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与建议

限定检索结果

文献类型

  • 311 篇 期刊文献
  • 155 篇 会议

馆藏范围

  • 466 篇 电子文献
  • 0 种 纸本馆藏

日期分布

学科分类号

  • 302 篇 工学
    • 181 篇 材料科学与工程(可...
    • 65 篇 光学工程
    • 58 篇 化学工程与技术
    • 52 篇 电子科学与技术(可...
    • 27 篇 电气工程
    • 7 篇 仪器科学与技术
    • 6 篇 机械工程
    • 5 篇 动力工程及工程热...
    • 4 篇 力学(可授工学、理...
    • 3 篇 生物工程
    • 2 篇 控制科学与工程
    • 2 篇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 2 篇 环境科学与工程(可...
    • 2 篇 安全科学与工程
    • 1 篇 冶金工程
    • 1 篇 信息与通信工程
    • 1 篇 建筑学
  • 259 篇 理学
    • 216 篇 物理学
    • 48 篇 化学
    • 5 篇 生物学
    • 2 篇 数学
    • 2 篇 天文学
    • 1 篇 大气科学
  • 6 篇 农学
    • 5 篇 作物学
  • 3 篇 教育学
    • 3 篇 教育学
  • 3 篇 医学
  • 3 篇 管理学
    • 2 篇 管理科学与工程(可...
  • 1 篇 哲学
    • 1 篇 哲学
  • 1 篇 法学
    • 1 篇 法学
  • 1 篇 文学
    • 1 篇 中国语言文学
  • 1 篇 历史学
    • 1 篇 中国史
  • 1 篇 艺术学

主题

  • 25 篇 第一性原理
  • 17 篇 光学性质
  • 15 篇 电子结构
  • 12 篇 掺杂
  • 12 篇 超构表面
  • 9 篇 石墨烯
  • 9 篇 拓扑绝缘体
  • 8 篇 二维材料
  • 8 篇 等离激元
  • 8 篇 钙钛矿太阳电池
  • 7 篇 氧化锌
  • 7 篇 异质结
  • 7 篇 铌酸锂
  • 7 篇 超构材料
  • 7 篇 磁性
  • 6 篇 量子光学
  • 6 篇 薄膜
  • 6 篇 物理光学
  • 6 篇 超表面
  • 5 篇 量子输运

机构

  • 414 篇 南京大学
  • 30 篇 伊犁师范大学
  • 16 篇 人工微结构科学与...
  • 16 篇 南京理工大学
  • 15 篇 固体微结构物理国...
  • 13 篇 伊犁师范学院
  • 11 篇 河海大学
  • 10 篇 中国矿业大学
  • 9 篇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 8 篇 东南大学
  • 8 篇 南京邮电大学
  • 7 篇 徐州空军学院
  • 7 篇 北京大学
  • 7 篇 固体微结构物理国...
  • 7 篇 中国科学院长春应...
  • 6 篇 南京大学固体微结...
  • 6 篇 苏州大学
  • 5 篇 河北师范大学
  • 5 篇 中国科学院高能物...
  • 5 篇 固体微结构国家重...

作者

  • 48 篇 祝世宁
  • 30 篇 黄以能
  • 25 篇 都有为
  • 25 篇 邹志刚
  • 24 篇 吴小山
  • 23 篇 张丽丽
  • 21 篇 刘辉
  • 18 篇 王漱明
  • 18 篇 朱劲松
  • 17 篇 吕笑梅
  • 16 篇 钟伟
  • 16 篇 雷博程
  • 16 篇 赵旭才
  • 15 篇 蔡宏灵
  • 14 篇 于涛
  • 14 篇 黄凤珍
  • 14 篇 吴镝
  • 13 篇 谭伟石
  • 13 篇 庞国旺
  • 13 篇 宋凤麒

