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与建议

限定检索结果

文献类型

  • 168 篇 期刊文献
  • 3 篇 会议

馆藏范围

  • 171 篇 电子文献
  • 0 种 纸本馆藏

日期分布

学科分类号

  • 127 篇 农学
    • 76 篇 农业资源与环境
    • 54 篇 林学
    • 2 篇 作物学
  • 80 篇 工学
    • 48 篇 农业工程
    • 36 篇 水利工程
    • 13 篇 林业工程
    • 8 篇 环境科学与工程(可...
    • 4 篇 风景园林学(可授工...
    • 3 篇 城乡规划学
    • 2 篇 控制科学与工程
    • 2 篇 建筑学
    • 2 篇 测绘科学与技术
    • 2 篇 地质资源与地质工...
    • 1 篇 仪器科学与技术
    • 1 篇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 1 篇 化学工程与技术
    • 1 篇 轻工技术与工程
    • 1 篇 软件工程
    • 1 篇 生物工程
  • 41 篇 理学
    • 32 篇 生态学
    • 8 篇 大气科学
    • 2 篇 生物学
    • 1 篇 地理学
  • 13 篇 管理学
    • 12 篇 公共管理
    • 1 篇 管理科学与工程(可...
  • 2 篇 教育学
    • 2 篇 教育学
  • 1 篇 医学
    • 1 篇 药学(可授医学、理...

主题

  • 13 篇 土壤侵蚀
  • 8 篇 时空变化
  • 7 篇 土壤养分
  • 7 篇 麻栎
  • 6 篇 杉木
  • 6 篇 土壤理化性质
  • 6 篇 生态系统服务
  • 5 篇 空间分布
  • 5 篇 土壤重金属
  • 5 篇 酶活性
  • 5 篇 maxent模型
  • 5 篇 盐胁迫
  • 4 篇 地理探测器
  • 4 篇 酸雨
  • 4 篇 光合特性
  • 4 篇 气候变化
  • 4 篇 土地利用
  • 4 篇 海拔
  • 4 篇 南京市
  • 4 篇 土壤

机构

  • 133 篇 南京林业大学
  • 20 篇 江苏省水土保持与...
  • 19 篇 淮河水利委员会淮...
  • 9 篇 南方现代林业协同...
  • 8 篇 江苏省水利勘测设...
  • 8 篇 南方现代林业协同...
  • 6 篇 南方现代林业协同...
  • 6 篇 南京林业大学南方...
  • 5 篇 江苏省水利科学研...
  • 4 篇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
  • 4 篇 江西省林业科学院
  • 4 篇 江苏省水土保持与...
  • 4 篇 凤阳山-百山祖国家...
  • 4 篇 浙江省宁海县水利...
  • 3 篇 江苏省水文水资源...
  • 3 篇 宁夏大学
  • 3 篇 中国农业科学院农...
  • 3 篇 南昌工程学院
  • 3 篇 浙江凤阳山-百山祖...
  • 3 篇 南京市水务局

作者

  • 62 篇 张金池
  • 32 篇 刘霞
  • 29 篇 胡海波
  • 20 篇 林杰
  • 19 篇 姜姜
  • 15 篇 刘鑫
  • 15 篇 孟苗婧
  • 13 篇 齐斐
  • 13 篇 刘胜龙
  • 11 篇 王良杰
  • 9 篇 黎家作
  • 8 篇 佟光臣
  • 8 篇 王金平
  • 8 篇 刘亮
  • 8 篇 张春强
  • 7 篇 孙蕾
  • 7 篇 吴镇宇
  • 6 篇 张洪达
  • 6 篇 贾赵辉
  • 6 篇 初磊

