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与建议

限定检索结果

文献类型

  • 119 篇 期刊文献
  • 1 篇 会议

馆藏范围

  • 120 篇 电子文献
  • 0 种 纸本馆藏

日期分布

学科分类号

  • 115 篇 法学
    • 110 篇 法学
    • 8 篇 马克思主义理论
    • 4 篇 政治学
    • 4 篇 公安学
    • 2 篇 社会学
  • 11 篇 管理学
    • 8 篇 公共管理
    • 3 篇 管理科学与工程(可...
  • 2 篇 哲学
    • 2 篇 哲学
  • 2 篇 教育学
    • 2 篇 教育学
  • 2 篇 工学
    • 1 篇 控制科学与工程
    • 1 篇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 1 篇 交通运输工程
    • 1 篇 软件工程
  • 1 篇 经济学
    • 1 篇 应用经济学

主题

  • 13 篇 习近平法治思想
  • 7 篇 司法体制改革
  • 6 篇 全面依法治国
  • 6 篇 法治现代化
  • 5 篇 马克思
  • 4 篇 家事司法
  • 3 篇 中国法治现代化
  • 3 篇 司法逻辑
  • 3 篇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 3 篇 家事司法正义
  • 3 篇 家事诉讼
  • 3 篇 繁简分流
  • 3 篇 国家治理
  • 3 篇 法治社会
  • 2 篇 未成年人利益最大...
  • 2 篇 历史唯物主义法学...
  • 2 篇 最高人民法院巡回...
  • 2 篇 民事公益诉讼
  • 2 篇 区域法治发展
  • 2 篇 纠纷解决

机构

  • 120 篇 南京师范大学
  • 46 篇 江苏高校区域法治...
  • 42 篇 中国法治现代化研...
  • 7 篇 江苏省教育厅校外...
  • 5 篇 江苏省社会科学院
  • 2 篇 中国法学会法理学...
  • 2 篇 中国法治现代化研...
  • 2 篇 江苏区域法治发展...
  • 2 篇 江苏高校区域法治...
  • 1 篇 江苏省人大常委会
  • 1 篇 东南大学
  • 1 篇 国家“2011计划”·司...
  • 1 篇 全国法学教育研究...
  • 1 篇 淮安信息职业技术...
  • 1 篇 中国法治现代化研...
  • 1 篇 中国法治现代化研...
  • 1 篇 中国法治现代化研...
  • 1 篇 江苏高校区域法治...
  • 1 篇 江苏省高校区域法...
  • 1 篇 中国法治现代化研...

作者

  • 25 篇 公丕祥
  • 14 篇 方乐
  • 8 篇 刘敏
  • 7 篇 李浩
  • 7 篇 姜涛
  • 7 篇 龚廷泰
  • 6 篇 liu min
  • 6 篇 gong pixiang
  • 5 篇 夏锦文
  • 5 篇 姚远
  • 5 篇 li hao
  • 5 篇 fang le
  • 4 篇 庞正
  • 4 篇 jiang tao
  • 4 篇 刘远
  • 4 篇 liu yuan
  • 4 篇 pang zheng
  • 4 篇 陈爱武
  • 3 篇 尹培培
  • 3 篇 yao yuan

