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与建议

限定检索结果

文献类型

  • 627 篇 期刊文献
  • 23 篇 会议

馆藏范围

  • 650 篇 电子文献
  • 0 种 纸本馆藏

日期分布

学科分类号

  • 547 篇 工学
    • 163 篇 仪器科学与技术
    • 131 篇 电子科学与技术(可...
    • 122 篇 机械工程
    • 121 篇 控制科学与工程
    • 102 篇 信息与通信工程
    • 87 篇 软件工程
    • 75 篇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 46 篇 光学工程
    • 41 篇 航空宇航科学与技...
    • 29 篇 电气工程
    • 25 篇 材料科学与工程(可...
    • 6 篇 农业工程
    • 5 篇 测绘科学与技术
    • 5 篇 环境科学与工程(可...
    • 4 篇 力学(可授工学、理...
    • 4 篇 化学工程与技术
    • 3 篇 动力工程及工程热...
    • 3 篇 土木工程
  • 193 篇 理学
    • 84 篇 大气科学
    • 48 篇 物理学
    • 46 篇 系统科学
    • 10 篇 数学
    • 7 篇 化学
    • 3 篇 生态学
  • 30 篇 管理学
    • 28 篇 管理科学与工程(可...
  • 21 篇 农学
    • 10 篇 农业资源与环境
    • 5 篇 作物学
  • 16 篇 军事学
    • 16 篇 军队指挥学
  • 15 篇 艺术学
    • 15 篇 设计学(可授艺术学...
  • 3 篇 教育学
    • 3 篇 教育学

主题

  • 29 篇 计算流体动力学
  • 24 篇 温度传感器
  • 21 篇 bp神经网络
  • 15 篇 辐射误差
  • 15 篇 深度学习
  • 13 篇 微弱信号检测
  • 13 篇 遗传算法
  • 13 篇 支持向量机
  • 13 篇 海杂波
  • 12 篇 电子结构
  • 11 篇 温度补偿
  • 11 篇 fpga
  • 10 篇 第一性原理
  • 10 篇 湿度传感器
  • 10 篇 光学性质
  • 9 篇 太阳辐射
  • 9 篇 神经网络
  • 9 篇 卷积神经网络
  • 8 篇 混沌
  • 8 篇 特征提取

机构

  • 633 篇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
  • 79 篇 江苏省气象探测与...
  • 36 篇 江苏省大气环境与...
  • 31 篇 中国气象局气象探...
  • 13 篇 江苏省气象探测中...
  • 12 篇 日本国立新泻大学
  • 11 篇 东南大学
  • 10 篇 苏州大学
  • 9 篇 江苏省农业气象重...
  • 8 篇 江苏省气象传感网...
  • 7 篇 江苏省大气海洋光...
  • 6 篇 无锡学院
  • 6 篇 江苏省气象光子学...
  • 6 篇 黑龙江省气象灾害...
  • 5 篇 南京气象科技创新...
  • 5 篇 南京邮电大学
  • 5 篇 江苏省大数据分析...
  • 4 篇 黑龙江省气象数据...
  • 4 篇 中国气象局大气物...
  • 4 篇 剑桥大学

作者

  • 104 篇 行鸿彦
  • 70 篇 刘清惓
  • 70 篇 xing hongyan
  • 53 篇 李鹏
  • 48 篇 徐伟
  • 48 篇 张加宏
  • 47 篇 li peng
  • 41 篇 葛俊祥
  • 40 篇 常建华
  • 38 篇 liu qingquan
  • 35 篇 xu wei
  • 33 篇 杨杰
  • 32 篇 yang jie
  • 29 篇 陈苏婷
  • 28 篇 liu qing-quan
  • 26 篇 周杰
  • 26 篇 李敏
  • 24 篇 li min
  • 24 篇 顾芳
  • 23 篇 zhou jie

