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与建议

限定检索结果

文献类型

  • 787 篇 期刊文献
  • 59 篇 会议

馆藏范围

  • 846 篇 电子文献
  • 0 种 纸本馆藏

日期分布

学科分类号

  • 783 篇 理学
    • 752 篇 大气科学
    • 21 篇 海洋科学
    • 12 篇 生态学
    • 4 篇 化学
    • 3 篇 数学
    • 2 篇 物理学
    • 2 篇 地球物理学
    • 2 篇 地质学
    • 2 篇 系统科学
  • 53 篇 工学
    • 13 篇 环境科学与工程(可...
    • 10 篇 电气工程
    • 8 篇 控制科学与工程
    • 8 篇 土木工程
    • 7 篇 测绘科学与技术
    • 7 篇 安全科学与工程
    • 5 篇 仪器科学与技术
    • 5 篇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 5 篇 水利工程
    • 4 篇 软件工程
    • 3 篇 农业工程
    • 2 篇 电子科学与技术(可...
    • 2 篇 信息与通信工程
    • 2 篇 航空宇航科学与技...
    • 2 篇 城乡规划学
  • 20 篇 农学
    • 11 篇 农业资源与环境
    • 5 篇 作物学
    • 5 篇 植物保护
  • 7 篇 管理学
    • 6 篇 管理科学与工程(可...
  • 5 篇 教育学
    • 5 篇 教育学
  • 2 篇 经济学
    • 2 篇 应用经济学

主题

  • 43 篇 青藏高原
  • 39 篇 数值模拟
  • 30 篇 pm2.5
  • 25 篇 年际变化
  • 24 篇 年代际变化
  • 21 篇 气溶胶
  • 20 篇 资料同化
  • 19 篇 电荷结构
  • 19 篇 大气环流
  • 18 篇 飑线
  • 18 篇 降水
  • 15 篇 暴雨
  • 15 篇 wrf模式
  • 14 篇 台风
  • 14 篇 南亚高压
  • 13 篇 气候变化
  • 13 篇 夏季降水
  • 13 篇 南京
  • 13 篇 enso
  • 12 篇

机构

  • 832 篇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
  • 31 篇 浙江大学
  • 29 篇 南方海洋科学与工...
  • 28 篇 中国科学院大气物...
  • 23 篇 中国科学院大学
  • 21 篇 中国气象科学研究...
  • 15 篇 国家气象中心
  • 14 篇 国家气候中心
  • 13 篇 江苏省气象台
  • 13 篇 中国科学院大气物...
  • 11 篇 云南电力试验研究...
  • 11 篇 中国气象局沈阳大...
  • 11 篇 中国科学院大气物...
  • 11 篇 高原与盆地暴雨旱...
  • 10 篇 南京大学
  • 10 篇 中国气象科学研究...
  • 9 篇 江苏省气象科学研...
  • 9 篇 云南电网有限责任...
  • 7 篇 上海市气候中心
  • 7 篇 国防科技大学

作者

  • 70 篇 沈新勇
  • 55 篇 shen xinyong
  • 34 篇 周顺武
  • 30 篇 李小凡
  • 29 篇 朱彬
  • 29 篇 张其林
  • 28 篇 江志红
  • 27 篇 谭涌波
  • 27 篇 安俊琳
  • 26 篇 管兆勇
  • 24 篇 李栋梁
  • 23 篇 guan zhaoyong
  • 22 篇 郭栋
  • 22 篇 li xiaofan
  • 22 篇 许冬梅
  • 22 篇 zhu bin
  • 21 篇 陈耀登
  • 20 篇 jiang zhihong
  • 20 篇 chen haishan
  • 20 篇 陈海山

