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与建议

限定检索结果

文献类型

  • 1,419 篇 期刊文献
  • 113 篇 会议

馆藏范围

  • 1,532 篇 电子文献
  • 0 种 纸本馆藏

日期分布

学科分类号

  • 1,423 篇 理学
    • 1,368 篇 大气科学
    • 44 篇 海洋科学
    • 21 篇 生态学
    • 7 篇 化学
    • 5 篇 地质学
    • 4 篇 地理学
    • 3 篇 数学
    • 3 篇 地球物理学
    • 3 篇 系统科学
  • 77 篇 工学
    • 19 篇 控制科学与工程
    • 18 篇 环境科学与工程(可...
    • 13 篇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 11 篇 软件工程
    • 10 篇 电气工程
    • 10 篇 测绘科学与技术
    • 9 篇 仪器科学与技术
    • 9 篇 土木工程
    • 8 篇 水利工程
    • 8 篇 安全科学与工程
    • 6 篇 农业工程
    • 3 篇 地质资源与地质工...
    • 3 篇 城乡规划学
  • 51 篇 农学
    • 27 篇 农业资源与环境
    • 15 篇 植物保护
    • 12 篇 作物学
    • 6 篇 园艺学
  • 17 篇 管理学
    • 12 篇 管理科学与工程(可...
    • 4 篇 公共管理
  • 7 篇 教育学
    • 7 篇 教育学
  • 4 篇 经济学
    • 2 篇 理论经济学
  • 2 篇 医学
  • 1 篇 法学
  • 1 篇 艺术学

主题

  • 77 篇 青藏高原
  • 72 篇 数值模拟
  • 48 篇 年代际变化
  • 37 篇 降水
  • 35 篇 年际变化
  • 31 篇 pm2.5
  • 30 篇 暴雨
  • 30 篇 wrf模式
  • 30 篇 资料同化
  • 27 篇 气候变化
  • 27 篇 夏季降水
  • 26 篇 大气环流
  • 23 篇 气溶胶
  • 23 篇 飑线
  • 23 篇 enso
  • 23 篇 南亚高压
  • 22 篇 水汽输送
  • 21 篇 电荷结构
  • 21 篇 热带气旋
  • 20 篇 台风

机构

  • 1,481 篇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
  • 41 篇 中国科学院大气物...
  • 41 篇 南方海洋科学与工...
  • 41 篇 中国气象科学研究...
  • 38 篇 中国科学院大学
  • 33 篇 气象灾害教育部重...
  • 32 篇 浙江大学
  • 27 篇 南京大气科学联合...
  • 25 篇 南京大学
  • 22 篇 江苏省气候中心
  • 20 篇 江苏省气象台
  • 20 篇 国家气象中心
  • 20 篇 中国科学院大气物...
  • 20 篇 中国科学院大气物...
  • 19 篇 国家气候中心
  • 19 篇 中国科学院大气物...
  • 17 篇 成都信息工程大学
  • 16 篇 江苏省气象科学研...
  • 15 篇 中国气象科学研究...
  • 12 篇 国防科技大学

作者

  • 87 篇 沈新勇
  • 72 篇 闵锦忠
  • 55 篇 陈海山
  • 50 篇 管兆勇
  • 50 篇 智协飞
  • 49 篇 江志红
  • 45 篇 徐海明
  • 42 篇 李栋梁
  • 41 篇 周顺武
  • 40 篇 朱彬
  • 36 篇 张文君
  • 35 篇 王黎娟
  • 33 篇 陈耀登
  • 32 篇 张其林
  • 30 篇 郭栋
  • 30 篇 李小凡
  • 30 篇 王咏青
  • 29 篇 曾刚
  • 28 篇 谭涌波
  • 28 篇 安俊琳

