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与建议

限定检索结果

文献类型

  • 2,000 篇 期刊文献
  • 168 篇 会议

馆藏范围

  • 2,168 篇 电子文献
  • 0 种 纸本馆藏

日期分布

学科分类号

  • 1,716 篇 理学
    • 1,601 篇 大气科学
    • 64 篇 生态学
    • 45 篇 海洋科学
    • 17 篇 系统科学
    • 6 篇 数学
    • 5 篇 化学
  • 311 篇 农学
    • 121 篇 作物学
    • 115 篇 农业资源与环境
    • 59 篇 植物保护
    • 53 篇 园艺学
    • 13 篇 林学
  • 240 篇 工学
    • 72 篇 控制科学与工程
    • 47 篇 仪器科学与技术
    • 40 篇 环境科学与工程(可...
    • 32 篇 水利工程
    • 30 篇 农业工程
    • 29 篇 信息与通信工程
    • 28 篇 软件工程
    • 26 篇 电子科学与技术(可...
    • 25 篇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 21 篇 航空宇航科学与技...
    • 20 篇 测绘科学与技术
    • 19 篇 电气工程
    • 13 篇 机械工程
    • 12 篇 土木工程
    • 9 篇 安全科学与工程
    • 6 篇 建筑学
  • 26 篇 管理学
    • 19 篇 管理科学与工程(可...
    • 6 篇 公共管理
  • 8 篇 教育学
    • 8 篇 教育学
  • 6 篇 经济学
  • 3 篇 医学
  • 2 篇 军事学
  • 1 篇 法学
  • 1 篇 艺术学

主题

  • 123 篇 青藏高原
  • 81 篇 数值模拟
  • 52 篇 降水
  • 49 篇 年代际变化
  • 44 篇 气候变化
  • 42 篇 水稻
  • 39 篇 wrf模式
  • 37 篇 年际变化
  • 34 篇 pm2.5
  • 32 篇 暴雨
  • 32 篇 资料同化
  • 31 篇 土壤湿度
  • 30 篇 气溶胶
  • 30 篇 大气环流
  • 29 篇 时空分布
  • 28 篇 夏季降水
  • 25 篇 热带气旋
  • 25 篇 夜间增温
  • 25 篇 南亚高压
  • 24 篇 冬小麦

机构

  • 2,085 篇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
  • 118 篇 成都信息工程大学
  • 71 篇 江苏省农业气象重...
  • 67 篇 中国气象科学研究...
  • 66 篇 中国科学院大学
  • 50 篇 中国科学院大气物...
  • 43 篇 南方海洋科学与工...
  • 33 篇 气象灾害教育部重...
  • 32 篇 浙江大学
  • 27 篇 南京大气科学联合...
  • 26 篇 南京大学
  • 26 篇 江苏省气候中心
  • 25 篇 国家气象中心
  • 25 篇 气象灾害预报预警...
  • 23 篇 国家气候中心
  • 23 篇 江苏省气象台
  • 23 篇 中国科学院大气物...
  • 21 篇 江苏省气象科学研...
  • 21 篇 中国科学院大气物...
  • 21 篇 中国气象科学研究...

作者

  • 87 篇 沈新勇
  • 83 篇 行鸿彦
  • 77 篇 杨再强
  • 75 篇 闵锦忠
  • 59 篇 范广洲
  • 54 篇 陈海山
  • 52 篇 智协飞
  • 50 篇 管兆勇
  • 48 篇 江志红
  • 44 篇 朱彬
  • 44 篇 李栋梁
  • 44 篇 徐海明
  • 42 篇 周顺武
  • 39 篇 张方敏
  • 38 篇 娄运生
  • 38 篇 景元书
  • 38 篇 赵天良
  • 35 篇 张文君
  • 35 篇 江晓东
  • 35 篇 王黎娟

