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与建议

限定检索结果

文献类型

  • 2,721 篇 期刊文献
  • 110 篇 会议

馆藏范围

  • 2,831 篇 电子文献
  • 0 种 纸本馆藏

日期分布

学科分类号

  • 2,127 篇 农学
    • 1,015 篇 林学
    • 633 篇 农业资源与环境
    • 193 篇 植物保护
    • 188 篇 园艺学
    • 165 篇 作物学
    • 20 篇 畜牧学
  • 1,005 篇 工学
    • 576 篇 林业工程
    • 142 篇 农业工程
    • 101 篇 环境科学与工程(可...
    • 89 篇 水利工程
    • 49 篇 风景园林学(可授工...
    • 33 篇 生物工程
    • 30 篇 化学工程与技术
    • 25 篇 仪器科学与技术
    • 22 篇 控制科学与工程
    • 21 篇 食品科学与工程(可...
    • 20 篇 测绘科学与技术
    • 16 篇 城乡规划学
    • 14 篇 轻工技术与工程
    • 13 篇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 12 篇 建筑学
  • 789 篇 理学
    • 448 篇 生态学
    • 297 篇 生物学
    • 41 篇 大气科学
    • 20 篇 化学
  • 73 篇 管理学
    • 53 篇 公共管理
  • 57 篇 医学
    • 36 篇 中药学(可授医学、...
    • 19 篇 药学(可授医学、理...
    • 14 篇 中西医结合
  • 26 篇 教育学
    • 26 篇 教育学
  • 12 篇 经济学
  • 7 篇 艺术学
  • 1 篇 法学
  • 1 篇 文学

主题

  • 65 篇 银杏
  • 63 篇 马尾松
  • 54 篇 松材线虫
  • 51 篇 光合特性
  • 48 篇 薄壳山核桃
  • 46 篇 杉木
  • 46 篇 杨树
  • 42 篇 杨树人工林
  • 41 篇 青钱柳
  • 39 篇 气候变化
  • 39 篇 盐胁迫
  • 37 篇 生物炭
  • 37 篇 生长
  • 33 篇 基因克隆
  • 31 篇 干旱胁迫
  • 29 篇 土壤
  • 29 篇 三峡库区
  • 28 篇 生物量
  • 27 篇 酶活性
  • 27 篇 群落结构

机构

  • 2,315 篇 南京林业大学
  • 192 篇 南方现代林业协同...
  • 148 篇 南京林业大学南方...
  • 140 篇 南方现代林业协同...
  • 77 篇 江苏省中国科学院...
  • 66 篇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
  • 63 篇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
  • 51 篇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
  • 44 篇 南京中山陵园管理...
  • 38 篇 上海市林业总站
  • 32 篇 江苏洪泽湖湿地生...
  • 31 篇 中国科学院南京土...
  • 31 篇 江苏农林职业技术...
  • 30 篇 江苏省林业科学研...
  • 26 篇 江西省林业科学院
  • 24 篇 北京林业大学
  • 24 篇 江苏省农业种质资...
  • 23 篇 扬州小苹果园艺有...
  • 23 篇 南京林业大学南方...
  • 22 篇 南京农业大学

作者

  • 120 篇 曹福亮
  • 109 篇 肖文发
  • 91 篇 汪贵斌
  • 80 篇 张金池
  • 74 篇 叶建仁
  • 72 篇 祝遵凌
  • 71 篇 李维林
  • 66 篇 吴文龙
  • 64 篇 张劲松
  • 57 篇 王贤荣
  • 56 篇 丁雨龙
  • 56 篇 林树燕
  • 55 篇 孟平
  • 53 篇 沈永宝
  • 52 篇 闾连飞
  • 50 篇 韩建刚
  • 50 篇 李淑娴
  • 50 篇 吴小芹
  • 50 篇 郁万文
  • 49 篇 阮宏华

