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的探讨入住重症监护室的脓毒症相关谵妄(sepsis-associated delirium,SAD)患者预后的影响因素,并进一步构建列线图。方法本研究为回顾性队列研究,收集医学信息市场重症监护数据库MIMIC-Ⅲ(Medical Information Mart for Intensive Car...
详细信息
目的探讨入住重症监护室的脓毒症相关谵妄(sepsis-associated delirium,SAD)患者预后的影响因素,并进一步构建列线图。方法本研究为回顾性队列研究,收集医学信息市场重症监护数据库MIMIC-Ⅲ(Medical Information Mart for Intensive CareⅢ,MIMIC-Ⅲ)数据库中符合脓毒症相关谵妄的患者作为建模组,以及嘉兴市第一医院2021年1月至2022年9月收治的符合脓毒症相关谵妄的患者作为验证组进行外部验证。纳入标准:(1)年龄≥18岁;(2)首次入住ICU;(3)住ICU时间>24 h;(4)符合脓毒症诊断;(5)采用CAM-ICU工具进行谵妄筛查符合谵妄诊断。收集患者一般信息、生命体征、既往史及实验室检查等,将28 d死亡作为结局指标。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确定独立影响因素,建立列线图模型,通过校准曲线、受试者工作曲线下面积(the area under the 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 curve,AUC)、决策曲线分析以及Hosmer-Lemeshow检验对预测模型效度进行评价。结果建模组共250例患者纳入研究,验证组共154例患者纳入研究。在建模组中,多因素Logistic回归显示,年龄(OR=1.057,95%CI:1.030~1.084,P<0.001),呼吸频率(OR=1.117,95%CI:1.037~1.202,P=0.003),乳酸(OR=1.137,95%CI:1.011~1.279,P=0.032),血红蛋白(OR=0.983,95%CI:0.970~0.997,P=0.020),SOFA评分(OR=1.184,95%CI:1.070~1.309,P=0.001)是脓毒症相关谵妄患者28 d死亡的独立影响因素。由上述5个因素构建的列线图AUC为0.773(95%CI:0.705~0.841),Hosmer-Lemeshow检验显示模型拟合良好(P=0.875),决策曲线分析显示,该模型的净获益较好。验证组的AUC为0.864(95%CI:0.799~0.928),Hosmer-Lemeshow检验显示模型拟合良好(P=0.488),决策曲线显示模型净获益较好。结论本研究基于年龄、呼吸频率、乳酸、血红蛋白、SOFA评分构建的预测模型对脓毒症相关谵妄患者预后具有较好的预测价值。能够帮助临床医生早期识别脓毒症相关谵妄患者死亡的相关危险因素以进行早期干预。
目的通过肠型脂肪酸结合蛋白(I-FABP)、D-乳酸(D-Lac)、瓜氨酸的动态变化来协助评价肠内营养补充益生菌治疗重症胰腺炎的获益与限制。方法自2021年6月至2024年6月,共纳入苏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消化内科、南京医科大学附属苏州医院重症医学科重症胰腺炎病例153例,根据开始肠内营养(EN)后是否接受益生菌治疗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研究组予双歧杆菌三联活菌胶囊每天4粒;观察期为EN后10 d,检测时间点:EN开始前(D0),EN开始第3天(D_(3)),EN开始第10天(D_(10))。3种肠道生物标志物(I-FABP、D-Lac、瓜氨酸)先采用重复测量方差分析和D_(10)为终点的疗效分析,并通过亚组分析探讨抗生素使用对益生菌的限制作用。比较两组胰腺炎常规评价指标(包括淀粉酶、炎症指标及相关评分等)、EN后肠道耐受性、90 d死亡率、出院时间等相关指标。结果重复测量方差分析结果显示益生菌干预下:(1)I-FABP主效应不显著(P=0.076),但与治疗时间交互效应显著(F=10.691,P=0.001,偏η^(2)=0.066);(2)D-Lac主效应不显著(P=0.761),与治疗时间交互效应同样不显著(F=0.004,P=0.995,偏η^(2)<0.001);(3)瓜氨酸主效应不显著(P=0.161),但与治疗时间交互效应显著(F=32.437,P<0.001,偏η^(2)=0.177)。终点疗效分析显示:(1)I-FABP研究组较对照组前下降水平更高[Difference in LS Mean(95%CI)=-0.43(-0.47~-0.40)μg/L,P<0.001];(2)D-Lac研究组较对照组前后差异无统计学意义[Difference in LS Mean(95%CI)=0.01(0.00~0.02)mmol/L,P=0.229],但亚组分析发现未使用抗生素者D-Lac下降水平表现为研究组低于对照组(P=0.043),抗生素使用与2组D-Lac下降水平有交互作用(P for interaction=0.012);(3)较对照组瓜氨酸在研究组上升水平更高(P<0.001)。两组胰腺炎常规评价指标、EN后肠道耐受性、90 d死亡率等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90 d,研究组较对照早期出院率更高(Breslow P=0.012)。结论基于症状缓解、90 d死亡率、炎症指标及淀粉酶的变化等常规评价标准,不能证明益生菌治疗有利于重症胰腺炎。从I-FABP、瓜氨酸的动态变化中可证明益生菌`利于重症胰腺炎患者肠上皮细胞逆转坏死,并促进其吸收/合成功能的恢复。D-Lac有潜力成为补充益生菌是否在肠道中发挥作用的指标,以此可证明广谱抗生素的使用限制了益生菌的疗效。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