测绘科学与技术
    • 9 篇 软件工程
    • 8 篇 安全科学与工程
    • 7 篇 仪器科学与技术
    • 7 篇 水利工程
    • 5 篇 农业工程
    • 3 篇 地质资源与地质工...
    • 3 篇 城乡规划学
  • 49 篇 农学
    • 25 篇 农业资源与环境
    • 15 篇 植物保护
    • 12 篇 作物学
    • 6 篇 园艺学
  • 16 篇 管理学
    • 11 篇 管理科学与工程(可...
    • 4 篇 公共管理
  • 7 篇 教育学
    • 7 篇 教育学
  • 5 篇 经济学
    • 3 篇 应用经济学
  • 2 篇 医学
  • 1 篇 法学
  • 1 篇 艺术学

主题

  • 76 篇 青藏高原
  • 72 篇 数值模拟
  • 47 篇 年代际变化
  • 37 篇 降水
  • 35 篇 年际变化
  • 31 篇 pm2.5
  • 30 篇 wrf模式
  • 30 篇 资料同化
  • 29 篇 暴雨
  • 27 篇 夏季降水
  • 26 篇 大气环流
  • 24 篇 气候变化
  • 23 篇 气溶胶
  • 23 篇 飑线
  • 23 篇 南亚高压
  • 22 篇 水汽输送
  • 21 篇 电荷结构
  • 21 篇 热带气旋
  • 21 篇 enso
  • 20 篇 集合预报

机构

  • 1,457 篇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
  • 41 篇 中国科学院大气物...
  • 41 篇 南方海洋科学与工...
  • 41 篇 中国气象科学研究...
  • 37 篇 中国科学院大学
  • 33 篇 气象灾害教育部重...
  • 32 篇 浙江大学
  • 27 篇 南京大气科学联合...
  • 25 篇 南京大学
  • 22 篇 江苏省气候中心
  • 20 篇 江苏省气象台
  • 20 篇 国家气象中心
  • 20 篇 中国科学院大气物...
  • 19 篇 国家气候中心
  • 19 篇 中国科学院大气物...
  • 19 篇 中国科学院大气物...
  • 17 篇 成都信息工程大学
  • 16 篇 江苏省气象科学研...
  • 15 篇 中国气象科学研究...
  • 12 篇 国防科技大学

作者

  • 87 篇 沈新勇
  • 72 篇 闵锦忠
  • 64 篇 shen xinyong
  • 55 篇 陈海山
  • 53 篇 min jinzhong
  • 50 篇 管兆勇
  • 50 篇 chen haishan
  • 49 篇 江志红
  • 49 篇 智协飞
  • 44 篇 徐海明
  • 41 篇 周顺武
  • 41 篇 李栋梁
  • 40 篇 朱彬
  • 39 篇 guan zhaoyong
  • 36 篇 zhi xiefei
  • 35 篇 张文君
  • 35 篇 王黎娟
  • 32 篇 张其林
  • 32 篇 jiang zhihong
  • 32 篇 陈耀登