语言

  • 2,827 篇 中文
  • 4 篇 英文
检索条件"机构=南京林业大学南方现代林业协同创业中心"
2831 条 记 录,以下是151-160 订阅
排序:
基于多源遥感的森林变化对区域温度影响的监测方法研究进展
收藏 引用
南京林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22年 第3期46卷 1-11页
作者: 沈文娟 纪梅 李明诗 南京林业大学林学院 南京林业大学南方现代林业协同创新中心
人类活动通过改变土地覆被促成森林面积变化,推动碳收支和地表能量平衡发生相应变化,进而影响全球和区域尺度的气候。现有森林变化对区域温度的影响研究主要集中在有限精度的森林变化数据与温度数据结合的简单统计方法,但高可靠度的森...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类胡萝卜素介导的植物花色调控机制研究进展
收藏 引用
南京林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22年 第6期46卷 73-82页
作者: 郝兆东 施季森 陈金慧 南京林业大学南方现代林业协同创新中心南京林业大学林学院
花色是一种重要的花性状,对于有花植物的观赏园艺、生殖生态以及物种演化均具有非常关键的作用。有花植物花着色的关键决定因素是花色素的合成和沉积。类胡萝卜素作为一类重要的天然色素,不仅具有营养和药理特性,同时还是许多有花植...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原始森林的概念、生态功能及研究进展
收藏 引用
林业科学 2024年 第4期60卷 173-182页
作者: 龚金玉 马致远 胡琛 李田 雷静品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林业研究所、国家林业局和草原局林木培育重点实验室 北京100091 南京林业大学南方现代林业协同创新中心 南京210037
原始森林是指由乡土树种自然演替而成,没有明显人为干扰痕迹,生态过程没有受到明显影响的森林,其具有复杂的结构和生态功能,是自然界最稳定的碳储库和资源库,对全球气候调节及人类生存发展具有重要作用。在研究领域内明确、规范原始森...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基于高光谱数据与针叶电阻率的松材线虫病早期诊断研究
收藏 引用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2023年 第10期43卷 3280-3285页
作者: 刘飞 谈家金 谢谷艾 苏峻 叶建仁 南京林业大学林学院 南方现代林业协同创新中心江苏南京210037 江西省林业科学院林业有害生物防治研究所 江西南昌330013 南京林业大学理学院 江苏南京210037
松材线虫病对我国松林资源造成严重破坏,早期精准诊断该病害对精准防控及保障国家森林生态安全具有重要意义。该病目前的诊断技术包括林间症状诊断法、病原线虫鉴定法、流胶法等,这些方法受到条件或技术的限制而不完善,也无法有效地对...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基于高通量测序技术的松材线虫研究进展
收藏 引用
南京林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22年 第4期46卷 1-7页
作者: 丁晓磊 张悦 林司曦 叶建仁 南京林业大学南方现代林业协同创新中心南京林业大学林学院
松材线虫(Bursaphelenchus xylophilus)是松树萎蔫病的病原,严重威胁欧亚等国的松林资源和生态安全。自2011年松材线虫基因组首次公布以来,高通量测序技术成为该病害的重要研究手段之一。笔者从松材线虫的功能基因、非编码RNA、转录...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蜡样芽孢杆菌NJSZ-13菌株诱导马尾松抗松材线虫病研究
收藏 引用
南京林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22年 第4期46卷 53-58页
作者: 吴佳雯 尹艳楠 谈家金 郝德君 南京林业大学南方现代林业协同创新中心南京林业大学林学院
【目的】蜡样芽孢杆菌NJSZ-13是1株能杀死松材线虫的松树内生细菌,研究该菌株能否诱导马尾松抗松材线虫病,为进一步开发利用该菌株抗松材线虫病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通过对2年生马尾松苗根部施用NJSZ-13菌株菌悬液和灭活的菌悬液后...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洪泽湖底泥产甲烷速率及其对温度变化的响应
收藏 引用
湿地科学 2023年 第3期21卷 439-448页
作者: 程锦萍 郭欢 刘宇昂 黄可欣 李嘉欣 王艮梅 张焕朝 项剑 南京林业大学南方现代林业协同创新中心 南京林业大学林学院江苏南京210037
为了准确评估洪泽湖生态系统的甲烷排放量,在洪泽湖的湖滨和湖心设置采样点,采集0~20 cm深度的底泥样品,在室内开展底泥样品厌氧培养实验,实验时间为225 d。在15℃、25℃和35℃的培养条件下,培养底泥样品,测定底泥样品的产甲烷菌丰度、...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杨树人工林复合经营模式对土壤N_(2)O与CO_(2)排放的影响
收藏 引用
生态科学 2024年 第1期43卷 105-112页
作者: 宋子琪 李野 丁思惠 田野 方升佐 南京林业大学林草学院 南京210032 江苏省科技资源统筹服务中心 南京210008 南京林业大学南方现代林业协同创新中心 南京210037
为探讨杨树人工林复合经营模式对土壤温室气体排放的影响,基于11年生“南林-895杨”(Populus×euramericana‘Nanlin-895’)人工林,设置纯林、林下种植麦冬(Ophiopogon japonicas)和林下养鸡3种复合经营模式,采用静态箱-气相色谱法...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沼生栎种子失水过程中水分时空迁移规律
收藏 引用
林业科学 2024年 第6期60卷 44-49页
作者: 袁鸣 朱铭玮 解志军 康真 李淑娴 南京林业大学南方现代林业协同创新中心 南京210037 南京市六合区人民政府横梁街道农业服务中心 南京211515 襄阳市林业科学技术推广站 襄阳441022
【目的】探究沼生栎种子失水过程中水分的动态迁移规律,为其安全运输、贮藏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自然干燥法降低种子的含水量,利用核磁共振成像技术分析失水过程中种子内部水分的迁移路径,并结合信噪比定量分析失水过程中种子各...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竹子发育生物学研究进展
收藏 引用
南京林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22年 第6期46卷 23-40页
作者: 丁雨龙 林树燕 魏强 姚文静 却枫 李龙 南京林业大学南方现代林业协同创新中心南京林业大学竹类研究所
尽管人们利用竹子资源的历史可以追溯到7 000年以前,但直到18世纪后期人们才真正认识到竹子是禾本科植物中一个特殊的类群。现代植物分类的奠基人林奈在《植物种志》(Species Plantarum)一书中,还只是将全世界的竹子归为芦竹属的一个...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