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与建议

限定检索结果

文献类型

  • 1,397 篇 期刊文献
  • 112 篇 会议

馆藏范围

  • 1,509 篇 电子文献
  • 0 种 纸本馆藏

日期分布

学科分类号

  • 1,401 篇 理学
    • 1,348 篇 大气科学
    • 44 篇 海洋科学
    • 19 篇 生态学
    • 6 篇 化学
    • 5 篇 地质学
    • 4 篇 地理学
    • 3 篇 数学
    • 3 篇 地球物理学
    • 3 篇 系统科学
  • 73 篇 工学
    • 17 篇 环境科学与工程(可...
    • 16 篇 控制科学与工程
    • 11 篇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 10 篇 电气工程
    • 9 篇 土木工程
    • 9 篇 测绘科学与技术
    • 9 篇 软件工程
    • 8 篇 安全科学与工程
    • 7 篇 仪器科学与技术
    • 7 篇 水利工程
    • 5 篇 农业工程
    • 3 篇 地质资源与地质工...
    • 3 篇 城乡规划学
  • 49 篇 农学
    • 25 篇 农业资源与环境
    • 15 篇 植物保护
    • 12 篇 作物学
    • 6 篇 园艺学
  • 16 篇 管理学
    • 11 篇 管理科学与工程(可...
    • 4 篇 公共管理
  • 7 篇 教育学
    • 7 篇 教育学
  • 5 篇 经济学
    • 3 篇 应用经济学
  • 2 篇 医学
  • 1 篇 法学
  • 1 篇 艺术学

主题

  • 76 篇 青藏高原
  • 72 篇 数值模拟
  • 47 篇 年代际变化
  • 37 篇 降水
  • 35 篇 年际变化
  • 31 篇 pm2.5
  • 30 篇 暴雨
  • 30 篇 wrf模式
  • 30 篇 资料同化
  • 27 篇 夏季降水
  • 26 篇 大气环流
  • 24 篇 气候变化
  • 23 篇 气溶胶
  • 23 篇 飑线
  • 23 篇 南亚高压
  • 22 篇 水汽输送
  • 21 篇 电荷结构
  • 21 篇 热带气旋
  • 21 篇 enso
  • 20 篇 集合预报

机构

  • 1,458 篇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
  • 41 篇 中国科学院大气物...
  • 41 篇 南方海洋科学与工...
  • 41 篇 中国气象科学研究...
  • 37 篇 中国科学院大学
  • 33 篇 气象灾害教育部重...
  • 32 篇 浙江大学
  • 27 篇 南京大气科学联合...
  • 25 篇 南京大学
  • 22 篇 江苏省气候中心
  • 20 篇 江苏省气象台
  • 20 篇 国家气象中心
  • 20 篇 中国科学院大气物...
  • 19 篇 国家气候中心
  • 19 篇 中国科学院大气物...
  • 19 篇 中国科学院大气物...
  • 17 篇 成都信息工程大学
  • 16 篇 江苏省气象科学研...
  • 15 篇 中国气象科学研究...
  • 12 篇 国防科技大学

作者

  • 87 篇 沈新勇
  • 72 篇 闵锦忠
  • 65 篇 shen xinyong
  • 55 篇 陈海山
  • 53 篇 min jinzhong
  • 50 篇 管兆勇
  • 50 篇 chen haishan
  • 49 篇 江志红
  • 49 篇 智协飞
  • 44 篇 徐海明
  • 41 篇 周顺武
  • 41 篇 李栋梁
  • 40 篇 朱彬
  • 39 篇 guan zhaoyong
  • 36 篇 zhi xiefei
  • 35 篇 张文君
  • 35 篇 王黎娟
  • 32 篇 张其林
  • 32 篇 jiang zhihong
  • 32 篇 陈耀登

