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与建议

限定检索结果

文献类型

  • 1,421 篇 期刊文献
  • 113 篇 会议

馆藏范围

  • 1,534 篇 电子文献
  • 0 种 纸本馆藏

日期分布

学科分类号

  • 1,423 篇 理学
    • 1,369 篇 大气科学
    • 44 篇 海洋科学
    • 21 篇 生态学
    • 6 篇 化学
    • 5 篇 地质学
    • 4 篇 地理学
    • 3 篇 数学
    • 3 篇 地球物理学
    • 3 篇 系统科学
  • 76 篇 工学
    • 18 篇 环境科学与工程(可...
    • 17 篇 控制科学与工程
    • 11 篇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 10 篇 电气工程
    • 10 篇 测绘科学与技术
    • 9 篇 仪器科学与技术
    • 9 篇 土木工程
    • 9 篇 软件工程
    • 8 篇 水利工程
    • 8 篇 安全科学与工程
    • 6 篇 农业工程
    • 3 篇 地质资源与地质工...
    • 3 篇 城乡规划学
  • 51 篇 农学
    • 27 篇 农业资源与环境
    • 15 篇 植物保护
    • 12 篇 作物学
    • 6 篇 园艺学
  • 15 篇 管理学
    • 10 篇 管理科学与工程(可...
    • 4 篇 公共管理
  • 7 篇 教育学
    • 7 篇 教育学
  • 4 篇 经济学
    • 2 篇 理论经济学
  • 2 篇 医学
  • 1 篇 法学
  • 1 篇 艺术学

主题

  • 77 篇 青藏高原
  • 72 篇 数值模拟
  • 48 篇 年代际变化
  • 37 篇 降水
  • 35 篇 年际变化
  • 31 篇 暴雨
  • 31 篇 pm2.5
  • 30 篇 wrf模式
  • 30 篇 资料同化
  • 27 篇 气候变化
  • 27 篇 夏季降水
  • 26 篇 大气环流
  • 23 篇 气溶胶
  • 23 篇 飑线
  • 23 篇 enso
  • 23 篇 南亚高压
  • 22 篇 水汽输送
  • 21 篇 电荷结构
  • 21 篇 热带气旋
  • 20 篇 台风

机构

  • 1,482 篇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
  • 41 篇 中国科学院大气物...
  • 41 篇 南方海洋科学与工...
  • 41 篇 中国气象科学研究...
  • 38 篇 中国科学院大学
  • 33 篇 气象灾害教育部重...
  • 32 篇 浙江大学
  • 27 篇 南京大气科学联合...
  • 25 篇 南京大学
  • 22 篇 江苏省气候中心
  • 20 篇 国家气候中心
  • 20 篇 江苏省气象台
  • 20 篇 国家气象中心
  • 20 篇 中国科学院大气物...
  • 20 篇 中国科学院大气物...
  • 19 篇 中国科学院大气物...
  • 17 篇 成都信息工程大学
  • 16 篇 江苏省气象科学研...
  • 15 篇 中国气象科学研究...
  • 12 篇 国防科技大学

作者

  • 87 篇 沈新勇
  • 72 篇 闵锦忠
  • 55 篇 陈海山
  • 51 篇 管兆勇
  • 50 篇 智协飞
  • 48 篇 江志红
  • 45 篇 徐海明
  • 42 篇 李栋梁
  • 41 篇 周顺武
  • 40 篇 朱彬
  • 36 篇 张文君
  • 35 篇 王黎娟
  • 33 篇 陈耀登
  • 32 篇 张其林
  • 30 篇 郭栋
  • 30 篇 李小凡
  • 30 篇 王咏青
  • 29 篇 曾刚
  • 28 篇 谭涌波
  • 28 篇 安俊琳

