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与建议

限定检索结果

文献类型

  • 9 篇 期刊文献
  • 3 篇 会议

馆藏范围

  • 12 篇 电子文献
  • 0 种 纸本馆藏

日期分布

学科分类号

  • 11 篇 农学
    • 8 篇 作物学
    • 1 篇 农业资源与环境
    • 1 篇 水产
  • 1 篇 理学
    • 1 篇 大气科学

主题

  • 2 篇 稻渔综合种养
  • 2 篇 绿色效应
  • 2 篇 稻鸭共作
  • 2 篇 发展途径
  • 2 篇 林下经济
  • 2 篇 水稻
  • 2 篇 稻田综合种养模式
  • 2 篇 绿色高效
  • 1 篇 存在问题
  • 1 篇 秸秆还田
  • 1 篇 稻田种养
  • 1 篇 栽培环境
  • 1 篇 土壤质量
  • 1 篇 循环农业
  • 1 篇 n2o排放
  • 1 篇 生态效应
  • 1 篇 网室栽培
  • 1 篇 共生模式
  • 1 篇 有机物料还田
  • 1 篇 技术规范

机构

  • 12 篇 南京农业大学
  • 2 篇 江苏省农业科学院
  • 2 篇 南京市农业技术推...
  • 1 篇 江苏省灌云县农业...

作者

  • 12 篇 王强盛
  • 8 篇 wang qiangsheng
  • 5 篇 余坤龙
  • 4 篇 刘晓雪
  • 4 篇 张慧
  • 3 篇 liu xiaoxue
  • 3 篇 薄雨心
  • 3 篇 倪雪颖
  • 3 篇 yu kunlong
  • 3 篇 zhang hui
  • 2 篇 许国春
  • 2 篇 王晓莹
  • 2 篇 杭玉浩
  • 2 篇 韦琮
  • 2 篇 章泳
  • 2 篇 bo yuxin
  • 1 篇 hang yuhao
  • 1 篇 liu xin
  • 1 篇 wei cong
  • 1 篇 xu guochun

