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与建议

限定检索结果

文献类型

  • 738 篇 期刊文献
  • 171 篇 会议

馆藏范围

  • 909 篇 电子文献
  • 0 种 纸本馆藏

日期分布

学科分类号

  • 823 篇 农学
    • 578 篇 作物学
    • 152 篇 园艺学
    • 82 篇 植物保护
    • 15 篇 农业资源与环境
    • 8 篇 畜牧学
    • 8 篇 林学
    • 4 篇 草学
  • 130 篇 理学
    • 120 篇 生物学
    • 10 篇 生态学
    • 1 篇 数学
    • 1 篇 物理学
    • 1 篇 大气科学
    • 1 篇 统计学(可授理学、...
  • 89 篇 工学
    • 55 篇 生物工程
    • 10 篇 化学工程与技术
    • 8 篇 食品科学与工程(可...
    • 4 篇 农业工程
    • 4 篇 风景园林学(可授工...
    • 2 篇 水利工程
    • 2 篇 纺织科学与工程
    • 2 篇 林业工程
    • 2 篇 环境科学与工程(可...
  • 9 篇 管理学
    • 6 篇 农林经济管理
    • 4 篇 公共管理
  • 7 篇 医学
    • 2 篇 基础医学(可授医学...
    • 2 篇 公共卫生与预防医...
    • 2 篇 药学(可授医学、理...
  • 2 篇 经济学
    • 2 篇 应用经济学
  • 2 篇 教育学
    • 2 篇 教育学
  • 1 篇 法学
    • 1 篇 法学

主题

  • 145 篇 大豆
  • 109 篇 水稻
  • 38 篇 大豆花叶病毒
  • 34 篇 qtl
  • 29 篇 分子标记
  • 28 篇 小麦
  • 24 篇 遗传
  • 23 篇 遗传多样性
  • 22 篇 遗传分析
  • 22 篇 棉花
  • 22 篇 产量
  • 21 篇 qtl定位
  • 19 篇 ssr
  • 19 篇 ssr标记
  • 19 篇 突变体
  • 18 篇 基因定位
  • 17 篇 陆地棉
  • 17 篇 普通小麦
  • 16 篇 农艺性状
  • 16 篇 基因表达

机构

  • 855 篇 南京农业大学
  • 74 篇 中国农业科学院作...
  • 45 篇 江苏省农业科学院...
  • 28 篇 中国农业科学院
  • 20 篇 江苏省农业科学院...
  • 18 篇 南京农业大学作物...
  • 17 篇 江苏省农业科学院...
  • 12 篇 作物遗传与种质创...
  • 10 篇 江苏沿江地区农业...
  • 10 篇 安徽科技学院
  • 10 篇 中国农业科学院蔬...
  • 10 篇 贵州省农业科学院...
  • 9 篇 中国科学院遗传与...
  • 9 篇 作物遗传与种质创...
  • 9 篇 安徽省农业科学院...
  • 8 篇 中国科学院南京土...
  • 8 篇 作物遗传与种质创...
  • 8 篇 江苏省中国科学院...
  • 8 篇 浙江省农业科学院...
  • 8 篇 温州科技职业学院

作者

  • 172 篇 盖钧镒
  • 123 篇 万建民
  • 82 篇 赵团结
  • 79 篇 gai jun-yi
  • 72 篇 江玲
  • 68 篇 王秀娥
  • 66 篇 翟虎渠
  • 66 篇 喻德跃
  • 59 篇 智海剑
  • 57 篇 wan jian-min
  • 53 篇 陈劲枫
  • 53 篇 侯喜林
  • 52 篇 陈佩度
  • 52 篇 张天真
  • 50 篇 王海燕
  • 49 篇 jiang ling
  • 35 篇 yu de-yue
  • 35 篇 zhai hu-qu
  • 34 篇 zhao tuan-jie
  • 28 篇 刘世家

