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与建议

限定检索结果

文献类型

  • 5,375 篇 期刊文献
  • 738 篇 会议
  • 34 篇 成果
  • 21 件 标准
  • 4 篇 专利

馆藏范围

  • 6,172 篇 电子文献
  • 0 种 纸本馆藏

日期分布

学科分类号

  • 5,280 篇 工学
    • 3,974 篇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 2,708 篇 软件工程
    • 743 篇 控制科学与工程
    • 500 篇 机械工程
    • 411 篇 网络空间安全
    • 308 篇 仪器科学与技术
    • 303 篇 信息与通信工程
    • 110 篇 电子科学与技术(可...
    • 56 篇 建筑学
    • 54 篇 地质资源与地质工...
    • 33 篇 电气工程
    • 29 篇 土木工程
    • 23 篇 光学工程
    • 22 篇 测绘科学与技术
    • 20 篇 生物医学工程(可授...
    • 19 篇 交通运输工程
  • 1,733 篇 管理学
    • 1,559 篇 管理科学与工程(可...
    • 132 篇 图书情报与档案管...
    • 45 篇 工商管理
    • 36 篇 公共管理
  • 343 篇 理学
    • 160 篇 数学
    • 96 篇 系统科学
    • 31 篇 物理学
  • 180 篇 教育学
    • 179 篇 教育学
  • 126 篇 艺术学
    • 124 篇 设计学(可授艺术学...
  • 96 篇 医学
    • 34 篇 临床医学
  • 67 篇 经济学
    • 61 篇 应用经济学
  • 56 篇 文学
    • 24 篇 新闻传播学
    • 22 篇 外国语言文学
  • 36 篇 法学
  • 29 篇 哲学
    • 29 篇 哲学
  • 25 篇 农学
  • 14 篇 军事学
  • 10 篇 历史学

主题

  • 161 篇 面向对象
  • 127 篇 计算机
  • 126 篇 人工智能
  • 110 篇 神经网络
  • 96 篇 internet
  • 95 篇 机器学习
  • 87 篇 计算机网络
  • 86 篇 无线传感器网络
  • 86 篇 数据挖掘
  • 81 篇 软件开发
  • 80 篇 程序设计
  • 75 篇 数据库
  • 71 篇 算法
  • 61 篇 设计
  • 60 篇 信息检索
  • 56 篇 深度学习
  • 55 篇 操作系统
  • 54 篇 网络安全
  • 52 篇 云计算
  • 48 篇 软件测试

机构

  • 5,534 篇 南京大学
  • 501 篇 计算机软件新技术...
  • 273 篇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 235 篇 南京邮电大学
  • 138 篇 南京理工大学
  • 98 篇 扬州大学
  • 95 篇 东南大学
  • 88 篇 南京师范大学
  • 81 篇 辽宁师范大学
  • 79 篇 南京工业大学
  • 71 篇 宁波大学
  • 64 篇 南通大学
  • 62 篇 河海大学
  • 56 篇 苏州大学
  • 55 篇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
  • 54 篇 南京大学计算机软...
  • 51 篇 解放军理工大学
  • 49 篇 中国矿业大学
  • 32 篇 南京中医药大学
  • 29 篇 江苏大学

作者

  • 313 篇 谢立
  • 205 篇 张福炎
  • 195 篇 陈道蓄
  • 187 篇 潘金贵
  • 170 篇 陈世福
  • 165 篇 黄皓
  • 150 篇 吕建
  • 132 篇 郑国梁
  • 123 篇 李宣东
  • 117 篇 蔡士杰
  • 112 篇 xie li
  • 109 篇 王汝传
  • 106 篇 陶先平
  • 103 篇 谢俊元
  • 101 篇 武港山
  • 101 篇 陈兆乾
  • 88 篇 徐洁磐
  • 87 篇 孙正兴
  • 86 篇 袁春风
  • 85 篇 柏文阳

