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与建议

限定检索结果

文献类型

  • 1,421 篇 期刊文献
  • 113 篇 会议

馆藏范围

  • 1,534 篇 电子文献
  • 0 种 纸本馆藏

日期分布

学科分类号

  • 1,423 篇 理学
    • 1,369 篇 大气科学
    • 44 篇 海洋科学
    • 21 篇 生态学
    • 6 篇 化学
    • 5 篇 地质学
    • 4 篇 地理学
    • 3 篇 数学
    • 3 篇 地球物理学
    • 3 篇 系统科学
  • 76 篇 工学
    • 18 篇 环境科学与工程(可...
    • 17 篇 控制科学与工程
    • 11 篇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 10 篇 电气工程
    • 10 篇 测绘科学与技术
    • 9 篇 仪器科学与技术
    • 9 篇 土木工程
    • 9 篇 软件工程
    • 8 篇 水利工程
    • 8 篇 安全科学与工程
    • 6 篇 农业工程
    • 3 篇 地质资源与地质工...
    • 3 篇 城乡规划学
  • 51 篇 农学
    • 27 篇 农业资源与环境
    • 15 篇 植物保护
    • 12 篇 作物学
    • 6 篇 园艺学
  • 15 篇 管理学
    • 10 篇 管理科学与工程(可...
    • 4 篇 公共管理
  • 7 篇 教育学
    • 7 篇 教育学
  • 4 篇 经济学
    • 2 篇 理论经济学
  • 2 篇 医学
  • 1 篇 法学
  • 1 篇 艺术学

主题

  • 77 篇 青藏高原
  • 72 篇 数值模拟
  • 48 篇 年代际变化
  • 37 篇 降水
  • 35 篇 年际变化
  • 31 篇 暴雨
  • 31 篇 pm2.5
  • 30 篇 wrf模式
  • 30 篇 资料同化
  • 27 篇 气候变化
  • 27 篇 夏季降水
  • 26 篇 大气环流
  • 23 篇 气溶胶
  • 23 篇 飑线
  • 23 篇 enso
  • 23 篇 南亚高压
  • 22 篇 水汽输送
  • 21 篇 电荷结构
  • 21 篇 热带气旋
  • 20 篇 台风

机构

  • 1,482 篇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
  • 41 篇 中国科学院大气物...
  • 41 篇 南方海洋科学与工...
  • 41 篇 中国气象科学研究...
  • 38 篇 中国科学院大学
  • 33 篇 气象灾害教育部重...
  • 32 篇 浙江大学
  • 27 篇 南京大气科学联合...
  • 25 篇 南京大学
  • 22 篇 江苏省气候中心
  • 20 篇 国家气候中心
  • 20 篇 江苏省气象台
  • 20 篇 国家气象中心
  • 20 篇 中国科学院大气物...
  • 20 篇 中国科学院大气物...
  • 19 篇 中国科学院大气物...
  • 17 篇 成都信息工程大学
  • 16 篇 江苏省气象科学研...
  • 15 篇 中国气象科学研究...
  • 12 篇 国防科技大学

作者

  • 87 篇 沈新勇
  • 72 篇 闵锦忠
  • 55 篇 陈海山
  • 51 篇 管兆勇
  • 50 篇 智协飞
  • 48 篇 江志红
  • 45 篇 徐海明
  • 42 篇 李栋梁
  • 41 篇 周顺武
  • 40 篇 朱彬
  • 36 篇 张文君
  • 35 篇 王黎娟
  • 33 篇 陈耀登
  • 32 篇 张其林
  • 30 篇 郭栋
  • 30 篇 李小凡
  • 30 篇 王咏青
  • 29 篇 曾刚
  • 28 篇 谭涌波
  • 28 篇 安俊琳

