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与建议

限定检索结果

文献类型

  • 16 篇 期刊文献
  • 1 篇 会议

馆藏范围

  • 17 篇 电子文献
  • 0 种 纸本馆藏

日期分布

学科分类号

  • 16 篇 农学
    • 16 篇 作物学
  • 5 篇 理学
    • 5 篇 生物学
  • 1 篇 工学
    • 1 篇 生物工程

主题

  • 11 篇 水稻
  • 2 篇 遗传分析
  • 2 篇 精细定位
  • 2 篇 种子休眠
  • 2 篇 基因克隆
  • 2 篇 淀粉合成
  • 2 篇 种子发育
  • 2 篇 qtl
  • 2 篇 基因定位
  • 2 篇 白粉病
  • 2 篇 粉质胚乳
  • 2 篇 分子标记辅助选择
  • 1 篇 鸟苷酸激酶
  • 1 篇 理化性质
  • 1 篇 移栽叶片转色
  • 1 篇 遗传效应
  • 1 篇 越南
  • 1 篇 单碱基突变
  • 1 篇 氨基酸合成与代谢
  • 1 篇 6v

机构

  • 17 篇 南京农业大学
  • 3 篇 江苏里下河地区农...
  • 2 篇 中国农业科学院作...
  • 2 篇 江苏丘陵地区镇江...
  • 1 篇 越南归仁大学
  • 1 篇 中国农业科学院作...
  • 1 篇 江苏大学
  • 1 篇 主要粮食作物产业...
  • 1 篇 中国农业科学院
  • 1 篇 中国农业科学院作...
  • 1 篇 扬州大学
  • 1 篇 连云港市农业科学...
  • 1 篇 国家小麦改良中心...

作者

  • 12 篇 江玲
  • 11 篇 万建民
  • 6 篇 王益华
  • 5 篇 刘世家
  • 5 篇 刘喜
  • 5 篇 田云录
  • 5 篇 张文伟
  • 3 篇 别同德
  • 3 篇 王云龙
  • 3 篇 陈甜甜
  • 3 篇 曹鹏辉
  • 2 篇 孙立亭
  • 2 篇 蔡跃
  • 2 篇 伍洪铭
  • 2 篇 赵仁慧
  • 2 篇 张天雨
  • 2 篇 林添资
  • 2 篇 孙爱伶
  • 1 篇 郝媛媛
  • 1 篇 马婧