语言

  • 650 篇 中文
检索条件"机构=南京信息工程大学江苏省气象探测与信息处理重点实验室"
650 条 记 录,以下是161-170 订阅
排序:
基于MSP430单片机的低功耗智能轮胎监测系统设计
收藏 引用
科学技术与工程 2013年 第16期21卷 4529-4533,4540页
作者: 葛益娴 杨博 张加宏 吴雨生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电子与信息工程学院 江苏省气象探测与信息处理重点实验室 南京210044
设计了一种超低功耗的轮胎压力智能监测系统。该系统由轮胎监测模块和中心接收模块两大模块组成,以低功耗MSP430单片机为主控,监测模块利用MPXY8020A传感芯片,进行轮胎温度和压力的检测,并将数据转化后无线发送。中心模块接受数据后进...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偏振选择可调谐双带太赫兹吸收器
收藏 引用
半导体光电 2024年 第1期45卷 62-68页
作者: 朱海侠 倪波 冯祯婕 钱乙通 周晓彦 倪海彬 杨凌升 常建华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电子与信息工程学院江苏省气象探测与信息处理重点实验室 南京210044
提出并研究了一种偏振选择可调谐双带太赫兹吸收器。吸收器由顶层方形劈裂石墨烯环、中间SiO_(2)介质层以及底层金反射层组成。基于时域有限差分法的仿真结果显示,该吸收器在不同偏振光入射下均可以实现双带高效率吸收。x偏振光时在7.86...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气象预警信息智能接收处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收藏 引用
计算机工程与设计 2014年 第1期35卷 339-343页
作者: 陈苏婷 张燕 张艳艳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江苏省气象探测与信息处理重点实验室 江苏南京210044
设计了一气象预警信息智能接收系统,实现了对各级各类发布的预警信息的解密接收、存储、检索统计和监控。提出基于混沌序列的加解密接收方法提高预警信息传输安全性;构造基于文件形式的预警信息存取方法实时存取预警信息;提出一种基于...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第一性原理研究厚度和空位缺陷对Si/SiO_2界面电子结构与光学性质的影响
收藏 引用
原子与分子物理学报 2014年 第6期31卷 993-999页
作者: 顾芳 陈云云 张仙岭 李敏 张加宏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物理与光电工程学院 南京210044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江苏省气象探测与信息处理重点实验室 南京210044
采用基于密度泛函理论的平面波超软赝势方法,在局域密度近似(LDA)下研究了Si纳米层厚度和O空位缺陷对Si/Si O2界面电子结构及光学性质的影响.电子结构计算结果表明:在0.815~2.580nm的Si层厚度范围内,Si/Si O2界面结构的能隙随着厚度减...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等精度信号参数测量仪设计
收藏 引用
实验技术与管理 2018年 第6期35卷 100-104页
作者: 徐伟 吴静 杨阳 袁振国 王迪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江苏省气象探测与信息处理重点实验室 江苏南京210044
针对传统信号参数测量仪的误差受信号幅值和频率范围影响较大的问题,采用宽带自动增益控制电路进行信号调理,以单片机为主控,结合复杂可编程逻辑器件适合处理时序电路的特点设计等精度信号参数测量仪,测量正弦或脉冲信号的频率、周期、...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BaHfO_3纳米薄膜电子结构、光学和弹性性质的第一性原理研究
收藏 引用
原子与分子物理学报 2014年 第5期31卷 826-832页
作者: 顾芳 陈云云 李敏 张加宏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物理与光电工程学院 南京210044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江苏省气象探测与信息处理重点实验室 南京210044
采用基于密度泛函理论的第一性原理方法,在局域密度近似(LDA )下研究了厚度为0.626~2.711nm (100)面BaHfO3薄膜的电子结构、光学和弹性性质.电子结构和光学性质计算结果表明:以BaO为表面层原子的BaHfO3纳米薄膜均为直接带隙半...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一种HEVC帧内模式选择的快速算法
收藏 引用
实验室研究与探索 2014年 第6期33卷 107-110页
作者: 吴大中 高飞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 江苏省气象探测与信息处理重点实验室江苏南京210044
HEVC是ITU-T和ISO联合制定的新一代视频编码标准。由于采用了许多新的技术,HEVC的编码效率是H.264标准的大约2倍,但是编码的复杂度也随之增加。提出了一种针对HEVC帧内预测模式选择的快速算法,该方法综合了基于视频内容分析的方法和基...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第一性原理研究晶向硅纳米线电子结构,光学性质与压阻特性的应变效应
收藏 引用
原子与分子物理学报 2016年 第1期33卷 53-61页
作者: 顾芳 张加宏 陈云云 刘清惓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物理与光电工程学院 南京210044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江苏省气象探测与信息处理重点实验室 南京210044
基于密度泛函理论体系下的广义梯度近似(GGA),利用第一性原理方法计算研究了单轴应变对[111]晶向硅纳米线的电子结构、光学性质以及压阻性质的影响.能带结构和光学性质的结果表明:压应变导致硅纳米线的带隙明显线性减小,且使其由直隙半...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融合特征点与环状域检测的水下声呐目标匹配
收藏 引用
电子测量与仪器学报 2019年 第11期31卷 120-127页
作者: 李鹏 马味敏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江苏省气象探测与信息处理重点实验室 南京210044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江苏省气象传感网络技术工程中心 南京210044
由于水下环境复杂,声呐成像背景噪声大,水下目标匹配存在一定难度,提出了一种SURF算法结合恒虚警算法来提取目标区域特征点对,其次通过环状域检测来进一步寻找最优匹配点对,最后计算最优特征点对之间的几何关系确定尺度变换,旋转变换的...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实验室智能监控系统设计
收藏 引用
电子技术应用 2014年 第3期40卷 120-122页
作者: 吴大中 宋俊飞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江苏省气象探测与信息处理重点实验室 江苏南京210044
设计了一种基于PLC+STM32的智能实验室SCADA系统。RTU硬件采用分散式的结构,将原来由一个MCU完成的复杂任务分散给多个MCU共同完成,系统可靠性和数据处理速率得到大幅度提高。RTU软件遵循可配置性原则,每个GPIO可以针对不同的用途重新...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