语言

  • 1,508 篇 中文
检索条件"机构=南京信息工程大学气象灾害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气象灾害预报预警与评估协同创新中心"
1508 条 记 录,以下是21-30 订阅
排序:
WRF动力降尺度方法在广东近海风资源评估中的适用性分析
收藏 引用
海洋预报 2025年 第1期42卷 89-97页
作者: 杜梦蛟 王臻臻 张磊 文仁强 李华 夏静雯 辛欣 易侃 贾天下 中国长江三峡集团有限公司科学技术研究院 北京100038 中国长江三峡集团有限公司广东分公司 广东广州510030 宁波市鄞州区气象局 浙江宁波315194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水利部水文气象灾害机理与预警重点实验室/气象灾害预报预警与评估协同创新中心 江苏南京210044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水文与水资源工程学院 江苏南京210044
利用WRF模式对ERA5再分析数据进行动力降尺度,获得近海高分辨率的WRF数据,并利用3座测风塔观测数据对WRF高分辨率数据和ERA5再分析数据进行适用性分析。结果表明:WRF模式的风速与观测更为接近,ERA5易低估各层风速;WRF和ERA5对广东近海...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不同风暴轴活动指标与东亚—西太平洋区域高影响天气的关系差异
收藏 引用
气象科学 2025年 第1期45卷 13-25页
作者: 肖娜 余沛龙 张立凤 张潮 杨明浩 姜勇强 国防科技大学气象海洋学院 长沙410073 中国气象局高影响天气(专项)重点开放实验室 长沙410073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气候系统预测与变化应对全国重点实验室/气象灾害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气象灾害预报预警与评估协同创新中心 南京210044
风暴轴是中纬度地区导致强风和降水等高影响天气的重要系统,然而不同风暴轴活动指标的天气影响可能存在差异。本文在归纳了13个常用风暴轴活动指标(9个欧拉指标和4个拉格朗日指标)的基础上,将月降水量和近地面大风定义为高影响天气指标...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海洋氧同位素三期冰盖对全球气候影响及其与千年尺度气候突变的联系
收藏 引用
第四纪研究 2025年 第2期 406-418页
作者: 范婧奇 张晓 邵晓华 蒲阳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地理科学学院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气候系统预测与变化应对全国重点实验室/气象灾害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气象灾害预报预警与评估协同创新中心
末次冰期的两类北大西洋千年尺度气候突变现象Dansgaard-Oeschger Oscillation(DO振荡)和海因里希事件(HS)在全球多处重建记录中均有体现,然而其触发机制及为何集中于海洋氧同位素第3阶段(MIS 3)发生仍处在探索阶段。本研究利用全球耦...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西北太平洋热带气旋生成与路径的次季节预报方法及其性能评估
收藏 引用
气象学报 2025年 第02期 320-333页
作者: 卢莹 赵海坤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气候系统预测与变化应对全国重点实验室/气象灾害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气象灾害预报预警与评估协同创新中心 福建省气象灾害防御技术中心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大气科学学院
基于世界气象组织次季节至季节尺度预测计划数据集中11个动力模式回算预报试验中的热带气旋(Tropical Cyclone,TC)资料,对西北太平洋海域使用正则逻辑回归方程构建了TC生成与路径的统计预报模型,并评估了模型在次季节尺度上TC生成...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净零排放对中国大气二氧化碳浓度的影响——基于GEOS-Chem模型的理想模拟
收藏 引用
中国科学:地球科学 2025年 第3期55卷 892-907页
作者: 谭景烨 王军 毛慧琴 王恒茂 刘志强 王美蓉 阎然 王训梅 江飞 南京大学地球关键物质循环前沿科学中心 国际地球系统科学研究所南京210023 南京大学地理与海洋科学学院 江苏省地理信息科学与技术重点实验室自然资源部陆地卫星遥感应用重点实验室南京210023 生态环境部卫星环境应用中心 北京100094 重庆市气象科学研究所 中国气象局气候资源经济转化重点开放实验室重庆401147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气候系统预测与变化应对全国重点实验室 气象灾害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气象灾害预报预警与评估协同创新中心南京210044 西藏自治区气象局 墨脱大气水分循环西藏自治区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日喀则和墨脱国家气象观测台拉萨850000
大气中二氧化碳(CO_(2))浓度的升高已引起全球气候变化,例如全球变暖及更频繁的极端气候事件.为控制CO_(2)浓度的持续上升,各国相继提出“碳中和”目标.为了研究中国“碳中和”目标对大气中CO_(2)浓度的影响,本文利用三维化学传输模型GE...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土壤湿度-地表气温耦合对长江中下游地区2022年8月复合型热浪事件的影响
收藏 引用
地球物理学报 2024年 第5期67卷 1709-1720页
作者: 崔彩珍 余锦华 代刊 云星娥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气象灾害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气象灾害预报预警与评估协同创新中心 南京210044 国家气象中心 北京100081
2022年8月长江中下游地区的复合型热浪给社会经济、人类健康、农业生产和自然环境等方面均造成了严重影响.本文利用国家信息中心提供的1979—2022年6—8月逐日最高、最低气温和欧洲中期天气预报中心再分析数据集的土壤湿度等资料,定义...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风云四号A星红外高光谱大气垂直探测仪观测资料质量评估
收藏 引用
红外与激光工程 2022年 第9期51卷 168-179页
作者: 王雨润 官莉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气象灾害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气象灾害预报预警与评估协同创新中心 江苏南京210044
评估星载红外高光谱仪器观测资料的质量可以推进其在数值天气预报中的应用。使用2020年7月FY-4A红外高光谱干涉式大气垂直探测仪(Geostationary Interferometric Infrared Sounder,GIIRS)观测数据,分析GIIRS所有通道观测噪声随视场和纬...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中国东AOD等级变化及与东亚夏季风的联系
收藏 引用
中国环境科学 2018年 第9期38卷 3201-3210页
作者: 马奋华 管兆勇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气象灾害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气象灾害预报预警与评估协同创新中心江苏南京210044
利用2000年3月~2017年1月Terra卫星反演的最新版本C06的MODIS气溶胶光学厚度(AOD)、NCEP fnl全球业务分析数据、CMAP降水、CERES SYN1deg Ed4月平均资料、NCEP/NCAR再分析资料等,依据区域平均AOD距平的显著年际变化特征,将历年AOD划分...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基于星载红外高光谱观测用机器学习算法反演大气温湿廓线
收藏 引用
红外与激光工程 2022年 第8期51卷 451-462页
作者: 姚姝含 官莉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气象灾害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气象灾害预报预警与评估协同创新中心 江苏南京210044
星载红外高光谱垂直探测仪GIIRS(Geostationary Interferometric Infrared Sounder)能够实现大气温度和湿度参数高垂直分辨率的观测,为数值天气预报提供精度更高的初始场。基于GIIRS观测辐射值采用BP神经网络(Back Propagation Neural N...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中国东冷锋推进中的PM_(2.5)三维结构变化特征
收藏 引用
环境科学 2022年 第1期43卷 85-92页
作者: 牟南南 朱彬 卢文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气象灾害预报预警与评估协同创新中心 气象灾害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国家综合气象观测专项试验外场南京210044
利用观测资料和中尺度天气-化学模式(WRF-Chem)对一次冷锋南下天气过程导致的我国东大范围空气污染开展研究,强调了冷锋过境前后的边界层结构及其对PM_(2.5)三维结构和变化的影响.观测发现,地面重污染区域位于冷锋前均压场或等压线...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