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与建议

限定检索结果

文献类型

  • 2,464 篇 期刊文献
  • 146 篇 会议
  • 2 件 标准

馆藏范围

  • 2,612 篇 电子文献
  • 0 种 纸本馆藏

日期分布

学科分类号

  • 1,470 篇 农学
    • 783 篇 农业资源与环境
    • 494 篇 林学
    • 127 篇 作物学
    • 55 篇 植物保护
    • 50 篇 园艺学
    • 25 篇 畜牧学
    • 12 篇 草学
  • 926 篇 理学
    • 685 篇 生态学
    • 186 篇 生物学
    • 52 篇 大气科学
    • 24 篇 化学
  • 838 篇 工学
    • 222 篇 农业工程
    • 222 篇 林业工程
    • 172 篇 环境科学与工程(可...
    • 157 篇 水利工程
    • 41 篇 化学工程与技术
    • 33 篇 风景园林学(可授工...
    • 22 篇 建筑学
    • 22 篇 生物工程
    • 20 篇 城乡规划学
    • 19 篇 仪器科学与技术
    • 19 篇 材料科学与工程(可...
    • 16 篇 测绘科学与技术
    • 13 篇 控制科学与工程
  • 148 篇 管理学
    • 99 篇 公共管理
    • 32 篇 农林经济管理
  • 89 篇 教育学
    • 85 篇 教育学
  • 45 篇 医学
    • 25 篇 中药学(可授医学、...
  • 33 篇 经济学
    • 17 篇 理论经济学
    • 17 篇 应用经济学
  • 13 篇 法学
  • 5 篇 艺术学
  • 3 篇 文学
  • 2 篇 历史学
  • 1 篇 哲学

主题

  • 59 篇 重金属
  • 49 篇 生物炭
  • 49 篇 气候变化
  • 47 篇 土壤
  • 39 篇 杨树人工林
  • 34 篇 土壤养分
  • 32 篇 环境因子
  • 32 篇 氮沉降
  • 30 篇 土壤酶活性
  • 28 篇 吸附
  • 28 篇 群落结构
  • 27 篇 酶活性
  • 27 篇 土壤有机碳
  • 27 篇 沼液
  • 26 篇 土壤呼吸
  • 26 篇 杨树
  • 26 篇 土壤微生物
  • 26 篇 人工林
  • 25 篇 影响因素
  • 24 篇 物种多样性

机构

  • 1,715 篇 南京林业大学
  • 590 篇 西南林业大学
  • 195 篇 北京林业大学
  • 92 篇 内蒙古农业大学
  • 78 篇 南方现代林业协同...
  • 51 篇 南京农业大学
  • 51 篇 南京大学
  • 50 篇 东北林业大学
  • 48 篇 江苏省林业科学研...
  • 46 篇 云南省山地农村生...
  • 35 篇 中国科学院大学
  • 35 篇 浙江农林大学
  • 30 篇 江苏洪泽湖湿地生...
  • 29 篇 江苏省中国科学院...
  • 29 篇 生态环境部南京环...
  • 28 篇 南京师范大学
  • 28 篇 云南大学
  • 27 篇 中国科学院南京土...
  • 26 篇 南京林业大学南方...
  • 24 篇 环境保护部南京环...

作者

  • 99 篇 阮宏华
  • 81 篇 王克勤
  • 77 篇 薛建辉
  • 77 篇 王贤荣
  • 66 篇 刘云根
  • 65 篇 wang yan
  • 62 篇 李萍萍
  • 62 篇 关庆伟
  • 60 篇 韩建刚
  • 55 篇 王妍
  • 55 篇 方炎明
  • 54 篇 宋娅丽
  • 53 篇 wang keqin
  • 50 篇 ruan honghua
  • 50 篇 guan qingwei
  • 49 篇 吴永波
  • 49 篇 wang xianrong
  • 49 篇 俞元春
  • 48 篇 liu yungen
  • 47 篇 伊贤贵

