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与建议

限定检索结果

文献类型

  • 1,415 篇 期刊文献
  • 113 篇 会议

馆藏范围

  • 1,528 篇 电子文献
  • 0 种 纸本馆藏

日期分布

学科分类号

  • 1,419 篇 理学
    • 1,366 篇 大气科学
    • 44 篇 海洋科学
    • 20 篇 生态学
    • 6 篇 化学
    • 5 篇 地质学
    • 4 篇 地理学
    • 3 篇 数学
    • 3 篇 地球物理学
    • 3 篇 系统科学
  • 77 篇 工学
    • 19 篇 控制科学与工程
    • 18 篇 环境科学与工程(可...
    • 13 篇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 11 篇 软件工程
    • 10 篇 电气工程
    • 10 篇 测绘科学与技术
    • 9 篇 仪器科学与技术
    • 9 篇 土木工程
    • 8 篇 水利工程
    • 8 篇 安全科学与工程
    • 6 篇 农业工程
    • 3 篇 地质资源与地质工...
    • 3 篇 城乡规划学
  • 51 篇 农学
    • 27 篇 农业资源与环境
    • 15 篇 植物保护
    • 12 篇 作物学
    • 6 篇 园艺学
  • 17 篇 管理学
    • 12 篇 管理科学与工程(可...
    • 4 篇 公共管理
  • 7 篇 教育学
    • 7 篇 教育学
  • 4 篇 经济学
    • 2 篇 理论经济学
  • 2 篇 医学
  • 1 篇 法学
  • 1 篇 艺术学

主题

  • 76 篇 青藏高原
  • 72 篇 数值模拟
  • 48 篇 年代际变化
  • 37 篇 降水
  • 35 篇 年际变化
  • 31 篇 pm2.5
  • 30 篇 暴雨
  • 30 篇 wrf模式
  • 30 篇 资料同化
  • 27 篇 夏季降水
  • 26 篇 气候变化
  • 26 篇 大气环流
  • 23 篇 气溶胶
  • 23 篇 飑线
  • 23 篇 enso
  • 23 篇 南亚高压
  • 22 篇 水汽输送
  • 21 篇 电荷结构
  • 21 篇 热带气旋
  • 20 篇 台风

机构

  • 1,477 篇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
  • 41 篇 中国科学院大气物...
  • 41 篇 南方海洋科学与工...
  • 41 篇 中国气象科学研究...
  • 38 篇 中国科学院大学
  • 33 篇 气象灾害教育部重...
  • 32 篇 浙江大学
  • 27 篇 南京大气科学联合...
  • 25 篇 南京大学
  • 22 篇 江苏省气候中心
  • 20 篇 江苏省气象台
  • 20 篇 国家气象中心
  • 20 篇 中国科学院大气物...
  • 20 篇 中国科学院大气物...
  • 19 篇 国家气候中心
  • 19 篇 中国科学院大气物...
  • 17 篇 成都信息工程大学
  • 16 篇 江苏省气象科学研...
  • 15 篇 中国气象科学研究...
  • 12 篇 国防科技大学

作者

  • 87 篇 沈新勇
  • 72 篇 闵锦忠
  • 55 篇 陈海山
  • 50 篇 管兆勇
  • 50 篇 智协飞
  • 48 篇 江志红
  • 45 篇 徐海明
  • 41 篇 周顺武
  • 41 篇 李栋梁
  • 40 篇 朱彬
  • 36 篇 张文君
  • 35 篇 王黎娟
  • 33 篇 陈耀登
  • 32 篇 张其林
  • 30 篇 郭栋
  • 30 篇 李小凡
  • 30 篇 王咏青
  • 29 篇 曾刚
  • 28 篇 谭涌波
  • 28 篇 安俊琳

