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与建议

限定检索结果

文献类型

  • 1,421 篇 期刊文献
  • 113 篇 会议

馆藏范围

  • 1,534 篇 电子文献
  • 0 种 纸本馆藏

日期分布

学科分类号

  • 1,423 篇 理学
    • 1,369 篇 大气科学
    • 44 篇 海洋科学
    • 21 篇 生态学
    • 6 篇 化学
    • 5 篇 地质学
    • 4 篇 地理学
    • 3 篇 数学
    • 3 篇 地球物理学
    • 3 篇 系统科学
  • 76 篇 工学
    • 18 篇 环境科学与工程(可...
    • 17 篇 控制科学与工程
    • 11 篇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 10 篇 电气工程
    • 10 篇 测绘科学与技术
    • 9 篇 仪器科学与技术
    • 9 篇 土木工程
    • 9 篇 软件工程
    • 8 篇 水利工程
    • 8 篇 安全科学与工程
    • 6 篇 农业工程
    • 3 篇 地质资源与地质工...
    • 3 篇 城乡规划学
  • 51 篇 农学
    • 27 篇 农业资源与环境
    • 15 篇 植物保护
    • 12 篇 作物学
    • 6 篇 园艺学
  • 15 篇 管理学
    • 10 篇 管理科学与工程(可...
    • 4 篇 公共管理
  • 7 篇 教育学
    • 7 篇 教育学
  • 4 篇 经济学
    • 2 篇 理论经济学
  • 2 篇 医学
  • 1 篇 法学
  • 1 篇 艺术学

主题

  • 77 篇 青藏高原
  • 72 篇 数值模拟
  • 48 篇 年代际变化
  • 37 篇 降水
  • 35 篇 年际变化
  • 31 篇 暴雨
  • 31 篇 pm2.5
  • 30 篇 wrf模式
  • 30 篇 资料同化
  • 27 篇 气候变化
  • 27 篇 夏季降水
  • 26 篇 大气环流
  • 23 篇 气溶胶
  • 23 篇 飑线
  • 23 篇 enso
  • 23 篇 南亚高压
  • 22 篇 水汽输送
  • 21 篇 电荷结构
  • 21 篇 热带气旋
  • 20 篇 台风

机构

  • 1,482 篇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
  • 41 篇 中国科学院大气物...
  • 41 篇 南方海洋科学与工...
  • 41 篇 中国气象科学研究...
  • 38 篇 中国科学院大学
  • 33 篇 气象灾害教育部重...
  • 32 篇 浙江大学
  • 27 篇 南京大气科学联合...
  • 25 篇 南京大学
  • 22 篇 江苏省气候中心
  • 20 篇 国家气候中心
  • 20 篇 江苏省气象台
  • 20 篇 国家气象中心
  • 20 篇 中国科学院大气物...
  • 20 篇 中国科学院大气物...
  • 19 篇 中国科学院大气物...
  • 17 篇 成都信息工程大学
  • 16 篇 江苏省气象科学研...
  • 15 篇 中国气象科学研究...
  • 12 篇 国防科技大学

作者

  • 87 篇 沈新勇
  • 72 篇 闵锦忠
  • 55 篇 陈海山
  • 51 篇 管兆勇
  • 50 篇 智协飞
  • 48 篇 江志红
  • 45 篇 徐海明
  • 42 篇 李栋梁
  • 41 篇 周顺武
  • 40 篇 朱彬
  • 36 篇 张文君
  • 35 篇 王黎娟
  • 33 篇 陈耀登
  • 32 篇 张其林
  • 30 篇 郭栋
  • 30 篇 李小凡
  • 30 篇 王咏青
  • 29 篇 曾刚
  • 28 篇 谭涌波
  • 28 篇 安俊琳

