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与建议

限定检索结果

文献类型

  • 213 篇 期刊文献
  • 8 篇 会议

馆藏范围

  • 221 篇 电子文献
  • 0 种 纸本馆藏

日期分布

学科分类号

  • 141 篇 理学
    • 103 篇 大气科学
    • 25 篇 生态学
    • 14 篇 化学
    • 1 篇 地质学
    • 1 篇 生物学
  • 94 篇 工学
    • 43 篇 环境科学与工程(可...
    • 25 篇 化学工程与技术
    • 21 篇 水利工程
    • 9 篇 农业工程
    • 4 篇 材料科学与工程(可...
    • 2 篇 仪器科学与技术
    • 2 篇 城乡规划学
    • 1 篇 机械工程
    • 1 篇 光学工程
    • 1 篇 动力工程及工程热...
    • 1 篇 控制科学与工程
    • 1 篇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 1 篇 轻工技术与工程
    • 1 篇 林业工程
    • 1 篇 软件工程
    • 1 篇 生物工程
  • 30 篇 农学
    • 21 篇 农业资源与环境
    • 7 篇 作物学
    • 1 篇 林学
  • 11 篇 管理学
    • 9 篇 公共管理
    • 1 篇 管理科学与工程(可...
    • 1 篇 农林经济管理
  • 2 篇 教育学
    • 2 篇 教育学
  • 2 篇 医学
    • 2 篇 公共卫生与预防医...
  • 1 篇 经济学
    • 1 篇 应用经济学

主题

  • 15 篇 吸附
  • 11 篇 pm_(2.5)
  • 11 篇 南京
  • 10 篇 臭氧
  • 9 篇 重金属
  • 9 篇 催化剂
  • 9 篇 甲醛
  • 8 篇 气候变化
  • 8 篇 源解析
  • 7 篇 来源解析
  • 6 篇 空气质量
  • 6 篇 pm2.5
  • 6 篇 污染特征
  • 5 篇 大气污染
  • 5 篇 生物炭
  • 5 篇 水溶性离子
  • 5 篇 大气颗粒物
  • 5 篇 细颗粒物
  • 5 篇 粒径分布
  • 4 篇 臭氧(o_(3))

机构

  • 203 篇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
  • 32 篇 江苏省大气环境监...
  • 25 篇 江苏省大气环境与...
  • 15 篇 南京工业大学
  • 13 篇 大气环境与装备技...
  • 10 篇 江苏省大气环境监...
  • 10 篇 江苏省南京环境监...
  • 8 篇 南京大学
  • 6 篇 北京大学
  • 6 篇 生态环境部南京环...
  • 4 篇 江苏省大气环境监...
  • 4 篇 江苏丘陵地区镇江...
  • 3 篇 中国科学院南京土...
  • 3 篇 中国科学院大学
  • 3 篇 南京市生态环境保...
  • 3 篇 南京科略环境科技...
  • 3 篇 中国科学院大气物...
  • 3 篇 商丘市气象局
  • 3 篇 美国新泽西理工学...
  • 3 篇 上海市环境科学研...

作者

  • 27 篇 陈敏东
  • 22 篇 黄琼
  • 20 篇 申卫收
  • 18 篇 胡建林
  • 15 篇 谢鸣捷
  • 13 篇 杨波
  • 13 篇 廖宏
  • 11 篇 王鸣
  • 11 篇 陶涛
  • 10 篇 徐德福
  • 10 篇 高南
  • 9 篇 赵云霞
  • 9 篇 樊建凌
  • 9 篇 丁峰
  • 8 篇 邱子健
  • 8 篇 于江华
  • 8 篇 邱慧
  • 8 篇 吴丹
  • 7 篇 乐旭
  • 7 篇 薛艳

