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与建议

限定检索结果

文献类型

  • 40 篇 期刊文献

馆藏范围

  • 40 篇 电子文献
  • 0 种 纸本馆藏

日期分布

学科分类号

  • 32 篇 农学
    • 19 篇 林学
    • 14 篇 作物学
    • 1 篇 农业资源与环境
  • 25 篇 理学
    • 21 篇 生物学
    • 4 篇 生态学
    • 1 篇 系统科学
  • 16 篇 工学
    • 9 篇 林业工程
    • 4 篇 生物工程
    • 2 篇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 2 篇 软件工程
    • 1 篇 生物医学工程(可授...
  • 2 篇 医学
    • 2 篇 中药学(可授医学、...
  • 1 篇 教育学
    • 1 篇 教育学

主题

  • 5 篇 杂交鹅掌楸
  • 3 篇 杉木
  • 3 篇 基因功能
  • 3 篇 基因组编辑
  • 2 篇 分子育种
  • 2 篇 种间杂交分子鉴别
  • 2 篇 脱落酸
  • 2 篇 载体
  • 2 篇 木本植物
  • 2 篇 叶绿体基因组
  • 2 篇 crispr/cas
  • 2 篇 crispr/cas9
  • 2 篇 基因编辑
  • 2 篇 簸箕柳
  • 2 篇 生理指标
  • 2 篇 雌雄异株
  • 1 篇 遗传相关
  • 1 篇 核酸
  • 1 篇 资源平台
  • 1 篇 小白菊内酯

机构

  • 29 篇 南京林业大学
  • 3 篇 南方现代林业协同...
  • 2 篇 福建省洋口国有林...
  • 2 篇 林木遗传育种全国...
  • 2 篇 林木遗传育种全国...
  • 2 篇 南方现代林业协同...
  • 1 篇 福建江夏学院
  • 1 篇 金陵科技学院
  • 1 篇 南京林业大学林学...
  • 1 篇 浙江安吉县龙山林...
  • 1 篇 安吉县自然资源和...
  • 1 篇 南方现代林业协同...
  • 1 篇 苏州农业职业技术...
  • 1 篇 南京林业大学林木...
  • 1 篇 林木遗传与生物技...
  • 1 篇 广东省森林培育与...
  • 1 篇 江苏淮阴师范学院
  • 1 篇 淮阴师范学院
  • 1 篇 南京林业大学林木...
  • 1 篇 教育部林木遗传与...

作者

  • 16 篇 施季森
  • 13 篇 陈金慧
  • 10 篇 shi jisen
  • 9 篇 尹佟明
  • 8 篇 chen jinhui
  • 8 篇 陈赢男
  • 6 篇 yin tongming
  • 5 篇 wu huaitong
  • 5 篇 成铁龙
  • 5 篇 吴怀通
  • 5 篇 陆静
  • 4 篇 bian liming
  • 4 篇 侯静
  • 4 篇 chen yingnan
  • 4 篇 边黎明
  • 3 篇 戴晓港
  • 3 篇 lu jing
  • 3 篇 王洁
  • 3 篇 wang jie
  • 3 篇 甄艳