语言

  • 462 篇 中文
  • 4 篇 英文
检索条件"机构=南京大学固体微结构国家重点实验室和物理学院"
466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订阅
排序:
基于多维光场调控的超构表面先进成像与显示(特邀)
收藏 引用
光学学报 2024年 第14期44卷 1-23页
作者: 付博妍 毕千惠 郑诗雨 彭于娟 王漱明 曹汛 王振林 祝世宁 南京大学物理学院固体微结构物理国家重点实验室 江苏南京210093
光学超构表面以其在亚波长尺度下精确塑造光场的能力,开辟了设计高分辨率、多功能、超紧凑光学器件的新范式。立足于多维光场的视角,全面回顾了超构表面在推进下一代光学成像与显示系统方面的创新性思路与进展。结合相关智能算法,综述...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自组装生物分子软物质材料及其物理特性
收藏 引用
物理学 2024年 第17期73卷 14-27页
作者: 韩旭 薛斌 曹毅 王炜 南京大学物理学院 固体微结构国家重点实验室南京210093 南京大学脑科学研究院 南京210093
自组装生物分子软物质材料是以生物分子或生物分子基元为构建单元,通过自组织过程形成的一类新型软物质材料.因其组成单元的生物特性和其中弱相互作用驱动组装的特征,这类材料通常具有高度生物相容性、可逆组装、动态响应和微结构可控...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量子多体系统中的拓扑序与分数化激发
收藏 引用
物理学 2024年 第7期73卷 1-7页
作者: 顾昭龙 李建新 南京大学物理学院 固体微结构物理国家重点实验室南京210093 南京大学 人工微结构科学与技术协同创新中心南京210093
朗道费米液体理论和金兹堡-朗道相变理论是传统凝聚态物理两座重要的基石,在处理BCS超导体和液氦超流体的形成机制等重要物理问题中取得了巨大成功.然而,以20世纪80年代量子霍尔效应和高温超导的发现为开端,人们逐渐认识到,对于一大类...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基于合成维度拓扑外尔点的波长选择热辐射超构表面
收藏 引用
物理学 2024年 第11期73卷 1-10页
作者: 赖镇鑫 张也 仲帆 王强 肖彦玲 祝世宁 刘辉 南京大学物理学院 固体微结构物理国家重点实验室人工微结构科学与技术协同创新中心南京210093 东南大学物理学院 南京211189
黑体辐射通常具有覆盖整个红外波长范围的宽带光谱,导致红外波段的大部分能量不能有效利用,降低了辐射效率.近年来,具有二维亚波长人工纳米结构的超构表面因其在调节光学特性方面的灵活性而得到广泛研究,这为调控热辐射提供了一个理想...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基于无刻蚀铌酸锂薄膜波导阵列合成参数空间中外尔点的转角拓扑特性
收藏 引用
光学学报 2024年 第20期44卷 110-120页
作者: 李浩 刘子怡 赵玉乐 王强 肖彦玲 刘辉 南京大学物理学院固体微结构物理国家重点实验室 人工微结构科学与技术协同中心江苏南京210093
利用拓扑光子学中人工合成维度的概念,在无刻蚀薄膜铌酸锂上,通过将波导阵列结构参数视为额外维度,实现在一维波导阵列系统中模拟三维外尔晶格,并考虑不同外尔结构层间相对扭转的影响,通过调控外尔晶格层间扭转角度,实现了对拓扑界面态...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超导能隙振荡: 到底来自配对密度波还是拆对散射?
收藏 引用
物理学 2024年 第15期73卷 5-7页
作者: 殷嘉鑫 王强华 南方科技大学物理系 深圳518055 南京大学物理学院 固体微结构物理国家重点实验室南京210093
早在1965年,于渌先生发表在《物理学报》的经典理论工作就指出:超导能隙在磁性杂质周围会产生微弱的周期性振荡.近十年来,一系列高分辨率的扫描隧道显微实验观测到超导体内能隙在空间中的微弱振荡行为并指认为配对密度波.据此情况,李东...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光子学连续域束缚态的理论及应用
收藏 引用
光学学报 2023年 第16期43卷 102-115页
作者: 毕千惠 彭于娟 陈润 王漱明 南京大学物理学院固体微结构物理国家重点实验室 江苏南京210093
连续域束缚态(BIC)是一种特殊本征态,它与扩展态共存却具有强烈的局域性,不向自由空间辐射能量。自1929年被发现以来,BIC的相关理论与实验都取得了长足发展,成为当前的一个热门研究方向。在BIC研究的众多方向中,光子学是BIC研究中的一...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拓扑半金属表面态的输运特性
收藏 引用
科学通报 2024年 第1期69卷 68-79页
作者: 郑悦 陈伟 南京大学物理学院 固体微结构物理国家重点实验室南京210093 人工微结构科学与技术协同创新中心 南京210093
拓扑电子体系是近年来凝聚态物理学的研究前沿,它以非平庸的体态拓扑以及奇异的表面态为主要特征.输运测量是研究拓扑电子体系最常用和最有效的手段之一,输运研究与新奇物理效应的探索以及电子器件相关应用都有密切的联系.基于拓扑绝缘...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超构表面赋能多维度光学成像研究(特邀)
收藏 引用
激光与光电子学进展 2024年 第16期61卷 1-20页
作者: 郑诗雨 余一婉 周徐淅 付博妍 王漱明 王振林 祝世宁 南京大学物理学院固体微结构物理国家重点实验室 江苏南京210093
光学超构表面技术作为一种全新的平面光学技术,近年来取得了显著的进展,为光学成像开辟了广泛的应用前景。超构表面在对波前进行精确调控的同时,具有多功能、易于集成、轻薄和紧凑的优势。这些创新性的优势为基于超构表面的多维光场成...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基于超表面的热辐射调控与红外应用(特邀)
收藏 引用
光学学报 2024年 第19期44卷 9-28+2页
作者: 尚效合 仲帆 尚劲光 张也 肖彦玲 祝世宁 刘辉 南京大学物理学院 固体微结构物理国家重点实验室人工微结构科学与技术协同创新中心 东南大学物理学院 量子材料与信息器件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近年来,具有亚波长尺寸与超薄厚度的二维超表面结构以其灵活可控的光学响应,成功打破传统热辐射调控研究的瓶颈。目前,基于各种设计的超表面结构已实现了在波长、偏振、方向、时间和相干性等多个自由度上的热辐射调控,并促进了红外...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