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与建议

限定检索结果

文献类型

  • 18 篇 期刊文献

馆藏范围

  • 18 篇 电子文献
  • 0 种 纸本馆藏

日期分布

学科分类号

  • 10 篇 管理学
    • 9 篇 公共管理
    • 2 篇 管理科学与工程(可...
  • 8 篇 工学
    • 5 篇 城乡规划学
    • 4 篇 建筑学
    • 2 篇 风景园林学(可授工...
    • 1 篇 交通运输工程
  • 4 篇 理学
    • 3 篇 地理学
    • 1 篇 数学
  • 3 篇 经济学
    • 3 篇 应用经济学
  • 1 篇 法学
    • 1 篇 社会学

主题

  • 4 篇 空间生产
  • 2 篇 南京
  • 2 篇 城中村
  • 2 篇 老旧小区
  • 2 篇 大都市阴影区
  • 1 篇 社会空间
  • 1 篇 城市更新
  • 1 篇 保障性住房制度
  • 1 篇 嘉兴
  • 1 篇 战略互动
  • 1 篇 角色转变
  • 1 篇 学术争鸣
  • 1 篇 京津冀城市群
  • 1 篇 土地利用效率
  • 1 篇 语境
  • 1 篇 中心-外围
  • 1 篇 既有建筑改造
  • 1 篇 新马克思主义
  • 1 篇 皇家园林
  • 1 篇 回归模型

机构

  • 16 篇 南京大学
  • 15 篇 住房和城乡建设部...
  • 4 篇 中国科学院地理科...
  • 2 篇 上海天华建筑设计...
  • 2 篇 河北工业大学
  • 2 篇 鲁东大学
  • 2 篇 西北大学
  • 2 篇 济南大学
  • 1 篇 湖南大学
  • 1 篇 大连理工大学
  • 1 篇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
  • 1 篇 上海财经大学
  • 1 篇 中国建筑设计研究...
  • 1 篇 中国建筑设计研究...
  • 1 篇 江苏大学
  • 1 篇 广东省土地开发储...
  • 1 篇 鹤山市人民政府
  • 1 篇 城市群系统演化与...
  • 1 篇 北京清华同衡规划...
  • 1 篇 清华大学

作者

  • 15 篇 胡毅
  • 10 篇 张京祥
  • 9 篇 孙东琪
  • 9 篇 hu yi
  • 6 篇 zhang jingxiang
  • 4 篇 sun dongqi
  • 3 篇 周亮
  • 2 篇 陆大道
  • 2 篇 孙峰华
  • 2 篇 chen hao
  • 2 篇 陈浩
  • 2 篇 叶青
  • 2 篇 李昕阳
  • 2 篇 李亚刚
  • 2 篇 于正松
  • 2 篇 赵静
  • 2 篇 赵科科
  • 2 篇 赵强
  • 1 篇 liu xiaoming
  • 1 篇 吉迪恩·博尔特

