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与建议

限定检索结果

文献类型

  • 1,393 篇 期刊文献
  • 109 篇 会议

馆藏范围

  • 1,502 篇 电子文献
  • 0 种 纸本馆藏

日期分布

学科分类号

  • 1,409 篇 理学
    • 1,358 篇 大气科学
    • 44 篇 海洋科学
    • 18 篇 生态学
    • 6 篇 化学
    • 4 篇 地理学
    • 4 篇 地质学
    • 3 篇 数学
    • 3 篇 地球物理学
    • 3 篇 系统科学
  • 74 篇 工学
    • 18 篇 控制科学与工程
    • 18 篇 环境科学与工程(可...
    • 12 篇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 10 篇 电气工程
    • 10 篇 测绘科学与技术
    • 10 篇 软件工程
    • 9 篇 仪器科学与技术
    • 8 篇 土木工程
    • 8 篇 安全科学与工程
    • 7 篇 水利工程
    • 5 篇 农业工程
    • 3 篇 地质资源与地质工...
    • 3 篇 城乡规划学
  • 35 篇 农学
    • 22 篇 农业资源与环境
    • 9 篇 作物学
    • 7 篇 植物保护
  • 16 篇 管理学
    • 11 篇 管理科学与工程(可...
    • 4 篇 公共管理
  • 7 篇 教育学
    • 7 篇 教育学
  • 4 篇 经济学
    • 2 篇 理论经济学
    • 2 篇 应用经济学
  • 2 篇 医学
  • 1 篇 法学
  • 1 篇 艺术学

主题

  • 76 篇 青藏高原
  • 70 篇 数值模拟
  • 48 篇 年代际变化
  • 36 篇 降水
  • 35 篇 年际变化
  • 31 篇 pm2.5
  • 30 篇 暴雨
  • 30 篇 资料同化
  • 27 篇 气候变化
  • 27 篇 wrf模式
  • 27 篇 夏季降水
  • 26 篇 大气环流
  • 23 篇 气溶胶
  • 23 篇 飑线
  • 23 篇 enso
  • 23 篇 南亚高压
  • 22 篇 水汽输送
  • 21 篇 电荷结构
  • 21 篇 热带气旋
  • 20 篇 台风

机构

  • 1,454 篇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
  • 41 篇 中国科学院大气物...
  • 41 篇 南方海洋科学与工...
  • 41 篇 中国气象科学研究...
  • 37 篇 中国科学院大学
  • 33 篇 气象灾害教育部重...
  • 32 篇 浙江大学
  • 27 篇 南京大气科学联合...
  • 25 篇 南京大学
  • 22 篇 江苏省气候中心
  • 20 篇 江苏省气象台
  • 20 篇 国家气象中心
  • 20 篇 中国科学院大气物...
  • 20 篇 中国科学院大气物...
  • 19 篇 国家气候中心
  • 19 篇 中国科学院大气物...
  • 16 篇 江苏省气象科学研...
  • 15 篇 成都信息工程大学
  • 13 篇 中国气象科学研究...
  • 11 篇 云南电力试验研究...

作者

  • 87 篇 沈新勇
  • 72 篇 闵锦忠
  • 55 篇 陈海山
  • 50 篇 管兆勇
  • 50 篇 智协飞
  • 48 篇 江志红
  • 45 篇 徐海明
  • 42 篇 周顺武
  • 41 篇 李栋梁
  • 40 篇 朱彬
  • 36 篇 张文君
  • 35 篇 王黎娟
  • 33 篇 陈耀登
  • 32 篇 张其林
  • 30 篇 郭栋
  • 30 篇 李小凡
  • 30 篇 王咏青
  • 29 篇 曾刚
  • 29 篇 安俊琳
  • 28 篇 谭涌波

