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与建议

限定检索结果

文献类型

  • 203 篇 期刊文献
  • 8 篇 会议

馆藏范围

  • 211 篇 电子文献
  • 0 种 纸本馆藏

日期分布

学科分类号

  • 134 篇 理学
    • 98 篇 大气科学
    • 23 篇 生态学
    • 14 篇 化学
    • 1 篇 地质学
    • 1 篇 生物学
  • 91 篇 工学
    • 40 篇 环境科学与工程(可...
    • 25 篇 化学工程与技术
    • 20 篇 水利工程
    • 9 篇 农业工程
    • 4 篇 材料科学与工程(可...
    • 2 篇 仪器科学与技术
    • 2 篇 城乡规划学
    • 1 篇 机械工程
    • 1 篇 光学工程
    • 1 篇 动力工程及工程热...
    • 1 篇 控制科学与工程
    • 1 篇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 1 篇 轻工技术与工程
    • 1 篇 林业工程
    • 1 篇 软件工程
    • 1 篇 生物工程
  • 29 篇 农学
    • 20 篇 农业资源与环境
    • 7 篇 作物学
    • 1 篇 林学
  • 11 篇 管理学
    • 9 篇 公共管理
    • 1 篇 管理科学与工程(可...
    • 1 篇 农林经济管理
  • 2 篇 教育学
    • 2 篇 教育学
  • 2 篇 医学
    • 2 篇 公共卫生与预防医...
  • 1 篇 经济学
    • 1 篇 应用经济学

主题

  • 15 篇 吸附
  • 11 篇 pm_(2.5)
  • 10 篇 南京
  • 10 篇 臭氧
  • 9 篇 催化剂
  • 9 篇 甲醛
  • 8 篇 重金属
  • 8 篇 气候变化
  • 7 篇 源解析
  • 6 篇 空气质量
  • 6 篇 来源解析
  • 6 篇 pm2.5
  • 6 篇 污染特征
  • 5 篇 大气污染
  • 5 篇 生物炭
  • 5 篇 水溶性离子
  • 5 篇 大气颗粒物
  • 5 篇 粒径分布
  • 4 篇 臭氧(o_(3))
  • 4 篇 空间分布

机构

  • 193 篇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
  • 30 篇 江苏省大气环境监...
  • 24 篇 江苏省大气环境与...
  • 14 篇 南京工业大学
  • 12 篇 大气环境与装备技...
  • 10 篇 江苏省大气环境监...
  • 9 篇 江苏省南京环境监...
  • 8 篇 南京大学
  • 6 篇 北京大学
  • 6 篇 生态环境部南京环...
  • 4 篇 江苏省大气环境监...
  • 3 篇 南京市生态环境保...
  • 3 篇 南京科略环境科技...
  • 3 篇 江苏丘陵地区镇江...
  • 3 篇 中国科学院大气物...
  • 3 篇 商丘市气象局
  • 3 篇 美国新泽西理工学...
  • 3 篇 上海市环境科学研...
  • 3 篇 浙江大学
  • 2 篇 中国科学院南京土...

作者

  • 27 篇 陈敏东
  • 22 篇 黄琼
  • 21 篇 huang qiong
  • 19 篇 申卫收
  • 18 篇 胡建林
  • 13 篇 yang bo
  • 13 篇 杨波
  • 13 篇 廖宏
  • 12 篇 谢鸣捷
  • 12 篇 chen mindong
  • 11 篇 shen weishou
  • 11 篇 王鸣
  • 11 篇 陶涛
  • 11 篇 hu jian-lin
  • 10 篇 tao tao
  • 10 篇 wang ming
  • 10 篇 徐德福
  • 9 篇 赵云霞
  • 9 篇 liao hong
  • 9 篇 高南

