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与建议

限定检索结果

文献类型

  • 1,236 篇 期刊文献
  • 193 篇 会议

馆藏范围

  • 1,429 篇 电子文献
  • 0 种 纸本馆藏

日期分布

学科分类号

  • 1,326 篇 工学
    • 1,075 篇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 686 篇 软件工程
    • 159 篇 网络空间安全
    • 143 篇 控制科学与工程
    • 108 篇 机械工程
    • 66 篇 信息与通信工程
    • 62 篇 仪器科学与技术
    • 26 篇 电子科学与技术(可...
    • 8 篇 建筑学
    • 7 篇 地质资源与地质工...
    • 6 篇 石油与天然气工程
    • 4 篇 材料科学与工程(可...
    • 3 篇 电气工程
    • 3 篇 化学工程与技术
    • 3 篇 交通运输工程
    • 3 篇 公安技术
  • 410 篇 管理学
    • 403 篇 管理科学与工程(可...
    • 12 篇 图书情报与档案管...
    • 4 篇 工商管理
  • 31 篇 理学
    • 16 篇 数学
    • 10 篇 系统科学
    • 4 篇 物理学
    • 2 篇 生物学
  • 27 篇 艺术学
    • 27 篇 设计学(可授艺术学...
    • 3 篇 美术学
  • 8 篇 教育学
    • 8 篇 教育学
  • 6 篇 经济学
    • 5 篇 应用经济学
  • 4 篇 哲学
    • 4 篇 哲学
  • 3 篇 医学
  • 3 篇 军事学
    • 3 篇 军队指挥学
  • 2 篇 文学
  • 2 篇 历史学
    • 2 篇 考古学
  • 2 篇 农学

主题

  • 48 篇 面向对象
  • 36 篇 无线传感器网络
  • 27 篇 internet
  • 25 篇 人工智能
  • 24 篇 计算机网络
  • 22 篇 信息检索
  • 22 篇 机器学习
  • 20 篇 软件测试
  • 20 篇 入侵检测
  • 18 篇 神经网络
  • 18 篇 服务质量
  • 17 篇 设计
  • 17 篇 web
  • 17 篇 软件工程
  • 16 篇 计算机
  • 15 篇 支持向量机
  • 15 篇 信息安全
  • 15 篇 访问控制
  • 14 篇 数据挖掘
  • 14 篇 数据库

机构

  • 1,298 篇 南京大学
  • 164 篇 计算机软件新技术...
  • 115 篇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 45 篇 南京工业大学
  • 43 篇 南京邮电大学
  • 43 篇 南京理工大学
  • 40 篇 南京大学计算机软...
  • 35 篇 扬州大学
  • 23 篇 苏州大学
  • 23 篇 南通大学
  • 19 篇 东南大学
  • 17 篇 南京邮电学院
  • 15 篇 东华大学
  • 12 篇 南京大学软件新技...
  • 12 篇 清华大学
  • 11 篇 中国矿业大学
  • 9 篇 软件新技术国家重...
  • 8 篇 软件新技术国家重...
  • 8 篇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 8 篇 吉林大学

作者

  • 130 篇 谢立
  • 75 篇 黄皓
  • 75 篇 潘金贵
  • 67 篇 曾庆凯
  • 65 篇 陈道蓄
  • 59 篇 张福炎
  • 59 篇 李宣东
  • 56 篇 谢俊元
  • 54 篇 柏文阳
  • 50 篇 郑国梁
  • 48 篇 陈世福
  • 47 篇 王崇骏
  • 43 篇 白光伟
  • 42 篇 孙正兴
  • 38 篇 茅兵
  • 35 篇 徐宝文
  • 34 篇 陈家骏
  • 33 篇 沈航
  • 32 篇 骆斌
  • 31 篇 武港山

