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与建议

限定检索结果

文献类型

  • 62 篇 期刊文献
  • 1 篇 会议

馆藏范围

  • 63 篇 电子文献
  • 0 种 纸本馆藏

日期分布

学科分类号

  • 37 篇 农学
    • 20 篇 农业资源与环境
    • 13 篇 作物学
    • 2 篇 园艺学
    • 2 篇 植物保护
    • 2 篇 林学
  • 26 篇 理学
    • 15 篇 生态学
    • 12 篇 大气科学
    • 1 篇 地球物理学
  • 17 篇 工学
    • 8 篇 农业工程
    • 6 篇 环境科学与工程(可...
    • 3 篇 水利工程
    • 1 篇 测绘科学与技术
    • 1 篇 化学工程与技术
    • 1 篇 地质资源与地质工...
    • 1 篇 矿业工程
  • 2 篇 管理学
    • 2 篇 公共管理
  • 1 篇 经济学
    • 1 篇 理论经济学
    • 1 篇 应用经济学
  • 1 篇 教育学
    • 1 篇 教育学

主题

  • 6 篇 气候变化
  • 5 篇 水稻
  • 4 篇 产量
  • 3 篇 冬小麦
  • 3 篇 蒸散
  • 3 篇 小麦
  • 3 篇 品质
  • 3 篇 光合作用
  • 3 篇 生态风险
  • 3 篇 时空变化
  • 3 篇 通径分析
  • 3 篇 臭氧
  • 2 篇 作物
  • 2 篇 贡献率
  • 2 篇 高通量测序
  • 2 篇 卫星遥感
  • 2 篇 内蒙古
  • 2 篇 一致性
  • 2 篇 风险评估
  • 2 篇 多元线性回归

机构

  • 60 篇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
  • 8 篇 内蒙古自治区生态...
  • 6 篇 江苏省农业气象重...
  • 4 篇 中国科学院大学
  • 4 篇 中国科学院生态环...
  • 4 篇 河南省气象科学研...
  • 3 篇 江苏省农业科学院...
  • 3 篇 中国科学院地理科...
  • 3 篇 安徽省气候中心
  • 2 篇 中国科学院南京土...
  • 2 篇 福建师范大学
  • 2 篇 安徽省气象局气象...
  • 2 篇 江西省农业科学院...
  • 2 篇 土壤与农业可持续...
  • 2 篇 安徽省气象科学研...
  • 2 篇 中国气象局/河南省...
  • 2 篇 中国科学院东北地...
  • 2 篇 寿县国家气候观象...
  • 1 篇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
  • 1 篇 中国气象局淮河流...

作者

  • 13 篇 张方敏
  • 11 篇 zhang fangmin
  • 8 篇 李云鹏
  • 7 篇 li yunpeng
  • 7 篇 冯兆忠
  • 6 篇 黄进
  • 5 篇 huang jin
  • 5 篇 lu yanyu
  • 5 篇 卢燕宇
  • 4 篇 feng zhaozhong
  • 4 篇 lu qi
  • 4 篇 卢琦
  • 3 篇 娄运生
  • 3 篇 翁升恒
  • 3 篇 徐彦森
  • 3 篇 feng zhao-zhong
  • 3 篇 柳艺博
  • 3 篇 王震山
  • 3 篇 邢丽珠
  • 3 篇 方砚秋

