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楸属植物为乔木或灌木,全球约有280种,中国主要有约110种,在植物区系上属于北温带分布。花楸属植物含有多种有效化学成分,具有抗炎抑菌、抗氧化等药用价值;树形优美,叶花果可供观赏,是优良的园林树种;在自然环境中,与其他乔木、灌木组成混交林,提高生态稳定性。本综述依据国内外对该属的研究现状,分析了花楸属建立以来不同学者在分类学上对该属的不同观点,简述了花楸属植物的分布情况,阐述了该属植物在有性繁殖和无性繁殖方面的相关研究,总结了花楸属不同部位的化学成分,结果发现:不同学者对花楸属植物的范围边界问题存在分歧,但主要可以分为单叶和复叶两大类;伴随着新物种的发现,中国现有花楸属单叶类41种,复叶类69种;与《Flora of China》相比,物种增加单叶类10种,复叶类33种。花楸属物种在亚洲的分布格局表现为分布广泛;其中,中国的花楸属植物种数最多,达110种,遍及31个省(直辖市、自治区);物种丰富度最高的地区在西南,尤其是云南省,有72种,占比65.45%。花楸属繁殖分为有性繁殖和无性繁殖;有性繁殖中种子发芽率受温度、化学物质等多种因素影响,与出苗率密切相关;扦插成活率的高低与母树树龄、激素种类有一定相关性;嫁接选择适宜砧木极为重要,选用合适的砧木成活率可高达93.1%;在组织培养中,茎段为最佳外植体,MS培养基适合愈伤组织诱导和继代培养,褐化和玻璃化等技术问题的出现会对培养结果产生严重影响。花楸属植物在植物果实、叶片等部位富含多种化学成分,主要成分为黄酮类、甾醇类、有机酸类和萜类,如槲皮素、绿原酸、谷甾醇等,具有潜在的经济利用价值。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