语言

  • 846 篇 中文
检索条件"机构=南京信息工程大学气象灾害预报预警与评估协同创新中心/气象灾害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气候与环境变化国际合作联合实验室"
846 条 记 录,以下是31-40 订阅
排序:
长江三角洲地区大气污染过程分析
收藏 引用
中国环境科学 2018年 第2期38卷 401-411页
作者: 邓发荣 康娜 Kanike Raghavendra Kumar 胡康 蒋永成 于兴娜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 气象灾害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气候与环境变化国际合作联合实验室气象灾害预报预警与评估协同创新中心中国气象局气溶胶与云降水重点开放实验室江苏南京210044
针对2015年和2016年12月2个月的4次污染过程,利用中分辨率成像光谱仪(MODIS)Terra卫星的气溶胶光学厚度(AOD),Angstrom波长指数(AE)气溶胶数据,并结合PM_(2.5)和PM_(10)的浓度以及比值变化分析,发现以PM_(2.5)为代表的人为因素产生的细...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实时天气背景依赖的反射率因子间接同化及多暴雨个例试验
收藏 引用
大气科学 2022年 第3期46卷 691-706页
作者: 黄静 陈耀登 陈海琴 王黎娟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气象灾害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气候与环境变化国际合作联合实验室/气象灾害预报预警与评估协同创新中心 南京210044
为避免直接同化时反射率非线性观测算子线性化带来的线性近似误差问题,目前许多研究和业务中还常采用间接同化方式来同化雷达反射率因子,其通过背景场温度判定水凝物类型及比例。基于一种实时天气背景依赖的雷达反射率因子间接同化方案...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中国东城市群发展对南海夏季风爆发影响的模拟研究
收藏 引用
大气科学 2016年 第3期40卷 504-514页
作者: 余荣 江志红 马红云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气象灾害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气候与环境变化国际合作联合实验室/气象灾害预报预警与评估协同创新中心 南京210044
本文利用NCAR开发的CAM5.1(Community Atmosphere Model Version 5.1)模式,针对我国东大规模城市下垫面发展对南海夏季风爆发的影响进行了数值模拟研究。结果表明我国东大规模城市群发展可能使得南海夏季风提前1候爆发;机理分析表明...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南京北郊大气 BTEX 变化特征和健康风险评估
收藏 引用
环境科学 2017年 第2期38卷 453-460页
作者: 张玉欣 安俊琳 王健宇 王俊秀 师远哲 刘静达 梁静舒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气象灾害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气候与环境变化国际合作联合实验室气象灾害预报预警与评估协同创新中心中国气象局气溶胶与云降水重点开放实验室 南京210044
采用2013年3月21日~2014年2月28日GC5000在线气相色谱仪对南京北郊大气中的BTEX进行观测,利用EPA人体暴露分析评价方法对BTEX进行健康风险评估.结果表明,南京北郊大气中BTEX总量呈现春季>冬季>秋季>夏季变化特征.BTEX浓度07:00...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2015年中国近地面臭氧浓度特征分析
收藏 引用
环境科学 2017年 第12期38卷 4976-4982页
作者: 段晓瞳 曹念文 王潇 张玉欣 梁静舒 杨思鹏 宋秀瑜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气象灾害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气候与环境变化国际合作联合实验室气象灾害预报预警与评估协同创新中心中国气象局气溶胶与云降水重点开放实验室 南京210044
根据2015年全国189个城市的近地面臭氧浓度数据,使用ArcGIS等软件处理,从不同时空、地形特征、温度等方面分析得出中国近地面臭氧浓度的变化特征.2015年中国近地面的臭氧浓度变化呈先增高后降低的趋势,各季节中浓度大小关系呈夏季>秋...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中国南方冬季最低温延伸期预报方法尝试
收藏 引用
地球物理学报 2024年 第6期67卷 2096-2109页
作者: 戴金 黄艳艳 钱伊恬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气象灾害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气候与环境变化国际合作联合实验室/气象灾害预报预警与评估协同创新中心 南京210044 南方海洋科学与工程广东省实验室(珠海) 广东珠海519080
未来10~30天的延伸期预报一直是当前的难点问题.本文针对对极端低温事件异常敏感的中国南方地区,构建了预报时效为25天的冬季最低温的有效延伸期预报模型.利用1979/1980—2019/2020年冬季日平均再分析资料,本文研究发现,在季节内尺度,...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1979-2014年中国地面风速的长期变化趋势
收藏 引用
自然资源学报 2019年 第7期34卷 1531-1542页
作者: 王楠 游庆龙 刘菊菊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气象灾害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气候与环境变化国际合作联合实验室/气象灾害预报预警与评估协同创新中心
基于中国国家级地面气象站均一化风速月值数据集,采用线性回归等方法分析了1979-2014年中国2268个台站地面风速演变的时空特征。结果表明:中国地面风速总体呈显著下降趋势,年平均风速变化速率为-0.142 m/s/10 a;四个季节中春季平均风速...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基于CloudSat资料的北上江淮气旋暴雪云系结构特征
收藏 引用
地球物理学报 2018年 第12期61卷 4789-4804页
作者: 赵宇 朱皓清 蓝欣 杨成芳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气象灾害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气象灾害预报预警与评估协同创新中心/气候与环境变化国际合作联合实验室 南京210044 海南省三亚市气象局 三亚572000 山东省气象台 济南250031
2007年3月3—5日和2013年11月24—25日,受江淮气旋北上影响,我国北方大地区遭遇罕见暴风雪天气,2次暴雪过程有很多相似之处.利用常规观测、CloudSat卫星云廓线雷达的探测资料和NECP/NCAR再分析资料,分析了这2次暴雪过程江淮气旋云系...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保定市冬季PM_(2.5)的氧化潜势特征及其影响来源分析
收藏 引用
环境科学 2022年 第6期43卷 2878-2887页
作者: 吴继炎 杨池 张春燕 范美益 吴爱坪 章炎麟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应用气象学院 耶鲁大学-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大气环境中心气候与环境变化国际合作联合实验室南京210044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气象灾害预报预警与评估协同创新中心 气象灾害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南京210044
为了探究保定市郊区2018年冬季PM_(2.5)氧化潜势的特征及其影响来源,利用二硫苏糖醇(DTT)测定法对PM_(2.5)中活性氧进行测定,采用皮尔逊相关分析PM_(2.5)中各化学成分与氧化潜势的关系,并且利用PMF对DTT_(v)进行污染源解析.结果表明,冬...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2015~2019年南京北郊碳质气溶胶组成变化
收藏 引用
环境科学 2022年 第6期43卷 2858-2866页
作者: 谢添 曹芳 章炎麟 林煜棋 范美益 宋文怀 鲍孟盈 项妍琨 赵祝钰 杨笑影 谢锋 张煜娴 俞浩然 张子金 邢佳莉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应用气象学院 耶鲁大学-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大气环境中心气候与环境变化国际合作联合实验室南京210044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气象灾害预报预警与评估协同创新中心 气象灾害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南京210044
碳质气溶胶是大气细颗粒物的重要组成,对空气质量、人体健康和气候变化有着重要影响.为了探究碳质气溶胶在减排背景下的长期变化,本研究测定了南京北郊5 a(2014年12月17日至2020年1月5日)PM_(2.5)样品的有机碳(OC)和元素碳(EC)浓度.结...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