语言

  • 6,169 篇 中文
  • 3 篇 英文
检索条件"机构=南京大学计算机学院"
6172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订阅
排序:
神经符号系统:非确定性管理的视角
收藏 引用
中国科学:信息科学 2025年 第1期55卷 1-31页
作者: 李泽南 姚远 马晓星 吕建 南京大学计算机软件新技术全国重点实验室 南京210023 南京大学计算机学院 南京210023
作为一种智能化软件形态,融合了神经网络和符号规则的神经符号系统正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相关研究爆炸性增长.然而,现有技术仍然难以有效支持较大规模神经符号系统“端到端”的自动构建.神经网络训练和符号规则学习过程中对非确定性的...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神经形态计算:从脉冲神经网络到边缘部署
收藏 引用
软件学报 2025年 第4期36卷 1758-1795页
作者: 俞诗航 易梦军 吴洲 申富饶 赵健 计算机软件新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南京大学) 江苏南京210023 南京大学计算机学院 江苏南京210023 南京大学人工智能学院 江苏南京210023 南京大学电子科学与工程学院 江苏南京210023
受生物神经系统启发,神经形态计算的概念于20世纪80年代被提出,旨在模拟生物大脑的结构和功能,实现更高效、更具生物合理性的计算方式.作为神经形态计算的代表模型,脉冲神经网络(SNN)因其脉冲稀疏性,事件驱动性、生物可解释性以及硬件...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基于扩散模型的文本生成材质贴图的泛化性优化方法
收藏 引用
图学学报 2025年 第1期46卷 139-149页
作者: 涂晴昊 李元琪 刘一凡 过洁 郭延文 南京大学计算机学院 江苏南京210033
针对现有的材质贴图数据集存在着文字描述不足且纯图像数据集规模庞大的现状,及传统的生成模型推理错误时难以获得额外的超参数来生成新的结果等问题,提出一种基于稳定扩散模型的文本生成材质贴图的泛化性优化方法,采用分阶段的方式训...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面向深度学习的图像数据增强综述
收藏 引用
软件学报 2025年 第3期36卷 1390-1412页
作者: 杨锁荣 杨洪朝 申富饶 赵健 计算机软件新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南京大学) 江苏南京210023 南京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系 江苏南京210023 南京大学人工智能学院 江苏南京210023 南京大学电子科学与工程学院 江苏南京210023
深度学习已经在许多计算机视觉任务中取得了显著的成果.然而,深度神经网络通常需要大量的训练数据以避免过拟合,但实际应用中标记数据可能非常有限.因此,数据增强已成为提高训练数据充分性和多样性的有效方法,也是深度学习模型成功应用...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人机物融合泛在应用的系统支撑
收藏 引用
中国科学:信息科学 2025年 第3期55卷 464-480页
作者: 曹云帆 赵超懿 刘瀚之 王加益 王慧妍 余萍 曹春 许畅 马晓星 蒋炎岩 计算机软件新技术全国重点实验室 南京210023 南京大学计算机学院 南京210023
泛在计算为人机物融合应用带来了新的可能性,但也面临着异构资源管理、需求多样性和计算资源受限等问题;同时,人工智能模型的快速发展也为智能应用的开发带来了机遇与挑战.为此,本文提出了元级化软件定义的泛在操作系统设计理念,通过引...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混合博弈问题的求解与应用综述
收藏 引用
软件学报 2025年 第1期36卷 107-151页
作者: 董绍康 李超 杨光 葛振兴 曹宏业 陈武兵 杨尚东 陈兴国 李文斌 高阳 计算机软件新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南京大学) 江苏南京210023 南京邮电大学计算机学院、软件学院、网络空间安全学院 江苏南京210023
近年来,随着人工智能技术在序贯决策和博弈对抗等问题的应用方面取得了飞速发展,围棋、游戏、德扑和麻将等领域取得了巨大的进步,例如,AlphaGo、OpenAI Five、AlphaStar、DeepStack、Libratus、Pluribus和Suphx等系统都在这些领域中达...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基于半监督学习的长尾时序动作检测
收藏 引用
软件学报 2025年 第2期36卷 625-643页
作者: 王雨虹 武港山 王利民 计算机软件新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南京大学) 江苏南京210023
现实世界中的数据标签分布往往呈现长尾效应,即少部分类别占据绝大多数样本,时序动作检测问题也不例外.现有的时序动作检测方法往往缺乏对少样本类别的关注,即充分建模样本数量多的头部类别,而忽视了样本数量少的尾部类别.对长尾时序动...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深度学习在医学中的应用进展
收藏 引用
中华检验医学杂志 2025年 第2期48卷 292-296页
作者: 施意 史浩男 叶翰嘉 詹德川 南京大学人工智能学院 南京大学计算机软件新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南京210046
近年来,随着大数据的可用性提升以及计算机算力的提高,深度学习在图像识别、语音识别和自然语言处理等领域取得了一定成果,为医学的发展提供了新方向,例如智能医疗问诊、个性化诊疗方案设计、医疗影像辅助判读等。然而,深度学习在应用...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结合主动学习和半监督学习的软件可追踪性恢复框架
收藏 引用
软件学报 2025年 第5期 1924-1948页
作者: 董黎明 张贺 孟庆龙 匡宏宇 南京大学软件学院 计算机软件新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南京大学)
软件可追踪性被认为是软件开发过程可信的一个重要因素,确保对软件开发过程的可见性并进行全面追踪,从而提高软件的可信度和可靠性.近年来,自动化的软件可追踪性恢复方法取得了显著进展,但在企业项目中的应用仍面临挑战.通过调研研究和...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开放环境下的协作多智能体强化学习进展
收藏 引用
中国科学:信息科学 2025年 第2期55卷 217-268页
作者: 袁雷 张子谦 李立和 管聪 俞扬 南京大学计算机软件新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 南京210023
多智能体强化学习(multi-agent reinforcement learning, MARL)近年来获得广泛关注并在不同领域取得进展.其中,协作多智能体强化学习专注于训练智能体团队以协同完成单智能体难以应对的任务目标,在路径规划、无人驾驶、主动电压控制和...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