语言

  • 1,528 篇 中文
检索条件"机构=南京信息工程大学气象灾害预报预警与评估协同创新中心/南京信息工程大学气象灾害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1528 条 记 录,以下是1111-1120 订阅
排序:
支持向量机回归在臭氧预报中的应用
支持向量机回归在臭氧预报中的应用
收藏 引用
2018年全国VOCs治理与监测高峰论坛
作者: 苏筱倩 安俊琳 于兴娜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 气象灾害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气候与环境变化国际合作联合实验室气象灾害预报预警与评估协同创新中心中国气象局气溶胶与云降水重点开放实验室南京210044
采用南京工业区2016年5月20日~8月15日这一高臭氧(O3)期的O3、O3前体物和常规气象资料数据,利用支持向量机回归(SVMr)方法分别预报O3的小时值、日最大值和最大8小时滑动平均值.结果表明,O3小时值预报的相关系数(R2)为0.91,均方误差(MSE...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CMIP5模式对中国极端气温及其变化趋势的模拟评估
收藏 引用
气候变化研究进展 2017年 第1期13卷 11-24页
作者: 蒋帅 江志红 李伟 沈雨辰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气象灾害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气候与环境变化国际联合实验室/气象灾害预报预警与评估协同创新中心 南京210044 岳阳市气象局 岳阳414000 无锡市气象局 无锡214101
本文基于中国区域逐日气温资料和CMIP5中30个全球气候模式资料,计算了平均日最高气温(TXAV)、平均日最低气温(TNAV)、热浪指数(HWDI)、霜冻日数(FD)、和暖夜指数(TNF90)5个极端气温指数,评估各模式对中国区域极端气温的气候平均场和趋...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南京北郊霾天气下水溶性离子粒径分布特征
南京北郊霾天气下水溶性离子粒径分布特征
收藏 引用
第24届中国大气环境科学与技术大会暨中国环境科学学会大气环境分会2018年学术年会
作者: 张程 于兴娜 时政 丁铖 邱晨晨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气象灾害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气候与环境变化国际合作联合实验室气象灾害预报预警与评估协同创新中心中国气象局气溶胶与云降水重点开放实验室 南京210044
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发展及工业化水平的提高,我国正由传统的、单一的煤烟型大气污染类型,转变成多物质并存、相互影响、相互交织的复合型大气污染,国内大分地区霾日数呈逐渐增加的趋势。南京市位于长江下游中,是国家综合交通枢...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有云大气快速辐射传输模式仿真模拟研究
有云大气快速辐射传输模式仿真模拟研究
收藏 引用
第35届中国气象学会年会
作者: 张峰 薛丹 李雯雯 石怡宁 朱明伟 Hironobu Iwabuchi 林瀚 韩威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气象灾害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气候与环境变化国际合作联合实验室/气象灾害预报预警与评估协同创新中心 日本东北大学大气和海洋研究中心 中国气象局数值预报中心
本研究提出了有云大气下短波和红外快速辐射传输模式,并将其应用于卫星仿真模拟。对于辐射传输方案,短波主要采用四流球谐函数累加算法,并且运用TMS订正,提出了可以计算双向反射率的辐射传输算法;红外主要采用了四流变分迭代算法。此外...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多模式动力降尺度对中国中东地区极端气温指数的模拟评估
收藏 引用
气象学报 2017年 第6期75卷 917-933页
作者: 高谦 江志红 李肇新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气象灾害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气候与环境变化国际联合实验室/气象灾害预报预警与评估协同创新中心 南京210044 法国科研中心动力气象实验室 法国巴黎 嘉祥县气象局 嘉祥272400
利用LMDZ4变网格大气环流模式分别嵌套于BCC-csm1.1-m、CNRM-CM5、FGOALS-g2、IPSL-CM5A-MR和MPIESM-MR等5个全球模式,进行中国中东地区1961—2005年动力降尺度模拟试验,对比分析降尺度前后各模式对中国中东极端气温指数的模拟能力...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分位数调整法在北京动力降尺度模拟订正中的适用性评估
收藏 引用
气象学报 2017年 第3期75卷 460-470页
作者: 杨浩 江志红 李肇新 王晓芳 崔春光 中国气象局武汉暴雨研究所暴雨监测预警湖北省重点实验室 武汉430205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气象灾害预报预警与评估协同创新中心和气象灾害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南京210044 法国科研中心动力气象实验室
基于分位数调整法对变网格模式LMDZ4在中国区域进行动力降尺度模拟的北京日平均气温和降水结果进行了统计误差订正。订正后的日平均气温在年循环、平均值和频率等方面均十分接近观测值,全年平均气温偏差由-1.2℃降至-0.4℃。降水的订正...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近51a新疆夏季不同等级降水的空间分布特征
近51a新疆夏季不同等级降水的空间分布特征
收藏 引用
第35届中国气象学会年会
作者: 杜雅菡 周顺武 亨巴提 李耀辉 王铁 宋瑶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气象灾害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气象灾害预报预警与评估协同创新中心/气候与环境变化国际合作联合实验室 新疆博州气象局 兰州干旱气象研究所 新疆气象局气候中心
根据新疆51个台站1965—2015年夏季逐日降水资料,将降水划分为小雨、中雨及大雨3个等级,分析了新疆近51 a夏季不同等级降水量、降水日数及降水强度的空间分布特征,并讨论了各等级降水日、降水量及降水强度与总降水量的空间相似程度以及...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青藏高原大地形对南海冷涌事件影响的数值模拟
收藏 引用
大气科学学报 2017年 第5期40卷 587-595页
作者: 张玲 智协飞 伍清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气象灾害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江苏南京210044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气象灾害预报预警与评估协同创新中心 江苏南京210044 中国气象局成都高原气象研究所 四川成都610072
利用大气环流模式NCAR CAM3,通过比较敏感性试验与控制试验的结果,讨论青藏高原大地形高度对南海北冷涌事件及环流的可能影响。结果表明,地形的绕流作用对阿留申低压和东亚大槽的产生有着重要作用,当大地形不存在时,两者消失。地形高...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中国西南地区冻雨灾害特征分析与评估
收藏 引用
冰川冻土 2017年 第5期39卷 967-978页
作者: 王玥彤 李栋梁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大气科学学院/气象灾害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气候与环境变化国际合作联合实验室/气象灾害预报预警与评估协同创新中心 江苏南京210044
利用1961-2015年中国西南地区96个气象台站逐日气象观测资料,采用模糊信息分配法分析了我国西南地区出现冻雨天气时有利气象要素的变化规律。选取气温、湿度及日照时间确定了西南地区冻雨天气判断的评估标准:日平均气温≤2℃,日最高气温...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W波段毫米波云雷达技术的研究进展
收藏 引用
气象科技 2017年 第5期45卷 765-775页
作者: 王金虎 魏鸣 张其林 李祥超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气象灾害预报预警与评估协同创新中心 南京210044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气象灾害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南京210044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中国气象局气溶胶-云-降水重点开放实验室 南京210044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大气科学与环境气象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 南京210044
毫米波雷达相比于厘米波雷达对非降水云的观测具有更高的灵敏度,因此世界发达国家已经广泛利用毫米波雷达进行云的观测实验。国内的毫米波云雷达受器件及加工工艺的限制仍处于发展阶段,在此背景下本文从地基、机载以及星载3个方面对国内...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