语言

  • 12 篇 中文
检索条件"机构=南京农业大学现代农作制度与生态循环农业实验室"
12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订阅
排序:
稻田种养结合循环农业气体排放的调控与机制
收藏 引用
中国生态农业学报 2018年 第5期26卷 633-642页
作者: 王强盛 南京农业大学现代农作制度与生态循环农业实验室 南京210095
水稻在我国粮食作物种植中占据主导地位,在保障粮食安全、关系国计民生方面有着重要的作用。稻田是温气体甲烷(CH_4)和氧化亚氮(N_2O)的重要排放源。因此,控制稻田温气体排放对缓解全球温效应具有重要作用。近年来,稻田种养结合...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稻鸭共作对不同栽培环境稻季CH_(4)和N_(2)O排放的影响
收藏 引用
土壤 2023年 第6期55卷 1279-1288页
作者: 王强盛 刘欣 许国春 余坤龙 张慧 南京农业大学现代农作制度与生态循环农业实验室 南京210095
稻田是大气温气体甲烷(CH_(4))和氧化亚氮(N_(2)O)的重要排放源,稻田温气体减排一直是农业生态研究的热点。本研究采用裂区设计,在露地和网两种栽培环境条件下,以无鸭子放养的常规稻作和秸秆不还田处理为对照,在等养分条件下分析...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我国稻渔综合种养的发展过程及技术趋势
收藏 引用
中国稻米 2021年 第4期27卷 88-91页
作者: 王强盛 余坤龙 倪雪颖 张慧 南京农业大学现代农作制度与生态循环农业实验室 南京210095
稻渔综合种养(稻田养鱼)在我国已有2000多年的历史,2012年以来发展极为迅速,为现代农业的绿色高效提供了强大的技术支撑。本文概述了稻渔综合种养在新中国成立以来的发展过程及其主要成效,分析了当前稻渔综合种养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了...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绿肥还田在稻作生态系统的效应分析及研究展望
收藏 引用
土壤 2021年 第2期53卷 243-249页
作者: 王强盛 薄雨心 余坤龙 刘晓雪 南京农业大学现代农作制度与生态循环农业实验室 南京210095 南京农业大学园艺学院 南京210095
绿肥种植利用是中国传统农业技术的精华,也是绿色生态循环农业发展的关键性举措,为中国粮食稳定和绿色增效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水稻栽种之前的绿肥还田耕作模式就是将绿肥植物体直接耕翻于稻田中作为肥料或是将绿肥植物体沤堆成肥再...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薄壳山核桃树下套种垄作紫山药栽培技术规范
收藏 引用
江苏农业科学 2018年 第19期46卷 150-151页
作者: 王强盛 杭玉浩 王晓莹 许国春 南京农业大学现代农作制度与生态循环农业实验室 江苏南京210095
发展林下经济是进一步拓宽林业经济、优化产业结构、美化农村环境和促进农民增收的绿色生态产业,也是提高林业生态、经济和社会效益的重要模式,可以有效提高光热资源和水肥利用效率、挖掘土地生产潜力、增加短期经济效益,实现以短养长...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我国稻渔综合种养的发展过程及技术趋势
我国稻渔综合种养的发展过程及技术趋势
收藏 引用
现代中国水稻百年发展研讨会
作者: 王强盛 余坤龙 倪雪颖 张慧 南京农业大学现代农作制度与生态循环农业实验室 南京 210095
稻渔综合种养(稻田养鱼)在我国已有2 000多年的历史,2012年以来发展极为迅速,为现代农业的绿色高效提供了强大的技术支撑。本文概述了稻渔综合种养在新中国成立以来的发展过程及其主要成效,分析了当前稻渔综合种养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稻鸭共作和有机物料还田对水稻物质积累及氮素利用的影响
稻鸭共作和有机物料还田对水稻物质积累及氮素利用的影响
收藏 引用
第十七届中国生态学大会暨中国生态学学会第十次全国会员代表大会
作者: 王强盛 南京农业大学现代农作制度与生态循环农业实验室 南京 210095
来源: 评论
稻田综合种养结合模式及生态效应
收藏 引用
中国农学通报 2019年 第8期35卷 46-51页
作者: 王强盛 王晓莹 杭玉浩 刘晓雪 李培花 南京农业大学现代农作制度和生态循环农业实验室 南京210095 南京农业大学稻田种养研究团队 南京210095
常规稻作生产以大量化肥、农药投入为主要手段,虽然确保了水稻稳产高产,满足了人们的温饱需求,但给稻田生态安全、环境健康和农产品食用品质带来一定的污染,从而影响了农业可持续发展。近年来,为了改善农业生态环境、实施绿色发展,减轻...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功能农业发展的必要性及途径分析
收藏 引用
中国农学通报 2022年 第26期38卷 144-149页
作者: 王强盛 余坤龙 甄若宏 甘立军 张慧 南京农业大学现代农作制度与生态循环农业实验室 南京210095 江苏省农业科学院 南京210014
随着中国农产品消费从能量消费转入营养消费的新阶段,能量过剩和营养素有效供给不足已成为中国现代农业发展的主要矛盾之一。功能农业通过生物营养强化等技术手段生产出含有特定微量营养素和其他有益功效的农产品(食品),实现农产品(食品...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稻田综合种养技术的绿色效应与发展途径
收藏 引用
中国稻米 2019年 第3期25卷 11-14页
作者: 王强盛 韦琮 薄雨心 刘晓雪 章泳 南京农业大学现代农作制度与生态循环农业实验室 南京210095 南京农业大学稻田种养研究团队 南京210095 南京市农业技术推广站 南京210036
农业绿色发展已成为新时代全社会的共识和追求的目标。近年来,为了优化稻田种养结构、实现优质稻米供给侧改革、改善稻田生态环境,不断满足人们对绿色优质农产品的需求,稻田综合种养模式得到快速发展。稻田综合种养不仅能够提供优质的...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