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与建议

限定检索结果

文献类型

  • 271 篇 期刊文献
  • 11 篇 会议

馆藏范围

  • 282 篇 电子文献
  • 0 种 纸本馆藏

日期分布

学科分类号

  • 162 篇 农学
    • 130 篇 农业资源与环境
    • 30 篇 林学
    • 4 篇 作物学
    • 2 篇 植物保护
    • 1 篇 园艺学
  • 126 篇 理学
    • 114 篇 生态学
    • 5 篇 大气科学
    • 3 篇 生物学
    • 2 篇 数学
    • 2 篇 化学
    • 1 篇 统计学(可授理学、...
  • 78 篇 工学
    • 30 篇 环境科学与工程(可...
    • 16 篇 水利工程
    • 12 篇 农业工程
    • 12 篇 林业工程
    • 5 篇 风景园林学(可授工...
    • 4 篇 化学工程与技术
    • 3 篇 仪器科学与技术
    • 3 篇 城乡规划学
    • 2 篇 食品科学与工程(可...
    • 2 篇 生物工程
    • 1 篇 信息与通信工程
    • 1 篇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 1 篇 建筑学
    • 1 篇 土木工程
    • 1 篇 轻工技术与工程
    • 1 篇 软件工程
  • 5 篇 教育学
    • 5 篇 教育学
  • 5 篇 管理学
    • 5 篇 公共管理
  • 1 篇 经济学
    • 1 篇 应用经济学

主题

  • 18 篇 武夷山
  • 13 篇 土壤呼吸
  • 13 篇 人工林
  • 11 篇 杨树人工林
  • 9 篇 生物量
  • 9 篇 季节动态
  • 9 篇 海拔梯度
  • 8 篇 掌叶木
  • 8 篇 喀斯特
  • 7 篇 湖滨带
  • 7 篇 土地利用方式
  • 7 篇 土壤酶活性
  • 6 篇 易氧化碳
  • 6 篇 雪灾
  • 6 篇 常绿阔叶林
  • 6 篇 细根
  • 6 篇 海拔
  • 6 篇 抗旱性
  • 6 篇 苏北沿海地区
  • 6 篇 土壤理化性质

机构

  • 260 篇 南京林业大学
  • 15 篇 江苏省林业生态工...
  • 13 篇 福建武夷山国家级...
  • 11 篇 江苏省林业局
  • 11 篇 广西大学
  • 9 篇 中国科学院南京地...
  • 8 篇 江苏省东台市林场
  • 7 篇 河南科技大学
  • 7 篇 苏州市湿地保护与...
  • 7 篇 江苏省林业生态工...
  • 6 篇 四川省林业科学研...
  • 6 篇 南京邮电大学
  • 6 篇 连云港职业技术学...
  • 5 篇 福建省武夷山自然...
  • 5 篇 江苏省东台市国营...
  • 5 篇 河南教育学院
  • 5 篇 江苏省中国科学院...
  • 5 篇 西南林业大学
  • 4 篇 中国气象局气候研...
  • 3 篇 江苏省林业科学研...

作者

  • 92 篇 阮宏华
  • 79 篇 薛建辉
  • 50 篇 ruan hong-hua
  • 44 篇 吴永波
  • 31 篇 xue jian-hui
  • 31 篇 xue jianhui
  • 30 篇 王国兵
  • 27 篇 汪家社
  • 25 篇 张增信
  • 23 篇 ruan honghua
  • 22 篇 wang jia-she
  • 22 篇 张金池
  • 22 篇 张银龙
  • 20 篇 李川
  • 18 篇 徐自坤
  • 17 篇 wu yong-bo
  • 16 篇 wu yongbo
  • 15 篇 xu zi-kun
  • 14 篇 方燕鸿
  • 14 篇 li chuan

