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与建议

限定检索结果

文献类型

  • 103 篇 期刊文献
  • 1 篇 会议

馆藏范围

  • 104 篇 电子文献
  • 0 种 纸本馆藏

日期分布

学科分类号

  • 95 篇 理学
    • 92 篇 大气科学
    • 1 篇 物理学
    • 1 篇 化学
    • 1 篇 海洋科学
    • 1 篇 地球物理学
    • 1 篇 地质学
  • 13 篇 工学
    • 6 篇 电气工程
    • 3 篇 土木工程
    • 3 篇 安全科学与工程
    • 2 篇 电子科学与技术(可...
    • 2 篇 控制科学与工程
    • 1 篇 动力工程及工程热...
    • 1 篇 信息与通信工程
    • 1 篇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 1 篇 航空宇航科学与技...
    • 1 篇 城乡规划学
    • 1 篇 软件工程
  • 2 篇 农学
    • 1 篇 作物学
    • 1 篇 农业资源与环境
  • 2 篇 管理学
    • 2 篇 管理科学与工程(可...

主题

  • 11 篇 青藏高原
  • 7 篇 数值模拟
  • 4 篇 气候变化
  • 4 篇 pm2.5
  • 4 篇 相对湿度
  • 3 篇 agrawal耦合模型
  • 3 篇 人工智能
  • 3 篇 cmip5
  • 3 篇 雷电电磁场
  • 3 篇 多上行先导
  • 3 篇 极端降水
  • 3 篇 中国东部
  • 2 篇 热浪
  • 2 篇 黑碳气溶胶
  • 2 篇 气候预测
  • 2 篇 变化趋势
  • 2 篇 暴雨
  • 2 篇 霾污染
  • 2 篇 梅雨
  • 2 篇 wrf模式

机构

  • 103 篇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
  • 25 篇 中国气象科学研究...
  • 11 篇 云南电力试验研究...
  • 10 篇 中国气象科学研究...
  • 9 篇 云南电网有限责任...
  • 6 篇 中国科学院大学
  • 6 篇 复旦大学
  • 5 篇 云南电网有限责任...
  • 4 篇 南方海洋科学与工...
  • 3 篇 中国气象局国家气...
  • 3 篇 无锡学院
  • 3 篇 中国气象科学研究...
  • 3 篇 重庆市气象科学研...
  • 3 篇 丹东市气象局
  • 3 篇 中国气象科学研究...
  • 2 篇 中国气象局地球系...
  • 2 篇 中国科学院空天信...
  • 2 篇 江苏省电力公司电...
  • 2 篇 兰州中心气象台
  • 2 篇 南京大学

作者

  • 16 篇 张其林
  • 11 篇 王磊
  • 5 篇 谭涌波
  • 5 篇 于振国
  • 5 篇 罗京佳
  • 5 篇 沈新勇
  • 5 篇 张金波
  • 4 篇 游庆龙
  • 4 篇 马红云
  • 4 篇 南素兰
  • 4 篇 侯文豪
  • 4 篇 王超
  • 4 篇 余骏皓
  • 4 篇 鲍艳
  • 4 篇 陈耀登
  • 4 篇 赵天良
  • 4 篇 郑天雪
  • 4 篇 袁潮霞
  • 3 篇 张文君
  • 3 篇 张翼驰

