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与建议

限定检索结果

文献类型

  • 289 篇 期刊文献
  • 11 篇 会议

馆藏范围

  • 300 篇 电子文献
  • 0 种 纸本馆藏

日期分布

学科分类号

  • 166 篇 农学
    • 133 篇 农业资源与环境
    • 31 篇 林学
    • 4 篇 作物学
    • 2 篇 植物保护
  • 133 篇 理学
    • 116 篇 生态学
    • 7 篇 大气科学
    • 4 篇 化学
    • 4 篇 生物学
    • 2 篇 数学
    • 1 篇 物理学
    • 1 篇 统计学(可授理学、...
  • 90 篇 工学
    • 31 篇 环境科学与工程(可...
    • 19 篇 水利工程
    • 16 篇 农业工程
    • 15 篇 林业工程
    • 7 篇 化学工程与技术
    • 5 篇 风景园林学(可授工...
    • 3 篇 仪器科学与技术
    • 3 篇 食品科学与工程(可...
    • 3 篇 城乡规划学
    • 2 篇 轻工技术与工程
    • 2 篇 生物工程
    • 1 篇 材料科学与工程(可...
    • 1 篇 电气工程
    • 1 篇 信息与通信工程
    • 1 篇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 1 篇 建筑学
  • 8 篇 管理学
    • 8 篇 公共管理
  • 5 篇 教育学
    • 5 篇 教育学
  • 1 篇 经济学
    • 1 篇 应用经济学
  • 1 篇 医学

主题

  • 18 篇 武夷山
  • 13 篇 土壤呼吸
  • 13 篇 人工林
  • 11 篇 杨树人工林
  • 9 篇 生物量
  • 9 篇 季节动态
  • 9 篇 海拔梯度
  • 8 篇 掌叶木
  • 8 篇 喀斯特
  • 7 篇 湖滨带
  • 7 篇 土壤理化性质
  • 7 篇 土地利用方式
  • 7 篇 土壤酶活性
  • 6 篇 易氧化碳
  • 6 篇 雪灾
  • 6 篇 常绿阔叶林
  • 6 篇 细根
  • 6 篇 海拔
  • 6 篇 抗旱性
  • 6 篇 苏北沿海地区

机构

  • 276 篇 南京林业大学
  • 15 篇 江苏省林业生态工...
  • 13 篇 福建武夷山国家级...
  • 11 篇 江苏省林业局
  • 11 篇 广西大学
  • 10 篇 中国科学院南京地...
  • 8 篇 江苏省东台市林场
  • 7 篇 河南科技大学
  • 7 篇 苏州市湿地保护与...
  • 7 篇 江苏省林业生态工...
  • 6 篇 四川省林业科学研...
  • 6 篇 南京邮电大学
  • 6 篇 连云港职业技术学...
  • 5 篇 福建省武夷山自然...
  • 5 篇 江苏省东台市国营...
  • 5 篇 河南教育学院
  • 5 篇 江苏省中国科学院...
  • 5 篇 西南林业大学
  • 4 篇 中国气象局气候研...
  • 4 篇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 92 篇 阮宏华
  • 80 篇 薛建辉
  • 50 篇 ruan hong-hua
  • 45 篇 吴永波
  • 31 篇 xue jian-hui
  • 31 篇 xue jianhui
  • 30 篇 王国兵
  • 27 篇 汪家社
  • 26 篇 张增信
  • 24 篇 张金池
  • 23 篇 ruan honghua
  • 22 篇 wang jia-she
  • 22 篇 张银龙
  • 20 篇 李川
  • 18 篇 徐自坤
  • 17 篇 wu yong-bo
  • 16 篇 wu yongbo
  • 15 篇 xu zi-kun
  • 14 篇 方燕鸿
  • 14 篇 li chuan