语言

  • 17 篇 中文
检索条件"机构=南京农业大学作物遗传与种质创新国家重点实验室/农业部长江中下游粳稻生物学与遗传育种重点实验室"
17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订阅
排序:
一个细胞核定位PPR蛋白OsNPPR2在水稻种子发育中起重要作用
收藏 引用
植物生理 2020年 第4期56卷 789-798页
作者: 毕梦蕾 唐小涵 王云龙 段二超 滕烜 张元燕 江玲 张文伟 王益华 万建民 南京农业大学作物遗传与种质创新国家重点实验室农业农村部长江中下游粳稻生物学与遗传育种重点实验室长江流域杂交水稻协同创新中心江苏省现代作物生产中心 南京210095
PPR (pentatricopeptide repeat)蛋白主要定位于叶绿体和线粒体中,调控其RNA的编辑和剪接,但目前人们对核定位的PPR蛋白的功能知之甚少。本研究利用甲基磺酸乙酯(EMS)处理水稻(Oryza sativa)‘宁粳4号’获得胚乳缺陷突变体f29,突变体成...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水稻粉质皱缩胚乳突变体fse4的表型分析与基因克隆
收藏 引用
中国水稻科 2019年 第6期33卷 499-512页
作者: 杜溢墨 潘天 田云录 刘世家 刘喜 江玲 张文伟 王益华 万建民 南京农业大学作物遗传与种质创新国家重点实验室/农业部长江中下游粳稻生物学与遗传育种重点实验室/江苏省现代作物生产中心/江苏省植物基因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目的】水稻种子主要以淀粉形式储藏能量。淀粉合成需要多种酶类和调控因子参与,机制较为复杂。本研究利用水稻胚乳发育缺陷突变体,克隆和鉴定新的调控淀粉合成相关基因,旨在为研究淀粉合成及其调控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从化诱变...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一个水稻低温移栽白条纹突变体wltt的鉴定和基因定位
收藏 引用
中国水稻科 2019年 第1期33卷 1-11页
作者: 林添资 孙立亭 龚红兵 王益华 刘玲珑 赵志刚 江玲 万建民 南京农业大学作物遗传与种质创新国家重点实验室/农业部长江中下游粳稻生物学与遗传育种重点实验室/长江流域杂交水稻协同创新中心/江苏省现代作物生产协同创新中心 南京210095 江苏丘陵地区镇江农业科学研究所 江苏句容212400
【目的】叶色突变相关基因的鉴定与克隆为研究叶绿体发育、叶绿素合成和光合作用等分子机制提供理论基础。【方法】从常规粳稻镇糯19杂交后代中分离出一个低温移栽后叶色转成白条纹的自然变异突变体,命名为wltt (white stripe leaf afte...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通过分子标记辅助选择将耐储藏主效QTL qSS-9^(Kas)转入宁粳4号提高其种子贮藏能力
收藏 引用
作物 2019年 第3期45卷 335-343页
作者: 张平 姜一梅 曹鹏辉 张福鳞 伍洪铭 蔡梦颖 刘世家 田云录 江玲 万建民 南京农业大学作物遗传与种质创新国家重点实验室/农业部长江中下游粳稻生物学与遗传育种重点实验室/江苏省植物基因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江苏南京210095 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科学研究所/农作物基因资源与基因改良国家重大科学工程 北京100081
利用置换系SL36作为qSS-9位点上Kasalath等位基因的供体亲本,各方面农艺性状较好的宁粳4号作为轮回亲本,通过回交和自交,并使用4个与qSS-9紧密连锁的分子标记Y-10、Y-11、Y-14、Y-13进行基因型的检测筛选,对宁粳4号进行耐贮性的遗传改良...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鸟苷酸激酶OsGK1对水稻种子发育至关重要
收藏 引用
中国水稻科 2018年 第5期32卷 415-426页
作者: 李景芳 田云录 刘喜 刘世家 陈亮明 江玲 张文伟 徐大勇 王益华 万建民 南京农业大学作物遗传与种质创新国家重点实验室/农业部长江中下游粳稻生物学与遗传育种重点实验室/长江流域杂交水稻协同创新中心/江苏省现代作物生产中心 南京210095 连云港市农业科学院江苏连云港222000
【目的】对水稻粉质皱缩突变体fse2进行表型分析及基因克隆,为阐明水稻淀粉合成机制以及胚的发育奠定基础。【方法】fse2来自粳稻品种滇粳优1号的MNU(N-甲基-N-亚硝基脲)诱变突变体库。本研究考查了突变体fse2籽粒的理化性状,利用扫描...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控制普通野生稻种子休眠性QTL的定位
收藏 引用
作物 2018年 第1期44卷 15-23页
作者: 孙爱伶 伍洪铭 陈高明 张天雨 曹鹏辉 刘世家 江玲 万建民 南京农业大学作物遗传与种质创新国家重点实验室/农业部长江中下游粳稻生物学与遗传育种重点实验室/江苏省植物基因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江苏南京210095 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科学研究所/作物基因资源与遗传改良国家重大科学工程 北京100081
水稻种子休眠性是关系到稻米品质和稻种质量的一个重要农艺性状。研究水稻种子休眠性遗传及分子机制对培育具有适度休眠性的优良水稻品种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以籼稻品种9311为受体、普通野生稻为供体的染色体片段置换系群体为材料,在...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栽培因子对扬麦22产量、品质及氮肥农利用率的影响
收藏 引用
扬州大学报(农业与生命科版) 2018年 第1期39卷 86-90页
作者: 胡文静 程顺和 陈甜甜 刘健 刘大同 梁秀梅 陆成彬 江苏里下河地区农业科学研究所/农业部长江中下游小麦生物学与遗传育种重点实验室 江苏扬州225007 南京农业大学作物遗传与种质创新国家重点实验室 南京210095
以弱筋小麦扬麦22为研究对象,采取田间裂区试验,研究播期、密度和施氮量对其产量、品质及氮肥农利用率的影响。结果表明:播期和密度对产量均有显著影响,11月4日播种和225万苗·hm-2密度处理产量最高,施氮量对产量无显著影响,千粒...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一个水稻温敏黄化突变体的表型分析和基因定位
收藏 引用
作物 2017年 第10期43卷 1426-1433页
作者: 张天雨 周春雷 刘喜 孙爱伶 曹鹏辉 Thanhliem NGUYEN 田云录 翟虎渠 江玲 南京农业大学作物遗传与种质创新国家重点实验室/农业部长江中下游粳稻生物学与遗传育种重点实验室/江苏省植物基因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江苏南京210095 中国农业科学院 北京100081
对水稻叶色进行表型分析与基因定位,可为图位克隆该类基因和研究水稻光合系统功能奠定基础。利用甲基磺酸乙酯(ethyl methanesulfonate,EMS)诱变的方法,从籼稻品种"南京11"(简称NJ11)中获得温敏黄化突变体dy1;与野生型相比,dy...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分子标记辅助聚合抗小麦黄花叶病和白粉病育种
收藏 引用
麦类作物 2017年 第12期37卷 1541-1549页
作者: 赵仁慧 刘炳亮 寿路路 陈甜甜 王海燕 王秀娥 别同德 江苏里下河地区农业科学研究所/农业部长江中下游小麦生物学与遗传育种重点实验室 江苏扬州225007 扬州大学农业部长江流域稻作技术创新中心/江苏省作物遗传生理重点实验室 江苏扬州225007 南京农业大学作物遗传与种质创新国家重点实验室 江苏南京210095
抗白粉病基因Pm21和PmV定位于不同簇毛麦种质的6VS染色体臂,对已知白粉病生理小种均表现高抗。小麦-簇毛麦小片段顶端易位系NAU421(T4VS-4DS·4DL)携带Wss1基因,高抗小麦黄花叶病。为选育兼抗小麦黄花叶病和白粉病的育种新材料,以NA...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水稻白条纹突变体st13的表型分析及基因定位
收藏 引用
中国水稻科 2017年 第4期31卷 355-363页
作者: 孙立亭 林添资 王云龙 牛梅 胡婷婷 刘世家 王益华 万建民 南京农业大学作物遗传与种质创新国家重点实验室/农业部长江中下游粳稻生物学与遗传育种重点实验室/长江流域杂交水稻协同创新中心/江苏省现代作物生产中心 南京210095 江苏丘陵地区镇江农业科学研究所 江苏句容212400 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科学研究所 北京100081
【目的】叶色突变相关基因鉴定和克隆有助于研究光合作用,补充并完善叶绿体发育机理和色素合成代谢途径,为开展水稻的高光效育种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从粳稻品种Dongjin的组培后代中分离出一个白条纹突变体st13,成熟期测定野生型和st1...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