语言

  • 104 篇 中文
检索条件"机构=南京信息工程大学气象灾害预报预警与评估协同创新中心/气象灾害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气候与应用前沿研究院"
104 条 记 录,以下是61-70 订阅
排序:
青藏高原未来气候变化的热动力成因分析
收藏 引用
高原气象 2019年 第1期38卷 29-41页
作者: 王玉琦 鲍艳 南素兰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气象灾害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气候与环境变化国际合作联合实验室/气象灾害预报预警与评估协同创新中心 江苏南京210044 丹东市气象局 辽宁丹东118000 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灾害天气国家重点实验室所 北京100081
利用第五次国际耦合模式比较计划(the Fifth Phase of Coupled Model Inter-comparison Project,CM IP5)的8个模式在高浓度排放路径RCP8. 5下的输出资料对青藏高原(下称高原) 21世纪未来气候变化进行预测,基于水汽收支方程对高原局地地...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青藏高原夏季云水含量及其水汽输送年际异常分析
收藏 引用
高原气象 2019年 第3期38卷 449-459页
作者: 刘菊菊 游庆龙 王楠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气象灾害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气候与环境变化国际合作联合实验室/气象灾害预报预警与评估协同创新中心 江苏南京210044 复旦大学大气与海洋科学系/大气科学研究院 上海200438
利用欧洲中期天气预报中心(ECMWF)提供的1979-2016年ERA-Interim再分析资料分析了青藏高原(下称高原)夏季云水含量及其水汽输送情况。结果表明:高原夏季云水含量占全年48%,东南向西北减少。影响高原云水含量的水汽通道有印度洋通道、南...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O3胁迫下冬小麦总初级生产力的损耗模拟
收藏 引用
环境科学 2019年 第10期40卷 4725-4732页
作者: 徐静馨 郑有飞 王圣 王立稳 赵秀勇 麦博儒 国电环境保护研究院有限公司国家环境保护大气物理模拟与污染控制重点实验室 南京210031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气象灾害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气候与环境变化国际合作联合实验室气象灾害预报预警与评估协同创新中心南京210044 中国气象局广州热带海洋气象研究所 广东省区域数值天气预报重点实验室广州510080
基于涡度相关系统,并引入O3损耗半机制模型,分析了南京地区冬小麦主要生育期总初级生产力(GPP)的变化,并模拟了不同O3含量胁迫条件下冬小麦GPP的损耗.结果表明:①冬小麦GPP随其生育期变化,呈现出'中间时段高,前后期低'的分布趋...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闪电产生氮氧化物对青藏高原臭氧低谷形成的影响
收藏 引用
大气科学 2019年 第2期43卷 266-276页
作者: 郭凤霞 穆奕君 李扬 王曼霏 黄兆楚 曾凡辉 廉纯皓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气象灾害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气候与环境变化国际合作联合实验室/气象灾害预报预警与评估协同创新中心/中国气象局气溶胶与云降水重点开放实验室 南京210044 广西壮族自治区环境保护科学研究院 南宁530022
为了进一步了解青藏高原闪电的产生氮氧化物(LNO_x)经由光化学反应对O_3浓度变化及夏季O_3低谷形成的可能影响,本文利用2005~2013年由OMI卫星得到的对流层NO_2垂直浓度柱(NO_2 VCD)、O_3总浓度柱(TOC)和O_3廓线以及星载光学瞬变探测器...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全球变暖1.5℃和2℃阈值时青藏高原气温的变化特征
收藏 引用
气候变化研究进展 2019年 第2期15卷 130-139页
作者: 吴芳营 游庆龙 谢文欣 张玲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气象灾害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气候与环境变化国际合作联合实验室/气象灾害预报预警与评估协同创新中心 南京210044 复旦大学大气与海洋科学系/大气科学研究院 上海200438
利用国际耦合模式比较计划第5阶段(CMIP5)中的21个气候模式的RCP4.5和RCP8.5情景预估结果,分析了全球变暖1.5℃和2℃阈值时青藏高原气温年和季节的变化特征。结果表明,对应1.5℃和2℃全球变暖,青藏高原变暖幅度明显更大,就整体而言,在RC...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ECMWF全风速场集合预报结果的偏差订正与预报不一致性分析
收藏 引用
大气科学学报 2019年 第3期42卷 360-369页
作者: 任晨辰 段明铿 南京信大气象科技有限公司 江苏南京210044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气象灾害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气候与环境变化国际合作联合实验室/气象灾害预报预警与评估协同创新中心 江苏南京210044 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灾害天气国家重点实验室 北京100081
