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与建议

限定检索结果

文献类型

  • 7,759 篇 期刊文献
  • 1,287 篇 会议
  • 788 篇 学位论文
  • 51 篇 成果
  • 6 篇 专利

馆藏范围

  • 9,891 篇 电子文献
  • 0 种 纸本馆藏

日期分布

学科分类号

  • 6,135 篇 理学
    • 5,201 篇 大气科学
    • 331 篇 生态学
    • 221 篇 海洋科学
    • 206 篇 数学
    • 84 篇 地球物理学
  • 1,994 篇 工学
    • 344 篇 控制科学与工程
    • 330 篇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 291 篇 环境科学与工程(可...
    • 271 篇 仪器科学与技术
    • 266 篇 农业工程
    • 259 篇 软件工程
    • 242 篇 水利工程
    • 201 篇 信息与通信工程
    • 186 篇 机械工程
    • 173 篇 测绘科学与技术
    • 170 篇 电子科学与技术(可...
    • 142 篇 航空宇航科学与技...
    • 78 篇 地质资源与地质工...
    • 51 篇 动力工程及工程热...
  • 1,588 篇 农学
    • 778 篇 农业资源与环境
    • 623 篇 作物学
    • 149 篇 植物保护
    • 82 篇 园艺学
    • 59 篇 林学
  • 393 篇 管理学
    • 185 篇 管理科学与工程(可...
    • 99 篇 公共管理
    • 59 篇 图书情报与档案管...
    • 45 篇 工商管理
  • 302 篇 教育学
    • 259 篇 教育学
  • 181 篇 经济学
    • 154 篇 应用经济学
  • 91 篇 医学
  • 88 篇 法学
  • 82 篇 文学
  • 61 篇 军事学
  • 38 篇 哲学
  • 32 篇 艺术学
  • 9 篇 历史学

主题

  • 358 篇 数值模拟
  • 240 篇 气候变化
  • 192 篇 暴雨
  • 185 篇 大气环流
  • 165 篇 台风
  • 154 篇 中国
  • 143 篇 水稻
  • 140 篇 冬小麦
  • 132 篇 降水
  • 113 篇 热带气旋
  • 98 篇 小麦
  • 92 篇 夏季
  • 80 篇 大气
  • 75 篇 年代际变化
  • 72 篇 数值试验
  • 66 篇 干旱
  • 63 篇 季风
  • 60 篇 年际变化
  • 59 篇 北半球
  • 55 篇 天气预报

机构

  • 4,505 篇 南京气象学院
  • 2,427 篇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
  • 2,366 篇 解放军理工大学
  • 331 篇 南京大学
  • 172 篇 中国气象科学研究...
  • 170 篇 空军气象学院
  • 143 篇 中国人民解放军理...
  • 125 篇 中国科学院大气物...
  • 115 篇 南京空军气象学院
  • 96 篇 江苏省农业气象重...
  • 60 篇 国家气候中心
  • 60 篇 中国科学院大气物...
  • 57 篇 北京应用气象研究...
  • 51 篇 江苏省气象科学研...
  • 49 篇 南京农业大学
  • 49 篇 江苏省气象局
  • 46 篇 河海大学
  • 44 篇 河南省气象科学研...
  • 43 篇 南京军区气象水文...
  • 42 篇 东南大学

作者

  • 290 篇 申双和
  • 215 篇 景元书
  • 188 篇 何金海
  • 141 篇 缪启龙
  • 135 篇 孙照渤
  • 133 篇 张铭
  • 125 篇 张韧
  • 115 篇 朱乾根
  • 97 篇 费建芳
  • 96 篇 胡正华
  • 93 篇 黄思训
  • 88 篇 姚克敏
  • 85 篇 罗哲贤
  • 82 篇 张立凤
  • 82 篇 陆汉城
  • 82 篇 施能
  • 80 篇 杨沈斌
  • 79 篇 江晓东
  • 78 篇 杨再强
  • 78 篇 丁裕国