语言

  • 1,534 篇 中文
检索条件"机构=南京信息工程大学气象灾害预报预警与评估协同创新中心/南京信息工程大学气象灾害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1534 条 记 录,以下是511-520 订阅
排序:
1960—2012年中国东冬季风时期极端降温事件的时空特征
收藏 引用
大气科学学报 2020年 第3期43卷 458-468页
作者: 蔡倩 管兆勇 徐蒙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气象灾害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气候与环境变化国际合作联合实验室/气象灾害预报预警与评估协同创新中心 江苏南京210044
利用1960—2013年中国753个站逐日日平均气温资料,对中国东冬季风时期极端降温事件进行了定义,并研究了近53 a中国东冬季风时期极端降温事件的时空特征。结果发现,极端降温事件发生最频繁的地区位于东北南、华北大分地区和华中...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一次大气河背景下华北地区暴雨的诊断分析
收藏 引用
气象科学 2021年 第2期41卷 200-208页
作者: 韩雪蕾 王咏青 纪旭鹏 纪凡华 韩风军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气象灾害预报预警与评估协同创新中心/气象灾害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大气科学学院 南京210044 聊城市气象局 山东聊城252000 南京大气科学联合研究中心 南京210009 烟台市气象局 山东烟台264010
利用2018年5月15—16日的ERA5再分析资料和观测资料,对大气河背景下一次华北地区暴雨过程的天气形势、大气河在暴雨过程中的作用及其在暴雨前后的演变特征以及结构特征进行了诊断分析。结果表明此次降水过程的直接影响系统是位于华北地...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福建省生态系统碳汇服务功能价值总量估算及其时空演变
收藏 引用
海峡科学 2024年 第1期 77-82页
作者: 翁升恒 姜冬昕 李丽纯 张玉琴 潘卫华 张方敏 福建省气象科学研究所 福建福州350001 福建省灾害天气重点实验室/中国气象局海峡灾害天气重点开放实验室 福建福州350001 福建省气象宣传科普教育中心 福建福州350001 福建省气候中心 福建福州350001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应用气象学院气象灾害预报预警与评估协同创新中心/江苏省农业气象重点实验室 江苏南京210044
基于生态系统模型和多源数据评估2000—2020年福建省生态系统的碳汇价值及总量的时空演变过程,并分析了不同土地利用类型碳汇价值的差异。结果表明,①碳汇价值方面,年平均值为2.09万元/km^(2),并呈显著上升趋势,混合农田的增速最快,高...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一次致灾强冰雹过程分析与高分辨率数值模拟研究
收藏 引用
沙漠与绿洲气象 2022年 第2期16卷 23-31页
作者: 李超 彭小燕 林应 束艾青 顾沛澍 梅一清 岳梦琦 南通市气象局 江苏南通226018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气象灾害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气候与环境变化国际合作联合实验室/气象灾害预报预警与评估协同创新中心 江苏南京210044 宁海县气象局 浙江宁波315600
为提高冰雹天气过程的预报预警能力,减轻其对农业生产的影响,利用多种气象资料,对2018年5月16日南通市北首场大冰雹过程从环流背景、水汽、热力等方面进行了详细分析;并应用中尺度非静力WRF模式,对该降雹过程进行数值模拟,再现了冰雹...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赤道太平洋高低频纬向环流差异及其物理机制
收藏 引用
气象学报 2020年 第2期78卷 187-198页
作者: 金晨阳 张文君 刘超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气象灾害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气候与环境变化国际合作联合实验室∕气象灾害预报预警与评估协同创新中心 南京210044
利用1982-2017年欧洲中期天气预报中心再分析资料和美国国家大气海洋管理局的观测资料,分析了赤道太平洋高、低频海平面气压距平场的特征及差异,并通过诊断赤道太平洋海-气耦合的时间尺度,探讨了导致赤道太平洋高、低频纬向环流差异的...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基于WRF-Hydro模式的清江流域洪水模拟研究
收藏 引用
水文 2021年 第3期41卷 63-68,18页
作者: 顾天威 陈耀登 高玉芳 彭涛 胡泊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气象灾害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气候与环境变化国际合作联合实验室/气象灾害预报预警与评估协同创新中心/应用气象学院 江苏南京210044 中国气象局武汉暴雨研究所/湖北省暴雨监测与预警重点试验室 湖北武汉430205
基于WRF-Hydro模式构建了洪水预报模型,开展了清江流域的洪水模拟研究。利用2015~2017年9场典型洪水过程进行了流域内模式的参数率定,并基于2017~2018年4场典型洪水过程分析探讨了模型对清江流域洪水的模拟效果。结果表明:在率定及验证...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中尺度对流系统的动热力特征及其演变对风垂直切变的响应
收藏 引用
热带气象学报 2020年 第3期36卷 401-415页
作者: 孙晓蕾 闵锦忠 王仕奇 沈菲菲 杜宁珠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气象灾害预报预警与评估协同创新中心 江苏南京210044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气象灾害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江苏南京210044
为探究环境风切变在对流系统发生发展与维持过程中的重要性,利用2009年6月5日20时(北京时)上海宝山站的探空资料生成理想试验初始场,设计了包含改变整层、中层和低层风切变在内的多组试验,对比分析各试验系统的动热力结构特征及其演变发...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基于不同微物理过程的广西沿海南风型暖区暴雨的数值模拟研究
收藏 引用
大气科学学报 2020年 第5期43卷 867-879页
作者: 智协飞 董甫 张玲 吉璐莹 朱寿鹏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气象灾害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气象灾害预报预警与评估协同创新中心 江苏南京210044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无锡研究院天气在线气象应用研究所 江苏无锡214000
基于WRFV3.6.1,利用其8个云微物理参数化方案对2010—2016年华南汛期(4—9月)的6个南风型暖区暴雨个例进行数值模拟与多方案集成试验,并采用基于对象的诊断评估方法(MODE)对模拟结果进行评估。结果发现对于大多数个例,WRF模式都能较好...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ENSO对中国冬季天气尺度气温变率的影响及可能机理
收藏 引用
气象学报 2020年 第2期78卷 199-209页
作者: 任曼琳 张文君 耿新 刘超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气象灾害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气候与环境变化国际合作联合实验室/气象灾害预报预警与评估协同创新中心 南京210044
基于1960-2017年中国国家气象信息中心整编的753站逐日平均温度资料、美国国家海洋大气中心(NOAA)重建的逐月海表温度资料以及美国国家环境预测中心/国家大气研究中心(NCEP/NCAR)提供的再分析大气环流资料,分析了ENSO对中国冬季天气尺...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BCC-CSM1.1m对欧亚积雪覆盖的预测评估
收藏 引用
应用气象学报 2021年 第5期32卷 553-566页
作者: 成菲 李巧萍 沈新勇 柳艳菊 汪靖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气象灾害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气候与环境变化国际合作联合实验室/气象灾害预报预警与评估协同创新中心 南京210044 国家气候中心 北京100081 南方海洋科学与工程广东省实验室(珠海) 珠海519082 天津市气象科学研究所 天津300074
利用基于BCC-CSM1.1m模式建立的第2代季节预测模式系统1984—2019年历史回算数据,客观评估该模式对1月和4月欧亚积雪覆盖率(snow cover fraction,SCF)气候态和年际变化的预测技巧,分析模式预测偏差产生的可能原因。结果表明:BCC-CSM1.1...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