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与建议

限定检索结果

文献类型

  • 1,401 篇 期刊文献
  • 23 篇 会议

馆藏范围

  • 1,424 篇 电子文献
  • 0 种 纸本馆藏

日期分布

学科分类号

  • 922 篇 文学
    • 428 篇 中国语言文学
    • 416 篇 外国语言文学
    • 97 篇 新闻传播学
  • 146 篇 法学
    • 99 篇 社会学
    • 31 篇 马克思主义理论
    • 14 篇 政治学
    • 9 篇 民族学
    • 5 篇 法学
  • 143 篇 教育学
    • 136 篇 教育学
    • 6 篇 心理学(可授教育学...
  • 113 篇 艺术学
    • 77 篇 戏剧与影视学
    • 23 篇 艺术学理论
    • 8 篇 设计学(可授艺术学...
    • 6 篇 美术学
  • 85 篇 历史学
    • 73 篇 中国史
    • 18 篇 考古学
    • 12 篇 世界史
  • 67 篇 管理学
    • 24 篇 公共管理
    • 18 篇 管理科学与工程(可...
    • 15 篇 工商管理
    • 8 篇 图书情报与档案管...
  • 55 篇 理学
    • 43 篇 大气科学
    • 8 篇 科学技术史(分学科...
  • 46 篇 工学
    • 15 篇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 13 篇 软件工程
    • 12 篇 食品科学与工程(可...
  • 35 篇 哲学
    • 35 篇 哲学
  • 21 篇 经济学
    • 17 篇 应用经济学
    • 5 篇 理论经济学
  • 18 篇 农学
    • 11 篇 园艺学
  • 2 篇 医学
  • 2 篇 军事学

主题

  • 27 篇 翻译
  • 25 篇 大学英语
  • 18 篇 影响
  • 16 篇 隐喻
  • 16 篇 文化
  • 16 篇 大学英语教学
  • 15 篇 高校
  • 14 篇 大学生
  • 13 篇 林语堂
  • 12 篇 文学
  • 12 篇 自主学习
  • 12 篇 民国
  • 12 篇 翻译策略
  • 11 篇 认知
  • 10 篇 气象
  • 10 篇 日本
  • 10 篇 翻译研究
  • 10 篇 语境
  • 10 篇 英语
  • 10 篇 翻译教学

机构

  • 1,375 篇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
  • 51 篇 南京师范大学
  • 13 篇 东南大学
  • 13 篇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
  • 12 篇 南京大学
  • 8 篇 上海外国语大学
  • 7 篇 南京农业大学
  • 7 篇 上海师范大学
  • 7 篇 北京师范大学
  • 7 篇 昆明理工大学
  • 6 篇 江苏省南京信息工...
  • 6 篇 云南民族大学
  • 5 篇 北京外国语大学
  • 4 篇 南京林业大学
  • 4 篇 大连民族学院
  • 4 篇 大连工业大学
  • 3 篇 南京政治学院
  • 3 篇 云南南天电子信息...
  • 3 篇 南京大学大学
  • 3 篇 河海大学

作者

  • 38 篇 张军
  • 32 篇 李平
  • 28 篇 赵亚珉
  • 28 篇 李忠明
  • 27 篇 施威
  • 27 篇 张雅
  • 27 篇 卢华国
  • 26 篇 郑友奇
  • 25 篇 李颖
  • 24 篇 付义琴
  • 24 篇 杨春红
  • 24 篇 李蓓蓓
  • 24 篇 赵冬梅
  • 23 篇 王东
  • 21 篇 朱逸宁
  • 21 篇 于锦恩
  • 20 篇 范勇
  • 20 篇 王红成
  • 20 篇 杜玉生
  • 19 篇 吴春彦