语言

  • 171 篇 中文
检索条件"机构=南京林业大学南方现代协同创新中心江苏省水土保持与生态修复重点实验室"
171 条 记 录,以下是41-50 订阅
排序:
长江流域河岸植被缓冲带生态功能及构建技术研究进展
收藏 引用
浙江农林大学学报 2022年 第1期39卷 214-222页
作者: 胡海波 邓文斌 王霞 南京林业大学南方现代林业协同创新中心 江苏南京210037 南京林业大学江苏省水土保持与生态修复重点实验室 江苏南京210037
长江流域河岸植被缓冲带是河岸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对长江流域污染防治和生态环境建设具有重要影响。综述了河岸植被缓冲带的主要生态功能,分析了长江流域河岸植被缓冲带面临的环境影响因素,阐述了河岸植被缓冲带构建技术,并对未来...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气候变化对杉木适生区和生态位的影响
收藏 引用
植物研究 2022年 第1期42卷 151-160页
作者: 唐兴港 袁颖丹 张金池 南方现代林业协同创新中心 江苏省水土保持与生态修复重点实验室南京林业大学林学院南京210037 扬州大学园艺与植物保护学院 扬州225009
杉木(Cunninghamia lanceolata)是我国主要的造林树种之一,具有重要的药用、经济和生态服务功能。在全球变暖趋势持续的背景下,气候成为制约物种生存和发展的重要因素,其中空间分布和生态位变化对生态过程的解释至关重要。基于211个杉...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我国平原农区林带胁地效应及其控制措施研究进展
收藏 引用
南京林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21年 第2期45卷 234-240页
作者: 胡海波 贾西川 南京林业大学南方现代林业协同创新中心江苏省水土保持与生态修复重点实验室
总结了近年来我国农田防护林林带尤其平原农区林带胁地的研究成果,以揭示农田防护林的胁地规律及其影响因素,并探讨克服胁地的措施。分析认为:(1)我国各地区由于地理位置、自然条件以及树种生物学等的差异,农田防护林的胁地范围也不同,...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菌根对土壤呼吸影响的研究进展
收藏 引用
水土保持学报 2025年
作者: 郑翔 柳思博 何莹莹 姜姜 蔡延江 张萍 田佳 邱开阳 宁夏大学林业与草业学院林木资源高效生成全国重点实验室 南方现代林业协同创新中心南京林业大学江苏省水土保持与生态修复重点实验室 浙江农林大学亚热带森林培育国家重点实验室 浙江农林大学环境与资源学院碳中和学院
[目的]菌根作为连接植物与土壤的桥梁,在土壤碳(C)库收支平衡中扮演着关键角色。菌根通过吸收土壤中的矿物营养物质以交换植物光合作用固定的C,同时也通过呼吸作用造成土壤C损失。尽管人们对菌根在土壤碳输入、分解和固持方面的作...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湿地池杉不同营养器官富集重金属特征
收藏 引用
福建农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22年 第6期51卷 767-773页
作者: 骆子璇 胡海波 贾西川 陈建宇 南京林业大学南方现代林业协同创新中心/江苏省水土保持与生态修复重点实验室 江苏南京210037
南京江北地区5片典型湿地池杉林为研究对象,测定底泥及池杉不同营养器官中重金属铜(Cu)、锌(Zn)、铬(Cr)、铅(Pb)的含量,利用富集系数和转移系数对池杉不同营养器官吸收重金属的能力进行评价.结果表明:(1)5片湿地池杉林底泥和各营养...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不同溶岩微生物菌剂与保水剂配比对土壤养分和酶活性的影响
收藏 引用
水土保持通报 2022年 第4期42卷 107-115页
作者: 聂晖 李翀 张金池 贾赵辉 马仕林 曾婧祎 陈美玲 南京林业大学南方现代林业协同创新中心江苏省水土保持与生态修复重点实验室 江苏南京210037
[目的]探究保水剂和微生物菌剂混合添加对土壤特性的影响,为促进矿山植被恢复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在刺槐(Robinia pseudoacacia)盆栽土壤中加入保水剂和溶岩微生物菌剂,保水剂浓度分别为B_(0)(0%),B_(1)(0.3%),B_(2)(0.5%)。微生物处理...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河南桐柏山区桐柏县土壤侵蚀时空变化及地形效应
收藏 引用
中国水土保持科学 2024年 第6期22卷 41-51页
作者: 陆威 杜晨曦 郑伊铃 齐斐 孙蕾 王海洋 郭家瑜 南京林业大学林草学院、水土保持学院 江苏省水土保持与生态修复重点实验室南方现代林业协同创新中心南京210037 淮河水利委员会淮河流域水土保持监测中心站 安徽蚌埠233001 江苏省水利科学研究院 南京210017
为了探究桐柏山区典型区域土壤侵蚀时空变化特征及其与地形因子的关系,为区域水源涵养和水土流失综合治理提供参考,以桐柏山区桐柏县为研究区域,基于中国土壤流失方程定量分析2018—2022年其土壤侵蚀时空变化特征,并从高程、坡度和坡向...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蒙东黑土区坡耕地退化现状分析
收藏 引用
中国水土保持科学 2025年 第1期23卷 140-149页
作者: 张守昊 孙蕾 JAMSHIDI Abdul Hakim 牛勇 刘霞 FAN Zhaofei 南京林业大学南方现代林业协同创新中心/江苏省水土保持与生态修复重点实验室 南京210037 山东农业大学林学院山东省土壤侵蚀与生态修复重点实验室/国家林业局泰山森林生态站 山东泰安271018 School of Forestry and Wildlife Sciences Auburn UniversityAuburn AL36819USA
土壤退化严重威胁蒙东黑土区粮食安全与黑土的可持续利用。为理清区域坡耕地退化现状,选择内蒙古莫力达瓦达斡尔族自治旗为研究区,以坡耕地为研究对象,基于最小数据集、序贯高斯模拟和数理统计等方法,探索蒙东黑土区坡耕地退化程度空间...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大别山北麓林地与园地土壤侵蚀空间分异及驱动分析
收藏 引用
中国水土保持科学 2025年 第1期23卷 51-61页
作者: 黄昱楠 齐斐 袁利 刘霞 谭林 陆威 姚孝友 南京林业大学南方现代林业协同创新中心 江苏省水土保持与生态修复重点实验室南京210037 江苏省水利科学研究院 南京210017 淮河水利委员会淮河流域水土保持监测中心站 安徽蚌埠233001 南京师范大学附属中学 南京210003
为探究大别山区北麓林地与园地土壤侵蚀空间分异性,摸清其土壤侵蚀的主要驱动因素,以商城县为研究区,采用GIS统计与分析、中国土壤流失方程等手段研究林地与园地空间分布及其土壤侵蚀特征,并运用地理探测器进行主导因子识别与多因子耦...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不同类型有机物料添加对红壤坡耕地土壤质量和花生产量的影响
收藏 引用
土壤学报 2025年
作者: 王婷 高磊 魏馨冉 刘亮 王艳玲 彭新华 南京林业大学水土保持学院南方现代林业协同创新中心江苏省水土保持与生态修复重点实验室 土壤与农业可持续发展全国重点实验室(中国科学院南京土壤研究所)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生态与应用气象学院 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资源与农业区划研究所
为探讨植物源和动物源有机肥对红壤质量提升作用的差异,依托江西鹰潭始于2011年的长期定位试验,利用CT断层扫描、宏基因组测序和随机森林等技术手段,分析了在施用化肥(NPK)的基础上,等碳量投入植物源的秸秆(NPKS)、生物质炭(N...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