采用卡尔曼滤波类型自适应误差订正法和滑动自适应权重法,对2012年夏季ECMWF10m全风速场集合预报结果进行偏差订正,对订正前后的预报结果进行评估,并通过Jumpiness指数对预报结果订正前后的预报不一致性特征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卡尔曼...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喀拉海和巴伦支海海冰对中高纬异常纬向环流暨中国东重霾天气形成的作用
收藏 引用
大气科学学报 2019年 第2期42卷 267-279页
作者: 陈诚 牛涛 陆尔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气象灾害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气候与环境变化国际合作联合实验室/气象灾害预报预警与评估协同创新中心 江苏南京210044 中国气象局灾害天气国家重点实验室/中国气象局大气化学实验室/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 北京100081
采用1981年1月—2017年2月国家气象信息中心雾、霾数据集资料、同期NCEP/NCAR再分析资料以及哈德来中心的海冰资料,分析了秋冬季喀拉海和巴伦支海海冰变化与东亚冬季风暨中国东冬季雾和霾日数变化特征之间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喀拉...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新冠肺炎疫情期间中国人为碳排放和大气污染物的变化
收藏 引用
大气科学学报 2020年 第2期43卷 265-274页
作者: 乐旭 雷亚栋 周浩 刘竹 胡斯勒图 蔡兆男 林金泰 江志红 廖宏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江苏省大气环境监测与污染控制高技术研究重点实验室/大气环境与装备技术协同创新中心/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 江苏南京210044 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中国科学院气候变化研究中心 北京100029 清华大学地球系统科学系 北京100084 中国科学院空天信息创新研究院 北京100010 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中层大气和全球环境探测重点实验室 北京100029 北京大学物理学院大气与海洋科学系 北京100871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气象灾害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气候与环境变化国际联合实验室/气象灾害预报预警与评估协同创新中心 江苏南京210044
利用行业经济活动数据、1 580个地面监测站和6套卫星反演数据,分析了我国新冠肺炎疫情期间人为碳排放和主要大气污染物的变化。与2019年第一季度相比,2020年同期我国碳排放降低9.8%,其中交通门降幅最大达到43.4%。与2019年2-3月相比,...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基于贝叶斯推断的风云四号闪电成像仪中虚假信号滤除
收藏 引用
科学技术与工程 2019年 第12期19卷 23-32页
作者: 张晓黄 张其林 张仙玲 陈亚芳 廉纯皓 王磊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气象灾害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气候与环境变化国际合作联合实验室气象灾害预报预警与评估协同创新中心中国气象局气溶胶与云降水重点开放实验室 南京210044 云南电力试验研究院(集团)有限公司 昆明650217
多种原因使得风云四号A星(Fengyun-4A,FY-4A)闪电成像仪(lightning mapping imager,LMI)探测到的发光事件中包含大量虚假信号,且目前针对不同的噪声来源采用不同的滤除方法。因此,为寻求一种较通用的、能同时滤除不同来源虚假信号的方法...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南海夏季风对台风“启德”极端降水影响的数值模拟
收藏 引用
气象科学 2019年 第3期39卷 295-303页
作者: 夏侯杰 朱伟军 任福民 梁佳 王彬雁 江西省气象台 南昌330046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气象灾害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气候与环境变化国际合作联合实验室/气象灾害预报预警与评估协同创新中心 南京210044 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灾害天气国家重点实验室 北京100081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太平洋台风研究中心 南京210044 四川省气象台 成都610072)0x09
本文为研究台风“启德”极端降水的成因,模拟了南海夏季风减弱后台风“启德”的路径、强度、雨带位置、降水强度等。结果表明,夏季风削弱后,南海地区的西南季风受到抑制,台风强度减弱,台风范围内降水强度总体减弱,台风雨带偏南,因此南...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