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与建议

限定检索结果

文献类型

  • 555 篇 期刊文献
  • 12 篇 会议

馆藏范围

  • 567 篇 电子文献
  • 0 种 纸本馆藏

日期分布

学科分类号

  • 429 篇 管理学
    • 323 篇 图书情报与档案管...
    • 99 篇 管理科学与工程(可...
    • 47 篇 公共管理
    • 22 篇 工商管理
  • 126 篇 工学
    • 112 篇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 99 篇 软件工程
    • 34 篇 控制科学与工程
    • 5 篇 测绘科学与技术
    • 5 篇 地质资源与地质工...
    • 4 篇 仪器科学与技术
    • 3 篇 网络空间安全
    • 2 篇 信息与通信工程
  • 64 篇 文学
    • 55 篇 新闻传播学
    • 10 篇 中国语言文学
  • 55 篇 法学
    • 30 篇 公安学
    • 9 篇 法学
    • 7 篇 政治学
    • 6 篇 社会学
    • 5 篇 马克思主义理论
  • 27 篇 经济学
    • 21 篇 应用经济学
    • 6 篇 理论经济学
  • 23 篇 教育学
    • 22 篇 教育学
  • 19 篇 医学
    • 6 篇 公共卫生与预防医...
  • 9 篇 理学
    • 7 篇 地理学
    • 2 篇 大气科学
  • 7 篇 历史学
    • 7 篇 中国史
    • 2 篇 考古学
  • 7 篇 艺术学
    • 4 篇 设计学(可授艺术学...
    • 3 篇 美术学
  • 2 篇 哲学
    • 2 篇 哲学
  • 1 篇 农学

主题

  • 29 篇 突发事件
  • 24 篇 情报学
  • 23 篇 数字人文
  • 22 篇 深度学习
  • 17 篇 知识图谱
  • 17 篇 大数据
  • 16 篇 人工智能
  • 15 篇 知识服务
  • 13 篇 大语言模型
  • 12 篇 信息资源管理
  • 12 篇 知识组织
  • 11 篇 学术评价
  • 11 篇 chatgpt
  • 10 篇 迁移学习
  • 10 篇 条件随机场
  • 9 篇 本体
  • 9 篇 影响因素
  • 9 篇 学科建设
  • 9 篇 bert
  • 9 篇 情报体系

机构

  • 551 篇 南京大学
  • 283 篇 江苏省数据工程与...
  • 42 篇 南京农业大学
  • 23 篇 武汉大学
  • 20 篇 数据工程与知识服...
  • 17 篇 南京理工大学
  • 15 篇 河海大学
  • 11 篇 复旦大学
  • 11 篇 南京审计大学
  • 10 篇 南京邮电大学
  • 8 篇 江苏大学
  • 7 篇 数据工程与知识服...
  • 7 篇 江苏省数据工程和...
  • 7 篇 南京财经大学
  • 7 篇 苏州大学
  • 7 篇 无锡城市职业技术...
  • 7 篇 南通大学
  • 6 篇 金陵图书馆
  • 6 篇 华中师范大学
  • 6 篇 上海大学

作者

  • 113 篇 王昊
  • 96 篇 邓三鸿
  • 63 篇 杨建林
  • 61 篇 苏新宁
  • 33 篇 王东波
  • 28 篇 孙建军
  • 23 篇 蒋勋
  • 22 篇 裴雷
  • 18 篇 叶鹰
  • 15 篇 李晓敏
  • 15 篇 朱学芳
  • 13 篇 李阳
  • 13 篇 张卫
  • 13 篇 朱庆华
  • 13 篇 王伟
  • 12 篇 梁继文
  • 12 篇 虞为
  • 12 篇 孔嘉
  • 12 篇 马亚雪
  • 11 篇 张宝隆