语言

  • 221 篇 中文
检索条件"机构=南京信息工程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江苏省大气环境监测与污染控制高技术研究实验室/江苏省大气环境与装备技术协同创新中心"
221 条 记 录,以下是111-120 订阅
排序:
石墨烯量子点辅助合成Cu-MOFs及CO_(2)吸附行为
收藏 引用
中国环境科学 2021年 第10期41卷 4565-4571页
作者: 庞米杰 陈钰文 王婉慈 赵云霞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 江苏南京210044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大气科学学院 江苏南京210044 江苏省大气环境与装备技术协同创新中心 江苏南京210044 江苏省大气环境监测与污染控制高技术研究重点实验室 江苏南京210044
选用一种成本低、可大规模合成的Cu基MOFs(Cu-MOFs)材料作为CO_(2)吸附剂,在原位合成过程中添加石墨烯量子点以调控其晶体结构.结果表明:适量石墨烯量子点的添加有利于提高Cu-MOFs的比表面积和孔体积,相比未改性MOFs材料,改性后的CO_(2...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接种植物根际促生菌对施用有机无机复混肥土壤N_(2)O排放的影响
收藏 引用
中国土壤与肥料 2024年 第12期 42-51页
作者: 王洲章 朱津宏 熊若男 杨思琪 高南 吴永红 张振超 吴国平 申卫收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江苏省大气环境监测与污染控制高技术研究重点实验室/江苏省大气环境与装备技术协同创新中心 江苏南京210044 南京工业大学生物与制药工程学院/国家生化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江苏南京211816 中国科学院南京土壤研究所 土壤与农业可持续发展国家重点实验室江苏南京210008 江苏丘陵地区镇江农业科学研究所 江苏镇江212400
施用有机无机复混肥可提高土壤肥力、增加作物产量,但也增加温气体氧化亚氮(N_(2)O)的排放。采集江苏省句容市的复垦土壤样品设置内土壤培养试验,研究接种植物根际促生菌(PGPR)对施用有机无机复混肥土壤N_(2)O排放的影响。结果表明...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长江经济带典型矿业城市马鞍山市大气污染特征及颗粒物潜在源研究
收藏 引用
环境科学学报 2022年 第2期42卷 283-297页
作者: 牛司平 于江华 程一松 安徽工业大学能源与环境学院环境科学与工程系 马鞍山243002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大气环境与装备技术协同创新中心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江苏省大气环境检测与污染控制高技术研究重点实验室南京信息工程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南京210044 安徽绿友节能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马鞍山243002
本文利用2017—2020年监测数据对长江经济带典型矿业城市马鞍山市的主要大气污染物(PM_(2.5)、PM_(10)、SO_(2)、CO和O_(3))进行了系统性分析.2017—2020年PM_(10)和PM_(2.5)的年均浓度分别为85.55、78.15、70.39、57.77μg·m^(-3)...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江苏省农业碳排放时序特征与趋势预测
收藏 引用
农业环境科学学报 2022年 第3期41卷 658-669页
作者: 邱子健 靳红梅 高南 徐轩 朱津宏 李庆 王子清 徐拥军 申卫收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江苏省大气环境监测与污染控制高技术研究重点实验室/江苏省大气环境与装备技术协同创新中心 南京210044 江苏省农业科学院农业资源与环境研究所 南京210014 江苏省有机固体废弃物资源化协同创新中心 南京210095 南京工业大学生物与制药工程学院 南京211816 江苏现代低碳技术研究院 南京210003
为探讨江苏省农业碳排放时序特征及未来碳排放趋势,利用排放因子法对江苏省2000—2019年农业碳排放进行估算,并运用STIRPAT模型对2020—2030年全农业碳排放趋势进行预测。结果表明:江苏省2000—2019年的CO_(2)排放当量(CO_(2)e)整体...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CO_(2)浓度升高对稻麦轮作农田氨挥发的影响
收藏 引用
中国土壤与肥料 2022年 第5期 149-157页
作者: 戴海洋 赵艺蓉 薛淮文 彭翔 黄家宇 李天玲 胡正华 申卫收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江苏省大气环境监测与污染控制高技术研究重点实验室/江苏省大气环境与装备技术协同创新中心 江苏南京210044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应用气象学院/江苏省农业气象重点实验室 江苏南京210044
