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与建议

限定检索结果

文献类型

  • 4,589 篇 期刊文献
  • 872 篇 会议

馆藏范围

  • 5,461 篇 电子文献
  • 0 种 纸本馆藏

日期分布

学科分类号

  • 3,817 篇 理学
    • 3,453 篇 大气科学
    • 152 篇 生态学
    • 75 篇 海洋科学
    • 54 篇 物理学
    • 51 篇 系统科学
    • 24 篇 地理学
  • 1,114 篇 工学
    • 222 篇 仪器科学与技术
    • 222 篇 控制科学与工程
    • 161 篇 电子科学与技术(可...
    • 159 篇 环境科学与工程(可...
    • 137 篇 信息与通信工程
    • 132 篇 水利工程
    • 128 篇 机械工程
    • 122 篇 软件工程
    • 118 篇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 111 篇 农业工程
    • 94 篇 测绘科学与技术
    • 67 篇 航空宇航科学与技...
    • 59 篇 电气工程
    • 51 篇 光学工程
    • 38 篇 地质资源与地质工...
    • 26 篇 材料科学与工程(可...
    • 26 篇 土木工程
  • 823 篇 农学
    • 376 篇 农业资源与环境
    • 288 篇 作物学
    • 127 篇 植物保护
    • 89 篇 园艺学
    • 26 篇 林学
  • 79 篇 管理学
    • 48 篇 管理科学与工程(可...
    • 25 篇 公共管理
  • 21 篇 教育学
  • 17 篇 经济学
  • 17 篇 艺术学
  • 15 篇 军事学
  • 6 篇 医学
  • 4 篇 法学
  • 2 篇 文学
  • 1 篇 历史学

主题

  • 237 篇 数值模拟
  • 149 篇 青藏高原
  • 125 篇 气候变化
  • 116 篇 降水
  • 102 篇 水稻
  • 100 篇 暴雨
  • 87 篇 热带气旋
  • 87 篇 年代际变化
  • 71 篇 冬小麦
  • 71 篇 年际变化
  • 69 篇 大气环流
  • 68 篇 wrf模式
  • 65 篇 气溶胶
  • 62 篇 台风
  • 62 篇 夏季降水
  • 55 篇 资料同化
  • 55 篇 时空分布
  • 52 篇 水汽输送
  • 50 篇 诊断分析
  • 49 篇 产量

机构

  • 5,165 篇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
  • 163 篇 江苏省农业气象重...
  • 127 篇 中国气象科学研究...
  • 127 篇 成都信息工程大学
  • 107 篇 气象灾害教育部重...
  • 102 篇 江苏省气象灾害重...
  • 91 篇 中国气象科学研究...
  • 79 篇 江苏省气象探测与...
  • 75 篇 江苏省气象局
  • 69 篇 中国科学院大学
  • 67 篇 江苏省气象科学研...
  • 65 篇 江苏省气象台
  • 64 篇 江苏省气候中心
  • 63 篇 国家气候中心
  • 60 篇 气象灾害省部共建...
  • 56 篇 南京大学
  • 54 篇 中国科学院大气物...
  • 48 篇 解放军理工大学
  • 44 篇 江苏省大气环境与...
  • 43 篇 南方海洋科学与工...

作者

  • 163 篇 王振会
  • 147 篇 沈新勇
  • 116 篇 杨再强
  • 112 篇 行鸿彦
  • 101 篇 孙照渤
  • 95 篇 何金海
  • 92 篇 李栋梁
  • 83 篇 魏鸣
  • 81 篇 管兆勇
  • 80 篇 寿绍文
  • 78 篇 景元书
  • 77 篇 缪启龙
  • 76 篇 周顺武
  • 76 篇 江志红
  • 73 篇 闵锦忠
  • 72 篇 shen xinyong
  • 67 篇 江晓东
  • 66 篇 余锦华
  • 64 篇 朱伟军
  • 62 篇 范广洲

