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与建议

限定检索结果

文献类型

  • 1,389 篇 期刊文献
  • 109 篇 会议

馆藏范围

  • 1,498 篇 电子文献
  • 0 种 纸本馆藏

日期分布

学科分类号

  • 1,405 篇 理学
    • 1,354 篇 大气科学
    • 44 篇 海洋科学
    • 18 篇 生态学
    • 6 篇 化学
    • 4 篇 地理学
    • 4 篇 地质学
    • 3 篇 数学
    • 3 篇 地球物理学
    • 3 篇 系统科学
  • 74 篇 工学
    • 18 篇 控制科学与工程
    • 18 篇 环境科学与工程(可...
    • 12 篇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 10 篇 电气工程
    • 10 篇 测绘科学与技术
    • 10 篇 软件工程
    • 9 篇 仪器科学与技术
    • 8 篇 土木工程
    • 8 篇 安全科学与工程
    • 7 篇 水利工程
    • 5 篇 农业工程
    • 3 篇 地质资源与地质工...
    • 3 篇 城乡规划学
  • 35 篇 农学
    • 22 篇 农业资源与环境
    • 9 篇 作物学
    • 7 篇 植物保护
  • 16 篇 管理学
    • 11 篇 管理科学与工程(可...
    • 4 篇 公共管理
  • 7 篇 教育学
    • 7 篇 教育学
  • 4 篇 经济学
    • 2 篇 理论经济学
    • 2 篇 应用经济学
  • 2 篇 医学
  • 1 篇 法学
  • 1 篇 艺术学

主题

  • 75 篇 青藏高原
  • 70 篇 数值模拟
  • 48 篇 年代际变化
  • 36 篇 降水
  • 35 篇 年际变化
  • 31 篇 pm2.5
  • 30 篇 暴雨
  • 30 篇 资料同化
  • 27 篇 气候变化
  • 27 篇 wrf模式
  • 27 篇 夏季降水
  • 26 篇 大气环流
  • 23 篇 气溶胶
  • 23 篇 飑线
  • 23 篇 enso
  • 23 篇 南亚高压
  • 22 篇 水汽输送
  • 21 篇 电荷结构
  • 21 篇 热带气旋
  • 20 篇 台风

机构

  • 1,451 篇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
  • 41 篇 中国科学院大气物...
  • 41 篇 南方海洋科学与工...
  • 41 篇 中国气象科学研究...
  • 37 篇 中国科学院大学
  • 33 篇 气象灾害教育部重...
  • 32 篇 浙江大学
  • 27 篇 南京大气科学联合...
  • 25 篇 南京大学
  • 22 篇 江苏省气候中心
  • 20 篇 江苏省气象台
  • 20 篇 国家气象中心
  • 20 篇 中国科学院大气物...
  • 20 篇 中国科学院大气物...
  • 19 篇 国家气候中心
  • 19 篇 中国科学院大气物...
  • 16 篇 江苏省气象科学研...
  • 15 篇 成都信息工程大学
  • 13 篇 中国气象科学研究...
  • 11 篇 云南电力试验研究...

作者

  • 87 篇 沈新勇
  • 72 篇 闵锦忠
  • 55 篇 陈海山
  • 50 篇 管兆勇
  • 50 篇 智协飞
  • 48 篇 江志红
  • 45 篇 徐海明
  • 41 篇 周顺武
  • 41 篇 李栋梁
  • 40 篇 朱彬
  • 36 篇 张文君
  • 35 篇 王黎娟
  • 33 篇 陈耀登
  • 32 篇 张其林
  • 30 篇 郭栋
  • 30 篇 李小凡
  • 30 篇 王咏青
  • 29 篇 曾刚
  • 28 篇 谭涌波
  • 28 篇 安俊琳