语言

  • 40 篇 中文
检索条件"机构=南京林业大学林学院,南京林业大学林木遗传与生物技术省部共建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南方现代林业协同创新中心"
40 条 记 录,以下是11-20 订阅
排序:
南京地区美洲黑杨雌、雄花芽分化的解剖学研究
收藏 引用
南京林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22年 第1期46卷 197-202页
作者: 陆静 陈文文 吴怀通 陈赢男 南京林业大学林木遗传与生物技术省部共建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南京林业大学林学院南方现代林业协同创新中心江苏南京210037
【目的】研究多年生木本植物花芽分化进程和特点,揭示树木成花分子调控机制。【方法】分别以南京地区成年美洲黑杨(Populus deltoides)雌株和雄株为材料,详细记录其花芽发育的完整过程,并采用石蜡切片技术对雌、雄花芽发育各阶段进行解...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簸箕柳×三蕊柳种特异性KASP标记开发及种间杂交子代鉴别
收藏 引用
林业科学 2024年 第4期60卷 119-126页
作者: 戴晓港 魏铭辰 林木遗传育种全国重点实验室、南方现代林业协同创新中心、林木遗传与生物技术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江苏省林木遗传和高效培育重点实验室、南京林业大学林学院 南京210037
【目的】开发簸箕柳和三蕊柳种特异性KASP引物,为开展簸箕柳和三蕊柳杂交选育速生、抗虫新种质的真实性鉴定提供参考。【方法】利用簸箕柳和三蕊柳重测序数据,开展全基因组SNP位点分析,筛选出种特异性的SNP位点并设计KASP引物,利用SeqHu...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杨属派间5个种特异性InDel引物及在派间杂交子代鉴别中的应用
收藏 引用
林业科学 2024年 第2期60卷 78-86页
作者: 戴晓港 韩峭子 尹佟明 林木遗传育种全国重点实验室、南方现代林业协同创新中心、林木遗传与生物技术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江苏省林木遗传和高效培育重点实验室、南京林业大学林学院 南京210037
【目的】远缘杂交可以实现有利基因的聚合,是种质创新的重要手段。杨属有些派间杂交困难,且杂交子代从形态学难以区分,本研究开发杨属不同派间的特异性引物,为派间杂交创制新种质的真实性鉴定提供技术支撑。【方法】利用在美洲黑杨和小...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CRISPR:从“盲盒”基因编辑到“精准靶向”基因组编辑的未竟之旅
收藏 引用
南京林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21年 第6期45卷 12-14页
作者: 施季森 南京林业大学林木遗传与生物技术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南京林业大学林学院南方现代林业协同创新中心江苏南京210037
《CRISPR/Cas基因组编辑》因获2020年诺贝尔化学奖而再度引起广泛关注。自1970年报道基因编辑小鼠以来,约有33 850条文献涉及基因编辑(据ScienceDirect)。2012年CRISPR/Cas9技术突破后的文献占98.32%,其中涉农、林植物基因(组)编辑文献...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木本植物性别决定基因研究进展
收藏 引用
植物学报 2021年 第1期56卷 90-103页
作者: 陆静 陈赢男 尹佟明 南京林业大学林木遗传与生物技术省部共建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南京210037 南京林业大学林学院 南方现代林业协同创新中心南京210037
雌雄异株植物是研究性别决定遗传机制及性染色体起源与进化的理想材料,而克隆性别决定基因是解析性别决定遗传机制的关键。木本植物中有丰富的雌雄异株植物,且包括2种相反的性别决定系统:XY型(雌株为同配型的XX,雄株为异配型的XY)和ZW型...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4种模式植物LRRⅧ-2亚家族基因的鉴定和进化历史分析
收藏 引用
植物学报 2020年 第4期55卷 442-456页
作者: 闫晨阳 陈赢男 南京林业大学 林木遗传与生物技术省部共建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南京210037 南京林业大学林学院 南方现代林业协同创新中心南京210037
全基因组重复与串联重复是发生基因重复的重要机制,也是基因组和遗传系统多样化的重要动力。LRR-RLK编码富含亮氨酸重复的类受体蛋白激酶,是被子植物进化史上发生大规模扩张而形成的多基因家族。拟南芥(Arabidopsis thaliana)AtLRR-RLK...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杨、柳物种分化研究进展
收藏 引用
分子植物育种 2021年
作者: 侯静 毛金燕 尹佟明 南京林业大学林学院,南京林业大学林木遗传与生物技术省部共建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南方现代林业协同创新中心
物种的起源和进化是当前植物学研究中尚未解决的重大问题。杨柳科植物出现于白垩纪,是被子植物中较为原始的植物类群,科内植物是全球分布广泛的造林绿化和速生用材树种。经过长期进化,这些植物在形态、基因组结构、基因功能上出现了...
来源: 评论
空气凤梨‘肥猴’快速育苗探究
收藏 引用
分子植物育种 2021年
作者: 侯静 翟惠 陈震霄 刘晓 胡正东 尹佟明 南京林业大学林学院南京林业大学林木遗传与生物技术省部共建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南方现代林业协同创新中心
空气凤梨(Air plant)属凤梨科(Bromeliaceae)铁兰属(Tillandsia)多年生草本植物,是地球上唯一完全生于空气中的植物,具有绿化、美化、净化的作用,已成为内装饰的新宠,市场需求量逐年增加。而空气凤梨主要依靠种子繁殖和分株繁殖...
来源: 评论
3种木薯全基因组的密码子偏好性模式与变异来源比较
收藏 引用
应用与环境生物学报 2021年 第4期27卷 1013-1021页
作者: 王占军 丁亮 蔡倩文 李杰 吴子琦 姚怀桐 王悦 焦春燕 欧祖兰 徐忠东 施季森 陈金慧 合肥师范学院生命科学学院 合肥230601 南京林业大学林木遗传和生物技术省部共建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南京林业大学南方现代林业协同创新中心 南京210037
密码子偏好性研究有利于了解基因表达特征、探索遗传进化规律及为分子育种提供依据.综合运用Perl语言和Codon W1.4.2、SPSS23.0等软件,系统分析3种木薯基因组的编码基因序列,从而得出密码子使用特征并明确影响密码子使用的变异来源.结...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中国鹅掌楸纤维素合酶的CRISPR/Cas9基因敲除系统的gRNA表达载体构建
收藏 引用
分子植物育种 2017年 第6期15卷 2195-2199页
作者: 徐惠芳 金磊磊 徐璇 许梦璐 张芳超 郑晨 陈金慧 南京林业大学林学院林木遗传与生物技术省部共建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南京210037 南京林业大学南方现代林业协同创新中心 南京210037
CRISPR/Cas系统最早发现于细菌,对入侵的病毒或噬菌体DNA具有免疫作用。基于CRISPR/Cas的免疫机制,设计开发的CRISPR/Cas9基因编辑系统已经成为真核生物基因编辑的主流工具,在拟南芥、水稻等高等植物的基因组功能研究中已经广泛应用。...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