语言

  • 1,429 篇 中文
检索条件"机构=南京大学软件新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南京,210093 南京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系,南京,210093"
1429 条 记 录,以下是721-730 订阅
排序:
基于数据浓度的粗糙集规则生成算法分析
收藏 引用
广西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8年 第3期26卷 84-87页
作者: 贾修一 商琳 陈家骏 南京大学软件新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 江苏南京210093 南京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系 江苏南京210093
大部分粗糙集学习算法进行性能分析时只考虑到数据集的规模,并不考虑等价类分布等特点。基于数据饱和度和数据浓度这2个数据集特性,对规则生成算法进行分析,通过对比实验说明了数据的饱和度和浓度对规则生成算法性能有重要的影响。
来源: 评论
电力网格通信方式的研究和实现
收藏 引用
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2008年 第9期25卷 5-7,26页
作者: 王昊 吕琦 严涛 陆桑璐 陈道蓄 南京大学计算机软件新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 南京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系江苏南京210093
电力网格是网格技术和电力监控与自动化调度技术结合发展的产物。网格技术对于网络上的各种资源具有巨大的整合能力,电力网格能解决现有电力统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同时,电力网格作为网格技术的新应用,它给网格技术的发展带来了新的研...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基于不变量的程序运行保护方法
收藏 引用
计算机工程与设计 2008年 第5期29卷 1069-1071,1075页
作者: 王勇 曾庆凯 南京大学计算机软件新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 江苏南京210093南京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系
程序不变量反映了程序在特定点上的安全属性,可以作为运行保护时的监控对象。提出了一种程序运行保护方法,通过动态监控程序不变量,保护程序安全运行。该方法根据检测出的程序不变量,配置程序保护策略。运行环境支持对程序插装保护代码...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高效的基于平面的层次化应用层组播树模型
收藏 引用
计算机科学 2008年 第6期35卷 67-70页
作者: 许建真 濮松兰 张福炎 南京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系计算机软件新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 南京210093 南京邮电大学计算机学院 南京210003
应用层组播在Internet上有着广泛的应用。本文在K-叉树结构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K-叉平面结构,同时在平面的组织上结合了分层和分簇的思想。K-叉平面结构降低了子树之间的错误关联度;分层分簇降低了组播树的深度,减少了组播管理上的复杂度...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基于主机邻域密度的QoS保证的应用层多播模型
收藏 引用
计算机应用研究 2008年 第7期25卷 2121-2123,2128页
作者: 许建真 滕文 张福炎 南京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系计算机软件新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 南京210093 南京邮电大学计算机学院 南京210003
提出了一种基于主机邻域密度的QoS保证的应用层多播模型MCT,模型设计为典型的树结构。主要阐述了多播节点的加入与退出过程,首先定义了主机邻域密度的概念,并以此为标准对所有节点进行初次择优,随后运用服务质量路由算法RDSS进行二次择...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新型的环状层次应用层多播模型
收藏 引用
计算机科学 2008年 第10期35卷 110-114页
作者: 许建真 王常华 严正岭 南京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系计算机软件新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 南京210093 南京邮电大学计算机学院 南京210003
提出了一种新型的环状层次应用层多播模型HVRB(Hierarchy Virtual Ring-based),它适合于拥有大规模多播成员的多播组。该模型以环作为拓扑结构,同时引入了虚环[1]的概念。采用了基于动态优先级的层次划分方法使得该环状拓扑结构随时间...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基于区分服务的蛛网结构应用层多播模型
收藏 引用
计算机科学 2008年 第7期35卷 75-77,80页
作者: 殷安生 许建真 张福炎 南京邮电大学计算机学院 南京210003 南京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系计算机软件新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 南京210093
提出一种高效的蛛网结构的应用层多播模型,该模型以环形结构为基础,具有混乱情况下自愈性强、传输数据速度快等优点;在数据转发时根据实际应用采取push或pull的策略,同时取消了分层多播模型中的层中控制节点,降低了结构的复杂性;并根据...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基于逻辑关和约束的保护轮廓生成模型研究
收藏 引用
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2008年 第3期25卷 1-3,11页
作者: 黄达明 时静艳 曾庆凯 南京大学计算机软件新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 江苏南京210093 南京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系 江苏南京210093
提出一个基于逻辑关和约束的保护轮廓生成模型。通过分析保护轮廓的组成结构、生成原理,总结了保护轮廓的内在逻辑关和约束条件,给出了保护轮廓生成过程和相关自动化处理算法。最后,讨论了生成模型在安全保护等级划分准则要求下的...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基于加权本体的个性化语义搜索
收藏 引用
计算机工程与设计 2008年 第19期29卷 5051-5053,5063页
作者: 吴蓉 丁二玉 骆斌 南京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系计算机软件新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 江苏南京210093 南京大学软件学院 江苏南京210093
为了实现语义层次上的个性化搜索,建立了一个集成语义信息和用户偏好的加权本体,在此基础上给出了一个个性化搜索框架WOPS。WOPS能够在利用本体描述用户兴趣模型的同时,进一步地将本体蕴涵的语义信息应用于个性化搜索的过程中。最后通...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MIPv6协议的切换算法的发展及其安全性研究
收藏 引用
计算机科学 2008年 第8期35卷 48-53,83页
作者: 黄松华 孙玉星 黄皓 谢立 南京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系计算机软件新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 南京210093 南京审计学院信息科学学院 南京211815
移动节点切换安全是移动IPv6网络今后研究中最基本的问题之一。切换安全对于保障移动IPv6网络的完整性、可用性,推动其实际应用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在全面地阐述了切换算法的发展历程的基础上,对切换过程的网络威胁、安全性需求及现状进...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