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与建议

限定检索结果

文献类型

  • 239 篇 期刊文献
  • 11 篇 会议

馆藏范围

  • 250 篇 电子文献
  • 0 种 纸本馆藏

日期分布

学科分类号

  • 156 篇 理学
    • 117 篇 大气科学
    • 26 篇 生态学
    • 15 篇 化学
    • 1 篇 地质学
    • 1 篇 生物学
  • 109 篇 工学
    • 50 篇 环境科学与工程(可...
    • 28 篇 化学工程与技术
    • 24 篇 水利工程
    • 9 篇 农业工程
    • 8 篇 材料科学与工程(可...
    • 2 篇 仪器科学与技术
    • 2 篇 城乡规划学
    • 1 篇 机械工程
    • 1 篇 光学工程
    • 1 篇 动力工程及工程热...
    • 1 篇 控制科学与工程
    • 1 篇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 1 篇 轻工技术与工程
    • 1 篇 船舶与海洋工程
    • 1 篇 林业工程
    • 1 篇 软件工程
    • 1 篇 生物工程
  • 30 篇 农学
    • 21 篇 农业资源与环境
    • 7 篇 作物学
    • 1 篇 林学
  • 11 篇 管理学
    • 9 篇 公共管理
    • 1 篇 管理科学与工程(可...
  • 2 篇 教育学
    • 2 篇 教育学
  • 2 篇 医学
    • 2 篇 公共卫生与预防医...
  • 1 篇 经济学
    • 1 篇 应用经济学

主题

  • 18 篇 吸附
  • 12 篇 南京
  • 11 篇 pm_(2.5)
  • 10 篇 重金属
  • 10 篇 催化剂
  • 10 篇 臭氧
  • 9 篇 源解析
  • 9 篇 甲醛
  • 8 篇 气候变化
  • 8 篇 来源解析
  • 7 篇 pm2.5
  • 6 篇 空气质量
  • 6 篇 方解石
  • 6 篇 污染特征
  • 5 篇 臭氧(o_(3))
  • 5 篇 大气污染
  • 5 篇 挥发性有机物
  • 5 篇 生物炭
  • 5 篇 臭氧生成潜势(ofp...
  • 5 篇 水溶性离子

机构

  • 227 篇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
  • 32 篇 江苏省大气环境监...
  • 28 篇 江苏省大气环境与...
  • 16 篇 南京工业大学
  • 14 篇 大气环境与装备技...
  • 10 篇 江苏省大气环境监...
  • 10 篇 江苏省南京环境监...
  • 9 篇 南京大学
  • 8 篇 生态环境部南京环...
  • 7 篇 北京大学
  • 5 篇 上海市环境科学研...
  • 4 篇 南京科略环境科技...
  • 4 篇 江苏省大气环境监...
  • 4 篇 江苏丘陵地区镇江...
  • 3 篇 中国科学院南京土...
  • 3 篇 中国科学院大学
  • 3 篇 江苏省大气环境监...
  • 3 篇 南京市生态环境保...
  • 3 篇 清华大学
  • 3 篇 中国科学院大气物...

作者

  • 27 篇 陈敏东
  • 24 篇 黄琼
  • 21 篇 胡建林
  • 20 篇 申卫收
  • 16 篇 谢鸣捷
  • 16 篇 廖宏
  • 15 篇 杨波
  • 12 篇 王鸣
  • 12 篇 陶涛
  • 10 篇 赵云霞
  • 10 篇 徐德福
  • 10 篇 高南
  • 9 篇 樊建凌
  • 9 篇 丁峰
  • 9 篇 吴丹
  • 8 篇 邱子健
  • 8 篇 于江华
  • 8 篇 邱慧
  • 8 篇 乐旭
  • 7 篇 盖鑫磊