语言

  • 1,509 篇 中文
检索条件"机构=南京信息工程大学气象灾害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气象灾害预报预警与评估协同创新中心"
1509 条 记 录,以下是31-40 订阅
排序:
基于星载红外高光谱观测用机器学习算法反演大气温湿廓线
收藏 引用
红外与激光工程 2022年 第8期51卷 451-462页
作者: 姚姝含 官莉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气象灾害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气象灾害预报预警与评估协同创新中心 江苏南京210044
星载红外高光谱垂直探测仪GIIRS(Geostationary Interferometric Infrared Sounder)能够实现大气温度和湿度参数高垂直分辨率的观测,为数值天气预报提供精度更高的初始场。基于GIIRS观测辐射值采用BP神经网络(Back Propagation Neural N...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中国东冷锋推进中的PM_(2.5)三维结构变化特征
收藏 引用
环境科学 2022年 第1期43卷 85-92页
作者: 牟南南 朱彬 卢文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气象灾害预报预警与评估协同创新中心 气象灾害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国家综合气象观测专项试验外场南京210044
利用观测资料和中尺度天气-化学模式(WRF-Chem)对一次冷锋南下天气过程导致的我国东大范围空气污染开展研究,强调了冷锋过境前后的边界层结构及其对PM_(2.5)三维结构和变化的影响.观测发现,地面重污染区域位于冷锋前均压场或等压线...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夏季南亚高压多中心特征及其热力影响因子分析
收藏 引用
大气科学 2016年 第5期40卷 1089-1106页
作者: 彭丽霞 孙照渤 陈海山 朱伟军 曾刚 倪东鸿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气象灾害预报预警与评估协同创新中心/气象灾害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南京210044
采用美国NCEP/NCAR I、NCEP/DOE II和日本气象厅JRA-55(Japanese 55-year Reanalysis Project)的月平均环流场和非绝热加热场资料,分析了夏季南亚高压多中心结构特征,探讨了不同区域高压中心的动力和热力结构,及其与不同地区热源的关...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一次冷锋过程中我国区域空气污染边界层特征
收藏 引用
中国环境科学 2020年 第10期40卷 4284-4291页
作者: 张晨 朱彬 刘晓慧 侯雪伟 牟南南 康汉青 王丽娟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气象灾害预报预警与评估协同创新中心 气象灾害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国家综合气象观测专项试验外场江苏南京210044
利用常规地面气象和探空资料、ERA-interim再分析资料、以及全国PM2.5浓度数据,针对2015年3月7~11日一次冷空气南下的锋面天气过程中,我国华北、华东地区出现的大范围空气污染,开展了高空各层天气形势分析,以及本次过程中污染区域由北至...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大气气溶胶硝酸盐氧同位素异常值测定方法
收藏 引用
分析化学 2021年 第2期49卷 253-262页
作者: 俞浩然 曹芳 张雯淇 赵祝钰 章炎麟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气候与环境变化国际合作联合实验室大气环境中心气象灾害预报预警与评估协同创新中心/气象灾害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改造了稳定同位素比质谱仪的外设设备,优化了细菌反硝化方法,并对金管高温热分解温度进行了讨论,建立了一种高灵敏度、高精度的适用于大气气溶胶硝酸盐氧同位素异常值(Δ17O-NO-3)快速测定的方法。本方法前处理步骤耗时约4 h,测定时间仅...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大气气溶胶硝酸盐中稳定氮氧同位素比值测定
收藏 引用
分析化学 2019年 第6期47卷 907-915页
作者: 赵祝钰 曹芳 张雯淇 翟晓瑶 方言 范美益 章炎麟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气候与环境变化国际合作联合实验室大气环境中心气象灾害预报预警与评估协同创新中心/气象灾害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改进了两步化学还原法的pH值、反应时间、镉粉种类、NaCl浓度等条件,测定了大气气溶胶硝酸盐的氮、氧同位素比值。将样品溶液中的硝酸盐通过两步还原为氧化亚氮气体(N2O),将产生的N2O通过自动进样器以及预浓缩装置进入MAT253稳定同位...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南亚高压强度与邻近地区垂直速度的相互依赖关系
收藏 引用
地球物理学报 2020年 第9期63卷 3240-3250页
作者: 王惠平 施春华 郭栋 覃皓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气象灾害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气候与环境变化国际合作联合实验室/气象灾害预报预警与评估协同创新中心/大气科学学院 南京210044
利用ERA-Interim 1979—2018年6—8月的再分析资料,通过相关分析、信息流、合成分析等方法研究了南亚高压强度与其邻近地区垂直速度的相互依赖关系.结果表明:南亚高压在上对流层-下平流层区域具有上冷下暖的热力结构,冷、暖中心分别在70...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南京北郊黑碳气溶胶分布特征及来源
收藏 引用
环境科学 2020年 第10期41卷 4392-4401页
作者: 谢锋 林煜棋 宋文怀 鲍孟盈 章炎麟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应用气象学院 耶鲁大学-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大气环境中心南京210044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气象灾害预报预警与评估协同创新中心 气象灾害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南京210044
黑碳(black carbon,BC)是含碳物质燃烧排放所产生的大气颗粒物(particulate matter,PM)中一种重要组分,其对辐射效应表现为对太阳辐射的吸收和散射,影响着地气系统的能量交换.本研究于2019年1~5月在南京北郊利用黑碳仪AE33(aethalometer...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南京毒性挥发性有机化合物夏冬季源解析及健康风险评估
收藏 引用
环境科学 2021年 第12期42卷 5673-5686页
作者: 张子金 林煜棋 张煜娴 曹梦瑶 章炎麟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应用气象学院 耶鲁大学-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大气环境中心南京210044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气象灾害预报预警与评估协同创新中心 气象灾害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南京210044
本研究于2018年夏季和冬季,在南京使用吸附浓缩在线监测系统(AC-GCMS 1000)对大气中的挥发性有机化合物(VOCs)进行测量,估算其所造成的健康风险并解析VOCs所造成致癌与非致癌风险的污染来源.结果表明,采样期间南京市冬季φ(总VOCs)为105...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基于频率匹配法的中国降水多模式预报订正研究
收藏 引用
大气科学学报 2019年 第6期42卷 814-823页
作者: 智协飞 吕游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气象灾害预报预警与评估协同创新中心/气象灾害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基于TIGGE资料中欧洲中期天气预报中心、日本气象厅、美国国家环境预报中心及英国气象局1~7 d日降水量预报以及中国自动站观测资料与CMORPH降水产品融合的逐时降水量网格数据集,利用频率匹配法(Frequency-Matching Method,FMM)对中国降...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