语言

  • 18 篇 中文
检索条件"机构=南京大学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城乡规划管理中心"
18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订阅
排序:
对内城住区更新中参与主体生产关系转变的透视——基于空间生产理论的视角
收藏 引用
城市规划学刊 2013年 第5期 100-105页
作者: 胡毅 南京大学地理与海洋科学学院 城市与区域规划系 南京大学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城乡规划管理中心
在市场化的趋势下,城市空间日商品属性和交换价值日益体现,内城住区更新成为资本生产积累的手段和工具。从空间生产理论视角出发,以南京市老城南地区的南捕厅为实证案例,揭示内城住区更新中参与主体生产关系的改变。实证表明,伴随着资...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空间生产视角下的城中村物质空间与社会变迁——南京市江东村的实证研究
收藏 引用
人文地理 2014年 第2期29卷 1-6页
作者: 张京祥 胡毅 孙东琪 南京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 南京210093 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城乡规划管理中心 北京100835 南京大学地理与海洋科学学院 南京210093
从空间生产理论的视角而言,城市空间是一种巨大的社会资源,因而也是一个社会关系的重组与社会秩序的建构过程。文章以南京市典型的城中村江东村为研究对象,对其空间生产的历史性变迁、社会关系的再生产、制造的新空间三个方面进行分析,...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大都市阴影区”嘉兴市的形成机制解析——兼与苏州市的发展差异研究
收藏 引用
人文地理 2014年 第1期29卷 66-71页
作者: 孙东琪 张京祥 胡毅 周亮 蒋金亮 南京大学地理与海洋科学学院 南京210093 南京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 南京210093 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城乡规划管理中心 北京100835
本文以上海大都市周边的苏州和嘉兴两个城市的发展为例,通过对比其差异的发展现状和轨迹,分析了"大都市阴影区"的形成机制,并得出以下结论并对相应的理论模型进行了修正:①在我国,国家或地方的"政策偏向"是影响大...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海外中国城市研究的管窥与思考
收藏 引用
国际城市规划 2013年 第4期28卷 59-65页
作者: 张京祥 胡毅 罗震东 南京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 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城市规划管理中心
中国城市研究正在成为一门显学,海外中国城市研究更是成为当今的热点领域。文章对海外中国城市研究热的产生背景、主要研究领域及主要贡献进行了评述,着重揭示了当前海外中国城市研究存在的几个突出问题,并针对中国城市研究语境与话语...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中国人口对生态环境压力的变化格局:1990~2010
收藏 引用
人口研究 2013年 第5期37卷 103-112页
作者: 孙峰华 孙东琪 胡毅 李少鹏 徐建斌 鲁东大学人口研究所 南京大学地理与海洋科学学院 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城乡规划管理中心
利用统计数据,通过区域理想人口密度、人口对生态环境压力相关计量模型,借助ARCGIS技术,揭示了中国及31个省、市、区的人口对生态环境压力的时间变化态势及其空间分异规律。研究表明:(1)总体而言,1990~2010年间我国各省市区人...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主体间战略互动视角下的区域空间生产解析——基于环上海与环北京地区的比较研究
收藏 引用
地理科学 2017年 第7期37卷 967-975页
作者: 孙东琪 陆大道 张京祥 胡毅 陈浩 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 北京100101 南京大学城市与区域规划系 江苏南京210093 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城乡规划管理中心 北京100835
基于空间生产理论,构建了"区域主体间的战略互动作为区域空间生产机制"的解析视角,对北京、上海两大中心城市及其外围地区的战略互动过程及区域空间发展绩效进行了深入比较分析,认为上海及其外围地区之所以能够成长为高度一...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资本的空间不平衡发展:城中村的空间生产
收藏 引用
城市发展研究 2014年 第5期21卷 32-38页
作者: 胡毅 张京祥 孙东琪 付清松 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城乡规划管理中心 南京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 南京大学地理与海洋科学学院 江苏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资本的不平衡发展是空间生产理论中的经典代表,它不仅是马克思理论中用来解释资本创造利润本质的经典论述,更揭示了当代空间生产的源动力。选取中国城市化发展的特有产物城中村作为研究对象,从资本的不平衡发展视角结合其空间生产的历...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中国大城市拆迁安置居民补偿方式与受益率测度——以南京为例
收藏 引用
地理科学 2016年 第2期36卷 161-169页
作者: 孙东琪 张京祥 陈浩 胡毅 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 北京100101 南京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 江苏南京210093 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城乡规划管理中心 北京100835
拆迁安置补偿是城市内城改造与扩张过程中涉及拆迁居民利益的核心问题,拆迁安置家庭多个特征因影响补偿方式和受益率。针对补偿方式不同与受益率不同,分别采用二项逻辑回归与多元线性回归模型,对南京市4个安置区的349户拆迁安置居民家...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住房制度变迁驱动下的中国城市住区空间演化
收藏 引用
上海城市规划 2013年 第5期 69-75,80页
作者: 张京祥 胡毅 赵晨 南京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 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城乡规划管理中心
自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城市住区建设被纳入到改革发展的宏观制度环境当中,住房政策经历了一系列重要的调整和变革。受社会制度背景和住房政策影响,中国的住区空间发展也经历了福利制均质单位空间、市场化住区分异和保障制度影响下住区...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基于产业空间联系的“大都市阴影区”形成机制解析——长三角城市群与京津冀城市群的比较研究
收藏 引用
地理科学 2013年 第9期33卷 1043-1050页
作者: 孙东琪 张京祥 胡毅 周亮 于正松 南京大学地理与海洋科学学院 江苏南京210093 南京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 江苏南京210093 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城乡规划管理中心 北京100835 西北大学城市与环境学院 陕西西安710127
通过引入感应度系数和影响力系数,构建产业联系强度测度模型,探讨了当前长江三角洲与京津冀城市群产业空间联系特征,研究了两大城市群空间经济差异,基于产业空间联系视野对"大都市阴影区"的形成进行了实证研究。研究表明:①...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