语言

  • 1,498 篇 中文
检索条件"机构=南京信息工程大学气象灾害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和气象灾害预报预警与评估协同创新中心"
1498 条 记 录,以下是1021-1030 订阅
排序:
基于FDTD方法的垂直接地体冲击时-频特性分析
收藏 引用
电瓷避雷器 2018年 第1期 68-76页
作者: 陶玉郎 冯建伟 张其林 申元 侯文豪 姜苏 王梦寒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气象灾害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气候与环境变化国际合作联合实验室/气象灾害预报预警与评估协同创新中心/中国气象局气溶胶与云降水重点开放实验室 南京210044 苏州市气象局 江苏苏州215000 云南电网有限责任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昆明650217 贵州省电力设计研究院 贵阳550000
基于L-D(Liew and Darveniza)提出的土壤非线性击穿效应模型,根据电磁场理论开发了一套三维时域有限差分(3-D FDTD)算法,建立了垂直接地体仿真模型,利用该模型于时域内从电场强度,电导率分布,最大暂态地电位升和暂态冲击阻抗的角度来研...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大气动力学中三种Rossby波作用通量的特征差异和适用性比较
收藏 引用
大气科学学报 2017年 第6期40卷 850-855页
作者: 施春华 金鑫 刘仁强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气象灾害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气象灾害预报预警与评估协同创新中心 江苏南京210044
大气动力学诊断Rossby波的传播时,通常用波作用通量来表示。常用的三种波作用通量分别为Plumb波作用通量,T-N波作用通量和局地E-P通量。本文详细讨论了这三种方法的特征差异,并结合2016年1月的一次寒潮事件,比较了三种方法在该事件中的...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气温增暖与趋冷变化阶段江淮汛期气旋气候特征对比研究
收藏 引用
地球科学进展 2017年 第2期32卷 160-173页
作者: 王坚红 丁晓敏 薛峰 苗春生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 气象灾害预报预警与评估协同创新中心/气象灾害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江苏南京210044 中国气象局国家气象中心 北京100081
对1948—2014年67年的江淮地区5~7月气温序列,利用EOF、功率谱和非线性映射法进行气候阶段客观划分,可分为3个时长近似的气候阶段:气温趋势下降阶段(1948—1970年)、气温趋势上升阶段(1971—1994年)和气温趋势缓升阶段(1995—2014年),...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1979—2016年夏季西南涡活动及其与降水的关系
收藏 引用
大气科学学报 2018年 第2期41卷 198-206页
作者: 马勋丹 智协飞 王静 陈静 冯汉中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气象灾害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气象灾害预报预警与评估协同创新中心 江苏南京210044 南京大气科学联合研究中心 江苏南京210008 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大气科学和地球流体力学数值模拟国家重点实验室 北京100029 中国气象局数值预报中心 北京100081 四川省气象台 四川成都610071
利用1979—2016年ERA-Interim一日四次高度场、风场再分析资料,根据源地的不同将西南涡细分为九龙涡、盆地涡和小金涡,对1979—2016年夏季(6—8月)不同涡源的西南涡的活动规律及其降水特征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表明,夏季西南涡平均年发生...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长江三角洲城市集群化发展对极端高温事件空间格局的影响
收藏 引用
科学通报 2017年 第2期62卷 233-244页
作者: 谢志清 杜银 曾燕 高苹 苗茜 江苏省气候中心 南京210009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气象灾害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气候与环境变化国际合作联合实验室气象灾害预报预警与评估协同创新中心气候动力学研究中心南京210044 江苏省气象服务中心 南京210008
全球变暖和城市集群化的叠加效应,导致长江三角洲城市群极端高温事件趋多增强,给城市安全运行带来风险.基于长序列气象观测资料和卫星遥感数据,采用逐日百分位数法确定极端高温事件,结合Chow检验、线性倾向原理和空间相似性分析,研究了...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厄尔尼诺年西北太平洋异常反气旋的年际变化特征及其影响
收藏 引用
气象学报 2017年 第4期75卷 581-595页
作者: 李慧敏 徐海明 李智玉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气象灾害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和气象灾害预报预警与评估协同创新中心 南京210044 大气科学与环境气象国家级教学示范中心(南京信息工程大学) 南京210044
基于1901—2000年多种海-气资料,分析了厄尔尼诺成熟年冬季—初夏西北太平洋异常反气旋(WNPAC)的年际变化特征及其对东亚气候的影响。结果表明,无论是厄尔尼诺事件成熟期的冬季还是次年的春季和初夏,WNPAC的年际变化主要存在两个空间变...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PSO-PSR-ELM集成学习算法在地面气温观测资料质量控制中的应用
收藏 引用
气候与环境研究 2017年 第1期22卷 59-70页
作者: 张颖超 姚润进 熊雄 沈云培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信息与控制学院 南京210044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气象灾害预报预警与评估协同创新中心 南京210044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气象灾害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南京210044
针对台站密度低、新建台站以及特种单要素站等无法获得有效邻站或内参考资料情况下的质量控制问题,从气温时间序列的混沌特性出发,考虑气温在短时间内的连续性和稳定性,提出一种基于粒子群(Particle Swarm Optimization,PSO)改进的相...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ENSO发展和衰亡阶段中非线性项的作用
收藏 引用
气象学报 2017年 第5期75卷 784-796页
作者: 袁心仪 张文君 耿新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气象灾害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气候与环境变化国际合作联合实验室/气象灾害预报预警与评估协同创新中心 南京210044
利用哈得来中心海表温度(HadISST)和美国马里兰大学海洋同化(Simple Ocean Data Assimilation,SODA 2.2.4)数据集,分析了1979—2015年赤道太平洋地区海表温度异常的偏度特征;并通过诊断混合层热量收支平衡方程着重探讨了非线性项在不同...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两类ENSO对中国北方冬季平均气温和极端低温的不同影响
收藏 引用
气象学报 2017年 第4期75卷 564-580页
作者: 汪子琪 张文君 耿新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气象灾害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气候与环境变化国际合作联合实验室气象灾害预报预警与评估协同创新中心南京210044
利用1961—2012年观测、再分析资料以及全球大气环流模式数值试验,探讨了中国北方冬季平均气温对于不同类型(即东型和中型)ENSO事件的气候响应,并分析了不同类型ENSO对极端低温事件的可能影响,重点关注了北大西洋涛动(NAO)在其中的...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1961—2014年中国高温热浪变化特征分析
收藏 引用
气象科学 2018年 第1期38卷 28-36页
作者: 沈皓俊 游庆龙 王朋岭 孔磊 清华大学地球系统科学系地球系统数值模拟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北京100084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气象灾害预报预警与评估协同创新中心 南京210044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中英气候变化与评估研究所 南京210044 中国气象局气候研究开放实验室 北京100081 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 北京100029
基于全国1961—2014年716个站点的日最高气温资料和高温阈值与热浪HWMI(HeatWave Magnitude Index)指数的新定义,分析了全国高温热浪的高温日、热浪频次、HWMI指数的时空变化特征。结果表明:高温日开始早(晚)的地区结束相对较晚(早)。...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