语言

  • 300 篇 中文
检索条件"机构=南京林业大学江苏省林业生态工程重点实验室"
300 条 记 录,以下是91-100 订阅
排序:
河岸植被缓冲带减缓农业面源污染研究进展
收藏 引用
南京林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5年 第3期39卷 143-148页
作者: 吴永波 南京林业大学南方现代林业协同创新中心 江苏南京210037 南京林业大学 江苏省林业生态工程重点实验室江苏南京210037
农业面源污染物的排放已经成为湖泊与河流主要污染源之一,河岸植被缓冲带能沉积、吸收与截留污染物,减少面源污染物进入水体。河岸植被缓冲带减缓农业面源污染的效果与缓冲带宽度、植物种类、坡面坡度、土壤类型等因素有关,其中确定适...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徐州石灰岩丘陵区不同人工林林下植物多样性研究
收藏 引用
南京林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0年 第5期34卷 23-28页
作者: 陈平 万福绪 顾汤华 李盟 秦飞 关庆伟 南京林业大学 江苏省林业生态工程重点实验室江苏南京210037 徐州市林业技术指导站 江苏徐州221009
在野外调查的基础上,采用物种丰富度指数Patrick指数(dP)、Simpson指数(SSP),Shannon-Wiener指数(SSW)和Pielou均匀度指数(JSW、JSP),对徐州石灰岩丘陵区主要林分林下植物进行物种多样性分析。结果表明:(1)同一林分中,灌木层木本植物丰...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基于MODIS/NDVI时间序列的森林灾害快速评估方法——以贵州为例
收藏 引用
生态学报 2012年 第11期32卷 3359-3367页
作者: 侍昊 王笑 薛建辉 李杨 徐雁南 吴永波 南京林业大学江苏省林业生态工程重点实验室 南京210037 贵州省林业厅 贵阳550001 南京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院 南京210046
以2005—2008年中分辨率成像光谱仪(MODIS)的归一化植被指数(NDVI)数据集为主要数据源构建研究区时间序列,结合统计学分析方法设计一套快速有效的森林灾害评估体系,用以探测森林资源损失的空间分布范围与灾害等级,并利用森林资源雪凝灾...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苏州太湖湖滨湿地生态恢复模式与对策
收藏 引用
南京林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9年 第5期33卷 126-130页
作者: 冯育青 王邵军 阮宏华 张银龙 关庆伟 徐振 南京林业大学江苏省林业生态工程重点实验室 江苏南京210037 江苏省苏州市林业站 江苏苏州215128
湖滨带湿地是水生和陆地生态系统之间的一个重要生态交错区。按照太湖流域综合治理总体规划要求,根据度假区湖滨湿地生态现状和生态恢复的总体目标,提出了苏州太湖国家度假区湖滨带生态恢复与重建的基本模式。结合太湖流域的社会经济发...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苏北不同林龄杨树林土壤活性碳的季节变化
收藏 引用
生态学杂志 2012年 第5期31卷 1171-1178页
作者: 谢涛 郑阿宝 王国兵 阮宏华 徐亚明 徐长柏 葛之葳 南京林业大学江苏省林业生态工程重点实验室 南京210037 江苏省林业局 南京210036 江苏省东台市国营林场 江苏东台224200
土壤活性有机碳是全球碳循环中的最为活跃的重要组成部分。为阐明苏北沿海杨树人工林土壤活性有机碳季节变化特征及其主要影响因子,选择不同林龄(4、8、12、15、20a)的杨树人工林,研究了0~10、10~25和25~40cm土层水溶性有机碳、微生...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香根草与紫穗槐配置方式对护坡地植物群落特征的影响
收藏 引用
草业科学 2009年 第12期26卷 75-81页
作者: 刘金根 薛建辉 南京林业大学森林资源与环境学院江苏省林业生态工程重点实验室 江苏南京210037
经过2005-2006年连续2年的定点调查与分析,研究了香根草Vetiveria zizanioides与紫穗槐Amor-pha fruticosa不同配置组合类型对护坡地植物群落的影响,结果表明:1)紫穗槐单种护坡有利于增加群落中定居的植物种数量,但香根草在阴坡上单种...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液相色谱-质谱联用法测定土壤中咪唑啉酮类和三嗪类除草剂
收藏 引用
分析试验 2016年 第2期35卷 204-208页
作者: 朱将伟 江苏省南方现代林业协同创新中心(南京林业大学) 江苏省林业生态工程重点实验室南京210037
利用液相色谱-串联质谱同时测定土壤中咪唑啉酮类和三嗪类除草剂残留,用二氯甲烷作为萃取溶剂提取土壤中的除草剂,经Oasis HLB固相萃取柱净化后用LC-MS进行测试。方法定量限为0.70μg/L,回收率为79.2%-104.6%,相对标准偏差为3.1%-7.2%,...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森林土壤微生物生物量动态变化研究进展
收藏 引用
安徽农业大学学报 2009年 第1期36卷 100-104页
作者: 王国兵 阮宏华 唐燕飞 何容 南京林业大学森林资源与环境学院江苏省林业生态工程重点实验室 南京210037
土壤微生物生物量是土壤有机质中最为活跃的部分,它调节着陆地生态系统的生物地球化学过程。不少研究表明,森林土壤微生物生物量具有明显的季节动态变化特征。本文在综合前人研究的基础上,对森林土壤微生物生物量的季节动态变化规律及...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利用河岸缓冲带去除径流水中氮的研究
收藏 引用
湿地科学 2016年 第4期14卷 532-537页
作者: 孟亦奇 吴永波 朱颖 李文霞 吕建 南京林业大学江苏南方现代林业协同创新中心 江苏南京210037 南京林业大学江苏省林业生态工程重点实验室 江苏南京210037
2015年5月7日、7月13日和9月10日,以太湖流域构建的平缓坡度人工林河岸缓冲带为研究对象,比较了不同宽度(5 m、15 m、30 m和40 m)、不同植物类型(杨树林、中山杉林和杨树中山杉混交林)、不同植物密度(400株/hm2、1 000株/hm2和1 600株/h...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南京市不同环境树木年轮重金属元素含量对比分析
收藏 引用
安徽农业科学 2009年 第35期37卷 17725-17729页
作者: 栾以玲 阮宏华 姜志林 南京林业大学森林与环境学院江苏省林业生态工程重点实验室 江苏南京210037
[目的]弄清南京市城市主干道重金属元素污染状况的动态变化,为南京市环境重金属元素污染防治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南京市区主要城市干道行道树和作为对照组的南京林业大学校园内的雪松、法国梧桐和水杉3个对应树种树木年轮重金属元素C...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