语言

  • 2,612 篇 中文
检索条件"机构=南京林业大学生态与环境学院"
2612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订阅
排序:
典型藻型湖湾中溶解有机质及其生物可降解性的时空变化
收藏 引用
环境科学 2025年 第3期46卷 1406-1416页
作者: 吴元强 金伟 化柯 仓紫晨 刘新 南京林业大学生态与环境学院 南京210037 南京高科建设发展有限公司 南京210038
溶解有机质(DOM)及其生物可降解性是评估内陆湖库有机碳收支和生态系统平衡的重要参数,与区域水文特征和生物化学过程密切相关.选取太湖北部的藻型湖湾为研究对象,结合紫外吸收、三维荧光光谱表征和生物培养实验,分析了雨季-藻华期和旱...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靓竹叶色表型叶片形态、结构与光合特性相关性研究
收藏 引用
南京林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25年 第1期49卷 145-154页
作者: 徐薪璐 孔淑鑫 吕卓 江帅君 赵婉琪 林树燕 南京林业大学竹类研究所 南方现代林业协同创新中心 南京林业大学生态与环境学院
【目的】以原种椎谷笹(Sasaella glabra)叶片为对照,探究其变种靓竹(***‘Albostriata’)不同叶色表型叶片形态、结构与光合特性的关系。【方法】以原种及靓竹不同叶色表型叶片为研究对象,测量叶长、叶宽、叶面积、叶片干质量、...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基于高光谱数据的互花米草磷素含量反演
收藏 引用
草业科学 2025年 2847-2858页
作者: 吴翠玲 李静泰 闫丹丹 刘垚 张陈岩 吴晓威 何晓柔 栾兆擎 南京林业大学生态与环境学院 南京林业大学南方现代林业协同创新中心
磷素是植物生长的重要营养元素,以大丰麋鹿自然保护区为研究对象,基于高光谱数据建立互花米草(Spartina alterniflora)磷素含量反演模型,旨在寻找适宜建模方法,为互花米草生理生态监测提供参考依据。基于相关性分析、主成分分析...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木质素/LDH的制备及增强聚氨酯力学性能的研究
收藏 引用
无机盐工业 2025年 第1期57卷 64-70页
作者: 邹辽 马小琳 李小保 叶菊娣 南京林业大学化学工程学院 江苏南京210037 南京林业大学生态与环境学院 江苏南京210037
为降低聚氨酯涂料的成本及改善其力学性能,采用水热反应法制备了木质素/镁铝型层状双氢氧化物复合材料(Lignin-LDH),并以Lignin-LDH为填料加入到聚氨酯涂料体系中,制备了木质素/镁铝型层状双氢氧化物/聚氨酯复合涂层(Lignin-LDH-PU)。...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胺化改性竹粉吸附剂的优化制备及吸附铜效果
收藏 引用
森林工程 2025年 第2期41卷 225-232页
作者: 林少华 孙芹菊 南京林业大学土木工程学院 南京210037 南京林业大学生态与环境学院 南京210037
为优化制备胺化改性竹粉(AMBP),考察碱预处理浓度、环氧化时间和温度、胺化改性剂和改性温度等因素的影响,并利用扫描电镜(SEM)、傅里叶红外光谱(FTIR)和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等对其结构进行表征。结果表明,碱预处理浓度、环氧化温度和...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施加生物炭对屋顶绿化土壤径流水质的影响
收藏 引用
南京林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25年 第2期49卷 153-160页
作者: 李娟 薛建辉 熊伟巍 张国微 王翰琨 南京林业大学生态与环境学院 江苏省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
【目的】屋顶绿化可有效增加城市绿化率并缓解城市“热岛效应”,已逐渐成为城市绿化的重要途径之一。近年来,生物炭作为土壤改良剂被广泛应用于农林业生产中,其质量轻、孔隙度大等特点也适于改良屋顶绿化土壤的生态特性。通过研究不...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苏北不同林龄杨树人工林碳储量时空分配格局
收藏 引用
水土保持研究 2025年 第1期32卷 243-248页
作者: 顾宇晨 张茜 安宇超 王国兵 南京林业大学生态与环境学院 南方现代林业协同创新中心南京210037
[目的]探讨不同林龄对苏北杨树人工林生产力形成及林分碳储量地上、地下空间分配格局的影响及机理,为提高杨树人工林生态系统碳汇功能以及为杨树人工林经营和管理等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基于江苏省宿迁市泗洪林场,选取10个不同林龄分别...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不同生物炭的制备及其对重金属和抗生素的吸附性能
收藏 引用
工业水处理 2025年 第1期45卷 94-103页
作者: 邓志华 刘蕊 李碧青 西南林业大学生态与环境学院 云南昆明650224
选用咖啡渣、核桃壳、水葫芦和椰壳为原材料,在不同热解温度下制备生物炭,并对含Cu、Zn、土霉素(OTC)、环丙沙星(CIP)和多西环素(DOX)的模拟废水进行净化处理。结果表明,700℃为生物炭的最佳热解温度,水葫芦生物炭(SBC700)对单一重金属C...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徐州市侧柏人工林群落不同演替阶段物种多样性变化
收藏 引用
南京林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25年 第1期49卷 171-178页
作者: 隋夕然 李军 陈娟 华军 沈谦 杨洪胜 何前程 李由 王伟 彭冶 葛之葳 张增信 南京林业大学林草学院 水土保持学院南方现代林业协同创新中心 徐州市云龙湖风景名胜区管理委员会 南京林业大学生命科学学院 南京林业大学生态与环境学院
【目的】探究徐州市典型石灰岩山地侧柏(Platycladus orientalis)人工林不同演替阶段植物群落组成及物种多样性,揭示物种替代和群落结构变化的规律。【方法】采用空间代替时间变化法及典型样地调查法,揭示徐州市4个不同演替阶段(灌草...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喀斯特地貌不同生境青篱柴叶片功能性状特征研究
收藏 引用
南京林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25年 第1期49卷 162-170页
作者: 王美权 关庆伟 黄宗胜 袁在翔 赵家豪 南京林业大学生态与环境学院 南方现代林业协同创新中心 贵州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
【目的】探讨喀斯特不同石质生境中的青篱柴(Tirpitzia sinensis)叶片功能性状特征,为喀斯特地区植物生长适应性机理研究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高倾角-短迹长-少转折-多连接-高密度-聚集型(Ⅰ)、中倾角-中迹长-多转折-中连接-中密度...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