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与建议

限定检索结果

文献类型

  • 167 篇 期刊文献
  • 43 篇 会议

馆藏范围

  • 210 篇 电子文献
  • 0 种 纸本馆藏

日期分布

学科分类号

  • 130 篇 工学
    • 43 篇 材料科学与工程(可...
    • 35 篇 化学工程与技术
    • 31 篇 光学工程
    • 15 篇 电子科学与技术(可...
    • 14 篇 电气工程
    • 10 篇 船舶与海洋工程
    • 7 篇 动力工程及工程热...
    • 4 篇 控制科学与工程
    • 3 篇 仪器科学与技术
    • 2 篇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 1 篇 机械工程
    • 1 篇 纺织科学与工程
    • 1 篇 生物医学工程(可授...
    • 1 篇 软件工程
    • 1 篇 生物工程
  • 123 篇 理学
    • 100 篇 物理学
    • 23 篇 化学
    • 1 篇 天文学
    • 1 篇 大气科学
    • 1 篇 生物学
  • 3 篇 医学
    • 2 篇 公共卫生与预防医...
    • 1 篇 基础医学(可授医学...
  • 2 篇 教育学
    • 2 篇 教育学
  • 2 篇 农学
    • 2 篇 作物学
  • 1 篇 历史学
    • 1 篇 中国史
  • 1 篇 管理学
    • 1 篇 管理科学与工程(可...

主题

  • 7 篇 石墨烯
  • 6 篇 扫描隧道显微镜
  • 6 篇 晶体结构
  • 6 篇 超表面
  • 5 篇 量子自旋液体
  • 5 篇 二维材料
  • 5 篇 拓扑绝缘体
  • 4 篇 量子光学
  • 4 篇 铁基超导体
  • 4 篇 物理光学
  • 4 篇 宽带
  • 4 篇 超导
  • 4 篇 超构表面
  • 3 篇 量子输运
  • 3 篇 时间反演对称性
  • 3 篇 声子晶体
  • 3 篇 光谱
  • 3 篇 类比引力
  • 3 篇 锂离子电池
  • 3 篇 非常规超导体

机构

  • 164 篇 南京大学
  • 43 篇 人工微结构科学与...
  • 16 篇 复旦大学
  • 10 篇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 7 篇 浙江大学
  • 6 篇 东南大学
  • 6 篇 上海交通大学
  • 5 篇 上海量子科学研究...
  • 5 篇 固体微结构物理国...
  • 5 篇 苏州大学
  • 4 篇 应用表面物理国家...
  • 4 篇 中国科学院强磁场...
  • 3 篇 中国科学院大学
  • 3 篇 固体微结构国家实...
  • 3 篇 中国科学院物理研...
  • 3 篇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
  • 3 篇 湖北九峰山实验室
  • 3 篇 山东科技大学
  • 3 篇 近代声学教育部重...
  • 3 篇 华东师范大学

作者

  • 13 篇 祝世宁
  • 10 篇 刘辉
  • 9 篇 周豪慎
  • 9 篇 何平
  • 9 篇 陈延峰
  • 7 篇 温锦生
  • 7 篇 李绍春
  • 7 篇 王漱明
  • 6 篇 刘晓宙
  • 6 篇 卢明辉
  • 5 篇 贾金锋
  • 5 篇 何程
  • 5 篇 陆延青
  • 5 篇 盛冲
  • 5 篇 王炜
  • 5 篇 程建春
  • 5 篇 刘灿华
  • 5 篇 宋凤麒
  • 5 篇 邹志刚
  • 5 篇 赖耘