语言

  • 282 篇 中文
检索条件"机构=南京林业大学江苏省高校林业生态工程重点实验室"
282 条 记 录,以下是51-60 订阅
排序:
喀斯特地区4种造林幼苗的抗旱性评价
收藏 引用
生态与农村环境学报 2010年 第4期26卷 318-322页
作者: 姚健 薛建辉 吴秋菊 吴永波 戎宇 南京林业大学森林资源与环境学院/江苏省林业生态工程重点实验室 江苏南京210037
以杜英、伞花木、侧柏、栾树1年生幼苗为试验材料,通过调控土壤含水量,设置1个无干旱胁迫对照和3个干旱胁迫强度处理(分别为每2、4、6、8d浇水1次),比较4种幼苗叶片相对含水量(RWC),质膜相对透性(RMP),丙二醛(MDA)、游离脯氨酸(Pro)和...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苏北沿海不同土地利用方式土壤氮矿化季节变化特征
收藏 引用
生态学杂志 2014年 第2期33卷 276-282页
作者: 陈书信 王国兵 阮宏华 岳臻 徐长柏 徐亚明 南京林业大学江苏省林业生态工程重点实验室 南京210037 江苏省东台市国营林场 江苏东台224200
以苏北沿海地区杨树林、杨农复合、草地和农田等4种不同土地利用方式为研究对象,采用原位封顶法测定了其土壤矿质氮含量及其季节动态。结果表明:土壤氮矿化速率季节变化显著,最大值出现在春季。不同土地利用方式土壤净矿化速率表现...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氮添加对苏北沿海杨树人工林土壤活性有机碳库的影响
收藏 引用
生态学杂志 2014年 第6期33卷 1480-1486页
作者: 许凯 徐钰 张梦珊 徐长柏 曹国华 葛之葳 阮宏华 南京林业大学 江苏省林业生态工程重点实验室南京210037 江苏省东台市国营林场 江苏东台224200
大气氮沉降成为目前全球性的环境问题之一,氮的沉降可能显著影响森林土壤碳循环过程。从2012年5月起,对东台林场3种林龄(5、9、15年生)黑杨派无性系I-35杨(Populus deltoides CL‘35’)人工林进行野外模拟氮沉降试验,探讨氮沉降对不同...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苏南丘陵不同林龄杉木林土壤活性有机碳变化特征
收藏 引用
生态学杂志 2011年 第4期30卷 778-783页
作者: 李平 郑阿宝 阮宏华 李莉 沈玉娟 赵琦齐 谢涛 南京林业大学江苏省林业生态工程重点实验室 南京210037 江苏省林业局 南京210036 江苏省溧阳市林业站 江苏溧阳213300
江苏苏南地区不同林龄阶段杉木人工林土壤总有机碳、水溶性有机碳、易氧化碳及其与土壤基本理化性质的关系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随着林龄增加,土壤总有机碳含量呈现先降低后增加的变化,过熟林阶段最高、中龄林阶段最低,水溶性有机碳...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杨树-冬小麦间作系统细根分布特征及对施氮的响应
收藏 引用
生态与农村环境学报 2015年 第3期31卷 320-325页
作者: 吴永波 吴殿鸣 薛建辉 褚军 南京林业大学南方现代林业协同创新中心 江苏南京210037 南京林业大学江苏省林业生态工程重点实验室 江苏南京210037
以太湖流域杨树一冬小麦问作(简称杨麦问作)系统和冬小麦单作地为研究对象,研究了不同施氮量下杨麦问作系统中冬小麦和杨树细根的时空分布特征与冬小麦单作系统之间的差异,探讨林木根系在减少径流中养分流失方面的作用。结果表明:...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苏北沿海不同林龄杨树林土壤活性有机碳特征
收藏 引用
生态学杂志 2012年 第1期31卷 51-58页
作者: 谢涛 王明慧 郑阿宝 徐长柏 王国兵 葛之葳 阮宏华 南京林业大学 江苏省林业生态工程重点实验室南京210037 江苏省林业局 南京210036 江苏省东台市国营林场 江苏东台224200
为阐明苏北沿海不同林龄杨树(黑杨派无性系I-72杨)人工林土壤活性有机碳变化特征及其影响机制,选择5种不同林龄(4、8、12、15、20年生)的杨树人工林,测定其0~10、10~25、25~40cm土层土壤总有机碳、水溶性有机碳、微生物生物量碳及其...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城市潜在绿色廊道构建方法——以常州市为例
收藏 引用
林业科学 2013年 第5期49卷 92-100页
作者: 侍昊 鲜明睿 徐雁南 薛建辉 刘海娟 南京林业大学江苏省林业生态工程重点实验室 南京210037 南京林业大学森林资源与环境学院 南京210037
在RS和GIS的支持下,利用遥感影像分类、斑块连通性分析和耗费距离模拟等方法形成一套完整的城市潜在绿色廊道构建体系。首先采用最优指数(OIF)和决策树(QUEST算法)获取城市绿地斑块空间布局,分析绿地斑块间的连通性;然后利用Spearman秩...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掌叶木种子及其籽油性状综合评价模型构建和优选
收藏 引用
农业工程学报 2019年 第6期35卷 314-322页
作者: 郭松 李在留 薛建辉 南京林业大学江苏省林业生态工程重点实验室 南京210037 广西大学林学院 南宁530004 江苏省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 南京210014
为提高木本粮油植物掌叶木不同种源种子及籽油性状的综合评价结果准确性和评价方法的优选,指导掌叶木优良种源筛选和良种选育,该文构建了一套综合评价模型,对广西乐业、田林、凤山和环江以及贵州独山5个种源掌叶木种子及籽油相关的14项...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次生栎林与火炬松人工林土壤呼吸的季节变异及其主要影响因子
收藏 引用
生态学报 2009年 第2期29卷 966-975页
作者: 王国兵 唐燕飞 阮宏华 施政 何容 王莹 蔺菲 苏广鑫 南京林业大学森林资源与环境学院 江苏省林业生态工程重点实验室南京210037
土壤呼吸是陆地生态系统碳循环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全球气候变暖趋势逐渐明显,土壤呼吸的时空变异及其对温度变化的响应已成为生态学研究的重要内容之一。利用LI-6400-09土壤碳通量观测仪,在江苏省南京林业大学下蜀实验基地,采用随机...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土壤线虫群落对闽北森林植被恢复的响应
收藏 引用
生物多样性 2007年 第4期15卷 356-364页
作者: 王邵军 蔡秋锦 阮宏华 南京林业大学 江苏省林业生态工程重点实验室南京210037 福建农林大学 福州350002
为了考察地上植物群落的演替与土壤线虫群落的相互关系,作者对闽北退化常绿阔叶林不同恢复阶段的土壤线虫群落进行了为期一年的定位研究。研究表明,线虫群落对植被不同恢复阶段有不同的响应,各恢复阶段线虫数量差异显著(P冬季>秋季&...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