语言

  • 9,879 篇 中文
  • 12 篇 英文
检索条件"机构=南京空军气象学院南京"
9891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订阅
排序:
稻秆生物炭添加对红壤性水稻土磷素生物有效性的影响
收藏 引用
农业环境科学学报 2024年 第7期43卷 1533-1541页
作者: 马长林 高博涵 王艳玲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应用气象学院 南京210044
为明确稻秆生物炭添加对红壤性水稻土磷生物有效性组分的影响,基于水稻种植的盆栽试验,采用模拟生物活化的磷素分析方法(BBP法),分析了生物炭在不施加(CK)、施加一年(B1)和两年(B2)条件下,不同水稻生育期稻田土壤中可溶性磷(CaCl_(2)-P...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坡耕地红壤剖面磷的储存容量及其流失风险研究
收藏 引用
土壤学报 2024年 第1期61卷 98-109页
作者: 李欢 樊慧琳 张佳敏 王艳玲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应用气象学院 南京210044
基于土壤磷储存容量的变化差异,准确评估与判断坡耕旱地与稻田红壤磷的剖面流失风险。以江西鹰潭孙家典型红壤小流域内位于坡上(T)、坡中(M)及坡下(B)的花生旱地(PU)及稻田(PF)各发生层土壤为对象,分析了各发生层土壤全磷(TP)、有效磷(O...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祁连山自然保护区生境质量模拟及预测
收藏 引用
南京林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24年 第3期48卷 135-144页
作者: 张莹 王让会 刘春伟 周丽敏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应用气象学院
【目的】揭示未来土地利用变化下祁连山自然保护区生境质量潜在问题及冲突,响应“山水林田湖草沙”生命共同体理念下区域生态环境保护政策,为区域生态管理与可持续发展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基于2000—2020年5期土地利用数据,利用P...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阿克苏地区“三生空间”时空演变规律
收藏 引用
农业资源与环境学报 2025年 第1期42卷 108-119页
作者: 闵家森 王让会 刘春伟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生态与应用气象学院 南京210044
为厘清干旱地区“三生空间”时空演变格局规律及驱动因素,本研究基于“三生空间”视角,以遥感影像解译的土地利用数据为基础,综合应用生态环境质量指数模型、地学信息图谱和最优参数地理探测器等方法分析阿克苏地区“三生空间”格局演...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喷施纳米TiO_(2)对青菜生长及土壤细菌群落的影响
收藏 引用
应用与环境生物学报 2024年 第4期30卷 680-685页
作者: 罗静仪 徐江兵 余振 刘蕾 周国逸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生态与应用气象学院 南京210044
为了解纳米TiO_(2)的植物促长机理及微生物的反馈作用采用,温室盆栽实验,探究喷施不同浓度纳米TiO_(2)(0、50、100、150 mg/L,分别用CK、L、M、H表示)对青菜生物量及叶片光合特性的影响,并采用高通量测序分析青菜根际细菌群落多样性和...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VPM模型最大光能利用效率参数优化对不同森林生态系统GPP模拟的影响
收藏 引用
林业科学 2025年 第3期61卷 86-99页
作者: 杨甫禹 张弥 肖薇 石婕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大气环境中心、南京信息工程大学生态与应用气象学院 南京210044
【目的】分析植被光合作用模型(VPM)中关键参数最大光能利用率(ε_(0))在不同气候区森林生态系统是否存在差异及其主要原因,并选择出具有普遍适用性的最大光能利用率参数化方案,以期深化对森林生态系统植被生产力估算过程中不确定性的认...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一年施与两年连施生物炭对稻田土壤磷素稳定性及有效性的影响
收藏 引用
生态与农村环境学报 2024年 第10期40卷 1337-1347页
作者: 高博涵 马长林 王艳玲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应用气象学院 江苏南京210044
以酸性水稻土为研究对象,通过水稻盆栽试验,分析了在不施加生物炭(CK)、只施加一年生物炭(B1)和连续两年施加生物炭(B2)处理下,不同生育期稻田土壤全磷(TP)、活性磷(P_(SOL)、P_(M3))、中稳态磷(Pi_(OH)、Po_(OH)、P_(HCl))、高稳态磷(P...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臭氧污染和亚乙基二脲喷施对小麦根际细菌群落的影响
收藏 引用
土壤学报 2024年 第6期61卷 1694-1702页
作者: 张浩然 施羽 刘园园 程诚 王琪 徐彦森 冯兆忠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生态与应用气象学院 南京210044
为揭示臭氧(O_(3))浓度升高、亚乙基二脲(Ethylenediurea,EDU)喷施及其交互作用对小麦根际细菌群落多样性与结构的影响,利用完全开放式熏蒸系统(Free-Air Concentration Enrichment,FACE)对“农麦88”进行环境O_(3)浓度(A处理)和1.5倍环...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坡位与利用方式对红壤磷素储存容量的影响差异——以江西鹰潭孙家小流域为例
收藏 引用
农业环境科学学报 2024年 第3期43卷 636-643页
作者: 郑奕 王艳玲 刘卓玲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生态与应用气象学院 南京210044
为明确坡位与利用方式对土壤磷素储存容量(SPSC)的影响差异,以更加准确地评估坡耕地红壤磷的流失风险,本研究以江西鹰潭孙家小流域内不同坡位(坡顶、坡上、坡中、坡底)及不同利用方式(稻田、花生旱地、橘园)的表层土壤为研究对象,对比...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水稻秸秆碳组分对土壤有机碳激发效应的影响机理
收藏 引用
农业环境科学学报 2024年 第10期43卷 2416-2423页
作者: 乔云发 王校益 唐煜杰 苗淑杰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生态与应用气象学院 南京210044
秸秆还田显著影响土壤有机碳激发效应,秸秆不同碳组分对土壤有机碳激发效应影响的方向和强度尚不明确,作用机理仍不清楚。本研究以淮北平原的黄潮土为研究对象,以13C标记的水稻秸秆的水溶性碳、脂溶性碳、残余碳组分和全秸秆碳作为外源...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