语言

  • 250 篇 中文
检索条件"机构=南京信息工程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江苏省大气环境监测与污染控制重点实验室/江苏省大气环境与装备技术协同创新中心"
250 条 记 录,以下是21-30 订阅
排序:
南京近郊农田区域大气颗粒物水溶性离子污染特征
收藏 引用
环境科学 2025年 第2期46卷 727-735页
作者: 潘超 张海鸥 刘婉萍 张鸿燕 樊建凌 国家能源集团科学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 清洁高效燃煤发电与污染控制国家重点实验室南京210023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 江苏省大气环境监测与污染控制高技术研究重点实验室江苏省大气环境与装备技术协同创新中心南京210044
水溶性离子是大气颗粒物中重要组成部分,但当前对农业区域大气颗粒物中水溶性离子的研究与关注较少.于2020年12月至2021年11月对南京近郊农业区定点连续采样,分析了不同粒径大气颗粒物(>9.0、5.8~9.0、4.7~5.8、3.3~4.7、2.1~3.3、1....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平原城区入湖河流氧化亚氮排放时空特征
收藏 引用
湖泊科学 2025年
作者: 张润雨 刘博毅 朱琳 施文卿 江苏省大气环境与设备技术协同创新中心江苏省大气环境监测与污染控制重点实验室南京信息工程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
氧化亚氮(N2O)作为一种强效应温气体,是全球气候变暖的主要贡献者之一。受大量污染物输入的影响,城市河流一直是N2O的排放热点,但在平原地区水动力较弱的河流中其排放特征尚不清晰。研究以中国典型平原城市地区的滆湖入湖河流为...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2,7-萘二磺酸导向构筑的五元瓜环-碱金属及碱土金属基超分子自组装体及其溶剂识别
收藏 引用
无机化学学报 2023年 第9期39卷 1711-1720页
作者: 李婕 施静 肖帅 张明慧 葛伟伟 黄琳 陈凯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 江苏省大气环境与装备技术协同创新中心江苏省大气环境监测与污染控制高技术研究重点实验室南京210044
以2,7-萘二磺酸(2,7-H_(2)NDA)作为结构导向剂,与五元瓜环(Q[5])和碱金属、碱土离子(K^(+)、Rb^(+)、Mg^(^(2+))、Ca^(^(2+)))在水热条件下制备出了4种新颖的Q[5]基超分子自组装体[K_(2)(H_(2)O)_(4)(Q[5])](2,7-NDA)·4H_(2)O(1)、...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长三角城市群气象因子对环境空气质量的影响及变化趋势分析
收藏 引用
气候与环境研究 2025年 第2期30卷 187-198页
作者: 蒋妍 朱君 乐旭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江苏省大气环境监测与污染控制研究实验室/大气环境与装备技术协同创新中心
利用中国环境监测总站大气环境监测数据以及美国国家气候数据中心的气象要素数据,通过逐步回归和相关性分析法,分析了2015~2022年长三角城市群空气质量的时空变化特征,建立了环境空气质量与各气象因子的关联,揭示了气象因子对环境...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气候变化对中国夏季臭氧影响
收藏 引用
环境科学 2023年 第4期44卷 1801-1810页
作者: 胡安琪 谢晓栋 龚康佳 侯宇晖 胡建林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 江苏省大气环境监测与污染控制高技术研究重点实验室大气环境与装备技术协同创新中心南京210044 桐乡市气象局 嘉兴314000
气象条件对近地层臭氧(O_(3))的生成有重要影响.为了探讨未来气候变化如何影响中国不同地区的O_(3)浓度,本研究将全球耦合模式比较计划CMIP5提供的CESM地球系统模式的气候预测数据作为WRF区域气象模式的初始边界条件,降尺度模拟了3种代...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大气中硝基苯酚类化合物的污染特征和吸光作用研究进展
收藏 引用
环境化学 2025年
作者: 周至言 谢鸣捷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 江苏省大气环境监测与污染控制高技术研究重点实验室江苏省大气环境与装备技术协同创新中心
硝基苯酚类化合物(Nitrophenol-like compounds,NPCs)因其生态毒性和吸光作用而受到广泛关注.本文总结了国内外关于环境空气中NPCs化学组成和时空分布特征、粒径分布和气固分配、一次来源和二次过程及吸光特性的研究. 4-硝基苯酚、4-...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长三角典型城市不同通勤方式的超细颗粒物暴露观测研究
收藏 引用
科学通报 2024年
作者: 张文静 Dipesh Rupakheti 李晓芳 姬瑜琛 胡建林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江苏省大气环境与装备技术协同创新中心江苏省大气环境监测与污染控制高技术重点实验室
超细颗粒物(UFP,空气动力学直径小于或等于100 nm)比粒径更大的细颗粒物(PM2.5)和可吸入颗粒物(PM10)具有更大的健康风险.为调查城市中交通微环境内的UFP暴露水平及暴露产生的健康风险,本研究在2023年4~5月,每个观测日的早高峰...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南京近郊农田大气颗粒物及金属干沉降输入特征
收藏 引用
环境科学 2023年 第4期44卷 1873-1881页
作者: 刘翠英 靳浩 樊建凌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应用气象学院 江苏省农业气象重点实验室南京210044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 江苏省大气环境监测与污染控制高技术研究重点实验室江苏省大气环境与装备技术协同创新中心南京210044
大气颗粒物中重金属干沉降输入是农业区域重金属的重要来源之一,但当前对农业区大气重金属沉降的观测研究较少.通过对南京近郊典型稻麦轮作区定点连续1 a采样,分析了不同粒径大气颗粒物和其中10种金属元素的浓度,并利用大叶模型估算其...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构建高效稳定的低温反向偏置双极膜电解槽用于二氧化碳还原
收藏 引用
Chinese Journal of Catalysis 2024年 第4期59卷 82-96页
作者: 谢逸 徐湛友 卢千 王莹 香港中文大学化学系 中国香港新界 江苏省大气环境与装备技术协同创新中心 江苏省大气环境监测与污染控制高技术研究重点实验室UNIST-NUIST中韩能源与环境联合实验室南京信息工程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江苏南京210044
二氧化碳电化学还原为高附加值的化学品和原料是一种具有应用前景的负碳技术.在过去十几年里,研究人员在碱性和中性电解质中进行了大量的二氧化碳电还原研究,并在活性、选择性和稳定性方面取得了很多进展.然而,二氧化碳与碱性电解液反...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湖泊大型水生植物与藻类分解的碳排放对比研究
收藏 引用
环境科学研究 2025年 第5期38卷 1058-1066页
作者: 张润雨 王家一 朱琳 施文卿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 江苏省大气环境与设备技术协同创新中心江苏省大气环境监测与污染控制重点实验室江苏南京210044
湖泊生态系统中,大型水生植物和藻类生物质是二氧化碳(CO_(2))和甲烷(CH_(4))温气体的重要来源。大型水生植物和藻类有机质组分存在显著差异,导致分解过程及温气体排放特征存在潜在差异。本研究通过模拟培养实验,设置了对照组(CK)...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