语言

  • 2,168 篇 中文
检索条件"机构=南京信息工程大学气象灾害省部共建重点实验室/气象灾害预报预警与评估协同创新中心"
2168 条 记 录,以下是181-190 订阅
排序:
植被覆盖数据在全球和中国区域的空间一致性比较
收藏 引用
地理与地理信息科学 2025年 第3期41卷 35-42,52页
作者: 陈宸 俞淼 康晶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气候系统预测与变化应对全国重点实验室/气象灾害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气象灾害预报预警与评估协同创新中心 江苏南京210044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大气科学学院 江苏南京210044 宁夏气象信息中心 宁夏银川750002
植被覆盖数据是研究植被分布、全球变化和气候建模的重要基础,分析现有数据集的异同对认识植被分布和地表覆盖具有科学意义。该文以IGBP分类体系为参照,定量比较卫星观测的7套全球和2套中国区域植被覆盖数据的空间一致性,并评估陆面模式...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基于深度学习的城市积水深度预报研究
收藏 引用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学报 2024年 第6期16卷 771-781页
作者: 智协飞 崔碧瑶 季焱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气象灾害预报预警与评估协同创新中心/气象灾害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南京210044 天气在线(无锡)科技有限公司/天气在线气象应用研究所 无锡214000
随着全球气候变化的不断加剧和城市化的快速发展,极端降雨过程导致的城市积涝灾害愈演愈烈,已成为世界各国许多城市面临的严重挑战.基于2021年5—8月浙江诸暨市75个国家自动气象观测站的降雨量数据和典型积水点的积水深度数据,使用深...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台风“美莎克”(2020)的变性过程中降水的微物理机制研究
收藏 引用
大气科学 2024年 第6期48卷 2353-2373页
作者: 杜涵 平凡 谭桂容 周冠博 黄伟 沈新勇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气象灾害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气候与环境变化国际合作联合实验室/气象灾害预报预警与评估协同创新中心 南京210044 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云降水物理与强风暴院重点实验室(LACS) 北京100029 国家气象中心 北京100081 岱山县气象局 浙江岱山316200
本文采用数值模式WRF4.2对2020年09号变性台风“美莎克”进行了数值模拟,再现了“美莎克”北上过程中逐渐与高纬度冷槽结合变性并产生暴雨的过程。通过将台风划分为中心低压区及外围云区,并分别分析其热力学、动力学及云微物理特征,得...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广西十万大山背景点PM_(2.5)中非极性有机气溶胶组成及来源解析
收藏 引用
环境科学 2022年 第6期43卷 2895-2905页
作者: 邢佳莉 曹芳 王谦 张煜娴 章炎麟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应用气象学院 耶鲁大学-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大气环境中心气候与环境变化国际合作联合实验室南京210044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气象灾害预报预警与评估协同创新中心 气象灾害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南京210044 江苏省农业气象重点实验室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应用气象学院南京210044
大气细颗粒物(PM_(2.5))中的非极性化合物包括多环芳烃(PAHs)和正构烷烃(n-alkanes)等,通常用于识别污染来源,且对人体健康和环境有很重要的影响.为探究广西背景点PM_(2.5)中非极性有机气溶胶的污染特征及来源,于2017年11月至2018年10月...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Atlantic Niño–ENSO关系的年代际变化及其影响因子:基于CESM1长期模拟的研究
收藏 引用
大气科学 2024年 第6期48卷 2215-2234页
作者: 陶淑琳 陈林 姜蕾杉 王然 王阔 邢雯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气象灾害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气象灾害预报预警与评估协同创新中心/气候与环境变化国际合作联合实验室 南京210044 浙江省气候中心 杭州310017 中国科学院南海海洋研究所热带海洋环境国家重点实验室 广州510301
