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与建议

限定检索结果

文献类型

  • 696 篇 期刊文献
  • 44 篇 会议

馆藏范围

  • 740 篇 电子文献
  • 0 种 纸本馆藏

日期分布

学科分类号

  • 488 篇 农学
    • 239 篇 农业资源与环境
    • 207 篇 林学
    • 37 篇 作物学
    • 17 篇 园艺学
    • 8 篇 畜牧学
    • 6 篇 草学
    • 4 篇 植物保护
  • 264 篇 理学
    • 189 篇 生态学
    • 61 篇 生物学
    • 14 篇 大气科学
    • 10 篇 化学
  • 242 篇 工学
    • 115 篇 林业工程
    • 50 篇 农业工程
    • 39 篇 环境科学与工程(可...
    • 21 篇 水利工程
    • 12 篇 化学工程与技术
    • 10 篇 仪器科学与技术
    • 9 篇 风景园林学(可授工...
    • 6 篇 控制科学与工程
    • 5 篇 测绘科学与技术
    • 4 篇 城乡规划学
    • 4 篇 生物工程
    • 3 篇 食品科学与工程(可...
    • 2 篇 机械工程
    • 2 篇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 2 篇 公安技术
  • 26 篇 管理学
    • 24 篇 公共管理
  • 8 篇 医学
    • 6 篇 中药学(可授医学、...
  • 3 篇 教育学
    • 3 篇 教育学
  • 2 篇 经济学
    • 2 篇 理论经济学

主题

  • 30 篇 杨树人工林
  • 23 篇 生物炭
  • 21 篇 群落结构
  • 17 篇 土壤
  • 17 篇 沼液
  • 16 篇 气候变化
  • 16 篇 滨海湿地
  • 14 篇 杨树
  • 14 篇 环境因子
  • 13 篇 光合特性
  • 13 篇 土壤微生物
  • 13 篇 人工林
  • 13 篇 氮沉降
  • 12 篇 重金属
  • 12 篇 干旱胁迫
  • 12 篇 洪泽湖
  • 11 篇 互花米草
  • 10 篇 酶活性
  • 10 篇 银杏
  • 10 篇 短丝木犀

机构

  • 608 篇 南京林业大学
  • 57 篇 南方现代林业协同...
  • 55 篇 南京林业大学南方...
  • 39 篇 南方现代林业协同...
  • 28 篇 江苏洪泽湖湿地生...
  • 20 篇 江苏省林业科学研...
  • 15 篇 江苏省中国科学院...
  • 14 篇 江苏省东台林场
  • 13 篇 江苏省东台市林场
  • 11 篇 中国科学院南京土...
  • 10 篇 南京农业大学
  • 10 篇 江苏省南方现代林...
  • 9 篇 中山陵园管理局
  • 8 篇 中国科学院大学
  • 8 篇 南京林业大学南方...
  • 8 篇 西南林业大学
  • 8 篇 河南职业技术学院
  • 7 篇 江苏省林业局
  • 7 篇 金陵科技学院
  • 7 篇 江苏农林职业技术...

作者

  • 53 篇 王贤荣
  • 47 篇 阮宏华
  • 45 篇 韩建刚
  • 43 篇 方炎明
  • 42 篇 俞元春
  • 41 篇 关庆伟
  • 40 篇 伊贤贵
  • 39 篇 薛建辉
  • 35 篇 吴永波
  • 32 篇 林树燕
  • 30 篇 丁雨龙
  • 28 篇 李萍萍
  • 27 篇 谢寅峰
  • 27 篇 曹国华
  • 27 篇 陈林
  • 26 篇 朱咏莉
  • 26 篇 李垚
  • 25 篇 陈颖
  • 25 篇 杨国栋
  • 24 篇 李威