语言

  • 211 篇 中文
检索条件"机构=南京信息工程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江苏省大气环境监测与污染控制高技术研究重点实验室/江苏省大气环境与装备技术协同创新中心"
211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订阅
排序:
苏南城市地区PM2.5中有机碳吸光作用及来源的时空分布
收藏 引用
环境科学学报 2025年 第4期45卷 331-340页
作者: 冯蔚 丁峰 齐婉清 董桂宏 谢鸣捷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 江苏省大气环境监测与污染控制高技术研究重点实验室 江苏省大气环境与装备技术协同创新中心 江苏省南京环境监测中心
于2020—2021年秋、冬季在苏南城市(南京、苏州、无锡、常州和镇江)同步收集大气细颗粒物(PM2.5)滤膜样品,分析了各样品中甲醇可提取有机碳(organic carbon,OC)吸光性质的时空变化.结果表明,常州市因OC浓度最高((8.09±5.17...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农田土壤地力提升和固碳减排协同研究进展
收藏 引用
农业环境科学学报 2025年 第2期44卷 275-286页
作者: 胡明成 邱子健 王洲章 申卫收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 江苏省大气环境监测与污染控制高技术研究重点实验室江苏省大气环境与装备技术协同创新中心南京210044
粮食安全和全球气候变化是当今人类社会面临的两大主要挑战。在当前缓解气候变暖和保障粮食安全的大背景下,农田土壤面临着生产力提升和固碳减排的双重压力,促进农田土壤地力提升和固碳减排协同发展,对世界各国应对气候变暖和粮食安全...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2022年夏季历史极端高温下我国近地表臭氧污染及气象成因分析
收藏 引用
大气科学 2025年 第1期49卷 1-12页
作者: 杨镇江 李柯 廖宏 陈磊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江苏省大气环境监测与污染控制高技术研究重点实验室/江苏省大气环境与装备技术协同创新中心 南京210044
基于国家空气质量监测网和ERA5(欧洲中期天气预报中心第五代大气再分析数据集)气象数据,本文分析了2022年夏季历史极端高温条件下我国臭氧(O_(3))污染的变化及主要的气象驱动因素。从空间分布上,2022年夏季全国O_(3)浓度呈现明显的反弹,...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气候变化影响我国大气污染事件的研究进展
收藏 引用
气候变化研究进展 2025年 第1期21卷 56-68页
作者: 秦卓凡 廖宏 代慧斌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江苏省大气环境监测与污染控制高技术研究重点实验室/江苏省大气环境与装备技术协同创新中心/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 南京210044
地表细颗粒物(PM_(2.5))和臭氧(O_(3))重污染事件是我国大气污染治理的重点关注对象。文中综述了中国近几年关于气候变化对PM_(2.5)和O_(3)重污染事件影响的研究进展。结果表明,PM_(2.5)重污染事件主要发生在静稳天气条件下而O_(3)重污...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南京近郊农田区域大气颗粒物水溶性离子污染特征
收藏 引用
环境科学 2025年 第2期46卷 727-735页
作者: 潘超 张海鸥 刘婉萍 张鸿燕 樊建凌 国家能源集团科学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 清洁高效燃煤发电与污染控制国家重点实验室南京210023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 江苏省大气环境监测与污染控制高技术研究重点实验室江苏省大气环境与装备技术协同创新中心南京210044
水溶性离子是大气颗粒物中重要组成部分,但当前对农业区域大气颗粒物中水溶性离子的研究与关注较少.于2020年12月至2021年11月对南京近郊农业区定点连续采样,分析了不同粒径大气颗粒物(>9.0、5.8~9.0、4.7~5.8、3.3~4.7、2.1~3.3、1....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三年行动计划”前后南京秋冬季挥发性有机物污染特征和来源
收藏 引用
环境科学学报 2025年 第05期 1-12页
作者: 崔旺南 丁峰 王鸣 谢鸣捷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 江苏省大气环境监测与污染控制高技术研究重点实验室 江苏省大气环境与装备技术协同创新中心 江苏省南京环境监测中心
于2017年1月和11—12月(P1)、2020年11月—2021年1月(P2)、2021年11月—2022年1月(P3)在南京中心大气挥发性有机物(Volatile organic compounds,VOCs)的小时浓度进行观测,目标组分为非甲烷碳氢化合物.结果表明,P1~P3期间...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天然有机物与钙镁离子对水环境中氧化石墨烯稳定性的复合影响
收藏 引用
生态环境学报 2025年
作者: 方华 王燕 李璇 章婷婷 赵怡 徐林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江苏省大气环境监测与污染控制高技术研究实验室/江苏省大气环境与装备技术协同创新中心 江苏省环境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氧化石墨烯(Graphene oxide,GO)是应用最为广泛的碳纳米材料,可造成潜在的水生态环境风险。进入水体后,GO将受各类环境因子的影响诱发凝聚和沉降而改变其稳定性和生态毒性。其中,最重要的影响因素为天然有机物(Natural organic ma...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基于废旧LiNi_(0.5)Co_(0.2)Mn_(0.3)O_(2)正极材料高效再生的高性能锂离子电池
收藏 引用
无机化学学报 2025年 第4期41卷 625-638页
作者: 朱恒毅 居李赟 张浩月 杜嘉欣 谢予桐 宋力 靳亚超 张明道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 江苏省锂复合材料电池研发创新平台高端装备供能技术研究院江苏省大气环境监测与污染控制重点实验室江苏省大气环境与装备技术协同创新中心南京210044
开发了一种高效的连锁工艺,包括酸浸、共沉淀和热处理,用于再生废弃的LiNi_(0.5)Co_(0.2)Mn_(0.3)O_(2)(NCM523)材料。首先采用DL-酒石酸和甲酸作为浸出体系,Li、Ni、Co、Mn的浸出效率达到98%左右。然后将浸出液加入草酸溶液中进行共沉...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低温电解液添加剂对钴酸锂电池低温性能的影响
收藏 引用
无机化学学报 2025年 第4期41卷 719-728页
作者: 刘家赫 唐淦 陈凯 张明道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 江苏省锂复合材料电池研发创新平台高端装备供能技术研究院江苏省大气环境监测与污染控制重点实验室江苏省大气环境与装备技术协同创新中心南京210044
为解决锂离子电池(LIBs)低温性能较差的问题,提出了一种通过调节电解质添加剂配方,提高电池低温性能的有效方法。其中,四氟硼酸锂(LiBF4)+碳酸亚乙烯酯(VC)+1,3-丙烷磺酸内酯(PS)+氟代碳酸乙烯酯(FEC)的添加剂配方对电极有较好的保护作...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一株铁还原细菌ZLJ24的筛选、鉴定及其固氮特性
收藏 引用
中国土壤与肥料 2025年 第1期 241-249页
作者: 赵李佳 邱子健 高南 李林梅 申卫收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江苏省大气环境监测与污染控制高技术研究重点实验室/江苏省大气环境与装备技术协同创新中心 江苏南京210044 南京工业大学生物与制药工程学院/国家生化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江苏南京211816
筛选获得具有Fe3+还原活性及固氮能力的细菌,用于构建基于新型生物固氮体系的绿色低氮水稻生产。通过无氮培养基、柠檬酸铁培养基筛选和LB培养基纯化,从水稻土中分离筛选得到一株细菌ZLJ24;通过形态特征观察、16S rRNA基因序列测定、nif...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