语言

  • 1,534 篇 中文
检索条件"机构=南京信息工程大学气象灾害预报预警与评估协同创新中心/南京信息工程大学气象灾害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1534 条 记 录,以下是421-430 订阅
排序:
CMIP6 HighResMIP对青藏高原气候模拟的评估和预估
收藏 引用
大气科学学报 2023年 第2期46卷 193-204页
作者: 杨珂珂 郭东林 华维 马迪 辛羽婷 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竺可桢-南森国际研究中心 北京100029 三门峡市气象局 河南三门峡472000 成都信息工程大学气候与环境变化联合实验室 四川成都610225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气象灾害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气象灾害预报预警与评估协同创新中心 江苏南京210044 中国科学院西北生态环境资源研究院 甘肃兰州730099 中国海洋大学海洋与大气学院 山东青岛266100
高分辨率模式模拟被认为是研究资料相对欠缺的青藏高原地区气候变化的重要方法之一。第六次国际耦合模式比较计划(CMIP6)新增了高分辨率模式比较计划(HighResMIP),但其对青藏高原气候的模拟性能尚未系统评估。本研究分析了6对(更高、较...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长江三角洲梅汛期降水与大气环流季节内演变的关系及延伸期预报
收藏 引用
气象学报 2022年 第2期80卷 190-204页
作者: 马悦 信飞 卢楚翰 上海市气候中心/中国气象局上海城市气候变化应对重点开放实验室 上海200030 上海市嘉定区气象局 上海201800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气象灾害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气候与环境变化国际合作联合实验室/气象灾害预报预警与评估协同创新中心 南京210044
基于1981—2020年长江三角洲(简称长三角)地区62个国家基本气象站的逐日降水量资料及NCEP/NCAR全球大气逐日再分析资料,分析了长三角地区梅汛期降水与前期大气环流季节内协同演变的关系,在此基础上利用改进的时空投影方法(STPM)构建了...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我国北方地区夏季极端热应激事件的年际变化特征及影响因子
收藏 引用
气象科学 2021年 第6期41卷 761-771页
作者: 张欣馨 徐海明 马静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气象灾害预报预警与评估协同创新中心/气象灾害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气候与环境变化国际合作联合实验室 南京210044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大气科学学院 南京210044
基于热应激指数,利用1961—2016年全国1814个气象站的日平均气温和相对湿度资料以及NCEP/NCAR再分析资料,分析了我国北方地区极端热应激年际变化特征及可能影响因子。结果表明,北方地区极端热应激事件的年际变化在1990年左右发生了年代...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南亚高压强度与邻近地区垂直速度的相互依赖关系
收藏 引用
地球物理学报 2020年 第9期63卷 3240-3250页
作者: 王惠平 施春华 郭栋 覃皓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气象灾害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气候与环境变化国际合作联合实验室/气象灾害预报预警与评估协同创新中心/大气科学学院 南京210044
利用ERA-Interim 1979—2018年6—8月的再分析资料,通过相关分析、信息流、合成分析等方法研究了南亚高压强度与其邻近地区垂直速度的相互依赖关系.结果表明:南亚高压在上对流层-下平流层区域具有上冷下暖的热力结构,冷、暖中心分别在70...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多层城市冠层模型参数优化及对京津冀城市群的高温模拟
收藏 引用
气候与环境研究 2021年 第6期26卷 663-677页
作者: 王玉洁 向洋 陆波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气象灾害预报预警与评估协同创新中心/气候与环境变化国际合作联合实验室/气象灾害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南京210044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大气科学学院 南京210044 国家气候中心 北京100081
针对京津冀高温模拟,综合运用卫星和地面气象观测数据、参数敏感性试验等技术方法,确定了耦合了多层城市冠层模型的中尺度数值模式(WRF/BEP/BEM)的地表反照率、比辐射率和人为热等参数的本地化配置。数值对比试验表明,参照试验中优化地...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典型拉尼娜事件与1988—1989年拉尼娜事件生命史演变差异性成因分析
收藏 引用
大气科学学报 2021年 第3期44卷 428-440页
作者: 陈明诚 黄玉蓉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气象灾害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气候与环境变化国际合作联合实验室/气象灾害预报预警与评估协同创新中心/大气科学学院 江苏南京210044
利用海洋混合层海温热量收支诊断方法和两套海洋同化再分析资料,对比分析典型拉尼娜事件和1988—1989年特殊拉尼娜事件生命史演变成因。研究结果表明,典型拉尼娜事件在发展年冬季到达最强值后通常缓慢衰减,在次年秋季时再次增强形成第...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气象-气溶胶资料联合同化对秋季PM_(2.5)浓度模拟的影响研究
收藏 引用
气象学报 2021年 第3期79卷 477-491页
作者: 宋佳琨 陈耀登 陈丹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气象灾害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气候与环境变化国际合作联合实验室/气象灾害预报预警与评估协同创新中心 南京210044 北京城市气象研究院 北京100089
相比冬季大范围静稳条件下的污染堆积过程,秋季气象条件更加复杂和局地化,气象条件模拟不确定性给秋季气溶胶模拟带来了更大难度,且目前研究较少考虑气象-气溶胶因素在线模拟和联合同化。使用WRF/Chem模式和格点统计差值(GSI)三维变分...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内蒙古自治区真实地形和地球曲率对闪电定位影响
收藏 引用
电瓷避雷器 2022年 第2期 66-72,80页
作者: 戴炳哲 张其林 侯文豪 刘晓东 宋昊泽 王曼霏 姚年鹏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气象灾害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气候与环境变化国际合作联合实验室/气象灾害预报预警与评估协同创新中心/中国气象局气溶胶与云降水重点开放实验室 南京210044 内蒙古自治区雷电预警防护中心 呼和浩特010051
利用二维球坐标时域有限差分算法FDTD (Finite Difference Time Domain),首先研究了内蒙古自治区真实地形和地球曲率对地闪回击电磁场传播的影响,然后结合真实地形和地球曲率情况下波形结果,进一步分析了测站数量和布局及脉冲到达时间...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近41年来江南地区暴雨洪涝灾害时空变化特征分析
收藏 引用
气象学报 2021年 第4期79卷 582-597页
作者: 黄垭飞 管兆勇 蔡倩 吕纯月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气象灾害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气候与环境变化国际合作联合实验室/气象灾害预报预警与评估协同创新中心 南京210044 广东省气象公共服务中心 广州510000
暴雨和防灾能力建设是影响洪涝灾害发生及其损失变化的重要因素。根据1978—2018年江南地区(沪、浙、闽、湘、赣五省、市)暴雨洪涝灾害数据、气象台站观测逐日降水量资料、社会经济数据,统计分析了近41年江南地区暴雨及其引发的洪涝灾...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亚洲中高纬环流春夏季节转换过程的关键特征
收藏 引用
大气科学 2022年 第1期46卷 151-167页
作者: 布和朝鲁 林大伟 齐道日娜 诸葛安然 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国际气候与环境科学中心 北京100029 中国气象局人工影响天气中心中国气象局云雾物理环境重点开放实验室 北京100081 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灾害天气国家重点实验室 北京100081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气象灾害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气候与环境变化国际合作联合实验室/气象灾害预报预警与评估协同创新中心 南京210044
亚洲中高纬环流春夏季节转换是亚洲大陆上发生的不同区域春夏季节转换中的一个重要组成分,它为江淮流域梅雨形势的建立提供必要的中高纬环流条件。但是关于其独特性和关键特征,迄今为止尚没有系统性的总结。本文利用NCEP/NCAR再分析资...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