语言

  • 63 篇 中文
检索条件"机构=南京信息工程大学生态与应用气象学院江苏省农业气象重点实验室"
63 条 记 录,以下是21-30 订阅
排序:
变暖环境下华北农业气象灾害风险评估Ⅱ:基于综合指标体系法的河北梨树花期冻害风险评估及验证
收藏 引用
中国农业气象 2024年 第10期45卷 1193-1203页
作者: 王金晨 朱军 王立荣 张琪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生态与应用气象学院 南京210044 河北省气象服务中心 石家庄050021 石家庄市气象局 石家庄050081 江苏省农业气象重点实验室 南京210044
从致灾因子危险性、孕灾环境脆弱性、承灾体暴露性和防灾减灾能力4个方面选取16个指标,构建河北梨树花期冻害风险评估模型,并检验模型稳健性;采用1997-2017年河北11个地市梨树平均单产验证风险评估结果的合理性。结果表明:(1)河北...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小麦冠层宽波段反照率与长势的关系
收藏 引用
中国农业气象 2014年 第4期35卷 477-481页
作者: 李映雪 李佳佳 左晨 张雯淇 陈奕夫 田晓宇 王天宇 金林雪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江苏省农业气象重点实验室 南京210044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应用气象学院 南京210044 内蒙古自治区气象局生态与农业气象中心 呼和浩特010050
基于小麦田间试验,采用ASD光谱仪连接余弦接收器实测小麦冠层宽波段反照率,并同步取样测试小麦覆盖指数、干物质积累量、含氮量及绿度特征等指标,对小麦冠层宽波段反照率与小麦长势的关系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冠层反照率与叶面积指数(LAI...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1961-2018年内蒙古风速变化及影响因素分析
收藏 引用
干旱区资源与环境 2020年 第11期34卷 162-168页
作者: 邢丽珠 张方敏 黄进 李云鹏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应用气象学院 气象灾害预报预警与评估协同创新中心南京210044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江苏省农业气象重点实验室 南京210044 内蒙古自治区生态与农业气象中心 呼和浩特010051
利用内蒙古及周边地区1961-2018年85个气象观测站的逐日风速资料,以及1961-2016年环流特征量资料,运用气候倾向率、Mann-Kendall检验和小波分析等方法,分析近58a内蒙古平均风速时空分布特征及其影响因素。结果表明:(1)58a来,内蒙古平均...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1961—2018年内蒙古生长季昼夜降水气候特征
收藏 引用
干旱区研究 2020年 第6期37卷 1519-1527页
作者: 申露婷 张方敏 黄进 李云鹏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应用气象学院 气象灾害预报预警与评估协同创新中心江苏南京210044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江苏省农业气象重点实验室 江苏南京210044 内蒙古自治区生态与农业气象中心 内蒙古呼和浩特010051
基于1961—2018年内蒙古地区103个气象观测站的逐日地面降水资料,运用趋势分析、Mann-Kendall检验和小波分析方法,分析过去58 a间内蒙古生长季昼夜降水量和降水日数时空分布特征,为未来内蒙古农业发展和生态修复工程的开展提供科学指导...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FY-3C VIRR和Terra MODIS NDVI产品在湘赣地区的一致性
收藏 引用
科学技术与工程 2022年 第11期22卷 4289-4298页
作者: 王震山 杨凤珠 王剑庚 李玲娟 柳艺博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应用气象学院/江苏省农业气象重点实验室/生态研究院 南京210044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大气物理学院 南京210044
卫星遥感是监测大范围植被动态变化最有效的手段。随着中国遥感技术的发展,国产风云卫星也逐渐应用于植被变化研究,但有关国产风云卫星刻画植被动态变化表现方面仍不明晰。比较了国产风云卫星(FY-3C VIRR)和美国Terra卫星(MODIS)的归一...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1961-2018年内蒙古6级及以上大风日数时空变化特征
收藏 引用
干旱区地理 2021年 第5期44卷 1290-1298页
作者: 邢丽珠 张方敏 黄进 李云鹏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应用气象学院 气象灾害预报预警与评估协同创新中心江苏南京210044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江苏省农业气象重点实验室 江苏南京210044 内蒙古自治区生态与农业气象中心 内蒙古呼和浩特010051
研究大风日数变化对区域气候变化、防灾减灾和风能开发具有重要意义。基于1961—2018年内蒙古及周边地区85个气象观测站的大风资料,采用统计方法对内蒙古地区大风日数时空分布特征进行分析。结果表明:(1)58 a来,内蒙古大风日数总体呈显...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太阳辐射变化对千烟洲亚热带人工针叶林净CO_2交换量的影响
收藏 引用
生态学杂志 2015年 第2期34卷 303-311页
作者: 王萌萌 张弥 王辉民 张雷明 杨沈斌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应用气象学院 南京210044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耶鲁大学大气环境研究中心 南京210044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江苏省农业气象重点实验室 南京210044 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 生态系统网络观测与模拟重点实验室北京100101
太阳辐射是植被进行光合作用的重要驱动因子,影响着森林生态系统的净CO2吸收。本研究基于千烟洲亚热带人工针叶林30 min的通量和常规气象数据,以晴空指数为指标,分析了2003-2010年太阳辐射变化对该森林生态系统净CO2交换(NEE)的影响...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不同种类秸秆添加对稻田NH_(3)挥发的影响机制
收藏 引用
生态学报 2024年 第15期44卷 6696-6707页
作者: 马锦峰 赵梦颖 李雨欣 谢婉玉 纪洋 冯兆忠 冯彦房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生态与应用气象学院 中国气象局生态系统碳源汇开放重点实验室南京210044 江苏省农业科学院农业资源与环境研究所 农业农村部长江下游平原农业环境重点实验室南京210014
秸秆还田对稻田土壤NH_(3)挥发可产生影响,但相关排放变化规律和调控机制有待系统研究。以南粳46水稻品种为材料,太湖地区典型单季稻田原状土为研究对象,利用连续气流封闭法监测三种秸秆(水稻秸秆:RS;小麦秸秆:WS;玉米秸秆:MS)两种添加...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CO_(2)浓度缓增对冬小麦田N_(2)O排放的影响
收藏 引用
江苏农业学报 2024年 第5期40卷 855-864页
作者: 曹琰梅 柯浩楠 商东耀 武熳秋 帅斯樑 胡正华 李琪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生态与应用气象学院 江苏南京210044 河南省气象科学研究所 中国气象局农业气象保障与应用技术重点实验室河南郑州450003
为研究CO_(2)浓度缓增对冬小麦田N_(2)O排放的影响,利用由开顶式气(OTC)组成的CO_(2)浓度自动调控平台,扬麦22号为供试材料开展田间试验。将大气CO_(2)浓度作为对照(CK),设置CO_(2)浓度缓增处理C_(80)(CO_(2)浓度缓慢增加80μmol/mol)...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温带混交林碳水通量模拟及其对冠层分层方式的响应--耦合的气孔导度-光合作用-能量平衡模型
收藏 引用
生态学报 2012年 第15期32卷 4630-4640页
作者: 施婷婷 高玉芳 袁凤辉 Takeshi Ohta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应用气象学院 江苏省农业气象重点实验室南京210044 中国科学院沈阳应用生态研究所 沈阳110016 Nagoya University Graduate School of Bioagricuhural SciencesFuro-choChikusa-kuJapan464-8601
利用Leuning建立的耦合的光合作用、气孔导度和能量平衡方程,以将冠层分成多层的方式,包括Gaussian五点积分法、将冠层平均分为多层的方法,逐层计算温带混交林的碳水通量,最后累加至冠层尺度,以模拟CO2和H2O通量。该模型以常规气象观测...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