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与建议

限定检索结果

文献类型

  • 1,401 篇 期刊文献
  • 23 篇 会议

馆藏范围

  • 1,424 篇 电子文献
  • 0 种 纸本馆藏

日期分布

学科分类号

  • 922 篇 文学
    • 428 篇 中国语言文学
    • 416 篇 外国语言文学
    • 97 篇 新闻传播学
  • 146 篇 法学
    • 99 篇 社会学
    • 31 篇 马克思主义理论
    • 14 篇 政治学
    • 9 篇 民族学
    • 5 篇 法学
  • 143 篇 教育学
    • 136 篇 教育学
    • 6 篇 心理学(可授教育学...
  • 113 篇 艺术学
    • 77 篇 戏剧与影视学
    • 23 篇 艺术学理论
    • 8 篇 设计学(可授艺术学...
    • 6 篇 美术学
  • 85 篇 历史学
    • 73 篇 中国史
    • 18 篇 考古学
    • 12 篇 世界史
  • 67 篇 管理学
    • 24 篇 公共管理
    • 18 篇 管理科学与工程(可...
    • 15 篇 工商管理
    • 8 篇 图书情报与档案管...
  • 55 篇 理学
    • 43 篇 大气科学
    • 8 篇 科学技术史(分学科...
  • 46 篇 工学
    • 15 篇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 13 篇 软件工程
    • 12 篇 食品科学与工程(可...
  • 35 篇 哲学
    • 35 篇 哲学
  • 21 篇 经济学
    • 17 篇 应用经济学
    • 5 篇 理论经济学
  • 18 篇 农学
    • 11 篇 园艺学
  • 2 篇 医学
  • 2 篇 军事学

主题

  • 27 篇 翻译
  • 25 篇 大学英语
  • 18 篇 影响
  • 16 篇 隐喻
  • 16 篇 文化
  • 16 篇 大学英语教学
  • 15 篇 高校
  • 14 篇 大学生
  • 13 篇 林语堂
  • 12 篇 文学
  • 12 篇 自主学习
  • 12 篇 民国
  • 12 篇 翻译策略
  • 11 篇 认知
  • 10 篇 气象
  • 10 篇 日本
  • 10 篇 翻译研究
  • 10 篇 语境
  • 10 篇 英语
  • 10 篇 翻译教学

机构

  • 1,375 篇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
  • 51 篇 南京师范大学
  • 13 篇 东南大学
  • 13 篇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
  • 12 篇 南京大学
  • 8 篇 上海外国语大学
  • 7 篇 南京农业大学
  • 7 篇 上海师范大学
  • 7 篇 北京师范大学
  • 7 篇 昆明理工大学
  • 6 篇 江苏省南京信息工...
  • 6 篇 云南民族大学
  • 5 篇 北京外国语大学
  • 4 篇 南京林业大学
  • 4 篇 大连民族学院
  • 4 篇 大连工业大学
  • 3 篇 南京政治学院
  • 3 篇 云南南天电子信息...
  • 3 篇 南京大学大学
  • 3 篇 河海大学

作者

  • 38 篇 张军
  • 32 篇 李平
  • 28 篇 赵亚珉
  • 28 篇 李忠明
  • 27 篇 施威
  • 27 篇 张雅
  • 27 篇 卢华国
  • 26 篇 郑友奇
  • 25 篇 李颖
  • 24 篇 付义琴
  • 24 篇 杨春红
  • 24 篇 李蓓蓓
  • 24 篇 赵冬梅
  • 23 篇 王东
  • 21 篇 朱逸宁
  • 21 篇 于锦恩
  • 20 篇 范勇
  • 20 篇 王红成
  • 20 篇 杜玉生
  • 19 篇 吴春彦