语言

  • 120 篇 中文
检索条件"机构=南京师范大学中国法治现代化研究院、江苏高校区域法治发展协同创新中心"
120 条 记 录,以下是11-20 订阅
排序:
法治社会和社会治理:理论定位与关系厘清
收藏 引用
江海学刊 2019年 第5期 155-162,255页
作者: 庞正 南京师范大学法学院 中国法治现代化研究院、江苏高校区域法治发展协同创新中心
法治社会建设和社会治理活动在实践上的确存在很大程度的交集,但法治社会和社会治理作为彼此独立的理论范畴各有不同的分析功能,不可混同使用。法治社会是指一种由国家法律和社会自生规则共同缔造良好秩序的社会状态,以社会组织为主体...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传统中国的县域治理及其近代嬗变
收藏 引用
政法论坛 2017年 第4期35卷 3-11页
作者: 公丕祥 南京师范大学法学院 中国法治现代化研究院 江苏高校区域法治发展协同创新中心
县域治理是国家治理体系的基石。在传统中国,郡县制度乃是两千余年帝国治理体制的主干,构成帝国地方政制的基本型态,赋予县制及其治理活动以特有的功能样式,蕴涵着普遍性的规则之治与特殊性的乡土之治内在相连、有机互动的社会价值取向...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21世纪中国马克思主义法学的新飞跃
收藏 引用
江海学刊 2018年 第2期 5-19页
作者: 公丕祥 南京师范大学法学院 中国法治现代化研究院 江苏高校区域法治发展协同创新中心
"时代是思想之母"。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事业的伟大实践,迫切需要新的思想理论的指导和引领。正是在"近代以来久经磨难的中华民族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的历史进程中,习近平...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经济新常态下供给侧改革的法治逻辑
收藏 引用
法学 2016年 第7期 17-30页
作者: 公丕祥 南京师范大学法学院 中国法治现代化研究院江苏高校区域法治发展协同创新中心
当下中国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不仅构成适应把握引领经济发展新常态这一经济生活大逻辑的重要标志,而且对当代中国法治发展提出了全新要求。供给侧改革的核心在于制度创新,这显然蕴含着深刻的法治逻辑。中国法治的时代使命,就是要最大...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习近平的法治与国家治理现代化思想
收藏 引用
法商研究 2021年 第2期38卷 3-14页
作者: 公丕祥 南京师范大学法学院 中国法治现代化研究院 江苏高校区域法治发展协同创新中心
习近平的法治与国家治理现代化思想,是习近平法治思想的有机组成部分。习近平法治思想的重要内容,就是强调要坚持在法治轨道上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适应新的伟大社会革命的时代要求,把国家治理现代化构筑在坚实的法治基础...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为风险刑法辩护
收藏 引用
当代法学 2021年 第2期35卷 92-104页
作者: 姜涛 南京师范大学法学院 中国法治现代化研究院 江苏高校区域法治协同创新中心
风险刑法备受质疑的原因是,其会无节制扩大其存在范围。现代刑法强积极的、事前的预防本身具有正当性,古典刑法事后法的属性和以犯罪人为中心的理论逻辑,并不符合现代国家对风险与安全的制度预判,往往缓不济急,反而给社会带来更大的...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监督过失的限缩适用方案
收藏 引用
清华法学 2021年 第6期15卷 31-44页
作者: 姜涛 南京师范大学法学院 中国法治现代化研究院、江苏高校区域法治协同创新中心
刑法处罚监督过失的宽严标准,是监督过失研究中的重点与难点。司法实践对监督过失的适用存在着"以必然因果关系出罪、以偶然因果关系入罪"的逻辑悖论,并存在处罚主体范围宽窄不一的乱象。监督过失作为犯罪过失的新类型,主要...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人工智能体可罚性辩疑
收藏 引用
南京社会科学 2018年 第11期 82-87页
作者: 张镭 南京师范大学法学院 中国法治现代化研究院及江苏高校区域法治发展协同创新中心
新一轮人工智能浪潮在给人类社会带来巨大发展前景的同时,也引发人们对人工智能可能带来的负面作用的深切忧虑。对于人工智能体在设定程序范围以外作出不法行为,是否可以直接对人工智能体予以处罚,学术界存在两种观点。学术界有人从人...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论基层自治规则的主导作用及其法律保障
收藏 引用
法学 2018年 第9期 149-156页
作者: 张镭 南京师范大学法学院中国法治现代化研究院江苏高校区域法治发展协同创新中心
当代中国基层社会的共治秩序与多元规则的现实是基层社会复杂性的重要表现,自治规则、法律规则和其他民间规则共同作用于基层社会,形成了基层社会多元规则并存共治的现实,其中自治规则往往在基层社会的秩序治理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基层社...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新的情况”应限于法律过时——以《立法法》第45条第2款第2项与第104条为分析基础
收藏 引用
法学 2019年 第7期 110-122页
作者: 汤善鹏 南京师范大学法学院中国法治现代化研究院江苏高校区域法治发展协同创新中心
《立法法》第45条第2款第2项规定,如果法律制定后出现新的情况,需要明确适用法律依据的,由全国人大常委会解释;并在第104条明确了"两高"在遇到此类情况时应当向全国人大常委会提出法律解释的要求或者制定、修改有关法律的议...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