三大洋相互作用是当前国际前沿的热点问题之一,近年来大西洋和印度洋对太平洋气候变率的影响得到了广泛的关注,其中热带大西洋主要年际变率Atlantic Niño/Atlantic Niña(大西洋尼诺/尼娜)对El Niño–Southern Oscillatio...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基于无人机的大气细颗粒物与臭氧污染探测与溯源研究进展
收藏 引用
环境科学 2023年 第12期44卷 6598-6609页
作者: 曲雅微 王体健 袁成 吴昊 金陵科技学院智能科学与控制工程学院 南京211169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气象灾害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气象灾害预报预警与评估协同创新中心南京210044 南京大学大气科学学院 南京210023 南京气象科技创新研究院中国气象局交通气象重点开放实验室 南京210041
近年来,中国大气细颗粒物(PM_(2.5))污染的治理已取得阶段性成效,但臭氧(O_(3))污染快速上升,实现PM_(2.5)和O_(3)协同控制的基础与关键是针对大气污染物的精细化探测和污染溯源.随着无人机技术和传感器技术的迅速发展,基于无人机平台...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东北冻雨成因和预警模型研究
收藏 引用
地球物理学报 2025年 第5期68卷 1598-1614页
作者: 多奕霖 黄艳艳 张杰 赵钱飞 张大鹏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气候系统预测与变化应对全国重点实验室/气象灾害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气象灾害预报预警与评估协同创新中心 南京210044 南方海洋科学与工程广东省实验室(珠海) 广东珠海519080 大连市气象台 辽宁大连116000
2020年11月18—19日东北分地区发生了罕见的冻雨,对内蒙古东南和吉林地区造成了严重冰冻灾害.本文利用逐日和逐小时再分析资料,从环流形势、物理量场、天气系统等方面对此次过程进行了综合分析,并建立了东北冻雨预警模型.在...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长江中游地区PM_(2.5)重污染过程的典型天气环流分型及区域传输影响
收藏 引用
环境科学 2022年 第8期43卷 3913-3922页
作者: 王莹 智协飞 白永清 董甫 张玲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气象灾害预报预警与评估协同创新中心 气象灾害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南京210044 天气在线气象应用研究所 无锡214000 中国气象局武汉暴雨研究所暴雨监测预警湖北省重点实验室 武汉430205
作为一个新的区域性霾污染中心,长江中游地区地理位置特殊,是我国中东地区大气污染物区域传输的重要枢纽,天气环流对该区域不同传输和累积型PM_(2.5)重污染的形成机制还不甚了解.利用T-mode斜交旋转主成分分析法(PCT),对2015~2019年...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南京地区局地积累型和外来输送型O_(3)污染模拟研究
收藏 引用
地球与环境 2024年 第2期52卷 154-165页
作者: 裴宇儇 彭薇 王红磊 卢文 赵天良 刘思晗 武自豪 可玥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气象灾害预报预警与评估协同创新中心 中国气象局气溶胶-云-降水重点开放实验室 湖南省气象信息中心气象防灾减灾湖南省重点实验室
利用观测资料和WRF-Chem空气质量模式对南京地区局地积累型和外来输送型O_(3)污染过程的时空分布特征和潜在机制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1)水平分布特征,在两次O_(3)污染整体过程中,外来输送型O_(3)污染浓度高值区分布范围相比局地积累...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基于遥感生态指数的淮河流域生态环境质量时空演化及其驱动因素分析
收藏 引用
环境科学 2024年 第7期45卷 4112-4121页
作者: 余慧婕 张方敏 马赫 卢燕宇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气象灾害预报预警与评估协同创新中心 南京210044 寿县国家气候观象台淮河流域典型农田生态气象野外科学试验基地 寿县232200 安徽省气象局气象科学研究所大气科学与卫星遥感安徽省重点实验室 合肥230031
厘清流域生态环境质量的时空演化特征及其对自然环境和人为因素的响应,对流域生态环境政策实施至关重要.利用谷歌地球引擎建立遥感生态指数(RSEI),结合趋势分析、变异系数和Hurst指数对淮河流域2002~2022年的生态质量时空变化进行评价,...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