语言

  • 1,418 篇 中文
  • 3 篇 英文
  • 3 篇 日文
检索条件"机构=南京信息工程大学语言文化学院"
1424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订阅
排序:
在新历史主义视角下重构《宠儿》
收藏 引用
外国文学研究 2007年 第1期29卷 140-145页
作者: 王玉括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语言文化学院
本文从新历史主义的角度对比《宠儿》与《黑人丛书》中反映黑人奴隶生活的玛格丽特.加纳故事,并介绍、分析了其他作者对玛格丽特.加纳故事的回应,指出美国奴隶制对人性的摧残。通过反思《宠儿》产生的文化语境及其文本再现,分析作者托尼...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关联理论”视角下的翻译质量评估
收藏 引用
南京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0年 第1期 155-160页
作者: 何三宁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语言文化学院
"关联理论"的焦点是认知与交际,认为翻译是一种依据不同的文本语境追求译文最大趋同度的动态推理过程,并以此追求译文的灵活调变和辩证取舍,以及译语语篇与源语语篇之间、交际与意义之间最大程度的趋同。关联理论强调原交际...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青楼小说《扬州梦》女性意识解读
收藏 引用
明清小说研究 2009年 第2期 193-198页
作者: 吴春彦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语言文化学院
清代文言青楼小说《扬州梦》真实展现了道光、咸丰年间扬州风尘女子的生存状态和女性意识的两对矛盾:关爱与淡漠、自我的发扬与泯灭,对晚清都市青楼女性研究有着重要意义。
来源: 评论
建构历史轴线——索尔·贝娄成长小说《贝拉罗莎暗道》中的引路人研究
收藏 引用
当代外国文学 2013年 第2期34卷 51-59页
作者: 张军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语言文化学院
对引路人进行刻画是索尔·贝娄成长小说的一大特征,《贝拉罗莎暗道》很好地诠释了这一点。本文首先分析无名叙述者历史意识缺失的表征、方斯坦夫妇的强力引领,以及被引领后的叙述者如何完成历史轴线的建构,继而指出贝娄刻画引路人...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论中国古代文学中的梅雨意象
收藏 引用
人文杂志 2012年 第5期 95-101页
作者: 渠红岩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语言文化学院
梅雨这一气象名词进入文学领域是在南北朝时期,而其成为一种文学意象是在唐代。在宋代,由于政治、经济、文化中心的南迁,有关梅雨意象的文学作品明显增多,文学内涵也渐渐丰富,更为重要的是,文人发现了梅雨的自然美与江南独特的地理环境...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两幅荒诞画卷下的沉思——《动物园的故事》与《最后一盘录音带》之比较研究
收藏 引用
国外文学 2011年 第1期31卷 144-151页
作者: 张军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语言文化学院
塞缪尔·贝克特的《最后一盘录音带》和爱德华·阿尔比的《动物园的故事》都属于荒诞派剧作,但蕴含着诸多不同之处。本文拟分析两剧的相似性,但重点从三个方面比较两剧的差异:"无形的戏剧冲突"对"有形的戏剧冲突...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论民俗艺术传播的“意义空间”
收藏 引用
民俗研究 2016年 第2期 133-139,160页
作者: 李颖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语言文化学院
在媒介的发展推动下,民俗艺术传播的"意义空间"发生了衍变,从着重于文化共享过程与风俗传承认同的初始意义,渐变为由媒介科技化介入之后的被表述、被干预的意义呈现。通过现代媒介传播的民俗艺术能够被媒介能动地反映与创造,...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世纪之交“农民进城”叙事的“空间想象”
收藏 引用
当代作家评论 2014年 第2期 29-41页
作者: 庞秀慧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语言文化学院
世纪之交“乡下人进城”叙事中出现了大量的空间想象,这是因为乡村以城市为镜像来建构主体。孙惠芬《给我漱口盂儿》《山花》二00三年第一期)中受下乡知青们影响的奶奶执著地保持着城市化的生活方式;刘庆邦以《到城里去》(《十月》...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天下有治:和而不同,生而统一——解读美国作家赛珍珠的儒家“政”观
收藏 引用
孔子研究 2010年 第2期 110-115页
作者: 赵岚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语言文化学院
成长于中国并以孔子为参考系的美国作家赛珍珠,在其多部非小说作品中分析和探究中国之"政",认为儒学是中国的政治权威,也是中国政事区别于西方,并进而成为民主路上的先行者和成功者的重要原因。她同时认为,中国民主的优越性...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满眼珠玉不足珍,甘雨一洒万家春——论我国春雨的气候意义及对社会文化的影响
收藏 引用
江汉论坛 2016年 第2期 93-99页
作者: 渠红岩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语言文化学院
我国幅员辽阔,大部分地区属于北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四季分明。我国自古以农立国,尤其在农耕社会,春雨决定了全年农作物的丰歉,攸关民生和社会安定问题。春雨的重要不仅体现在气候和农业方面,在其它领域也有广泛而深刻的反映。年复一年...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