语言

  • 5,453 篇 中文
  • 8 篇 英文
检索条件"机构=南京信息工程大学江苏省气象灾害重点实验室"
5461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订阅
排序:
一种地基云图分类算法及硬件加速实现
收藏 引用
电子测量与仪器学报 2025年 第2期39卷 21-31页
作者: 冯琳 宋文强 徐伟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气象灾害预报预警与评估协同创新中心 南京210044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江苏省气象探测与信息处理重点实验室 南京210044
地基云的自动观测和识别对分析大气运动趋势和天气预测具有指导意义。针对目前地基云图分类算法准确率不高、在嵌入式终端部署困难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残差网络结构的地基云图分类网络模型GBcNet及基于ZYNQ的硬件实现架构,PS端用于加...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夏季西北太平洋副热带高压主模态年际变化特征及其季节预报模型
收藏 引用
大气科学 2025年 第1期49卷 67-92页
作者: 刘菲菲 陶丽 张俊凯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大气科学学院 南京210044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气象灾害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气象灾害预报预警与评估协同创新中心 南京210044 云南省临沧市气象局 临沧677099
作为东亚夏季风环流系统的重要成员,夏季西北太平洋副热带高压(简称副高)活动对我国降水和西北太平洋上热带气旋活动有重要影响,但副高季节预测仍然具有挑战性。本文采用1979~2022年月平均海气资料和海气指数,基于信息流方法特有的因果...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南大西洋副热带偶极子的统计特征及其与ENSO的关系
收藏 引用
大气科学学报 2025年 第2期48卷 255-266页
作者: 王晓红 官元红 王曰朋 吴香华 李兴钰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数学与统计学院 江苏南京210044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江苏省应用数学中心 江苏南京210044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气象灾害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气象灾害预报预警与评估协同创新中心 江苏南京210044
利用逐月Hadley Center海表面温度、NCEP/NCAR海表面风场和海平面气压等资料,探讨了南大西洋副热带海表面温度的特征及其与ENSO(El Ni1o-Southern Oscillation)的关系。结果表明:1)在北半球冬季,南大西洋副热带海表面温度异常的EOF(empi...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调控华北沙尘日数年代际变化的大气环流及其近期预估
收藏 引用
大气科学学报 2025年 第2期48卷 229-239页
作者: 宁淑畅 宋晓蕾 霍芊伊 尹志聪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气候系统预测与变化应对全国重点实验室/气象灾害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气象灾害预报预警与评估协同创新中心 江苏南京210044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大气科学学院 江苏南京210044
沙尘天气对社会经济与生态环境产生不利影响,认识其年代际变化并探索其未来态势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使用站点资料与再分析数据,研究了调控1961—2020年3—4月华北地区沙尘日数年代际变化的关键大气环流,并利用CMIP6和CESM-LE两套模式数...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基于长序列遥感降水融合数据集的黄河源气象干旱特征研究
收藏 引用
大气科学学报 2025年 第1期48卷 49-61页
作者: 成硕 黄曼捷 余文君 庄稼成 星寅聪 严海文 李艳忠 赵林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水文与水资源工程学院 江苏南京210044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水利部水文气象灾害机理与预警重点实验室 江苏南京210044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地理科学学院 江苏南京210044
遥感降水产品可为气象干旱精准监测提供近实时、多时空分辨率的降水数据,但其性能易受复杂地形和极端气候的影响,基于机器学习的多源数据融合方法为提高复杂地形和偏远地区遥感降水产品精度和干旱监测能力提供了新思路。基于此,本研究...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臭氧浓度升高和增温对水稻叶片光合作用的复合影响
收藏 引用
生态学报 2025年 第2期45卷 877-888页
作者: 周钰清 徐彦森 何龙鑫 张宇杰 冯兆忠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生态与应用气象学院 江苏省农业与生态气象重点实验室南京210044
人类活动导致的地表臭氧(O_(3))浓度升高和气候变暖正严重影响作物生长。利用开放式O_(3)浓度与温度升高平台(O_(3)-T-FACE),以南粳9108为实验材料,设置两个O_(3)浓度:环境大气O_(3)浓度(A)和1.5倍环境O_(3)浓度(E),三个增温处理:环境温...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2022年夏季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异常强盛且稳定维持与长江中下游持续性极端高温事件
收藏 引用
气象学报 2025年 第1期83卷 33-45页
作者: 陈蔚 管兆勇 杨华栋 王磊 江苏省气象台 南京210008 气象灾害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气象灾害预报预警与评估协同创新中心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南京210044 南京气象科技创新研究院 南京210008
2022年夏季长江中下游地区发生了1960年以来最强的高温事件,其形成和维持与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WPSH)异常强盛有关。利用站点观测资料和再分析资料,通过对不同变量的诊断分析,研究了高温时段WPSH异常强盛且稳定维持的机制,得到如下结论:...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2000年以后北大西洋涛动对中国北方冬季降雪影响增强
收藏 引用
中国科学:地球科学 2025年 第4期55卷 1281-1289页
作者: 周波涛 郭楚儿 胡跃鹏 谢文欣 孙博 韩婷婷 施宁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气候系统预测与变化应对全国重点实验室/气象灾害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气象灾害预报预警与评估协同创新中心 南京210044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大气科学学院 南京210044 浙江省气象台 杭州310002
中国北方降雪对社会经济和人民生活具有深远影响,因此,理解该区域降雪异常变化的物理机制至关重要.本研究基于1961~2018年的观测和再分析资料,探讨了中国北方冬季降雪与北大西洋涛动(NAO)的关系.结果表明,二者的联系在2000年左右发生了...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中国西北地区复合极端高温-降水事件可能成因
收藏 引用
大气科学学报 2025年 第1期48卷 62-76页
作者: 杨怡蓉 袁潮霞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气象灾害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气象灾害预报预警与评估协同创新中心/气候与应用前沿研究院 江苏南京210044 日本海洋科学技术开发机构应用实验室 日本横滨2360001
基于1961—2018年欧洲中期天气预报中心的再分析资料、中国高分辨率格点资料,采用合成分析方法,揭示了中国西北地区复合极端高温-降水事件(compound extreme heat-precipitation events,CEHPE)的成因,并探讨了与无强降水热浪事件的异同...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再分析资料中土壤温度记忆的对比及观测数据的差异
收藏 引用
大气科学学报 2025年 第2期48卷 300-311页
作者: 宋耀明 赵勇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气象灾害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气象灾害预报预警与评估协同创新中心 江苏南京210044 成都信息工程大学大气科学学院 四川成都610225
土壤温度异常的记忆建立了前期土壤温度异常与后续土壤温度及大气异常的联系,因而土壤温度再分析数据的大量使用使得土壤温度异常的记忆在再分析数据中的评估尤其重要。本研究利用1979—2019年ERA-Interim、ERA5和GLDAS土壤温度再分析...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