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与建议

限定检索结果

文献类型

  • 1,619 篇 期刊文献
  • 10 篇 会议

馆藏范围

  • 1,629 篇 电子文献
  • 0 种 纸本馆藏

日期分布

学科分类号

  • 1,251 篇 文学
    • 699 篇 中国语言文学
    • 535 篇 外国语言文学
    • 45 篇 新闻传播学
  • 465 篇 法学
    • 426 篇 社会学
    • 17 篇 马克思主义理论
    • 16 篇 政治学
    • 9 篇 法学
    • 4 篇 民族学
    • 1 篇 公安学
  • 196 篇 教育学
    • 184 篇 教育学
    • 9 篇 心理学(可授教育学...
    • 3 篇 体育学
  • 44 篇 艺术学
    • 38 篇 戏剧与影视学
    • 4 篇 艺术学理论
  • 34 篇 管理学
    • 22 篇 公共管理
    • 4 篇 图书情报与档案管...
    • 3 篇 管理科学与工程(可...
    • 3 篇 工商管理
    • 2 篇 农林经济管理
  • 30 篇 历史学
    • 24 篇 中国史
    • 4 篇 世界史
    • 1 篇 考古学
  • 29 篇 哲学
    • 29 篇 哲学
  • 21 篇 工学
    • 8 篇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 5 篇 软件工程
    • 2 篇 仪器科学与技术
    • 2 篇 控制科学与工程
  • 9 篇 理学
    • 2 篇 系统科学
  • 3 篇 经济学
    • 2 篇 应用经济学
    • 1 篇 理论经济学
  • 2 篇 农学
  • 2 篇 医学
  • 1 篇 军事学

主题

  • 35 篇 赛珍珠
  • 31 篇 英语教学
  • 27 篇 认知语言学
  • 25 篇 翻译研究
  • 23 篇 英语
  • 21 篇 翻译
  • 21 篇 隐喻
  • 19 篇 文化
  • 19 篇 认知
  • 16 篇 二语习得
  • 15 篇 语料库
  • 15 篇 大学英语
  • 15 篇 小说
  • 14 篇 外语教学
  • 14 篇 语言
  • 14 篇 巴赫金
  • 14 篇 美国
  • 14 篇 批评话语分析
  • 13 篇 意识形态
  • 13 篇 语义

机构

  • 1,611 篇 南京师范大学
  • 25 篇 南京大学
  • 24 篇 金陵科技学院
  • 18 篇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
  • 12 篇 南京审计大学
  • 12 篇 上海外国语大学
  • 10 篇 南京林业大学
  • 10 篇 东南大学
  • 10 篇 淮阴工学院
  • 9 篇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 8 篇 江苏第二师范学院
  • 8 篇 江苏南京师范大学
  • 8 篇 北京外国语大学
  • 8 篇 长江大学
  • 8 篇 南京外国语学校
  • 7 篇 南京审计学院
  • 7 篇 常熟理工学院
  • 7 篇 淮海工学院
  • 6 篇 安徽农业大学
  • 6 篇 安徽师范大学

作者

  • 50 篇 张辉
  • 50 篇 辛斌
  • 47 篇 张智义
  • 44 篇 汪少华
  • 40 篇 倪传斌
  • 32 篇 xin bin
  • 31 篇 陈莉萍
  • 31 篇 zhang hui
  • 29 篇 吕俊
  • 29 篇 刘宇红
  • 29 篇 姚君伟
  • 26 篇 董晓波
  • 20 篇 zhang zhiyi
  • 19 篇 吕洪灵
  • 19 篇 wang shaohua
  • 19 篇 袁霞
  • 19 篇 liu yuhong
  • 17 篇 ni chuanbin
  • 17 篇 张薇
  • 17 篇 李曙光

