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与建议

限定检索结果

文献类型

  • 1,421 篇 期刊文献
  • 113 篇 会议

馆藏范围

  • 1,534 篇 电子文献
  • 0 种 纸本馆藏

日期分布

学科分类号

  • 1,423 篇 理学
    • 1,369 篇 大气科学
    • 44 篇 海洋科学
    • 21 篇 生态学
    • 6 篇 化学
    • 5 篇 地质学
    • 4 篇 地理学
    • 3 篇 数学
    • 3 篇 地球物理学
    • 3 篇 系统科学
  • 76 篇 工学
    • 18 篇 环境科学与工程(可...
    • 17 篇 控制科学与工程
    • 11 篇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 10 篇 电气工程
    • 10 篇 测绘科学与技术
    • 9 篇 仪器科学与技术
    • 9 篇 土木工程
    • 9 篇 软件工程
    • 8 篇 水利工程
    • 8 篇 安全科学与工程
    • 6 篇 农业工程
    • 3 篇 地质资源与地质工...
    • 3 篇 城乡规划学
  • 51 篇 农学
    • 27 篇 农业资源与环境
    • 15 篇 植物保护
    • 12 篇 作物学
    • 6 篇 园艺学
  • 15 篇 管理学
    • 10 篇 管理科学与工程(可...
    • 4 篇 公共管理
  • 7 篇 教育学
    • 7 篇 教育学
  • 4 篇 经济学
    • 2 篇 理论经济学
  • 2 篇 医学
  • 1 篇 法学
  • 1 篇 艺术学

主题

  • 77 篇 青藏高原
  • 72 篇 数值模拟
  • 48 篇 年代际变化
  • 37 篇 降水
  • 35 篇 年际变化
  • 31 篇 暴雨
  • 31 篇 pm2.5
  • 30 篇 wrf模式
  • 30 篇 资料同化
  • 27 篇 气候变化
  • 27 篇 夏季降水
  • 26 篇 大气环流
  • 23 篇 气溶胶
  • 23 篇 飑线
  • 23 篇 enso
  • 23 篇 南亚高压
  • 22 篇 水汽输送
  • 21 篇 电荷结构
  • 21 篇 热带气旋
  • 20 篇 台风

机构

  • 1,482 篇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
  • 41 篇 中国科学院大气物...
  • 41 篇 南方海洋科学与工...
  • 41 篇 中国气象科学研究...
  • 38 篇 中国科学院大学
  • 33 篇 气象灾害教育部重...
  • 32 篇 浙江大学
  • 27 篇 南京大气科学联合...
  • 25 篇 南京大学
  • 22 篇 江苏省气候中心
  • 20 篇 国家气候中心
  • 20 篇 江苏省气象台
  • 20 篇 国家气象中心
  • 20 篇 中国科学院大气物...
  • 20 篇 中国科学院大气物...
  • 19 篇 中国科学院大气物...
  • 17 篇 成都信息工程大学
  • 16 篇 江苏省气象科学研...
  • 15 篇 中国气象科学研究...
  • 12 篇 国防科技大学

作者

  • 87 篇 沈新勇
  • 72 篇 闵锦忠
  • 55 篇 陈海山
  • 51 篇 管兆勇
  • 50 篇 智协飞
  • 48 篇 江志红
  • 45 篇 徐海明
  • 42 篇 李栋梁
  • 41 篇 周顺武
  • 40 篇 朱彬
  • 36 篇 张文君
  • 35 篇 王黎娟
  • 33 篇 陈耀登
  • 32 篇 张其林
  • 30 篇 郭栋
  • 30 篇 李小凡
  • 30 篇 王咏青
  • 29 篇 曾刚
  • 28 篇 谭涌波
  • 28 篇 安俊琳

