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与建议

限定检索结果

文献类型

  • 1,243 篇 期刊文献
  • 469 篇 会议
  • 16 件 标准
  • 12 篇 成果
  • 2 篇 学位论文

馆藏范围

  • 1,742 篇 电子文献
  • 0 种 纸本馆藏

日期分布

学科分类号

  • 1,482 篇 工学
    • 444 篇 仪器科学与技术
    • 428 篇 电子科学与技术(可...
    • 416 篇 信息与通信工程
    • 337 篇 光学工程
    • 262 篇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 148 篇 软件工程
    • 135 篇 控制科学与工程
    • 100 篇 机械工程
    • 59 篇 网络空间安全
    • 58 篇 航空宇航科学与技...
    • 48 篇 生物医学工程(可授...
    • 40 篇 材料科学与工程(可...
    • 36 篇 电气工程
    • 32 篇 生物工程
    • 15 篇 交通运输工程
    • 12 篇 船舶与海洋工程
    • 9 篇 地质资源与地质工...
  • 282 篇 理学
    • 164 篇 物理学
    • 64 篇 系统科学
    • 23 篇 数学
    • 15 篇 化学
  • 140 篇 管理学
    • 131 篇 管理科学与工程(可...
  • 90 篇 军事学
    • 63 篇 军队指挥学
    • 27 篇 军制学
    • 15 篇 战术学
  • 62 篇 教育学
    • 58 篇 教育学
  • 37 篇 医学
    • 13 篇 公共卫生与预防医...
    • 10 篇 临床医学
  • 19 篇 艺术学
    • 18 篇 设计学(可授艺术学...
  • 15 篇 经济学
    • 15 篇 应用经济学
  • 3 篇 文学
  • 2 篇 法学
  • 2 篇 历史学
  • 2 篇 农学
  • 1 篇 哲学

主题

  • 41 篇 光纤通信
  • 39 篇 光通信
  • 19 篇 fpga
  • 18 篇 心电信号
  • 18 篇 脑电信号
  • 17 篇 深度学习
  • 17 篇 可见光通信
  • 15 篇 通信工程
  • 14 篇 无线传感器网络
  • 14 篇 小波变换
  • 14 篇 四波混频
  • 13 篇 无线通信
  • 12 篇 labview
  • 12 篇 光纤激光器
  • 12 篇 激光器
  • 12 篇 光纤光学
  • 11 篇 单片机
  • 11 篇 误码率
  • 11 篇 波分复用
  • 11 篇 网络安全

机构

  • 238 篇 天津大学
  • 127 篇 北京邮电大学
  • 88 篇 重庆邮电大学
  • 82 篇 上海理工大学
  • 55 篇 解放军理工大学
  • 47 篇 天津理工大学
  • 47 篇 北京信息科技大学
  • 44 篇 电子科技大学
  • 41 篇 中国科学院大学
  • 41 篇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 33 篇 中北大学
  • 31 篇 通信工程学院
  • 30 篇 上海交通大学
  • 27 篇 西安交通大学
  • 27 篇 吉林大学
  • 26 篇 东南大学
  • 25 篇 华中科技大学
  • 24 篇 通信指挥学院
  • 23 篇 国防科技大学
  • 23 篇 重庆大学

作者

  • 41 篇 于晋龙
  • 33 篇 姚建铨
  • 30 篇 杨恩泽
  • 28 篇 李世忱
  • 28 篇 张以谟
  • 26 篇 井文才
  • 24 篇 林金朝
  • 23 篇 贾东方
  • 22 篇 刘铁根
  • 21 篇 李国权
  • 20 篇 贾大功
  • 20 篇 杨天新
  • 16 篇 葛春风
  • 16 篇 庞宇
  • 16 篇 王肇颖
  • 15 篇 王文睿
  • 15 篇 吕乃光
  • 13 篇 江阳
  • 12 篇 李小英
  • 12 篇 周革