语言

  • 1,502 篇 中文
检索条件"机构=南京信息工程大学气象灾害预报预警与评估协同中心/气象灾害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1502 条 记 录,以下是61-70 订阅
排序:
非典型大西洋尼诺对中国东前、后汛期降水的影响
收藏 引用
大气科学学报 2024年 第2期47卷 260-272页
作者: 杨萌洲 袁潮霞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气象灾害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气象灾害预报预警与评估协同创新中心/气候与应用前沿研究院 江苏南京210044 日本海洋研究开发机构应用实验室 日本横滨2360001
采用1979—2020年共42 a的降水观测和再分析资料,使用多变量EOF、傅立叶滤波、线性回归、T-N波通量等方法,研究了非典型大西洋尼诺(Non-Canonical Atlantic Ni1o,NCA)对中国东夏季前、后汛期降水的影响及物理机制。结果显示,NCA在前...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末次间冰期全球气候瞬变模拟与平衡态模拟的对比研究
收藏 引用
地学前缘 2024年 第1期31卷 486-499页
作者: 江南萱 燕青 王会军 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竺可桢南森国际研究中心 北京100029 中国科学院大学 北京100049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气象灾害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气象灾害预报预警与评估协同创新中心 江苏南京210044
采用水平分辨率约1°的地球系统模式CESM,本研究开展了末次间冰期129~124 ka的瞬变模拟试验(TGCS-LIG)和127 ka的平衡态切片模拟试验(127ka-LIG),量化了数值试验方案对模拟的末次间冰期全球气候的影响,以期加深理解造成模拟结果与...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青藏高原中东暖季极端降水的区域特征及其典型环流
收藏 引用
高原气象 2024年 第6期43卷 1364-1379页
作者: 李双行 王慧 李栋梁 陈练 蒋元春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大气科学学院/气象灾害预报预警与评估协同创新中心/气象灾害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江苏南京210044 上海卫星工程研究所 上海201109
基于1982-2020年青藏高原中东105个气象站点逐日降水资料和NCEP/NCAR再分析资料,分析了暖季极端降水的时空异常特征、主要落区和典型环流。结果表明:(1)1982-2020年,青藏高原中东暖季降水总量整体呈显著增加趋势(P<0.05),气候倾...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典型和非典型大西洋尼诺对前冬ENSO的响应及其在春夏季的反馈研究
收藏 引用
大气科学学报 2024年
作者: 杨萌洲 袁潮霞 姜蕾衫 山形俊男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气象灾害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气象灾害预报预警与评估协同创新中心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气候与应用前沿研究院 日本海洋研究开发机构应用实验室
热带大西洋与热带太平洋间存在复杂的相互作用和反馈过程,理解这些相互作用及机制将为气候预测奠定基础。本文采用1940—2022年共83a的观测和再分析资料,使用合成分析和相关分析等统计方法,分别研究了典型大西洋尼诺(Canonical Atla...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青藏高原夏季高层纬向风季节内振荡特征
收藏 引用
大气科学学报 2023年 第1期46卷 152-160页
作者: 王珺雨 陈丹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气象灾害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气象灾害预报预警与评估协同创新中心/气候与环境变化国际合作联合实验室 江苏南京210044
利用1979—2019年ECMWF提供的ERA-Interim逐日再分析资料,采用Morlet小波分析、滤波及合成分析等方法,探究了青藏高原夏季对流层高层纬向风季节内振荡(IntraSeasonal Oscillation,ISO)的主要周期及其传播特征。结果表明:青藏高原夏季高...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青藏高原与中国西北干旱区地面感热季节增强时间的差异及相互关系
收藏 引用
高原气象 2023年 第2期42卷 283-293页
作者: 王蕊 李栋梁 王慧 卢国阳 刘丽伟 黄鹏程 兰州区域气候中心 甘肃兰州730020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气象灾害预报预警与评估协同创新中心/气象灾害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江苏南京210044
利用1982-2015年中国西北干旱区88个、青藏高原中东70个常规气象站逐日地表感热通量计算资料,分析了青藏高原和中国西北干旱区地表感热的气候差异特征及其相互关系。结果表明:(1)青藏高原在春季感热增强的时间普遍早于中国西北干旱区...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2022年夏季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异常强盛且稳定维持与长江中下游持续性极端高温事件
收藏 引用
气象学报 2025年 第1期83卷 33-45页
作者: 陈蔚 管兆勇 杨华栋 王磊 江苏省气象台 南京210008 气象灾害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气象灾害预报预警与评估协同创新中心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南京210044 南京气象科技创新研究院 南京210008
2022年夏季长江中下游地区发生了1960年以来最强的高温事件,其形成和维持与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WPSH)异常强盛有关。利用站点观测资料和再分析资料,通过对不同变量的诊断分析,研究了高温时段WPSH异常强盛且稳定维持的机制,得到如下结论:...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夏季热带太平洋海表温度与北极海冰年际关系的年代际变化
收藏 引用
地球物理学进展 2025年 第1期40卷 1-10页
作者: 顾稷泰 曾刚 李忠贤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气候系统预测与变化应对全国重点实验室/气象灾害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气象灾害预报预警与评估协同创新中心 南京210044 中国气象局气象发展与规划院 北京100081
本研究利用1979—2023年哈德来中心HadISSTv1.1数据集的月平均海表温度、海冰密集度资料及NCEP/NCAR全球大气再分析资料,分析了夏季热带太平洋海表温度与北极海冰年际关系的年代际变化及其可能机理.结果表明,夏季热带中太平洋海表温度...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南亚和东亚热带夏季风强弱不同配置及其对中国夏季降水的影响
收藏 引用
气象科学 2023年 第1期43卷 15-24页
作者: 顾元华 郭品文 胡景高 郭栋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气象灾害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气象灾害预报预警与评估协同创新中心 南京210044
利用NOAA向外长波辐射(OLR)、NCEP/NCAR再分析资料和CN05.1降水资料,研究了南亚和东亚热带夏季风强度年际变化关系,及其强弱不同配置对中国夏季降水的影响。结果表明:南亚和东亚热带夏季风强度变化之间存在同相和反相两种配置,定义的强...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太行山地形在“7·19”华北持续性低涡暴雨中的作用
收藏 引用
气象科学 2023年 第1期43卷 46-58页
作者: 林慧敏 闵锦忠 朱利剑 徐渊 陶雅琴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气象灾害预报预警与评估协同创新中心/气象灾害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南京210044
本文对2016年“7·19”华北特大暴雨进行观测分析和数值模拟,并设置了改变地形高度的敏感性试验,以探究该过程降水系统的发生发展机制以及太行山地形的作用。结果表明:(1)本次强降水过程发生在“东高西低”的有利环流形势下,受太行...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