语言

  • 1,534 篇 中文
检索条件"机构=南京信息工程大学气象灾害预报预警与评估协同创新中心/南京信息工程大学气象灾害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1534 条 记 录,以下是631-640 订阅
排序:
利用次溴酸盐氧化结合盐酸羟胺还原法测定大气气溶胶样品铵态氮同位素
收藏 引用
应用生态学报 2019年 第6期30卷 1847-1853页
作者: 项妍琨 曹芳 杨笑影 翟晓瑶 章炎麟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气候与环境变化国际合作联合实验室大气环境中心 南京210044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气象灾害预报预警与评估协同创新中心/气象灾害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南京210044
硝酸铵、硫酸铵和硫酸氢铵等铵盐作为PM2.5中主要的二次无机气溶胶污染物,在灰霾形成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关于其来源及转化过程的研究备受关注.本文在前人研究基础上,基于稳定同位素分析技术改进了样品进样量,增加了调节浸提液pH的步...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冬季东太平洋峡谷风的季节内变化及相联系的海气特征
收藏 引用
大气科学学报 2020年 第2期43卷 287-298页
作者: 刘雅楠 徐海明 张乐英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气象灾害预报预警与评估协同创新中心/气象灾害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气候与环境变化国际合作联合实验室 江苏南京210044 江西省气象科学研究所 江西南昌330046 南京林业大学生物与环境学院 江苏南京210037
基于高分辨的卫星资料和再分析资料,本文采用合成分析、相关分析和带通滤波等方法研究了季节内时间尺度上东太平洋峡谷风的变化,并首先发现冬季东太平洋峡谷风存在4~16 d的季节内变化周期。进一步分析表明在该时间尺度上峡谷风异常与局...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基于小波分析的客观预报方法在智能网格高低温预报中的应用
收藏 引用
大气科学学报 2020年 第3期43卷 577-584页
作者: 刘新伟 段伯隆 黄武斌 段明铿 李蓉 狄潇泓 魏素娟 兰州中心气象台 甘肃兰州730020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气象灾害预报预警与评估协同创新中心/气象灾害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气候与环境变化国际合作联合实验室 江苏南京210044 甘肃省生态环境科学设计研究院 甘肃兰州730020
基于2017—2018年中国气象局高分辨率数值预报产品、甘肃实时城镇预报产品和国家级地面观测站数据,利用小波分析、滑动训练、最优融合等技术,研发出甘肃省智能网格高低温客观订正产品。检验分析表明:城镇预报产品、滑动训练订正产品、...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3.4μm处NO2吸收光谱特性及在差分吸收激光雷达中的应用
收藏 引用
光子学报 2019年 第7期48卷 201-209页
作者: 蔡镐泽 卜令兵 龚宇 杨彬 周军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大气物理学院 气象灾害预警与评估协同创新中心中国气象局气溶胶-云-降水重点实验室气象灾害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南京210044 南京先进激光技术研究院 南京210038
为使中红外差分吸收激光雷达能够精确测量NO2气体浓度,对NO2在中红外波段的吸收光谱特性进行测量分析.采用光参量放大激光器的λon和光参量振荡激光器λoff两路激光分别进行吸收谱线测量实验.用谱线宽小于0.05nm的λon激光测量了NO2气体...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1979-2014年中国地面风速的长期变化趋势
收藏 引用
自然资源学报 2019年 第7期34卷 1531-1542页
作者: 王楠 游庆龙 刘菊菊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气象灾害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气候与环境变化国际合作联合实验室/气象灾害预报预警与评估协同创新中心
基于中国国家级地面气象站均一化风速月值数据集,采用线性回归等方法分析了1979-2014年中国2268个台站地面风速演变的时空特征。结果表明:中国地面风速总体呈显著下降趋势,年平均风速变化速率为-0.142 m/s/10 a;四个季节中春季平均风速...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三类高空冷涡的划分及其动态合成分析
收藏 引用
暴雨灾害 2020年 第1期39卷 1-9页
作者: 沈新勇 张弛 高焕妍 王林 李小凡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气象灾害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气候与环境变化国际合作联合实验室/气象灾害预报预警与评估协同创新中心 南京210044 南方海洋科学与工程广东省实验室(珠海) 珠海519082 浙江大学地球科学学院 杭州310027
结合地理分布将中国北方高空冷涡划分为东北冷涡(120°—145°E,35°—60°N),华北冷涡(100°—130°E,30°—45°N)以及东蒙冷涡(100°—130°E,40°—55°N)三类,根据2000—2018年NC...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青藏高原低涡的客观识别及其活动特征
收藏 引用
高原气象 2019年 第1期38卷 55-65页
作者: 关良 李栋梁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气象灾害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气候与环境变化国际合作联合实验室/气象灾害预报预警与评估协同创新中心 江苏南京210044
低涡是青藏高原最主要的天气系统之一,其发生发展和移动对高原及东亚地区的天气气候具有重要影响。本文利用CFSR(气候预报系统再分析资料)高空间分辨率再分析资料和高原低涡年鉴,基于低涡人工识别的判定标准,选取2008年作为特征年,定义...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高校科研管理精细化实践与探索
收藏 引用
食品研究与开发 2021年 第7期42卷 235页
作者: 何琼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气象灾害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气象灾害预报预警与评估协同创新中心/气候与环境变化国际合作联合实验室
在我国科研体系中,高校承担着大量的基础科研项目,并为我国科研工作领域培养了大量人才。因此,高校应重视科研管理工作,在新的历史时期,结合高校科研工作的实际开展情况,完善科研管理体系,创新传统科研管理模式,为高校科研工作的顺利开...
来源: 评论
基于地基遥感资料的厦门市污染边界层特征分析
收藏 引用
环境科学学报 2020年 第2期40卷 450-458页
作者: 蒋永成 张晗昀 张伟 张玲 陈德花 郑辉 谢祖欣 陈进生 厦门市气象局 海峡气象开放实验室厦门市气象台厦门361012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 气象灾害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气候与环境变化国际合作联合实验室气象灾害预报预警与评估协同创新中心中国气象局气溶胶与云降水重点开放实验室南京210044 福建省气象科学研究所 福州350003 中国科学院城市环境研究所 厦门361021
城市大气边界层是影响城市环境气象的重要研究对象,本研究利用新型地基遥感数据针对城市颗粒物污染过程开展边界层特征分析,旨在利用风廓线雷达和微波辐射计等高时空分辨率的遥感数据探讨边界层内大气运动、温湿条件的变化与近地面污染...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长江三角洲霾天气PM_(2.5)中水溶性离子特征及来源解析
收藏 引用
中国环境科学 2019年 第3期39卷 928-938页
作者: 郭振东 朱彬 王红磊 施双双 井安康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气象灾害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气候与环境变化国际合作联合实验室气象灾害预报预警与评估协同创新中心中国气象局气溶胶与云降水重点开放实验室 江苏南京210044
于2016年12月13日~2017年1月5日采集了徐州、东山、南京、寿县4个站点的PM_(2.5)样品,分析了水溶性离子的组成及其来源,并结合天气形势分析了长江三角洲地区大范围霾天气的形成消散及水溶性离子的时间变化特征.结果表明:观测期间徐州站...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