氨挥发不仅造成农田氮素损失,还加剧了大气灰霾污染。二氧化碳(CO_(2))浓度升高和气候变化对农田氨挥发的影响尚不清楚。采用OTC(Open-Top Chamber,开顶式气)模拟研究CO_(2)浓度渐升和骤升200 mg/L对南方稻麦轮作农田氨挥发的影响,探...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江苏省主要农作物碳足迹动态及其构成研究
收藏 引用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22年 第1期14卷 110-119页
作者: 张传红 韩露 谢佳男 靳浩 刘翠英 樊建凌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江苏省大气环境监测与污染控制高技术研究重点实验室/大气环境与装备技术协同创新中心 南京210044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雷丁学院 南京210044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应用气象学院 南京210044
江苏作为农业大和粮食主产区,全面核算其主要农作物生产碳足迹时序动态变化与构成,可为江苏省主要作物生产体系全过程环境管理及农业绿色发展提供决策依据.本文采用生命周期评价法(LCA)核算江苏省1990—2019年水稻、小麦、玉米、大豆...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不同水生植物对富营养化水体的净化动态及其机理研究
收藏 引用
环境生态学 2024年 第8期6卷 99-104页
作者: 薛艳 宋玉芝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 江苏省大气环境与装备技术协同创新中心江苏南京210044 江苏省大气环境监测与污染控制高技术研究重点实验室 江苏南京210044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应用气象学院 江苏南京210044
研究不同水生植物对富营养化水体的净化动力及其机理,以黄花水龙、苦草、凤眼莲和纸莎草4种水生植物为试验材料,用天然富营养水溶液培养40 d,其间研究了植物生物量和水溶液中营养元素以及生理指标的变化。结果显示:水生植物的生物量...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基于多源融合数据评估2014—2018年中国地表大气臭氧污染变化及其健康影响
收藏 引用
大气科学学报 2021年 第5期44卷 737-745页
作者: 王莼璐 王毅一 史之浩 孙金金 龚康佳 胡建林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江苏省大气环境监测与污染控制高技术研究重点实验室/大气环境与装备技术协同创新中心/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 江苏南京210044
基于中国环境空气质量监测站观测数据、区域空气质量模式(CMAQ)模拟数据和卫星反演数据,利用数据融合方法获得了2014、2018年地表大气O_(3)质量浓度水平变化及其空间分布,通过空气污染控制健康效益评估工具(BenMAP-CE)评估了2014、2018...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2017年春夏期间南京地区臭氧污染输送影响及潜在源区
收藏 引用
环境科学 2021年 第1期42卷 88-96页
作者: 谢放尖 陆晓波 杨峰 李文青 李洁 谢轶嵩 王艳 刘益和 王庆九 胡建林 南京市生态环境保护科学研究院 南京210093 江苏省南京环境监测中心 南京210093 南京市生态环境局 南京210017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 大气环境与装备技术协同创新中心南京210044 江苏省大气环境监测与污染控制高技术研究重点实验室 南京210044
基于南京市空气质量数据与NCEP全球再分析资料,利用后向轨迹模式计算了2017年春夏(4~10月)到达南京城区逐时的24 h近地面气团后向轨迹,并将后向轨迹数据与臭氧质量浓度数据结合,进行轨迹聚类与潜在源区分析.结果表明,2017年南京市臭氧...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空气污染-气候相互作用:IPCC AR6的结论解读
收藏 引用
大气科学学报 2021年 第5期44卷 658-666页
作者: 廖宏 高瑜成 陈东林 代慧斌 杜楠 方力 亢灵 钱静 秦卓凡 王叶 谢佩芙 杨豪 张丹瑜婷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江苏省大气环境监测与污染控制高技术研究重点实验室/大气环境与装备技术协同创新中心/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 江苏南京210044
本文解读最近发布的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Intergovernmental Panel on Climate Change,IPCC)第六次气候变化评估报告(Sixth Assessment Report,AR6)关于空气污染-气候相互作用的主要新结论。在大气污染物的气候效应方面,AR6估算了...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