语言

  • 1,532 篇 中文
检索条件"机构=南京信息工程大学气象灾害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气象灾害预报预警与评估协同创新中心"
1532 条 记 录,以下是1461-1470 订阅
排序:
1990年以来重庆秋季年代际干旱及其可能成因
收藏 引用
大气科学学报 2015年 第5期38卷 620-632页
作者: 曾刚 武英娇 张顾炜 倪东鸿 董新宁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气象灾害预报预警与评估协同创新中心 江苏南京210044 气象灾害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南京信息工程大学) 江苏南京210044 大连市气象局 辽宁大连116000 重庆市气候中心 重庆401147
采用1961—2012年重庆地区30站降水和气温资料、NCEP/NCAR全球大气再分析资料、NOAA海表温度资料等,基于由降水和气温计算得到的标准化降水蒸散指数(Standardized Precipitation Evapotranspiration Index,SPEI),对重庆地区秋季干旱的...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不同深厚气旋入海发展中环境因子作用对比研究
收藏 引用
热带气象学报 2015年 第6期31卷 744-756页
作者: 王坚红 牛丹 任淑媛 苗春生 宋萍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气象灾害预报预警与评估协同创新中心/南京信息工程大学气象灾害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江苏南京210044 辽宁省气象信息中心 辽宁沈阳110166 兰州市气象台 甘肃兰州730020 山东省气象服务中心 山东济南250031
利用FNL再分析资料,统计2008—2012年入海发展江淮气旋并根据气旋不同深厚程度及季节特征分为:暖季深厚型、暖季浅薄型、冬季浅薄型和春初底层型。各类气旋的统计及合成分析表明四类气旋入海基本特征为:入海路径可分为东路和东北路;冬...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热带季节内振荡对西北太平洋台风生成的大尺度环境的影响
收藏 引用
大气科学学报 2015年 第6期38卷 731-741页
作者: 周伟灿 沈海波 赵海坤 气象灾害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南京信息工程大学) 江苏南京210044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气象灾害预报预警与评估协同创新中心 江苏南京210044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太平洋台风研究中心 江苏南京210044
基于澳大利亚气象局发布的RMM(Real-time Multivariate Madden-Julian oscillation)指数,将热带大气季节内振荡划分为8个位相,统计分析了各位相西北太平洋台风生成频数和位置的变化特征,并进一步利用BDI(Box Difference Index)指数分析...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三类厄尔尼诺事件对东亚大气环流及中国东次年夏季降水的影响
收藏 引用
大气科学学报 2015年 第6期38卷 753-765页
作者: 李丽平 宋哲 吴楠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气象灾害预报预警与评估协同创新中心 江苏南京210044 气象灾害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南京信息工程大学) 江苏南京210044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大气科学学院 江苏南京210044
利用全球海表温度(SST)资料、ONI(Oceanic Nino Index)序列以及中国160站逐月降水资料,研究了不同类型El Nino事件的主要特征及其对东亚大气环流及中国东次年夏季逐月及季节降水的影响。结果表明:1)据El Nino事件期间SST最大正异常所...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全球变暖停滞的形成机制研究进展
收藏 引用
大气科学学报 2015年 第2期38卷 145-154页
作者: 宋斌 智协飞 胡耀兴 气象灾害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南京信息工程大学) 江苏南京210044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气象灾害预报预警与评估协同创新中心 江苏南京210044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大气科学学院 江苏南京210044
工业革命以来人类活动带来的温气体日益增加,导致全球气温持续升高。然而,1998年以来全球变暖出现了停滞(hiatus)现象。本文回顾了近年来有关全球变暖停滞的研究进展,着重讨论变暖停滞的物理机制。目前有关变暖停滞的机制有两种观点:...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热带太平洋海平面高度的年代际异常及其与中国东夏季降水的关系
收藏 引用
大气科学学报 2015年 第3期38卷 371-378页
作者: 李丽平 袁爱军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气象灾害预报预警与评估协同创新中心 江苏南京210044 气象灾害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南京信息工程大学) 江苏南京210044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大气科学学院 江苏南京210044
利用美国国家海洋和大气管理局的GODAS逐月海平面高度资料、NCEP/NCAR 850 h Pa逐月风场再分析资料和中国160站逐月降水资料,分析了热带太平洋海平面高度(Sea Surface Height,SSH)年代际异常的时空特征,并进一步分析了夏季热带太平洋SSH...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青藏高原和华东地区背景误差协方差特征的对比研究
收藏 引用
大气科学学报 2015年 第5期38卷 650-657页
作者: 陈耀登 赵幸 闵锦忠 范水勇 王元兵 曾腊梅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气象灾害预报预警与评估协同创新中心 江苏南京210044 气象灾害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南京信息工程大学) 江苏南京210044 中国气象局北京城市气象研究所 北京100089 湖南省气象台 湖南长沙410119
背景误差协方差特征与区域的天气气候特征密切相关。为了更好地理解中国华东地区和青藏高原地区的背景误差协方差特征,利用夏季一个月的模拟结果,以最新的多元变量相关的背景误差协方差模型为基础,通过提取隐含背景误差协方差中的变量...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夏季云顶高于对流层顶事件对东亚天气型及上对流层—下平流层大气结构的影响
收藏 引用
大气科学学报 2015年 第6期38卷 804-810页
作者: 施春华 常舒捷 沈新勇 郭栋 刘仁强 气象灾害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南京信息工程大学) 江苏南京210044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气象灾害预报预警与评估协同创新中心 江苏南京210044 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云降水物理与强风暴重点实验室 北京100029
采用A-Train系列卫星的AURA/MLS水汽、温度资料,CALIPSO/CALIOP云物理资料,结合ECMWF气象再分析资料,分析了东亚地区云顶高于对流层顶事件(Cloud Top Above the Tropopause,CTAT)的区域分布,及其对上对流层—下平流层(Upper Troposph...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HY-2卫星近海面风场资料融合及在海上天气系统分析中的应用
收藏 引用
海洋预报 2015年 第4期32卷 12-22页
作者: 苗春生 高雅 王坚红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气象灾害预报预警与评估协同创新中心气象灾害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江苏南京210044
运用LAPS数据融合分析系统,探讨将HY-2卫星海面风场(SSW)资料进行融合处理,提供规范化的区域再分析资料。经过多步资料预处理后将数据输入LAPS系统,并分析验证融合效果,获得HY-2卫星融合数据。结果表明,HY-2卫星的SSW数据的LAPS融合,需...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ENSO预测的目标观测敏感区在热带太平洋海温的多模式集合预报中的应用
收藏 引用
大气科学 2015年 第4期39卷 767-776页
作者: 智协飞 张璟 段晚锁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气象灾害预报预警与评估协同创新中心/气象灾害省部共建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南京210044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大气科学学院 南京210044 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大气科学和地球流体力学数值模拟国家重点实验室(LASG) 北京100029
本文将ENSO预测的目标观测敏感区与多模式集合预报方法相结合,提出了一种能够有效提高预报技巧且又具有较小计算成本的多模式集合预报方法.该方法在目标观测敏感区内采用模式不等权的多模式超级集合预报方法(SUP),而在其他区域采用相...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