语言

  • 1,620 篇 中文
  • 8 篇 英文
  • 1 篇 日文
检索条件"机构=南京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 江苏南京210097"
1629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订阅
排序:
中国英语学习者句子理解中的道德外语效应及其加工机制
收藏 引用
外国语 2025年 第1期48卷 46-57页
作者: 毕玉爽 徐晓东 南京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 江苏南京210097 浙江大学外国语学院 浙江杭州310058
在道德窘境中,双语者用外语比用母语做出功利性决策的比率更高,这一现象被称作“道德外语效应”。但是以往研究大多是离线测量,缺少在线加工的证据。因此,本文采用自定步速阅读这一在线测量方法,探究中国英语学习者在句子理解中的道德...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关联理论视域下副词“自己”的概念/程序意义分析
收藏 引用
外国语 2025年 第1期48卷 2-13页
作者: 杨小龙 曹思雯 南京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 江苏南京210097 陕西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 陕西西安710061
副词SELF的“一词多义”现象表现出跨语言的特点。在关联理论背景下,本文认为,汉语副词“自己”在具体语境中的不同语义表现并不是由它的多义词性质造成的,而是由其编码的不同程序意义所造成。换言之,汉语只有一个副词“自己”,表“排...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错配还是搭配:二语轻动词构式的加工研究
收藏 引用
外语导刊 2025年 第2期48卷 95-105,160页
作者: 陈松松 张辉 长江大学外国语学院 湖北荆州434023 南京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 江苏南京210024
轻动词构式(LVC)的加工研究有助于解决基于规则和基于使用的理论争议。本研究采取脑电方法,对比了母语者和二语者在加工英语轻动词构式和与之结构相同的及物构式(SVO)时的神经反应。实验结果支持基于使用的理论:首先,轻动词与动作名词...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语言活动的仪式性——一次语言符号学的冒险
收藏 引用
社会科学战线 2025年 第3期 30-41页
作者: 余红兵 南京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 江苏南京210024 多伦多都市大学人文学院 加拿大多伦多M5B2K3
文章是一次语言符号学的冒险,即通过语言来反思语言,而且这个反思基本上是批判性的,甚至是否定性的。为更好地理解语言,我们需要超出语言本体观,并走出“工具论”和“传输论”的观念桎梏。不妨将语言理解为“语言活动”,即语动(languagi...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界限与平衡:论乔治·奥威尔的“文学的社会学批评”
收藏 引用
绵阳师范学院学报 2025年 第3期44卷 134-141页
作者: 骆守怡 南京审计大学外国语学院 江苏南京211815 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 江苏南京210023
乔治·奥威尔(1903—1950)是以“文学的社会学批评”见长的评论家。他在1940年代撰写了一组核心文章,既主张划清艺术与宣传的界限,也强调主题和形式的平衡,这两大要义构成了其文学批评和创作的基本原则。在批评中坚守艺术与宣传的...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政治作家”再审视:乔治·奥威尔写作动机的审美之维
收藏 引用
重庆第二师范学院学报 2025年 第2期38卷 55-60页
作者: 骆守怡 南京审计大学外国语学院 江苏南京211815 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 江苏南京210023
“政治作家”标签几乎掩盖了“审美热情”这一奥威尔的重要写作动机。作为曾经脚踏现代主义余波的文学青年,奥威尔从第一部小说《缅甸岁月》到遗作《吸烟室的故事》都以相似的细腻悲情勾勒出一条终归初始的创作轨迹。在早年的文学评论中...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原型批评的整体性文化批评倾向
收藏 引用
外国文学 2000年 第5期 67-74页
作者: 程爱民 南京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 江苏南京210097
本文在考察了 2 0世纪中外文学批评界对原型批评所作的研究的基础上 ,抓住批评界论争的焦点 ,追根寻源 ,不仅明确地阐释了弗雷泽的神话模式理论和荣格的原型理论对弗莱的不同层次影响 ,而且首次提出“原型批评呈现出一种整体性文化批评...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翻译标准的多元性与评价的客观性——价值学视域下翻译批评标准问题探讨
收藏 引用
外国语 2007年 第2期30卷 67-73页
作者: 吕俊 南京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 江苏南京210097
本文从价值认识论的视角出发讨论了翻译标准多元性与评价客观性的关系,批评了在翻译批评活动中的两种极端的倾向:绝对客观主义与主观相对主义。文章认为翻译评价的客观性是以共识性真理为基础,以交往理性为指导的对话中形成的,同时指出...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叙事文学创作主体的重新认识
收藏 引用
外国语 2002年 第4期25卷 59-65页
作者: 魏燕 南京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 江苏南京210097
20世纪以来文学批评关注的焦点从作者转向文本和读者,理论界提出“作者之死”,推翻了传统批评的创作主体中心论,但是主体的缺失却使文学研究和评论囿于文本内部的结构并造成意义的无尽阐释,导致了文学艺术的合法化危机。在新的世纪反思...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基于中美贸易战话语的批评认知语言学研究——趋近化理论的视角
收藏 引用
外语研究 2018年 第6期35卷 16-22页
作者: 颜冰 张辉 南京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 江苏南京210097
本文基于中方、美方、英方关于中美贸易战话语的小型语料库,对其在空间、时间与价值轴上的趋近化语言策略进行批评性分析。本文发现:中方使用更多空间趋近策略,取缔了对方行为合法性;而美方使用更多价值趋近策略,努力增强自身合法性。...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