语言

  • 1,739 篇 中文
  • 3 篇 英文
检索条件"机构=南京通信工程学院电信交换教研室!南京210016"
1742 条 记 录,以下是1561-1570 订阅
排序:
高非线性光纤及其应用
收藏 引用
通信研究 2003年 第1期 43-46,55页
作者: 贾光明 贾东方 李世忱 天津大学精密仪器与光电子工程学院教育部光电信息技术科学重点实验室 天津300072
介绍了各种高非线性光纤的原理 ,并对其在超连续 (SC)
来源: 评论
通信网络地理信息集成系统(CNGIS)
通信网络地理信息集成系统(CNGIS)
收藏 引用
作者: 李建国 吴信才 宋耀忠 杨放春 陈忠民 王福生 陈海波 徐磊 刘修国 张发勇 倪子明 陆闽燕 陈军 钟文昌 杨正球 亓峰 程小猛 张梅川 张俊凯 陈美霞 徐晓 李春晖 刘大逵 刘成宣 海口市电信局 中国地质大学 湖南省农林工业勘察设计研究总院 北京邮电大学
集数据管理、数据统计分析、图形管理、图形编辑、彩图输出等诸功能于一体,可方便、有效、快速地存储、更新、操作、统计、分析和显示所有通信管线网络信息;可与“九七系统”有效对接,实现电信市话营业前台图形辅助配线以及线路设备...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Turbo码技术最新进展
收藏 引用
电信科学 2003年 第1期19卷 5-9页
作者: 孙小东 于全 王金龙 汪李峰 解放军理工大学通信工程学院 中国电子系统设备工程公司研究所北京100039 中国电子系统设备工程公司研究所
Turbo码是信道编码技术的重大突破。结合最新的研究成果 ,根据Turbo码的结构和实现 ,系统地分析了其研究和实现中的关键技术 ,重点分析了Turbo码和其它纠错码的级联 ,以及和TCM、空时码等技术的结合 ,及其在均衡和多用户检测技术中的应...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医用电子内窥镜视频驱动亮度控制系统的研制
收藏 引用
传感技术学报 2003年 第2期16卷 216-219页
作者: 刘琳波 宋玲玲 谢洪波 郁道银 天津大学精密仪器与光电子工程学院教育部光电信息技术科学重点实验室 天津300072
采用彩色面阵CCD视频驱动方式 ,实现了医用电子内窥镜的自动亮度控制。可编程器件FPGA同时实现了数字信号处理和与视频解码器的I2 C通信。通过运用AHDL语言开发I2 C总线协议 ,解决了FPGA与I2 C总线接口器件间的通信问题 ,实现了平均测...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基于MEMS光开关的机群系统光互连网络
收藏 引用
光学技术 2003年 第5期29卷 537-540页
作者: 唐锋 井文才 张以谟 周革 柳葆 李海峰 李朝辉 天津大学精密仪器与光电子工程学院光电信息技术科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天津300072
基于MEMS光开关设计了星型环型混合拓扑的光互连网络,为其开发了具有硬件路由功能的光互连网络控制卡(ONIC),以LAN为控制网络实现了对MEMS光开光的动态配置。提出了影响网络系统整体性能的关键因素,分析并测试了光互连网络的通信性能。...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有效值及有功功率测量的综合误差分析
收藏 引用
空军工程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3年 第5期4卷 16-19页
作者: 张介秋 韩峰岩 冯大毅 陈砚圃 梁昌洪 空军工程大学工程学院 西安交通大学电信学院 西安通信学院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天线与微波国家重点实验室
分析了用加权算法求有效值及有功功率时,同步偏差及量化噪声对测量精度的影响,得到其综合误差公式。结果表明:随着所用权函数阶数的增加,不同步采样引起的测量误差将快速减小以至成为次要因素,量化误差将可能成为主要误差因素。采样数...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阶梯色散渐变光纤及高速孤子传输
收藏 引用
通信研究 2003年 第6期 39-42,49页
作者: 张介秋 梁昌洪 韩峰岩 冯大毅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微波与天线国家重点实验室 陕西西安710071 西安交通大学电信学院 陕西西安710065 空军工程大学工程学院 陕西西安710038
当皮秒孤子在群色散沿长度方向指数衰减的色散渐变光纤(DDF)中传输时,孤子的群色散和自相位调制保持局域平衡,宽度可以保持不变,用于孤子光通信有其特殊的优越性.但群色散分布满足要求的色散渐变光纤制造难度较大.为此,文章提出了用群...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PUSH技术在WAP2.0中的应用
收藏 引用
电信网技术 2003年 第12期 56-60页
作者: 梁鹏 欧阳秀平 董越 杨大成 北京邮电大学电信工程学院无线通信实验室 中国联通广东分公司增值业务部业务策划室 中国联通增值业务部互联网中心技术处 北京邮电大学电信工程学院无线中心
WAP(Wireless Application Protocol)是一个开放的工业标准,代表了未来移动通信网和因特网结合的发展方向。WAP2.0是关于WAP的最新版本,PUSH技术在WAP2.0中有多种实现方式。本文分析了基于WAP2.0的PUSH技术应用的系统构架及实现的具体流...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第三代移动通信的现状及发展趋势
收藏 引用
通信技术政策研究 2003年 第4期 30-41页
作者: 顾昕钰 李文宇 北京邮电大学信息工程学院博士 信息产业部电信研究院通信标准研究所助理工程师
第三代移动通信系统作为当前移动通信领域最大的热点,已经初步进入商用阶段。技术是否成熟先进,决定着产品的性能和运营的质量。第三代移动通信系统只有经过商用化,从实验走向市场,才能真正实现其价值。本文旨在探讨第三代移动通...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在WindowsNT/2000环境中实现微机与DSP系统的串行通信
收藏 引用
计算机测量与控制 2003年 第11期11卷 881-883页
作者: 郑伟 郝永杰 朱昊 薛白 刘文耀 天津大学精密仪器与光电子工程学院 天津300072 教育部光电信息重点实验室 天津300072
文章介绍了一种计算机与DSP系统之间进行串行通信的方法。这种方法利用了Microsoft的MSCOMM通讯控件。它可以使windows系统的通讯编程非常简洁。我们在徽机与氨氮传感器串行通讯控制中成功地使用了这种方法。
来源: 评论