语言

  • 1,418 篇 中文
  • 3 篇 英文
  • 3 篇 日文
检索条件"机构=南京信息工程大学语言文化学院"
1424 条 记 录,以下是21-30 订阅
排序:
幕僚文士的市井情怀——论嵇永仁《扬州梦》传奇
收藏 引用
南京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1年 第6期 133-139页
作者: 吴春彦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语言文化学院
清初戏曲家嵇永仁拥有特别的生命历程与戏曲作为,其传奇《扬州梦》将朝堂论争、沙场征战的人生理想,嘲风弄月的期许与自然本色的乡间生态融为一体,将沉浮幕僚的世俗愿望——"才"的施展与"情"的获得,寄托于知遇重用...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针对空域LSB匹配的隐藏信息检测方法
收藏 引用
中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3年 第2期44卷 612-618页
作者: 杨林聪 夏志华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语言文化学院 江苏南京210044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计算机与软件学院 江苏南京210044
将空域LSB(least significant bit)匹配嵌入模拟成像图像中添加独立噪声,分析LSB匹配嵌入对图像直方图和图像相邻像素之间的相关性的影响,计算图像直方图相邻元素绝对差作为直方图特征,运用共生矩阵模型对差分图像进行统计以提取图像相...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先秦时期“桃”的文化形态及原型意义
收藏 引用
中国文化研究 2009年 第1期 162-169页
作者: 渠红岩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语言文化学院 210044
先秦时期是中国文化的产生时期。桃原产于我国,分布广泛,开发和利用历史悠久,先秦典籍对此记载颇为丰富,当代的考古和挖掘报告也证实了这一点。桃的分布、栽培及果实的利用是桃文化产生的基础。殷商时期,桃由野生开始转入了人工栽培,成...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时间副词“在”的定位功能
收藏 引用
汉语学报 2012年 第1期 29-35,95页
作者: 付义琴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语言文化学院 210044
时间副词"在"的实质可看作是给予主语以时间上的定位,这种时间定位功能是由其空间定位功能发展而来的。"在"的本质特征是定位性,而"着"具有伴随性,这种特点可以解释一系列"在"与"着"...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上古时期中国南北城市文化的源流与精神结构
收藏 引用
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4年 第1期56卷 10-15,24页
作者: 朱逸宁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语言文化学院 南京210044
上古时代不仅对中华文明有重要的奠基性意义,对中国的城市文化同样如此。夏商周三代,城市脱离乡村和城堡独立发展,城市形制开始形成,城市文化渐露雏形,城市的南北特征逐步显现。北方文化在生产条件被较早破坏后,已先于南方完成了向文明...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清人对元好问论诗绝句的仿效及其意义
收藏 引用
社会科学辑刊 2011年 第5期 207-210页
作者: 张静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语言文化学院
元好问的论诗绝句在清代受到极大的重视,出现了大规模的群体效仿。这些数量众多、形式多样的仿效之作,丰富了论诗绝句的内容,巩固和发展了其形式,拓展了其生存空间,推动了清人对元好问论诗绝句的接受,促进了元好问论诗绝句的经典化。
来源: 评论
林语堂与《红楼梦》的翻译
收藏 引用
红楼梦学刊 2014年 第4期 289-301页
作者: 李平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语言文化学院 210044
中国双语作家林语堂也是一位红学家,其作品《平心论高鹗》提出了独到的观点,其仿《红楼梦》的作品《京华烟云》更是广为世人所熟知。最近先后有专家提出:林语堂翻译了《红楼梦》。这是最新发现还是伪作?本文基于大量的一手文献,论证林...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红楼梦》詈词“忘八”及其跨文化传播
收藏 引用
红楼梦学刊 2015年 第5期 159-172页
作者: 李平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语言文化学院 210044
詈词是一种民俗语言(俗语),也是一种传统文化现象。中国文化中有大量詈词,在跨文化传播过程中如何处理这些词,是令翻译者头疼的一件事。本文试以《红楼梦》中的"忘八"为例,不仅探讨其传统文化与道德意义,也探讨它的不同翻译...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有意思”的笔误——从“十七年”文学中的两部经典小说谈起
收藏 引用
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 2015年 第2期 143-150页
作者: 魏宏瑞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语言文化学院 210044
文学创作或研究都可能出现错误、失误之处,指出这些错误、失误,正是文学研究者的应有责任。但在一些作品中,我们会发现作家的一些"笔误"却是精心安排的"笔误"。"十七年"文学中的经典作品《红旗谱》《创...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明代追和词的兴盛及原因
收藏 引用
北方论丛 2011年 第4期 32-35页
作者: 史华娜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语言文化学院
明代追和词数量大增,并且出现了多部追和词集。明代诗坛的复古运动亦影响到词的领域,明人对于唐宋词极为尊崇,这一心态在创作中的直接体现即是追和之风的盛行。明代诸多词谱、词选、词籍的编著整理也为明人追和对象和范围的扩大奠定了...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