语言

  • 567 篇 中文
检索条件"机构=南京大学信息管理学院办公室"
567 条 记 录,以下是31-40 订阅
排序:
中国民歌多情感识别及情感变化规律分析研究
收藏 引用
数据分析与知识发现 2023年 第7期7卷 111-124页
作者: 赵萌 王昊 李晓敏 南京大学信息管理学院 南京210023 江苏省数据工程与知识服务重点实验室 南京210023
【目的】采用数字化手段实现中国民歌情感的自动识别,探索民歌情感脉络特征及波动模式。【方法】基于音乐领域通用的Hevner情感模型,引入外部汉语知识对情感词进行语义增强,通过语义距离计算实现人工标注标签的自动映射;构建多模态多情...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枯木逢春犹再发: 基于互联网档案循证的数字人文数据可持续访问和重用探索
收藏 引用
情报理论与实践 2024年 第8期47卷 53-62页
作者: 练靖雯 赵宇翔 李新月 张轩慧 朱庆华 南京大学信息管理学院 江苏南京210023 南京大学数据智能与交叉创新实验室 江苏南京210023
[目的/意义]随着数字人文项目和成果不断涌现,许多数字人文项目在数据的长期归档、可持续访问与重用方面面临巨大挑战。探索帮助恢复或维持数字人文数据可持续访问和重用的方案并总结其经验对于数字人文领域公共数据基础设施建设具有重...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智能家居使用场景的用户隐私风险感知与保护行为研究
收藏 引用
图书情报知识 2025年 第2期42卷 70-82页
作者: 曹雅宁 柯青 杨卉 南京大学数据智能与交叉创新实验室 南京210023 南京大学信息管理学院 南京210023 博西华电器(江苏)有限公司 南京210046
[目的/意义]智能家居在提升家庭生活舒适度的同时,也引发了用户的隐私风险感知。探索智能家居用户的隐私风险感知与保护行为,有助于理解特殊情境下用户面临的隐私问题及用户行为模式,帮助提升智能家居的隐私保护设计。[研究设计/方法]...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战略性新兴产业与传统产业的知识耦合测度研究: 基于互补与替代视角
收藏 引用
情报理论与实践 2024年 第8期47卷 63-75页
作者: 王嘉杰 李天逸 孙建军 吴洁 刘鑫慧 南京大学数据智能与交叉创新实验室 江苏南京210023 南京大学信息管理学院 江苏南京210023
[目的/意义]识别和量化战略性新兴产业与传统产业之间的知识耦合,是理解其协同创新机制、促进产业融合与升级的关键任务。[方法/过程]基于知识互补性与替代性,文章提出一种在知识网络层面测度战略性新兴产业与传统产业之间知识耦合的方...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基于图像模态迁移与集成的中国陶瓷派系识别模型构建研究
收藏 引用
数据分析与知识发现 2023年 第12期7卷 88-101页
作者: 石斌 王昊 邓三鸿 南京大学信息管理学院 南京210023 江苏省数据工程与知识服务重点实验室 南京210023
[目的]构建中国陶瓷图像派系识别模型,实现对陶瓷图像派系的自动分类和识别,为陶瓷文化研究和数字化保护提供技术支撑。[方法]采用“端到端范式”构建模型,将迁移学习、集成学习应用到陶瓷派系识别中,并利用DCGAN算法进行样本平衡,根据...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区域新兴产业创新生态系统联动效应对科技人才流动影响研究
收藏 引用
现代情报 2024年 第11期44卷 139-151页
作者: 王焘 马亚雪 吴柯烨 南京大学数据智能与交叉创新实验室 江苏南京210023 南京大学信息管理学院 江苏南京210023
[目的/意义]探究区域新兴产业创新生态系统联动效应对科技人才流动影响,对于优化区域科技人才结构具有重要意义。[方法/过程]以我国31省市新能源汽车产业创新生态系统为样本,基于“政策—科技—产业”联动视角,采用必要条件分析与模糊...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跨界发表”:学术发明家的学术发表对其专利网络的动态演化影响
收藏 引用
现代情报 2024年 第10期44卷 18-26页
作者: 王宇航 裴雷 康乐乐 南京大学数据智能与交叉创新实验室 江苏南京210023 南京大学信息管理学院 江苏南京210023
[目的/意义]“科学—技术”的知识融合和重组过程往往会因为面临一系列权衡抉择,但学界对于背后的机制还缺乏了解。[方法/过程]本文采用网络分析的随机行动者模型,对2011—2019年基因泰克公司的1339名专利发明人构成的专利合作网络进行...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融入领域风险词典的社会安全事件网络舆情风险评估研究
收藏 引用
情报理论与实践 2024年 第6期47卷 175-183页
作者: 吴琦 李阳 南京大学信息管理学院 江苏南京210023 南京大学数据智能与交叉创新实验室 江苏南京210023
[目的/意义]现有关于社会安全事件网络舆情风险的研究在考虑事件特殊特征、风险内容识别等方面存在不足。在社会深度转型期,借助领域词典和实时数据对社会安全事件网络舆情风险进行评估与识别,有助于更加精准、高效地规避相关网络舆情...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数字经济时代的数据要素流通政策:构成要素、理论框架、实践路径
收藏 引用
信息资源管理学 2025年 第3期15卷 76-92页
作者: 颜赫隆 刘江峰 王子怡 裴雷 南京大学数据智能与交叉创新实验室 南京大学信息管理学院
数字经济时代,数据成为关键生产要素。深入探讨数据要素流通政策的构成要素与理论体系,可在政策层面为我国数据要素市场化实践路径提供理论支持。本研究融合程序化扎根理论与大语言模型,提出兼具理论严谨性与技术先进性的自动化政策...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弱链接突变视角下的技术机会识别研究
收藏 引用
图书情报工作 2024年 第10期68卷 81-96页
作者: 吴柯烨 孙建军 张力 赵源 南京大学数据智能与交叉创新实验室 南京210023 南京大学信息管理学院 南京210023
[目的/意义]随着技术迭代周期缩短,技术机会识别对于企业创新、国家发展均具有重要的管理和决策意义。[方法/过程]受弱链接理论启发,构建一个面向特定技术领域的基于弱链接突变的技术机会识别框架,将技术网络中链路状态由弱变强的技术...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