语言

  • 1,534 篇 中文
检索条件"机构=南京信息工程大学气象灾害预报预警与评估协同创新中心/气象灾害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南京信息工程大学"
1534 条 记 录,以下是901-910 订阅
排序:
夏季亚洲—太平洋涛动与东亚气候异常的关系
收藏 引用
成都信息工程大学学报 2019年 第4期34卷 420-427页
作者: 王星 华维 成都信息工程大学大气科学学院 气候与环境变化联合实验室、高原大气与环境四川省重点实验室四川成都610225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气象灾害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气象灾害预报预警与评估协同创新中心 江苏南京210044
为研究夏季亚洲-太平洋涛动(APO)与东亚气候异常的关系,利用1948-2016年NCEP/NCAR月平均再分析资料和1948-2012年CRU降水资料以及合成分析、M-K突变检验等方法。结果表明:在对流层中高层扰动位势高度场上,亚洲-太平洋地区中高纬度存在...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南亚高压与邻近地区臭氧变化的相互作用
收藏 引用
大气科学 2018年 第2期42卷 421-434页
作者: 覃皓 郭栋 施春华 李震坤 周顺武 黄莹 苏昱丞 王琳玮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气象灾害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气候与环境变化国际合作联合实验室/气象灾害预报预警与评估协同创新中心/大气科学学院 南京210044 上海市气候中心 上海200030 上海市公共气象服务中心 上海200030
利用ERA-interim月平均再分析资料、相关分析和信息流方法,分析了1979~2015年夏半年(5~9月)100 h Pa上南亚高压与邻近地区臭氧变化的相互作用。结果表明:除7月外,夏半年南亚高压与南亚高压区臭氧低值(简称臭氧低值)存在相互作用。6月和...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南京青奥会期间不同天气型气溶胶数浓度分布特征
收藏 引用
环境科学与技术 2018年 第1期41卷 120-127页
作者: 卞慧湘 安俊琳 王红磊 王俊秀 邹嘉南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气象灾害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气候与环境变化国际合作联合实验室气象灾害预报预警与评估协同创新中心中国气象局气溶胶与云降水重点开放实验室江苏南京210044
该文利用WPS、β射线测尘仪、EMS污染气体监测系统的观测数据,结合观测期间天气形势,分析了青奥会期间南京不同天气型下气溶胶数浓度和污染气体的分布特征。结果表明:观测期间气溶胶数浓度平均为7 302个/cm^3,污染气体(NOx、O_3、SO_2、...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气溶胶对雷暴云微物理过程和起电影响的数值模拟
收藏 引用
气候与环境研究 2018年 第6期23卷 758-768页
作者: 刘俊 谭涌波 师正 王梦旖 于梦颖 郑天雪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气象灾害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气候与环境变化国际合作联合实验室/气象灾害预报预警与评估协同创新中心/中国气象局气溶胶与云降水重点开放实验室 南京210044
将云滴冻结方案植入已有的二维雷暴云起、放电模式,结合一次山地雷暴个例,探讨了气溶胶浓度对雷暴云微物理过程、起电以及空间电荷结构的影响。结果表明:气溶胶浓度增加,云滴数目增多,尺度降低,雨滴含量减少;云滴冻结导致冰晶在低温区...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积雪陆表微波观测资料干扰识别方法对比分析
收藏 引用
国土资源遥感 2018年 第3期30卷 40-47页
作者: 吴莹 姜苏麟 王振会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气象灾害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气候与环境变化国际合作联合实验室/气象灾害预报预警与评估协同创新中心/中国气象局气溶胶与云降水重点开放实验室 南京210044
地面无线电干扰对星载微波辐射计资料的影响日益凸显,很大程度上降低了微波反演地表参数的精度。以常年积雪覆盖的南极大陆为研究区域,利用2011年7月1—7日先进微波扫描辐射计(advanced microwave scanning radiometer-earth observing ...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甲烷柱变化影响大气结构及局地强降水的机理研究
收藏 引用
遥感技术与应用 2018年 第3期33卷 449-457页
作者: 朱家杉 魏鸣 气象灾害预报预警与评估协同创新中心南京信息工程大学 江苏南京210044 华东师范大学地理信息科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上海200241
为研究大气甲烷含量变化与局地强对流天气的关系,利用Aqua卫星上AIRS传感器反演的L3甲烷日产品,对甲烷含量与大气结构及局地强降水的关系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大气甲烷柱总量分布受地形及地势影响较强,在复杂地形区,甲烷含量波动较大,并...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南京北郊冬季气溶胶散射特征及其与PM2.5化学组成的关系
收藏 引用
生态环境学报 2018年 第1期27卷 101-107页
作者: 张程 于兴娜 沈丽 吕睿 肖思晗 时政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气象灾害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气候与环境变化国际合作联合实验室气象灾害预报预警与评估协同创新中心中国气象局气溶胶与云降水重点开放实验室江苏南京210044
为了深入了解南京北郊冬季气溶胶散射特征以及PM_(2.5)化学组分对其贡献情况,2015年1月使用积分浊度仪获取散射系数数据,同时利用KC-120H采样器对PM_(2.5)样本进行采集,并通过离子色谱仪对所采集的PM_(2.5)样本的化学组分进行分析。结...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青藏高原雷暴电荷结构特征及成因的数值模拟研究
收藏 引用
高原气象 2018年 第4期37卷 911-922页
作者: 郭凤霞 王曼霏 黄兆楚 李扬 穆奕君 廉纯皓 曾凡辉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气象灾害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气候与环境变化国际合作联合实验室/气象灾害预报预警与评估协同创新中心/中国气象局气溶胶与云降水重点开放实验室 江苏南京210044
利用三维雷暴云动力-电耦合数值模式,通过对青藏高原地区2003年8月13日一次雷暴过程进行模拟,分析了高原雷暴的电荷结构特征并从微物理角度讨论了其主要形成原因。结果表明,高原雷暴以三极性结构为主,在消散阶段电荷结构转变为偶极性,...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中国东和西地区MODIS Level-3气溶胶光学厚度检验及其变化趋势
收藏 引用
中国科技论文 2018年 第15期13卷 1690-1700页
作者: 田蓉 马晓燕 贾海灵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气象灾害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南京210044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气候与环境变化国际合作联合实验室 南京210044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气象灾害预报预警与评估协同创新中心 南京210044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中国气象局气溶胶与云降水重点开放实验室 南京210044
为了更好地掌握中分辨率成像光谱仪(moderate-resolution imaging spectroradiometer,MODIS)Level-3反演精度和气溶胶光学厚度(aerosol optical depth,AOD)变化趋势,选取区域代表性较好、观测时间序列较长的AERONET站,结合2003—2016年M...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一种根据湿对流区域时空分布调整的BGM扰动改进方案
收藏 引用
大气科学学报 2018年 第6期41卷 850-860页
作者: 曹萍萍 闵锦忠 陈耀登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气象灾害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气象灾害预报预警与评估协同创新中心 江苏南京210044 四川省气象台 四川成都610072
在增长模繁殖法(Breeding of the Growing Mode,BGM)的动态繁殖过程中,尺度化因子的选择极为关键。利用WRF(Weather Research and Forecasting)模式,在分析飑线系统数值模拟误差增长机制的基础上,根据飑线发展过程中湿对流区域误差更容...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