语言

  • 740 篇 中文
检索条件"机构=南京林业大学南方现代林业协同创新中心//南京林业大学生物与环境学院"
740 条 记 录,以下是91-100 订阅
排序:
干旱影响森林土壤有机碳周转及积累的研究进展
收藏 引用
南京林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22年 第6期46卷 195-206页
作者: 徐晨 阮宏华 吴小巧 谢友超 杨艳 南京林业大学生物与环境学院南方现代林业协同创新中心 江苏省林业局
随着全球气候变暖趋势加剧,伴之而来的干旱问题成为全球关注的热点。干旱对森林生态系统碳积累和周转可能产生显著影响,其主要过程包括植被地上部分和地下部分凋落物对土壤有机碳的输入、凋落物的分解及土壤有机碳的矿化等。笔者综合...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互花米草入侵与治理对滨海盐沼湿地鸟类栖息地影响的研究进展
收藏 引用
南京林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25年
作者: 朱怡 吴永波 薛建辉 南京林业大学生态与环境学院 江苏省南方现代林业协同创新中心 江苏省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
生物入侵是导致全球生物多样性丧失和生态系统功能退化的重要原因,其中互花米草(Spartina alterniflora)是对我国滨海地区影响最大的入侵植物之一,对湿地生态系统结构、功能和鸟类栖息地等产生显著的负面影响。笔者通过中国知网(CN...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蚂蚁筑巢定居活动对热带森林土壤氮库及组分分配的影响
收藏 引用
生态环境学 2023年 第6期32卷 1026-1036页
作者: 肖博 王邵军 解玲玲 王郑钧 郭志鹏 张昆凤 张路路 樊宇翔 郭晓飞 罗双 夏佳慧 李瑞 兰梦杰 杨胜秋 西南林业大学生态与环境学院 云南昆明650224 南京林业大学/南方现代林业协同创新中心 江苏南京210037
蚂蚁作为生态系统工程师,其筑巢定居活动能调控土壤微生物活动及理化环境,进而驱动热带森林土壤氮库动态及其组分分配过程。以西双版纳白背桐群落为研究对象,设置蚁巢和非蚁巢2种处理,分析蚂蚁筑巢活动引起土壤温度、水分、容重、pH及碳...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平原沙土区河岸带不同植被类型对土壤氮组分及酶活性的影响
收藏 引用
水土保持研究 2023年 第5期30卷 85-91页
作者: 刘晴廙 王磊 史经攀 陈斌 韩梦豪 关庆伟 南京林业大学生物与环境学院 南京210037 南方现代林业协同创新中心 南京210037 丰县水利局 江苏徐州221799
[目的]明晰河岸带不同植被类型对土壤氮含量及酶活性的影响程度,以期为平原沙土区河岸带的植被构建和土壤养分固持提供依据。[方法]以江苏省平原沙土区丰县复新河河岸带15年生杨树纯林、柳树纯林和杨柳混交林为研究对象,测定5个土层深...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氮磷钾复合肥对增温促花后‘长寿冠’海棠生理特性的影响
收藏 引用
南京林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22年 第5期46卷 81-88页
作者: 梁文超 步行 罗思谦 谢寅峰 张往祥 胡加玲 南京林业大学南方现代林业协同创新中心南京林业大学生物与环境学院 北京市城市河湖管理处
【目的】探究增温促花后,施用氮磷钾复合肥对观赏海棠‘长寿冠’(Chaenomeles speciosa‘Changshouguan’)生理特性的影响,为观赏海棠增温促花后的复壮栽培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长寿冠’海棠5年生嫁接苗为材料,采用氮、磷、...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南麂列岛野生药用植物资源评价
收藏 引用
浙江农林大学学报 2025年
作者: 蒋波 李依林 余知润 汪知蓓 刘欣 李蒙 谢春平 陈林 南京林业大学南方现代林业协同创新中心 南京林业大学生命科学学院 琼台师范学院热带生物多样性与生物资源利用实验室
[目的] 基于南麂列岛中药资源普查工作,了解南麂列岛野生药用植物资源整体概况,为野生药用植物资源开发利用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采用样线调查法对南麂列岛野生药用植物资源开展调查,根据调查结果采用德尔菲法确定层次分析法的指标...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荧光增敏技术快速检测强力霉素试验
收藏 引用
林业工程学报 2025年 第1期10卷 80-85页
作者: 杨瑾 段明坤 张坤 李威 韩建刚 李胎花 南京林业大学生态与环境学院 南方现代林业协同创新中心南京210037 江苏洪泽湖湿地生态系统国家定位观测研究站 淮安223100
强力霉素(DC)是四环素类抗生素(TCs)的一种,因其广谱高效而被广泛应用,但其代谢性能差,进入环境蓄积对人体和动植物的健康存在威胁;因此,开发一种简单、快速、成本低且灵敏度高的检测水环境和食品环境中DC残留的检测方法具有十分重要的...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生物菌肥配施对截干银杏林有效成分积累及叶绿素荧光特性的影响
收藏 引用
经济林研究 2023年 第2期41卷 129-136页
作者: 曹栋 冯凯 陈颖 李强 叶威 程乐 钟颂正 南京林业大学南方现代林业协同创新中心 江苏南京210037 南京林业大学生物与环境学院 江苏南京210037
【目的】实现银杏叶用林的绿色施肥、有效施肥,提高叶产量的同时促进叶中总黄酮和总萜内酯的积累。【方法】以3年生截干银杏林为研究对象,设置T1(N、P2O5、K2O的配比为9∶18∶18)、T2(N、P2O5、K2O的配比为9∶27∶27)、T3(N、P2O5、K2O...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新型自然保护地体系概念下自然资源分类体系的构建
收藏 引用
南京林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24年 第3期48卷 125-134页
作者: 路秋玲 谷洁 阮宏华 尚帅斌 胡绪垚 唐浩文 刘楠 国家林业和草原局西北调查规划院 旱区生态水文与灾害防治国家林业和草原局重点实验室 南京林业大学生态与环境学院 南方现代林业协同创新中心
【目的】构建自然保护地自然资源分类体系,为自然保护地内自然资源保育、监管、确权及资产保值增值提供基础,对推进自然保护地治理体系建设和管理能力提升具有重要意义。【方法】通过对自然资源概念的系统梳理和辨析,分析了目前各类...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丛枝和外生菌根森林土壤微生物残体碳对有机碳贡献的整合分析
收藏 引用
生态学报 2024年 第24期44卷 11254-11264页
作者: 班明江 赵诺 彭思利 葛之葳 邢玮 李楠楠 毛岭峰 南方现代林业协同创新中心 南京林业大学生态与环境学院南京210037 江苏省林业科学研究院 南京211153 水利部南水北调规划设计管理局 北京100038
土壤微生物残体碳在有机碳(SOC)形成过程中具有重要作用。为了量化评估不同菌根类型森林土壤微生物残体碳对SOC的贡献,对80篇已发表的文献进行了Meta分析,明确了丛枝菌根(AM)和外生菌根(EM)树种占优势的森林土壤细菌和真菌残体碳含量及...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