语言

  • 908 篇 中文
  • 1 篇 英文
检索条件"机构=南京农业大学作物遗传与种质创新国家重点实验室南京农业大学细胞遗传研究所"
909 条 记 录,以下是21-30 订阅
排序:
外源5-氨基乙酰丙酸对干旱胁迫下茶树抗氧化和渗透系统及相关基因表达的影响
收藏 引用
植物生理学报 2022年 第10期58卷 1899-1906页
作者: 杨妮 李逸民 滕瑞敏 陈益 刘洁霞 庄静 南京农业大学园艺学院 茶叶科学研究所南京210095 南京农业大学作物遗传与种质创新国家重点实验室 南京210095
为探究外源5-氨基乙酰丙酸(ALA)对茶树抗旱性的影响,以茶树‘舒茶早’为试验材料,进行喷施ALA处理,通过PEG-6000模拟干旱胁迫环境,观测茶树幼苗的抗氧化酶活性、渗透调节物质及丙二醛(MDA)含量的变化,同时对茶树干旱胁迫响应相关基因表...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基于陆地棉背景的海岛棉染色体片段导入系产量性状QTL定位
收藏 引用
作物学报 2017年 第12期43卷 1784-1790页
作者: 朱协飞 王鹏 司占峰 张天真 南京农业大学棉花研究所/作物遗传与种质创新国家重点实验室 江苏南京210095
棉花产量分为籽棉产量和皮棉产量,其中高皮棉产量总是育种的首要目标。皮棉产量由单株铃数、衣分、单铃重等因素组成。其中衣分在各因素中的遗传率最高,同时也是产量育种中重要的选择指标。育种中利用分离群体对单株铃数、铃重等产量性...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大豆油份含量QTL的定位
收藏 引用
遗传 2007年 第1期29卷 92-96页
作者: 徐鹏 王慧 李群 盖钧镒 喻德跃 南京农业大学大豆研究所国家大豆改良中心作物遗传与种质创新国家重点实验室 南京210095
以大豆杂交组合皖82-178×通山薄皮黄豆甲衍生的重组自交系群体(RIL)为材料,以该群体构建的遗传连锁图谱为基础,以2004和2005年油份含量为指标,利用软件Cartgrapher(V.2.0)采用复合区间作图法进行了QTL分析,结果表明,利用两年资...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CELⅠ酶的粗提取及其活性检测
收藏 引用
遗传 2006年 第9期28卷 1112-1116页
作者: 韩锁义 杨玛丽 盖钧镒 喻德跃 南京农业大学大豆研究所/国家大豆改良中心/作物遗传与种质创新国家重点实验室 南京210095
CELⅠ酶是第一个从真核生物中提取的用于高效特异切割DNA双链碱基错配和DNA扭曲的内切酶,因而也是TILLING技术中用到的一种关键酶。文章对CELⅠ酶的粗提取及其活性检测进行了研究。错配切割实验表明,CELⅠ酶在包含有G→A点突变的杂合双...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应用重组自交系群体定位大豆抗虫QTL
收藏 引用
遗传 2007年 第9期29卷 1139-1143页
作者: 付三雄 王慧 吴娟娟 刘华 盖钧镒 喻德跃 南京农业大学大豆研究所国家大豆改良中心作物遗传与种质创新国家重点实验室 南京210095
以大豆组合科丰1号×南农1138-2衍生的重组自交系(RIL)群体为材料构建遗传连锁图谱,利用软件Cartographer V.2.5采用复合区间作图法检测定位大豆抗虫QTL。以斜纹夜蛾幼虫重为抗性指标,检测到1个与抗虫性有关的QTL,位于G20-O连锁群上...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利用CTAB/酸酚法提取棉花组织总RNA
收藏 引用
棉花学报 2003年 第3期15卷 166-167页
作者: 蒋建雄 张天真 南京农业大学作物遗传与种质创新国家重点实验室南京农业大学棉花研究所 南京210095
通过借鉴植物DNA的CTAB提取方法,结合总RNA的LiCl沉淀法,摸索出一套适合于棉花组织总RNA提取和纯化的技术—CTAB 酸酚法。该方法与异硫氰酸胍法或冷酚法等相比具有更简便、得到的棉花组织总RNA完整性好和纯度高等优点。
来源: 评论
大豆质核互作雄性不育系NJCMS2A的选育及其雄性育性恢复的研究
收藏 引用
中国农业科学 2003年 第7期36卷 740-745页
作者: 白羊年 盖钧镒 南京农业大学大豆研究所/国家大豆改良中心作物遗传和种质创新国家重点实验室 南京农业大学大豆研究所/国家大豆改良中心作物遗传和种质创新国家重点实验室 南京210095
在前人工作的基础上 ,以 (N885 5×N16 2 8)F2 不育株为母本 ,N16 2 8为轮回亲本经连续回交 4代 ,选育出了新的质核互作雄性不育系NJCMS2A。该材料在选育过程中的育性表现与NJCMS1A不同 ,农艺性状与NJCMS1A相差很大 ,异交结实率比NJ...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大豆花叶病毒症状反应的遗传研究
收藏 引用
中国农业科学 2005年 第5期38卷 944-949页
作者: 智海剑 盖钧镒 南京农业大学大豆研究所/国家大豆改良中心/作物遗传与种质创新国家重点实验室 南京农业大学大豆研究所/国家大豆改良中心/作物遗传与种质创新国家重点实验室 南京210095
利用对SMV不同株系分别表现抗病(免疫或无症状)、坏死以及花叶的品种,配置花叶×抗病,花叶×花叶、花叶×坏死,坏死×坏死、坏死×抗病5类杂交组合。各组合的F1、F2和部分B1、F3世代在接种大豆花叶病毒Sa,SC8和N3...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从水稻种胚中提取RNA的新方法
收藏 引用
遗传 2003年 第2期25卷 208-210页
作者: 沈文飚 汪仁 王益华 郑天清 万建民 南京农业大学作物遗传与种质创新国家重点实验室南京农业大学水稻研究所 南京卫岗210095
介绍了一种全新、简单的提取水稻种胚RNA的CTAB-LiCl提取法,可在不用液氮的温下有效地排除剥取的种胚中大量带有的多糖和本身脂质的干扰,得RNA样品经紫外分光光度计和琼脂糖凝胶电泳分析证明具有较高的纯度和完整性,并可进一步满足R...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栽培大豆起源与演化研究进展
收藏 引用
中国农业科学 2004年 第7期37卷 954-962页
作者: 赵团结 盖钧镒 南京农业大学大豆研究所/国家大豆改良中心/作物遗传与种质创新国家重点实验室 南京农业大学大豆研究所/国家大豆改良中心/作物遗传与种质创新国家重点实验室 南京210095
从大豆属物种的系统进化和栽培大豆起源研究的方法等方面评述了栽培大豆中国东北起源、黄河中下游起源、长江流域及南方起源、日本南部起源等多种假设的依据。在此基础上讨论了多样性中心与起源中心的关系、栽培物种起源与演化的研究方...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