语言

  • 208 篇 中文
  • 2 篇 英文
检索条件"机构=南京微结构国家实验室/人工微结构科学与技术协同创新中心"
210 条 记 录,以下是21-30 订阅
排序:
二维WTe_(2)晶格对称性的光学研究
收藏 引用
物理学报 2022年 第17期71卷 283-291页
作者: 何宽鱼 邱天宇 奚啸翔 南京大学物理学院 固体微结构物理国家重点实验室南京210093 南京大学 人工微结构科学与技术协同创新中心南京210093
二维WTe_(2)由于特殊的晶格对称性而衍生出量子自旋霍尔效应、非线性霍尔效应等奇异性质.确定其晶体结构的细节,是理解这些性质的重要出发点.本文利用温度、偏振依赖的拉曼光谱与光学二次谐波产生,详细研究了一至三层WTe_(2)的晶格对称...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基于有机光电突触晶体管的储池计算网络
收藏 引用
中国科学:化学 2024年 第4期54卷 645-653页
作者: 杜晓松 顾健晖 彭立超 孙金瑞 姜赛 李昀 常州大学微电子与控制工程学院 常州213164 南京微结构国家实验室 人工微结构科学与技术协同创新中心南京大学电子科学与工程学院南京210093
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快速发展,兼具高能效智能感知和计算的光电神经形态受到了广泛的关注.为了增强神经形态器件对不同应用场景的普适性,构建突触塑性能够灵活可调制的神经形态器件和电路至关重要.本文设计了一种基于非对称电极结构的有...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光学莫尔晶格中超短脉冲的脉宽调控
收藏 引用
光学学报 2023年 第20期43卷 298-305页
作者: 赵学谦 刘志楠 刘辉 南京大学物理学院固体微结构物理国家重点实验室 江苏南京210093 南京大学物理学院人工微结构科学与技术协同创新中心 江苏南京210093
具有莫尔角的光学莫尔晶格使能带平坦化,为激光超短脉冲的脉宽调控提供了新的思路。通过组合两种不同周期的光子晶格,构建3种人工合成莫尔角逐渐增大的光学莫尔晶格,实现了莫尔晶格能带的平坦化。通过理论分析莫尔晶格的能带色散,发现...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基于含气泡软媒质的高纯度水下声涡旋束产生
收藏 引用
科学通报 2025年 第12期70卷 1772-1781页
作者: 王蓉 赵澄宇 刘京京 梁彬 程建春 南京大学物理学院 近代声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人工微结构科学与技术协同创新中心南京210093
携带轨道角动量的涡旋声束在声通信、声力操控和微流控等领域具有显著的应用价值,近年来受到了广泛的关注.然而,当前关于涡旋声束的产生和调控研究大多集中在空气环境中,如何高效实现水下高纯度的声涡旋仍然是一个挑战性问题.本文提出...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低维超导材料中的量子振荡现象
收藏 引用
物理学报 2022年 第12期71卷 332-350页
作者: 毕翔宇 黄俊伟 秦峰 邱彩玉 袁洪涛 固体微结构物理国家重点实验室 南京大学现代工程与应用科学学院南京大学人工微结构科学与技术协同创新中心南京210000
低维超导材料由于具有尺度接近量子临界尺寸的优势,能够观测到显著的超导量子振荡效应,因此成为研究超导量子振荡效应的优异平台.由于这些量子振荡效应的周期、振幅、相位与磁通涡旋的量子化及运动方式、超导电子的配对机制、特定外部...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基于活性网络模型的细胞组织模拟
收藏 引用
物理学进展 2023年 第2期43卷 41-55页
作者: 李诸钦 雷群利 马余强 南京大学固体微结构物理国家重点实验室 人工微结构科学与技术协同创新中心南京210093
在过去的十年中,由于细胞生物学的进步,将细胞组织作为活性物质的理论研究已经成为软物质物理学的一个新领域。本文综述了近年来基于细胞组织活性网络(AN)模型的理论进展。在介观尺度上,细胞组织的非平衡动力学主要由细胞的自我推进和...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石墨烯中选择性增强Kane-Mele型自旋-轨道相互作用
收藏 引用
物理学报 2022年 第6期71卷 257-263页
作者: 白占斌 王锐 周亚洲 吴天如 葛建雷 李晶 秦宇远 费付聪 曹路 王学锋 王欣然 张帅 孙力玲 宋友 宋凤麒 南京大学物理学院 固体微结构国家重点实验室人工微结构科学与技术协同创新中心南京210093 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 北京凝聚态物理国家研究中心北京100190 中国科学院上海微系统与信息技术研究所 信息功能材料国家重点实验室上海200050 南京大学化学化工学院 配位化学国家重点实验室人工微结构科学与技术协同创新中心南京210093 南京大学电子科学与工程学院 固体微结构国家重点实验室人工微结构科学与技术协同创新中心南京210093
增强石墨烯中的自旋-轨道相互作用可能实现无耗散的量子自旋霍尔器件,这需要在石墨烯样品中引入独特的Kane-Mele型自旋-轨道相互作用,并保持较高的迁移率.然而,对石墨烯的外在修饰往往会引入“外禀型”Rashba自旋-轨道相互作用,会破坏...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光量子精密测量研究进展(特邀)
收藏 引用
中国激光 2024年 第1期51卷 354-368页
作者: 王犇 张利剑 南京大学现代工程与应用科学学院 江苏南京210023 智能光传感与调控技术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江苏南京210023 人工微结构科学与技术协同创新中心 江苏南京210023 南京大学固体微结构物理国家重点实验室 江苏南京210023
量子精密测量作为当代量子力学的主要应用方面之一,近些年来一直是量子科技的重要研究和发展方向。量子精密测量的主要研究目标是针对物理系统中的未知参数,利用量子资源进行量子增强测量,以提升参数测量精度。与其他物理系统相比,光子...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铌酸锂变换光学波导中彩虹捕获与宽带非线性
收藏 引用
光学学报 2022年 第21期42卷 81-88页
作者: 宗心牧 黄春雨 盛冲 祝世宁 刘辉 南京大学物理学院固体微结构物理国家重点实验室 人工微结构科学与技术协同创新中心江苏南京210093
变换光学的发展与应用为实现片上集成多频传输和宽带非线性光子器件的设计提供了新的方法。基于变换光学理论模型,通过在铌酸锂(LiNbO_(3))薄膜光子晶体中调控色散和群速度的空间分布,获得了具有片上彩虹捕获特性的波导器件。通过对非...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化学气相沉积法生长石墨烯的现状及展望
收藏 引用
新型炭材料(中英文) 2025年
作者: 黄子翀 刘伟林 李骏 蒋宇 袁国文 高力波 南京大学物理学院固体微结构物理国家重点实验室人工微结构科学与技术协同创新中心 湖南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石墨烯自2004年被发现以来,其优异的物理化学性质引发了广泛关注。化学气相沉积(CVD)法凭借高可控性、低成本及规模化优势,已发展成为制备高质量石墨烯薄膜的主流方法。本文系统回顾了CVD法制备石墨烯的技术发展历程,重点论述了单...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